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

何清湖 等 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

何清湖 等 著  

页数:

539  

前言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标识药性。②中医药学功效主治术语标识药物的功效主治。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按照中药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关系进行调剂,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符合这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中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单味中药(又称单方)治病的占少数,大部分是用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因此,从药物组成上可将中药学体系分为单方和复方两个部分,后者又称为方剂学,而实际上中药是方剂的组成单元,方剂是中药的组合应用,两者密不可分。西药是在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以药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表述药物性能。②以医学功效主治术语表述药物功效与适应证。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根据药物同用是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药物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和协同作用而定。具有以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西药。从本质上说,中西药作用于人体,皆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环节发挥效应,治愈疾病,因而构建中西药结合学术体系是可行的。但是,要将通过两种不同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体系有机结合,其过程相当艰巨。目前的难点有二:一是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现代化,由于传统中药学理论并不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产生的,要阐明其科学内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中药学体系的复杂性,中药的主要资源是天然产品,结构复杂,再加之配伍成复方,其成分更为复杂,要找到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解决这个关键课题。

内容概要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标识药性。中医药学功效主治术语标识药物的功效主治。药物配合使用时,按照中药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关系进行调剂,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符合这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中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单味中药(又称单方)治病的占少数,大部分是用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因此,从药物组成上可将中药学体系分为单方和复方两个部分,后者又称为方剂学,而实际上中药是方剂的组成单元,方剂是中药的组合应用,两者密不可分。  西药是在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以药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表述药物性能。以医学功效主治术语表述药物功效与适应证。药物配合使用时,根据药物同用是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药物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和协同作用而定。具有以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西药。  从本质上说,中西药作用于人体,皆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等环节发挥效应,治愈疾病,因而构建中西药结合学术体系是可行的。但是,要将通过两种不同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体系有机结合,其过程相当艰巨。目前的难点有二:一是传统中药学理论的现代化,由于传统中药学理论并不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产生的,要阐明其科学内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中药学体系的复杂性,中药的主要资源是天然产品,结构复杂,再加之配伍成复方,其成分更为复杂,要找到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解决这个关键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鼻部疾病第一节 鼻疖第二节 鼻前庭炎第三节 鼻前庭湿疹第四节 急性鼻炎第五节 慢性鼻炎第六节 干燥性鼻炎第七节 萎缩性鼻炎第八节 变应性鼻炎第九节 血管运动性鼻炎第十节 鼻中隔偏曲第十一节 急性鼻一鼻窭炎第十二节 慢性鼻一鼻窦炎第十三节 儿童鼻一鼻窦炎第十四节 鼻一鼻窦真菌病第十五节 鼻出血第十六节 鼻部疾病围术期的药物处理第二章 咽部疾病第一节 急性咽炎第二节 慢性咽炎第三节 急性扁桃体炎第四节 慢性扁桃体炎第五节 鼻咽炎第六节 腺样体肥大第七节 咽部脓肿第八节 口底蜂窝织炎第九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十节 咽部疾病围术期的药物处理第三章 喉部疾病第一节 急性会厌炎第二节 急性喉炎第三节 慢性喉炎第四节 小儿急性喉炎第五节 急性喉一气管一支气管炎第六节 声带小结与声带息肉第七节 喉水肿第八节 喉部疾病围术期的药物处理第四章 耳部疾病第一节 耳郭假囊肿第二节 外耳湿疹第三节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第四节 外耳道耵聍栓塞第五节 外耳道真菌病第六节 非化脓性中耳炎第七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第八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第九节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第十节 梅尼埃病第十一节 特发性突聋第十二节 噪声性聋第十三节 感音神经性聋第十四节 耳部疾病围术期的药物处理第五章 口腔疾病第一节 牙体与牙周组织病一、根尖周病二、牙周病三、牙齿感觉过敏症第二节 口腔黏膜病一、复发性口疮二、疱疹性口炎三、球菌性口炎四、口腔念珠菌病五、口腔扁平苔癣六、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七、白塞病八、口腔自斑九、萎缩性舌炎十、盘状红斑狼疮十一、慢性唇炎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感染一、智齿冠周炎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三、颌骨骨髓炎四、面颈部淋巴结炎五、面部疖痈第四节 涎腺疾病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二、流行性腮腺炎三、涎石病与颌下腺炎四、舍格伦综合征五、唾液腺黏液囊肿第五节 颞下颌关节疾病及颌面部神经疾患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二、颞下颌关节脱位三、三叉神经痛四、面神经麻痹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一、良性肿瘤与瘤样病变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第六章 耳鼻咽喉一头颈部特殊性炎症及皮肤普通感染的药物治疗第一节 鼻硬结病第二节 耳鼻咽喉结核附:颈淋巴结核第三节 耳鼻咽喉梅毒第四节 耳鼻咽喉白喉第五节 艾滋病的耳鼻咽喉表现及其处理第六节 面一颈部丹毒第七节 疖和疖病第八节 痈第七章 耳鼻咽喉异物治疗前后的药物处理第一节 鼻腔及鼻窦异物第二节 咽部异物第三节 喉异物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异物第五节 食管异物第六节 外耳道异物第八章 耳鼻咽喉~头颈部外伤的药物处理第一节 鼻及颅面外伤第二节 咽部灼伤第三节 喉外伤第四节 颈部创伤第五节 耳外伤第九章 全身相关性耳鼻咽喉一头颈部疾病第一节 咽异感症第二节 功能性失音第三节 眩晕症第四节 耳鸣第五节 功能性聋第十章 耳鼻咽喉一头颈部肿瘤及颈部包块第一节 耳鼻咽喉一头颈部肿瘤围术期的药物处理第二节 耳鼻咽喉一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毒副反应的药物处理第三节 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化学治疗毒副反应的药物处理第四节 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第五节 鼻咽癌第六节 扁桃体癌第七节 下咽癌第八节 喉癌第九节 中耳癌第十节 急性颈淋巴结炎第十一节 慢性颈淋巴结炎第十二节 甲状腺炎

章节摘录

(2)利巴韦林:对疱疹病毒有防治作用。本品口服0.6~1g/d,分3~4次;肌内注射10~15mg/kg,分2次.本品不宜大量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胃肠反应,孕妇禁用。(3)干扰素和聚肌胞:干扰素1~2次/d,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均在4~8小时达到血药峰值。不良反应较多,价格较贵,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但对复发频繁或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聚肌苷酸(聚肌胞)是人工合成的干扰素诱生剂。采用肌内注射,12~24小时达到血峰值,因此每天或间隔1天给药即可。对慢性和复发性HSV感染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为一过性低热。(4)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HSV疫苗尚在研究中。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使机体获得短暂的抗病毒能力(即被动免疫),在SV感染流行时,在一定的人群中使用,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3免疫调节剂及其他对于单纯疱疹感染复发较严重而频繁者,除抗病毒药物,还应选用免疫调节剂。


编辑推荐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耳鼻咽喉口腔科分册》是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