第一图书网

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

王昕 湖南美术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湖南美术  

作者:

王昕  

页数:

164  

Tag标签:

无  

前言

藏传佛教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众多的佛教经典、寺庙建筑、雕塑、绘画等,成为凝结着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修养和智慧结晶的宝贵财富。藏传佛像,指藏传佛教流行地区的佛像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显著的地域特征,包括寺庙造像、壁画、唐卡、金铜佛像等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佛像艺术中的瑰宝。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佛像、佛经,在此后的两百余年里,佛教和佛像艺术在青藏地区逐步发展。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推崇,藏传佛像艺术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藏传佛教信奉的神祗众多,造型多样,题材丰富多彩,材质有泥、石、木、金、铜等,以金铜造佛像最具代表性。有在修学和弘法方面有着杰出成就的上师,如莲花生、宗喀巴、米拉日巴等;有密教修习所依的本尊,即密修本尊,如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等;有圆满觉悟诸法事理的佛陀,如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佛等;有“觉有情”的菩萨,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有象征佛智的佛母、度母,如尊胜佛母、白度母、绿度母等;有朴实无华的罗汉,如迦里迦尊者、布袋和尚等;还有护卫佛法的护法神,如四大天王、大黑天、吉祥天母等。近年来,藏传佛像的持续增值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藏传佛像究竟有哪些品类?藏传佛像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认识藏传佛像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藏传佛像的手印、相好、台座、标志、服饰等基本知识,对藏传佛教的造像形式、常见题材、造像特点进行讲解,分析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藏传佛教造像风格,归纳了藏传佛像的收藏原则。本书适合于宗教、艺术、文物等方面的工作者、爱好者、收藏者阅读参考。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必远赴青藏高原,即可欣赏到异彩纷呈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内容概要

  《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内容丰富,涵盖了藏传佛像基础知识、常见造像题材、藏传佛教中的法器、藏传佛像的地域特征和造像特点,以及藏传佛像收藏价值和收藏原则。全书语言朴实,注重通俗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结合,图片类型广泛,配以细致入微的解说。适合藏传佛像收藏者、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佛像艺术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藏传佛像基本知识一、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及重要祖师显宗和密宗活佛和金瓶掣签二、佛像的相好三十二妙相八十种随形好顶严和轮相三、佛像的姿势跏趺坐善跏趺坐游戏坐轮王坐舒坐展立舞立跪立四、手印触地印施无畏印施愿印说法印禅定印合十印智拳印期克印金刚畔迦罗印拔济众生印四摄印阿弥陀佛的九品印相五、衣饰五方佛冠法衣袈裟仁兽大饰和小饰六、台座金刚座莲花座鸟兽座生灵座其他台座七、藏传佛像的标志和持物千手观音的持物第二章 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一、三经一疏佛教造像量度经典《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绘画量度经》《佛说造像量度经疏》二、寺庙造像汉式建筑的藏传寺庙汉藏结合式建筑的藏传寺庙藏式建筑的藏传寺庙三、佛塔雕塑四、壁画壁画的主要内容壁画的绘制技法绘画的流派五、唐卡唐卡的题材唐卡的种类唐卡的画派唐卡的制作方法六、金铜佛像金铜佛像的铸造方法七、泥塑佛像擦擦八、石刻佛像摩崖石刻九、其他佛教艺术形式锤镍佛像夹芝像佛龛木刻版画第三章 藏传佛像的常见题材鉴赏一、诸佛佛像特点释迦牟尼佛像佛陀的一生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和无量寿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三十五佛七佛五方佛二、密修本尊密修本尊像特点金刚持法身普贤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上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马头金刚三、菩萨菩萨造像特点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堙八大菩萨四、度母,佛母,空行母度母、佛母、空行母造像特点绿度母白度母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积光佛母智行佛母金刚亥母五、罗汉像罗汉造像特点十大弟子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六、护法神及诸天像护法神及诸天造像特点四大天王大黑天吉祥天母财神财宝天王地狱主事业王七、上师上师造像特点莲花生宗喀巴萨班·贡噶坚赞阿底峡米拉日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八思巴第四章 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一、礼敬法器袈裟念珠哈达二、称赞法器法鼓金刚铃法螺法号三、供养法器香炉、灯台幢、幡华盖吉祥八清净七宝七供养四、持验法器曼荼罗金刚杵金刚橛钺刀钩刀本巴瓶法轮嘎巴拉碗五、护身法器嘎乌秘密符、印六、祈祷法器六、斫祷法器嘛呢堆和嘛呢旗嘛呢轮和嘛呢筒第五章 藏传佛像的艺术风格与收藏原则一、西藏地区佛像藏西地区佛像藏西地区佛像特点藏中地区佛像藏中地区佛像特点藏东地区佛像藏东地区佛像特点二、蒙古地区佛像漠北佛像内蒙古地区佛像三、流行于汉区的藏传佛像明代永宣宫廷佛像清康熙、乾隆时期佛像四、值得收藏的藏传佛像明清宫廷造像藏传佛教流行地区的造像五、藏传佛像的收藏原则

章节摘录

插图:在佛教各类造像中,因为佛具有崇高的地位,其形象特征、宗教内涵都与其他尊像有着很大区别。藏传佛教中的佛像呈现出风格各异、种类繁多等特点,主要是受到密宗教义的影响,认为佛有两轮身,一种是真实身,呈现寂静相;另一种是威猛愤怒身,呈现愤怒相。这里我们主要鉴赏佛的真实身,佛的愤怒相将在密修本尊部分详细介绍。佛的形象一般为庄严的比丘相,螺发,肉髻,结跏趺坐,身披通肩或袒右肩袈裟,表面看来十分朴素,但在身体的塑造上集合了所有美好的特征,并有着十分严格的量度规定。身体特征上,佛像的全身必须具备“相好”特征佛的“相好”是占印度人在制作释迦牟尼佛像的过程中,对佛形象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后来成为塑造一切佛像共同遵循的模式。“相好”是“三十二妙相”和“八十种好”的合称。佛具有不同于凡人的32种奇异妙好、真实可见的特征,被称为“三十二妙相”,如双肩圆满、广长舌相、眉间有白毫等。此外,佛的头、面、眼、耳、鼻等隐藏不露之处,具有80种微细美妙特征,被称为“八十种好”。关于“相好”,前文有详细的图示。


编辑推荐

读图时代,收藏中国。《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讲西藏佛像艺术。藏传佛像是中国佛教艺术中璀璨的明珠,因时期、地域的不同,佛像的特点也不同。藏传佛像多为单尊铜铸像,造像规范,题材丰富,工艺精湛,精美绝伦,是近年来颇受收藏界追捧的收藏品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藏传佛像鉴赏与收藏 PDF格式下载



书质量很好,里面的内容也不错


还不错,但是有点难懂


适合什么都不了解的初学者 书的质量也挺好


纸质印刷很好,内容上感觉与其他介绍佛像的书类似,还值得一看。


藏传佛像及藏传佛教的初级读本,讲解的也比较详细,适合初级入门的盆友们。


书收到了 包装不错 全彩图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