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离我们有多远
2011-10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美]克里斯·穆尼 雪莉·柯申鲍姆
168
高天羽
无
一位科学家和一位写作者的联合声明 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弥合无间,因为它是一位科学家和一位作家合作的产物,其中的观点也认为,这“两种文化”需要多多携手,才能加强美国科学和美国社会的联系,并为这个国家在2l世纪的发展指明道路。 两位作者中,克里斯是位新闻记者,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科学那犀利的思维方式,并为它的教益所折服。他的亲外公杰拉德·考尔(Gerald cole)对他影响很大,老人家喜欢把查尔斯·达尔文称作“查克”,并佯装他就坐在家中的餐桌旁。克里斯写的第一本书是《共和党人对阵科学》(The Republican War on Science)。他在书中继承了家族传统,让读者关注科学和政治的关系:科学在政坛遭遇滥用,造成我们无力应对全球变暖这样的紧要事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斯有了新的认识:科学之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中地位尴尬,原因有许多,其中不光有最直接的原因(即保守派对确凿的知识发动攻击),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作用。要扭转这个状况,也远不止把小布什赶出白宫那么简单。于是,他开始撰写书籍、发表演讲,号召科学家以外行人能够体会、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播知识。 雪莉的职业道路迥然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和克里斯相近。她目前是杜克大学的助理研究员,曾经在缅因大学获得过两个理科硕士的学位,一个是海洋生物学的,另一个是海洋政策的。她在缅大研究了海参((Yucumaria frondosa)的群体动态和生活史,还和捕鱼团体共事,对这个魅力十足的物种开展了保护和管理。硕士毕业后,雪莉继续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她没有接着去念博士,而是接受了国会的职位,和参议员Bill Nelson合作,参与了能源、环境和海洋政策的制定。一旦远离象牙塔,雪莉立刻就感受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制定政策时加入科学是多么困难,二是科学家和最高决策者是多么疏远。与此同时,她还在流行电台打了一阵短工,名列“40名最佳DJ”。主持人的经历让她学会了用基本的社会营销技术来吸引听众,也让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科学界也经常采用类似手法,就一定能有力地促进科学事业。 综上所述,我们两个人的事业,都有赖于科学在和其他领域的交错中产生的创意。而我们写作本书的灵感,主要也是来源于这样一次跨文化的案例研究——那就是“科学辩论2008”。我们都是“科学辩论2008”的参与者,除我们之外,还有两位好莱坞编剧、一位物理学家、一位律师和一位哲学家的参与。“科学辩论2008”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活动,其目的是动员美国的科学界向政治家提出诉求,要求他们在竞选活动中谈论有关科学政策的重大问题。活动开始几个月,就获得了来自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几十位科学名人、百余位大学校长、各种科研机构和科学团体,以及38000名个人。科学界向来以沉稳著称,这次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反应。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正面影响,然而竞选期间,两党的政治家大体上还是对我们不闻不问,大众传媒也忽略了我们。这个结果不啻是一声警钟,它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我们和他们的)还很漫长。 但活动并非徒劳。我们无数次讨论了科学在我们的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最后得到了如下共识: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可能的;借助“科学辩论2008”这样的活动,我们就能确保它的实现。2l世纪的重大挑战将和科学息息相关,我们如果想立于不败之地,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好消息还是有的:巴拉克·奥巴马出任总统之后,诺贝尔奖得主当上了能源部长,白宫重新聘请了科学顾问,许多杰出的研究者都获得了影响重大的职位,这一切都说明,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公众的生活中发挥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华府重新启用了“立足现实派”(reality_based community);比起“向科学宣战”的布什政权,目前的形势好似一轮初升的旭日。然而,我们不要以为科学家和广大美国人民之间的隔阂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现在也不是自满、自大的时候。套用一个比喻,科学面临的“战争”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该考虑漫长艰辛的“建国”事宜了——只有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才能杜绝战火再度燃起。 时间不等人了:科学对美国在21世纪的命运至关重要,但是眼下,它却陷入了几股新兴势力的合围。这些势力十分强大,就连善待科学的奥巴马政府,也未必能够一一化解,因为它们不仅有政治的一面,还有文化、经济的一面。本书中,我们将会详细描述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着重分析科学在传播上的重大困境;正是由于这个困境,才使我们无法将精确、有用的科学信息传达给政界和文化界的领袖、传达给广大的美国人民。科学传播早就出了问题,近年来更是日渐严重、日渐紧迫。但形势虽然不利,我们却还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希望,那就是遍布全国的大学校园,那里有年轻科学家组成的庞大队伍,他们不想只当科学家,还想走出校园,在自己生活、获益的社会中传播科学。 我们最大的抱负,就是用这本书来鼓舞那些年轻的科学家,鼓舞那些怀着同等热忱和使命感的人,让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些人是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倒那些横亘在“专家”和外行人之间的围墙。我们要借着科学重返华盛顿的良机,与民间的力量团结共事,让科学和社会重新携手。做到这些,或许就能在美国的科学和主流文化间培养出更加牢固的亲善关系。 这是公众的迫切需求,但这同样是科学家的热切期望。 写书是个漫长的过程,偶尔令人心烦意乱,单凭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支撑到最后的。我们想对许多人表示感谢,承蒙各位阅读书稿、反馈意见,还提供了丰富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他们是Glenn Branch,D. Graham Burnett,Darlene Cavalier.Matthew Chapman,Jonathan M.Gitlin,Kei Koizumi,Sriram.Kosuri,David Lowry,Molly McGrath,Sally Mooney,Shawn Lawrence Otto,Robea Pennock,Stuart Pimm,Phil Plait,Andrew Plemmons Pratt,Erie Roston,Reece Rushing,Paul Starr,Al Teicho。感谢Michelle Foncannon将本书列入选题,感谢Sydelle Kramer和Bill Frucht提供写作建议。感谢Lara Heimett,她的校订富有见地,给人启发,还让我们学到了化繁就简、以少胜多的窍门。 克里斯想要感谢探索中心(Center for Inquiry)在好莱坞的西海岸分部,感谢探索中心出让其工作场地;还有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下属的“科学进步网”(网址http://www.scienceprogress.org),承蒙它提供机会,让他对最终收入本书的许多观点开展试验。他要特别感谢Matthew Nisbet,是Nisbet介绍了科学传播领域的大量研究,让本书得以变得更丰富、更充实。2007和2008两年,克里斯和Nisbet在全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克里斯得以借此机会思考了本书的观点。Nisbet的看法和克里斯不尽相同(尤其是关于“科学辩论2008”的),但是Nisbet和克里斯的对话,以及他对本书初稿的评论,都让克里斯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克里斯还要感谢电影人Randy Olson,他那两部讲述科学传播的作品(Flock of Dodos和Sizzle!)实在发人深省,即将上市的新书Don't be Such a Scientist:Talking Substance in an Age of Style也呼应了我们的观点。最后再来两句私人寄语。克里斯要感谢他的未婚妻Molly Mc Grath,她的信任、支持和拒绝让他得以保持严肃的工作状态;还要感谢他的波士顿猎狐犬Sydney,“爸爸”截稿日将近,不得不减少带他出门的次数,感谢Sydney对此的理解。 雪莉想要感谢Pimm集团和杜克大学校的同仁,感谢他们提供工作场地,并在对话中给她启发,让她得以丰富正文的内容。感谢David I~owry在她写作本书时奉献的鼓励、启发和高超厨艺。感谢Vanessa Woods络绎不绝的建议、Rebecca Katof的无条件支持,以及Nicolas Devos对未来永远乐观的期望。最后感谢妈妈、爸爸、Seth Kirshenbaum、Rose Kirshenbaum、Jen Kiok、Sea Granl的前任和现任成员、还有激励她写完全书的所有人。 最后的并不代表次要:我们想把这本书献给“科学辩论2008”的核心成员——Erik Beeler,Darlene Cavalier,Matthew Cahpman。Austin Dacey,Lawrenee Krauss,Shawn I~awrence Otto。这些人自始至终地激励我们,并且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一件事:只要有合适的人选,任何事业都能成功——好吧,还需要一点经费。现在荣幸地宣布:本书的版税所得将拨出固定比例,捐献给日后的“科学辩论”行动。向2012进发! 克里斯·穆尼雪莉·柯申鲍姆 2009年5月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才能解决,然而,美国人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的两位作者中,克里斯·穆尼是记者兼畅销书作家,雪莉·柯申鲍姆是科学家,二人携手,共同揭示了宗教理论家、薄弱的教育系统、畏惧科学的政客、还有媒体集团是如何相互勾结、将美国推入了这个危险的境地,以及科学家是如何埋头专业、以至未能做出反抗的。 为了纠正这股逆流,二位作者广泛倡议、热烈呐喊,他们要做的是规劝美国人民,号召他们将科学带回公共对话之中――趁现在还来得及。
作者:(美国)克里斯·穆尼 (美国)雪莉·柯申鲍姆 译者:高天羽克里斯·穆尼,《科学进步》杂志特约编辑,其著作《共和党人对战科学》和《暴风世界:飓风、政治及全球变暖论战》都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穆尼在许多出版物上发表作品,包括Wired、Slate和The American Prospect。他现居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雪莉·柯申鲍姆,科学家,杜克大学助理研究员。此前,她曾在国会出任科学研究员、在流行电台担当DJ。柯申鲍姆现居北卡罗来纳州的达拉谟。
第一章 冥王星为什么重要/1第二章 重新思考“科盲”问题/12第一部分 美国科学的文化兴衰第三章 从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斯伯丁克)到卡尔·萨根/23第四章 第三种文化,还是书呆子文化/36第二部分 隔阂依然存在第五章 科学逃亡2008/47第六章 不流行的科学/58第七章 好莱坞和疯狂的科学家/69第八章 挫伤宗教/80第三部分 骨子里装着未来第九章 博客救不了我们/93第十章 我们的科学家究竟学到了什么/100结论美国科学的新任务/109注释/114
版权页:总之,对这个决议满意的人几乎没有;下一次IAu会议(定于2009年8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甚至有可能重启辩论。那么,这场星际冲突是怎么闹起来的呢?参与的科学家难道没有预见到公众的反应?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从科学上说,冥王星决议真的必要吗?这些问题涉及很广,远不止是太阳系有几颗行星的问题,也不止是未来的婴儿摇篮上会有什么挂件的问题(婴儿摇篮上常挂有行星模样的挂件——译注)。因冥王星而起的喧哗是个生动的例子,它展现了科学和其他社会部门间的鸿沟。在美国,这道鸿沟尤其醒目;而美国又是个特殊的国家:它的科研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至少目前如此),但它也孕育了一股强大的反智文化,让民众对科学不管不顾(只要科学家别折腾冥王星就行)。仔细想想,这个反差真是惊人。美国有规模庞大的科研设施,每年支持科研的联邦经费超过1000亿美元。巨大的硬件投入在全国织起一张大网,其中有政府实验室,有各类研究机构,有世界一流大学,也有开展广泛研究的创新企业;这些机构在网中各得其所,共同撑起美国的科学事业。正是因为巨额投入,美国才造出了原子弹,登上了月球,破解了基因组,发明了互联网。然而,就是这样的美国,孕育出了一批对科学无知的国民。他们不是彻底无视科学的进展,就是干脆拒绝科学的原理,决绝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比如,许多美国人拒绝接受生物进化的理论和事实,数量之多令人沮丧。他们不相信我们这个物种、还有地球上形态各异的其他物种,都是由进化产生的,尽管这一点在科学上已经确凿无疑。再来看疫苗:疫苗是医学史上一项伟大、成功的发明,到20世纪末为止,它们每年都挽救100万人的性命。而现在,在反科学的美国人中,却有一些富有影响的个人走上了危险的道路,不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这个国家已经被政治一分为二,两边的阵营对现实有着不同的理解。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在美国,每5小时的有线新闻中,留给科学的只有1分钟;美国人当中,有46%相信地球的历史不到10000年;过去20年里,刊登科学版的报纸数量减少了2/3。科学界和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分歧日益增大……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才能解决,然而,我们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无
有些道理,我们并不一定会懂,但该书却可以让你懂。
虽然国内的宗教色彩不那么浓厚,但是伪科学盛行所以也好不到哪去…本书可以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乐观…
因为21元亚马逊不能包邮,所以选了博库网官方旗舰店,但是收到的书封面很糟糕。书是好书,看来以后只能买亚马逊配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