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

贺菊乔 湖南科技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湖南科技  

作者:

贺菊乔  

页数:

369  

前言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标志药性。②中医药学功效主治术语标志药物的功效主治。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按照中药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关系进行调剂,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符合这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中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单味中药(又称单方)治病的占少数,大部分是用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因此,从药物组成上可将中药学体系分为单方和复方两个部分,后者又称方剂学,而实际上中药是方剂的组成单元,方剂是中药的组合应用,两者密不可分。西药是在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以药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表述药物性能。②以医学功效主治术语表述药物功效与适应证。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根据药物同用是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药物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和协同作用而定。具有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西药。从本质上说,中西药作用于人体,皆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环节发挥效应,治愈疾病,因而构建中西药结合学术体系是可行的。但是,要将通过两种不同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体系有机结合,其过程相当艰巨。目前的难点有二:一是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现代化,由于传统中药学理论并不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产生的,要阐明其科学内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中药学体系的复杂性,中药的主要资源是天然产品,结构复杂,再加之配伍成复方,其成分更为复杂,要找到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解决这个关键课题。构建中西药结合体系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可以分为以下三步走。

内容概要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标志药性。②中医药学功效主治术语标志药物的功效主治。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按照中药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关系进行调剂,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符合这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中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单味中药(又称单方)治病的占少数,大部分是用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因此,从药物组成上可将中药学体系分为单方和复方两个部分,后者又称方剂学,而实际上中药是方剂的组成单元,方剂是中药的组合应用,两者密不可分。西药是在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以药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表述药物性能。②以医学功效主治术语表述药物功效与适应证。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根据药物同用是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药物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和协同作用而定。具有如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西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外科感染第一节 疖第二节 痈第三节 丹毒第四节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第五节 急性淋巴结炎第六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第七节 急性淋巴管炎第八节 多发性深部脓肿第九节 全身性外科感染第十节 破伤风第十一节 气性坏疽第二章 损伤性疾病第一节 烧伤第二节 冻伤第三节 毒蛇咬伤第三章 颈部疾病第一节 甲状腺炎第二节 甲状腺腺瘤第三节 颈部淋巴结结核第四章 乳房疾病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第二节 乳头皲裂第三节 乳腺囊性增生第四节 乳腺癌第五章 腹部损伤第一节 脾破裂第二节 肝破裂第三节 肠破裂第六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第一节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第二节 腹腔脓肿第七章 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第一节 急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第二节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第三节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第四节 原发性胃癌第八章 肠疾病第一节 肠结核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第三节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第四节 伤寒肠穿孔第五节 肠梗阻第六节 结肠癌第七节 阑尾炎一、急性阑尾炎二、慢性阑尾炎第九章 肛门直肠疾病第一节 痔第二节 肛裂第三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第四节 肛瘘第五节 直肠脱垂第六节 大肠息肉第七节 直肠癌第十章 胆道疾病第一节 胆石症第二节 胆道感染一、急性胆囊炎二、慢性胆囊炎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第三节 胆道蛔虫病第十一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第十二章 胰腺疾病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第二节 慢性胰腺炎第三节 胰腺癌第十三章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第一节 周围血管损伤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第三节 动脉硬化闭塞症第四节 大动脉炎第五节 雷诺综合征第六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第七节 下肢淋巴水肿第八节 下肢慢性溃疡第十四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第一节 肾积脓第二节 肾周围炎第三节 细菌性膀胱炎第四节 急性前列腺炎第五节 慢性前列腺炎第六节 急性睾丸附睾炎第七节 慢性附睾炎第十五章 尿石症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梗阻第一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第二节 急性尿潴留第十七章 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第一节 阳痿第二节 早泄第三节 男性不育症

章节摘录

第六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甲沟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大鱼际间隙感染、掌深间隙感染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手部感染大多数由外伤引起,如针刺、剪指甲过深、逆剥新皮倒刺等轻微外伤后,也可发展为严重感染。由于解剖关系复杂,感染可向深部蔓延,并使引流困难;感染引起的肌腱与腱鞘的缩窄或是瘢痕形成,可造成手部不同程度的病残,以致影响手部功能。本病相当于中医国家标准病名疔的范畴,发生部位和形态不同,故名称各异,如生在指头顶端的称蛇头疔,生在指甲内的称沿爪疔,生在指甲旁的,称蛇眼疔,生在指腹部的称蛇肚疔,生在手掌中心的称托盘疔。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外伤染毒,如针尖、竹、木、鱼骨、修甲等创伤,昆虫咬伤等,感染邪毒,阻于肌肉之间,留于经络之中,引起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用药思路1.手部化脓性感染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不管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均要考虑手的功能问题。早期以外用药物或理疗等局部治疗,口服中药治疗,中药以清热解毒为原则,配合西药抗菌消炎,配合局部敷药、理疗等。


编辑推荐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外科分册》:中西医结合安全有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 PDF格式下载



真不错很快.比想的还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