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艾伦·图灵传

[英] 安德鲁·霍奇斯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31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英] 安德鲁·霍奇斯  

页数:

438  

译者:

孙天齐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关于这本传记  几年前我颇有些在网上闲聊的热情,有一次不小心在某个帖子里脱口而出:“如果我只打算把一本书翻成中文,那么一定是安德鲁·霍奇斯的这本《艾伦·图灵传──谜一样的解谜者 》。说归说,我并没有足够的毅力和时间去践约。  这本厚厚的传记,我当时只看过一小部分,印象深刻。简单地说,图灵是这么个英国人:生于1912,死于1954,是数学天才也是同性恋,这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英国还是大忌。1952年,因为报告自己的住处被人抢劫而被警方发觉(引贼入室的正是他的伴侣),被强迫注射雌性荷尔蒙。不满四十二岁的时候,他最终吃掉一个毒苹果而死。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本书提到图灵的死,居然一笔带过,只说结果。虽说图灵那一刻没有目击者,但如果他愿意的话,无论如何可以八卦出来,顺便煽情几句。但是,他这样说,“图灵象白雪公主那样,吃了一只毒苹果。”好个浪漫的死法,好个简单的描述,简单得乖僻而残酷。本书作者霍奇斯的冷静令人十分吃惊。我见过冷静的作者,但没见过这么冷静的。他自己也是同性恋,按理说同病相怜,但他一切叙述皆从外部证据入手,一直讲到五十年代对同性恋的残忍“治疗”,仍然不动声色,不妄自推测,不抒情,不悲伤---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倒真像图灵测试 中那个既冰冷又诡异的回答者!慢着,难道我们这个世界不就这么荒诞么,从外部永难抵达深渊一样的真相。  如今冷静下来再细读这本书,仍然感想多多。观看科学家的人格和抽象思考互相投射,确实很有意思,尽管不敢妄加解读,尽管怎么解读也是谜上加谜。  话说作者霍奇斯也是一位奇士,我爱屋及乌,对他也产生一些兴趣。这个人把形而上,形而下,都弄得津津有味,一边宣称自己跟图灵一样是公开的同性恋,一边敬业狂热地工作和写作。他还正巧是名物理学家,《皇帝新脑》的作者、人工智能的反对者彭罗斯的学生,现在在牛津数学系教书。他的网页上琐碎地写他做了什么工作,打什么工,十分自得。提到让他出名的,卖了十万册的图灵传记,他说图灵不会想到自己会那么出名,不会介意自己作为一个纯数学家,只被同行知道。而他为此书在两年时间里全职写作,以微薄的资助维持生计--“由于条件所限,只能被迫尽快完成任务,有时简直草率得像图灵的鞋带!”  图灵的老母亲在他死后写了一本薄薄的传记。霍奇斯说,奇怪的是,她写的传记却带有难得的客观色彩,好象写陌生人--后来我借了这本小册子来读,印证了这个感觉。为什么呢?因为图灵的母亲不仅不懂数学,也不懂得他(哪怕母亲可以津津乐道图灵小时候的脏脸蛋、涂鸦、打架),她对科学的全部理解就是“应用”。看到这几句,我不由大恸,为这交流的阻隔、简单的悲哀。图灵非常爱母亲,然而他的古怪行径无疑让母亲担忧多年,毫无办法,他后来进了监狱,流露出自杀之意,不过他曾向母亲一再保证,不会伤害自己。图灵死前没有遗嘱,没有任何确切证明自杀的迹象。他没有留下任何抗议,看上去不能排除意外而死--也许是因为顾及对母亲的承诺吧。母亲真的一直相信,他是不慎服毒而死的,因为那些日子里,他迷上了化学实验。  霍奇斯写道,图灵母亲的传记,最大的优点是客观,最大的缺点是,只会以别人的结论判断自己的儿子,好象儿子是小学生,时时靠老师打分。她最喜欢说的是,儿子的成绩被哪位名流赞扬了,获得什么奖,和自幼厌恶势利和规矩的图灵完全不同。儿子飞扬而纯真的天性,她也从来不曾懂得一点点。这样说来,儿子真的是陌生人。母爱留不住他,他终将消失。这个不修边幅的大男孩,似乎也从来不理解这个世界,他只会以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对话。青年时期,他曾和如今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一起工作,也难以沟通,尽管诺依曼非常欣赏他。按理说两人都才华超群,志趣类似,本应惺惺相惜,然而冯·诺依曼是炙手可热的学界巨头,从研究到管理处处如鱼得水,同时拥有工程经验、良好教养,那时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而年轻的图灵则只有坚硬、锐利的思想和不圆通的个性,除此之外,交际笨拙、没有管理能力,在研究上则另辟蹊径,无可依靠。剑桥之后,图灵在波士顿大学随数学家丘奇读博士,其间给母亲写信,“他昨天带我去吃晚饭。这些人都是大学教授,可是谈话内容真让我失望。他们只对自己的事情有兴趣,这些旅行琐事真把我烦死了。”毕业后,他谢绝了和冯·诺依曼合作的机会,回到英国。  而“不沟通”这几个字,让我感慨多多。世上的天才奇思,往往在“不沟通”的状态下孕育而成,而人世不只需要奇思妙想。种种芜杂俗务,要的就是个体与环境步调一致,水往低处流。  如此这般,你才能换来他人之眼中的正常生活。  图灵其人的形象,由今人之口来叙述,倒是很容易被脸谱化成“天才怪人”。而当年因畸恋被排斥而形成的封闭和痛苦,今人无法分担。少年时代,他显露出聪明,不过他自己也不知道以后会有怎样的道路。他和别的孩子一样考各种试,去争取奖学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不过最后如愿以偿,进了剑桥。这期间的科学兴趣,和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伴侣克里斯托夫有关。克里斯托夫十分聪明,热爱科学,先得了三一学院的奖学金,而图灵没拿到,克里斯托夫要去上学,他俩一起去听音乐会,图灵知道要和他分开,劝说自己“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可是,克里斯托夫当夜就生了急病。六天的挣扎之后,克里斯托夫死了。十八岁的图灵完全被击垮,这是他最早也是最严重的情感创伤。  那个时代的英国,像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之地一样,人际摩擦细致,等级森严,普通人出头愿望强烈,社会生活气氛压抑。剑桥的空气相对宽容。图灵仍然和少年时代一样害羞、邋遢、鞋带总是拖拉着,衣服皱巴巴。他交不到什么朋友,但有过几个伴侣。当时对同性恋最大的容忍和尊重就是“保持沉默”。同性恋中受过良好教育的那些,隐隐约约从古希腊历史中得到一点安慰和回应。  在一次旅行中,相识多年、同为数学专业学生的朋友莫里斯和他留宿在亲友家中。主人并未多想,让两个男人睡在一张床上。  “友谊突然爆出裂痕。莫里斯大吃一惊—他一点也没想到。图灵赶紧道歉,撤回。”也许是是因为极度的窘迫,图灵突然愤恨地发作,倾诉起少年时代父亲在印度任职,自己小小年纪被送到寄宿学校的经历。“谁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莫里斯接受了道歉,再也不提此事。  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他和别的同性恋者一样努力而笨拙、最大程度地掩盖自己身上的独特之处,内心还要和主流话语的歧视顽抗。因为无法顺应社会上的多数人,身体、灵魂、自我,这些靠推理怎么也扯不清的纠葛,无论自责还是自我安慰,都不能获得圆满的解释,使之平静。    (二)加密  图灵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二战中的“解密”贡献,其实这也引向对计算机的设想。  二战前,德国的数学和科学成就在欧洲领先,海军用收音机收发信息来交流,波兰军方数年来一直在努力解码。截获这些信号很容易,但你怎么在上千条加密过的信息中读出意思?加密由一个名为名为“Enigma”(谜)的通信密码机来做。这个模型并不新鲜,战前就有,而且早被商业化了。战争中,它给加了个接线板,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可能性。口令由人轮班掌握,一日数易,几乎没有破解的可能。当时波兰在解码方面已经和德国苦斗许久,仍不能取胜。尤其是,德国人稍稍改动接线,就令解码装置一下子失去了用场。波兰人用的方式,还是以穷举为本,只是速度比较快。  图灵和许多数学家被派往布雷契莱庄园(当时的英国情报破译中心)。在这里,他旧习不改,仍然看上去邋邋遢遢,对他认为不够聪明的高级军官“不够尊重”,宁可和聪明的低级军官下棋。在这个地方,同性恋更是大忌,好在他不可替代,所以被容忍。  而英国人运送粮食的船只总是被德国人打沉。最糟糕的情况下,英军舰队只有一个星期的供给。解码常年没有进展,损失不可尽数。  最后,图灵和同事们经过长久努力,设计出一种破译机(取名“Bombe”,原意是一种甜食),先排除若干自相矛盾的解读方式,余下的再穷举,一下子快了很多。不仅如此,几台Bombe环形相连,抵消了插线板所增加的可能性。他们渐渐可以在几分钟内解出一条信息,最终的结果,是让战争提前结束两年。当然,战争时期的研究,实用是第一,无暇顾及理论的严密,而有时实在只能靠无奈的赌注和猜测,政府对战争的预测,并不比公众强多少。二战后丘吉尔下令将当时的二百多台“Bombe”全部销毁。  以上当然仅仅是解密加密史中的一小段。这本传记充满细节,读起来并不太容易,不过,它常常把我带回到当年在校园里读书的回忆中。我曾经选过一门“网络安全”课,记得老师说了句极有意味的话:在工业上,不能用诡计(trick)来实现加密,因为花招迟早被人识破。一旦识破,它就很脆弱,不再有任何用处。那么,管用的、能够持久的加密是什么样的呢?答案是,在加密被标准化之后,也就是算法已知、解密程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长时间运算才能解开的编码。时间要长到什么程度?理论上说,用现存的数学算法,理论上都不能在可行时间内算完。典型的如RSA,该算法虽然不断改进,但其思想近30年铁打不动,就是因为大质数的幂运算本身有着很高的复杂度。理论上说,你等它算完的成本,高于解开秘密的成本。或者你算完的时间,比密码有效期还长。当然,这是理想情况。密码被破解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而从小就迷恋解码思想的图灵,不知是否也经历过类似的惊讶和好奇:加密思想其实是有哲趣的。人活着,一边攻破一边设障。最有效的障碍,不是靠小聪明,一个一旦告诉你答案就不堪一击的秘诀,而是靠数字本身的复杂度和无序性来实现的。加密技术多多,基本可归为隐藏,换句话说,是让有序的东西看上去无序,从而无法获得有意义的信息。而意义,不正意味着方向和秩序吗?打乱(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然)和生成秩序的方法有多种,并且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增加而增加。  从二战甚至更早,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来找规律并解密的方法就存在了--图灵他们也用过。比如某个字母出现的频率,分析多了就可以对应上答案。所以加密也是针对于此。物理中“熵”(Entropy)这个概念是衡量混乱度的,熵值越高越混乱,故加密的理想正是找到一种编码方式,达到比较高的无序状态,让你看不出哪个字母出现频率高,并且在你设想出一条规律的时候来迷惑你,让规律显得似是而非。你看,多数时候科学研究都是寻找规律,但加密则相反,把牌洗到最乱,淹没规律—这当然是为了对付人。所以人和人、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转了个圈:你要掌握一个东西,要减低其熵,等你获得它之后要用盾对付别人的矛,也就是增强其混乱度。攻防之间,此规律输给彼规律—往往是复杂度比较高的规律获胜。  当然,解密也可以不那么正大光明地跟真正的数学问题对决。它可以通过分析时间来接近解密,特别是对某些算法。比如,加密中某些运算,比如耗时较长的乘法,时间较短的移位等等。因为其计算复杂度有差别,解密者分析时间,可以大概猜到到底什么运算进行得比较多。后来加密者想出对策,把这些运算统统改成查表,也就是说,无论快慢运算,索性都改成查表找结果,这样一来,不但加快了速度,还统一了时间。当然,查表也不是万灵药—万灵药是不存在的,秩序和反序之间,从来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对解密的成就,往往带来纯数学研究的进展。  在战争中,这些看上去有趣并纯洁的数学游戏,背后则是暴力、血腥和性命。    (三)图灵机  战后,科学家们兵分几路,兴趣开始分散。图灵最热衷的是继续发展解码思想,并制成真正“能计算的机器”,他认为总有一天,人类在科学艺术各个领域都会遇到“机器”的挑战。而写作《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作者侯世达,在《阿兰·图灵:生活和思想传奇》一书的序言中说,“我怀疑图灵是否真的以为,机器会代替人类。”“彻底了解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我们全部的智慧所能抵达的—连试图彻底了解自己都只会带来无尽的谜语和矛盾。对此图灵应该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因为这正是图灵机的核心。”  其实,计算机的发展限度,并非图灵所能预料(或者打算预料)。霍奇斯说自己对侯世达的担心毫无兴趣。如今我们眼看计算机飞速发展,笔者对新鲜模型倒有那么点审美疲劳。相当多的时候,最感兴趣的不是人工智能进展如何了,而是这个老掉牙并且不好使的图灵机模型。图灵自己说过,“我的模型只能做非常简单低级的工作。”在场的人大哗,也许潜台词是,“那你做它干什么?”  那么图灵机到底是什么?它的功能很有限,资源就是无限长的带子,有个读写头在一个个孔上左右移动,而孔代表0或1。你可以读之写之,但只能写0或1。读写头的移动方式则根据函数决定,而函数是以过去的状态作为输入,决定下一状态的。同时可以以另一纸带辅助计数,比如在带子A上走三格,在带子B上走一格,并且还可以擦掉某些已写的痕迹。而且,已写的被记住,随时可用。它的能力,基本就这些。  你看,图灵机本身不是计算机模型,而是数学模型,看上去和“电脑”毫无关系。图灵机本身并没有直接带来计算机的发明,但它对计算的本质认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告诉我们计算是系列指令的集合,还有,什么可算,怎么决定,什么可以决定。  如下图:  S0表示起始状态,上面弯弯的指回自己的线表示可走无限个1或0,>>是往右走,

内容概要

  艾伦·图灵是现代计算机科学之父,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他吃毒苹果的原因至今不明,一代科学大师,是自杀、他杀还是不小心,成为20世纪的谜。  《艾伦·图灵传:如迷的解谜者》是世界共认的最权威的图灵传记,作者是一名数学家,也是一名同性恋者。他对图灵的生平有切身的体会,并实地走访调查图灵生前亲友,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写就此书。

作者简介

  安德鲁·霍奇斯,1949年出生于伦敦城郊,1972年开始研究扭量理论,这是数学家罗杰·彭罗斯开创的、解决物理学根本问题的新方法。霍奇斯对艾伦·图灵如谜的人生深感兴趣,这一半是因为他们都是数学家,另一半是因为他们都是同性恋。70年代,霍奇斯积极投身于同性恋解放运动。1977年,他决心著写一本最详尽的图灵传记,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地刻画这位天才的一生。经过多年调查与写作,本书初版于1983年问世。霍奇斯如今已重返本职,在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研究数学。

书籍目录

作者序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序译者序马慧元序第一章 他得学会合群第二章 思考什么是思考第三章 彼岸新星第四章 解谜接力赛连接两个世界第五章 运转起来第六章 水银延迟线第七章 退隐山林第八章 面朝大海

章节摘录

  图灵的重要成就之一,是二战中的“解密”贡献,其实这也引向对计算机的设想。  二战前,德国的数学和科学成就在欧洲领先,海军用收音机收发信息来交流,波兰军方数年来一直在努力解码。截获这些信号很容易,但你怎么在上千条加密过的信息中读出意思?加密由一个名为名为“Enigma”(谜)的通信密码机来做。这个模型并不新鲜,战前就有,而且早被商业化了。战争中,它给加了个接线板,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可能性。口令由人轮班掌握,一日数易,几乎没有破解的可能。当时波兰在解码方面已经和德国苦斗许久,仍不能取胜。尤其是,德国人稍稍改动接线,就令解码装置一下子失去了用场。波兰人用的方式,还是以穷举为本,只是速度比较快。  图灵和许多数学家被派往布雷契莱庄园(当时的英国情报破译中心)。在这里,他旧习不改,仍然看上去邋邋遢遢,对他认为不够聪明的高级军官“不够尊重”,宁可和聪明的低级军官下棋。在这个地方,同性恋更是大忌,好在他不可替代,所以被容忍。  而英国人运送粮食的船只总是被德国人打沉。最糟糕的情况下,英军舰队只有一个星期的供给。解码常年没有进展,损失不可尽数。  最后,图灵和同事们经过长久努力,设计出一种破译机(取名“Bombe”,原意是一种甜食),先排除若干自相矛盾的解读方式,余下的再穷举,一下子快了很多。不仅如此,几台Bombe环形相连,抵消了插线板所增加的可能性。他们渐渐可以在几分钟内解出一条信息,最终的结果,是让战争提前结束两年。当然,战争时期的研究,实用是第一,无暇顾及理论的严密,而有时实在只能靠无奈的赌注和猜测,政府对战争的预测,并不比公众强多少。二战后丘吉尔下令将当时的二百多台“Bombe”全部销毁。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很多角度来说,艾伦·图灵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他是1930年代的剑桥数学家,在大战期间,整个不列颠都要靠他的智力才得以生存。他是布莱彻利的天才核心,他破译了德国的谜机密码。他是计算机科学之父,也正是他开创了人工智能。遗憾的是,他战后提出的很多天才想法,在当时的官僚体制下,都无法取得成功。他是数学和计算机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但在政治的世界里,他永远只是个小卒子。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图灵的价值观和科学想法与国家机器处处抵触。最终,他把自己毒死了。安德鲁·霍奇斯的这本书,充满了对图灵的敬意与同情,这本书资料丰富详实,观察细微透彻,理解入木三分,是最值得阅读的图灵传记。  ——《Time Out》杂志,理查德·瑞纳    这是一本顶级的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顶级科学家的一生。很难想象,还有哪一本书,能比这一本更加充满思想和温情。  ——《纽约时报》书评,侯世达    在任何层面上看都是重磅巨作。推荐。  ——《个人计算机世界》杂志    观察和写作都异常出色,这是对历史的一流贡献,也是教科书式的传记典范。  ——《自然》杂志    这本书无需讨论。这本书只需阅读。  ——《新科学家》    图灵是一个如谜的解谜者,一个黑色的数学家,一个冷浪漫的计算机科学之父,一个哈姆雷特般的男人。  ——孙天齐    本书作者霍奇斯的冷静令人十分吃惊。他自己也是同性恋,按理说同病相怜,但他一切叙述皆从外部证据入手,一直讲到50年代对同性恋的残忍“治疗”,仍然不动声色,不妄自推测,不抒情,不悲伤。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倒真像图灵测试中那个既冰冷又诡异的回答者!慢着,难道我们这个世界不就这么荒诞么,从外部永难抵达深渊一样的真相。  ——马慧元


编辑推荐

  世界唯一权威图灵传记 24岁发明计算机,42岁死于毒苹果  同盟国情报核心,破解德国最强密码。  最传奇的数学家,科学界的哈姆雷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艾伦·图灵传 PDF格式下载



如迷的解谜者


本书质量不错。


很详尽的介绍了技术天才的一生


代购,貌似很不错的书,也打算买一本


艾伦·图灵传


搞IT的人崇拜的偶像


   书的封面很有意思,只对图灵的脸蛋寥寥数笔的勾勒,十分符合图灵超强的逻辑抽象能力。阅读图灵ACE项目计划的设计部分,感叹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原理都已在图灵的手中有了理论的模型。对于这样一个朴质坦诚,执着的偏执狂让他对性异的取向遮掩确实是一种折磨。
   勇者挥下利剑,他咬下毒苹果终结自己的一生,让人唏嘘,这样的大脑每一秒的留存可能都会带来一些开创性的突破,完全独立自主的研究,内心永动机一般的探索欲望都能使他成为科学发展的开拓者,突破性的源头,但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位只忠于自己内心从不受外界左右的家伙来说不能说是一个意外,这所谓成萧何败亦萧何,书中有段美国中央情报区如何武断裁定性异向者是潜在不安全因素,道德败坏,不安定因素的实施表述有点怪怪的感觉要知道FBI的头头胡佛就是一位同性恋,不知道他在下达这些命令,撰写这些文件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心中有些异样呢,anyway这就是政客和纯粹的科学家之间的区别。前者可以终生说谎,后者天真质朴。
   最后引用图灵的话,人的生命只有两种东西真正值得追求,自然的辽阔,友情和爱情的甜美。


  本書
  的
  翻譯
  是
  流暢
  之極
  
  一本
  理科
  教科書
  般
  生僻
  卻
  如此
  流暢
  通順
  有些
  吃驚
  
  
  不過
  著
  最後
  
  常出現
  過於
  中國
  化的
  翻譯
  
  有些
  懷疑
  是不是
  作者
  在
  寫譯
  而
  不是
  翻譯~~~~
  
  
  什麽
  夫妻雙雙把家還
  什麽
  活字印刷
  
  而且
  這麼
  少
  的
  傳記
  比例
  
  
  到底
  原書
  是
  什麽樣子
  
  真的
  有些
  懷疑~~~~~~~~~~~~


  500多頁的書
  算一算
  也許
  100頁吧
  才是
  圖靈
  的
  傳記~~~
  
  
  如果
  按照傳記買
  應該
  只付
  五分之一
  的
  價錢
  才合理~~~~
  
  
  
  就好比
  不是
  電視劇
  里
  插播
  廣告
  而是
  廣告
  里
  插播
  電視劇~~~~
  
  
  
  作者
  的
  目的
  到底
  是
  嘛兒呢???
  
  
  
  很多
  傳記應該
  寫
  的
  居然
  以
  註釋
  的
  小字
  簡簡單單一筆帶過~~~~
  
  反而
  不應該是
  註釋
  的
  教科書般的
  技術理論
  卻是
  幾百頁
  的
  成為
  主角~~~~
  
  
  
  真的
  有些
  迷惑不解~~~~
  
  
  本身
  也是
  同志
  的
  作者
  爲什麽
  這麼
  古怪
  的
  處理
  圖靈
  的
  傳記????
  
  
  


  早上很是匆忙的看完了书,觉得作者话实在是有点多.大量的描写关于历史,关于技术的事.吃午饭时突然看到了电视中在播放一个关于跑马拉松的大叔的事.突然很是感动.喜欢长跑的人都是寂寞的行者.从点点滴滴的史实里,有点理解图灵的一点迷茫与孤独.


  图灵的死因,恐怕是20世纪科学家圈子最大的谜之一。
  
  书中列举了一些事实和证据,但仍然不能充分证明他到底为什么被毒死。
  
  我个人的观点:他并不是自杀,确实是在做化学实验的时候不小心中毒了。
  
  大家读完了也来推理一下吧。
  
  备选项:
  A、服毒自杀
  B、被政府或军方谋杀
  C、被性伙伴谋杀
  D、不小心中毒
  E、其它


  在三联上看到介绍艾伦图灵后赶紧上网搜,还好在亚马逊搜到了急忙下单现正收货中,希望能快快读到这本期待中的《迷一样的:艾伦图灵》~!
  
  《谜一样的艾伦.图灵》一书的作者安德鲁.霍奇斯(Andrew Hodges)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数学家,也是一名同性恋。他在今年2月发表于《自然》杂志纪念图灵的文章中称:“必须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才能被赦免身为同性恋的罪孽吗?如果是这样,那多伟大才够资格?在‘二战’中破译纳粹德国的‘谜’密码足够伟大吗?或者还需发明电脑,顺便再发明人工智能?这样够不够?”—-摘自 三联生活周刊 《谜一样的艾伦.图灵》 作者:曹玲


  读完你会爱上他,不是每个不世出的天才都是天使,但图灵是。更重要的是,这本传记太过优秀,真的能在掩卷之后感受到他的灵魂。
  
  作者Andrew Hodges是牛津的数学教授,呕尽心血只写这一本传记,现今最好的图灵网站也是他建立和维护,说图灵是他的一生之爱,并不过分。
  
  如果把图灵的传记交给别人,真的担心会沦为大打同性恋和密码牌的浪漫小说
  


大量的数学和历史背景,实在不适合睡前阅读,太累了


昨天在字节社发现《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没想到竟然推出电子版,30块,的确有冲动想要购买(首要原因是纸质版书籍做工排版差到hi...)。后来询问购买过的朋友里面是否有插图,他因为没怎么看,草草翻了翻说没有,我心里便有点怀疑,既然是图灵传,那总应该有一些介绍图灵decode所用的设备吧,所以便按捺下来觉得暂时不买。
  
  第二个让我不想购买的原因是,这样一本著作唐茶竟然没有推出单行本,对于我而言的确不能接受。目前唐茶团队已经很少推出之前广受好评的单行本书籍,而是将书籍的购买和阅读限定在“字节社”这个所谓的书店app中。这样做当然有唐茶团队的考量,我粗浅分析,第一是可以规避一些单独推出app所需经历的审核、书籍可以更快上线、更快推出意味着更快盈利;第二是将字节社弄得琳琅满目可以激发大部分的购买欲望,让人有我拥有一个书店,而我自己的书架也要充实起来的感受,仿iBooks和Kindle Store,不过这也的确是一个趋势,国内其他做电子书的团队也在用这样一个方式来贩售书籍。但是!但是我要说!作为个人,我更喜欢单行本,单行本会提升书籍自身的价值和分量、而且更方便读者使用(排除同步书签、标记等功能)。目前字节社中的图书越来越充实越丰富,但给我的感觉却是越看越不顺眼,很多书籍没有优化,封面仍选用纸质版封面,在iPhone上阅读时看到原封面上微小的文字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我会想,唐茶团队是不是在偷懒呢?
  
  唐茶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很不错,通过朋友推荐我买过单行本的书籍,体验也不错(尽管里面也有错别字)。但是,照目前的发展来看,唐茶仅仅凭借自己独有的信黑体就想继续维持自己的优势只是发梦而已。设定好排版和字体的格式、填鸭式的将电子版文字装载进去,就成了现在的唐茶式书籍。优化甚少、甚至没有优化的情况也不少见,就如LZ此文提到的问题,至少反映出唐茶团队没有在做出《图灵传》这本书后复审其中会给读者造成阅读困境的错误,这不单单是对读者不负责,更是给自己脸上抹黑。我不知道Lawrence Li能否看到我的话,但我想说,唐茶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这个品牌在挑剔的读者眼中只能越来越暗淡。
  
  或许我只是读者中比较挑剔的一小撮,但一小撮的评价也是有影响的,希望唐茶团队能好好反思,做出真正优秀的中文电子书。
  
  以上愚见,欢迎拍砖。


刚才联系了李如一老师,聊了一下lz说的这些问题。当初捉急上线,有一些遗留问题,现在只能努力改,好在字节社这种形式的书籍可以随时更新。感谢lz吐糟,如果lz在北京,你找时间我请你吃饭~


确实有很多错字和漏图,可惜看的时候没有网络,要不然都纠错了。


看完这个帖子,打消了去买唐茶电子书的念头。


唐茶的老用户了,这几个月唐茶确实各种意义上停滞不前啊,多看倒是越做越好,现在成为主力阅读工具了。本来想买这本书的,貌似唐茶方面好久都没有进一步回应了,目前到底是什么状况呢?唐茶没有试读功能的说…… 犹豫中


回楼上,还是10月7日的老样子,别买了。


谢谢你回复:-)


谁能帮我问问,为什么iOS版的字节社在中国区appstore里不提供?


回楼上,似乎是去年7月被下架了,然后再也没上架过。


原来如此 多谢


不是吧。。。我也买了。。。。前两天才开始看。。。。


同情楼主。
今天偶然发现有“字节社”这么一个东西,听说还是个小众产品,我想小众的应该是小而精的,于是各种搜。
看到他标榜什么最好的中文电子书城,还心动想下载。可是一看,光是ios就有两个版本,有一个在中国下不了,看到他有解释说什么中国版的没有内建书城云云,还得在web书城买了然后手动同步。在这一步把我卡住好一会,我心已经凉了一半了。。
然后到它的书城一看,每一本书都卖得巨贵。我是一个多看的用户,就发现有好几本书跟多看的费书一样一样的。我就想问他凭什么收费?是它精心制作过,还是“精心”挖掘过啊。。。
之后再了不会关注字节社了。。
感觉楼主比我惨,所以看到后写了评论,只是想把我遇到的经历分享给后来的人。。别跟我们一样。。


回楼上:
多看书城做的确实不错。我在多看买过两本收费的书,《思考的乐趣》和《打造facebook》,排版非常精良,尤其是《思考的乐趣》,里面有很多数学公式、附图、证明过程等等,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的水准。不过多看的价格还是略贵(虽然比字节社便宜点),我现在主要是在中国亚马逊上随便拣拣kindle的特价书看了。


而且字节社非常的傲慢,我也对他们也很失望。


唐茶 / 字节社的创始人李如一 真不要脸也好意思报名字,给读者最好的道歉就是退款, 你连30元都舍不得退款, 还好意思装纯。 还感谢读者都是嘴上说说。


而且我耐不住好奇 刚刚装了字节社 发现连试读都没有,所以到网上看看评价 ,还真的是很傲慢。


所以我果断删除。 那么一点。。。世界干净了。


曾经还考虑买,现在放弃了!!


还想买他们的唐诗三百首来着,看到这个帖子也不敢买了,态度不好怎么让消费者信赖


楼上的几个是水军么?字节社书卖的贵,一个是因为精排版,另一个是因为信黑体的授权费。如果对字体没要求,果断可以换其他书城。


@hill 拜托你给我们扣帽子之前看看我们讨论的内容好么?


楼上的楼上。。@hill 你好,请你去字节社花30rmb买下此书,看看你所说的“精排版”到底是什么样子吧。


昨天看了李如一写关于ios7的文章完全是八股公务水平


hill,我们讨论的是态度问题好么?见过有水军这样讨论的?


曾经看到唐茶的定价是分阶段确定的,哎,还真把自己看成搞奢侈品的了


唐茶不过是一家垃圾公司


卸了


多看已经把唐茶甩开不是一点点了。


我本来想买新出的字体故事的,68大洋呢,现在我再回去考虑一下。。。


多看的UI并不比字节社差多少,一些手势甚至比字节社体验更好。如果一家公司追求字体、UI的完美,那怎么能容忍排版错误、错别字这种硬伤,这种大规模的硬伤更是让人难以接受,人力少不是借口,只有减少硬伤才会被用户信赖。


这个字节社,似乎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高端、小资情怀里(是的,买一个新字体,观念上貌似是“领先”的),搞到现在还是没有试读、没有方便的纠错渠道(如楼主所说,发邮件几乎没用),没有读者社区,没有评价功能,已经落后竞争对手很多。
价格高可以,但是要物有所值。这一点字节社没有做到。我最近脑子发热,买了价格不菲的《字体故事》,他们说为这本书开发了什么最新的排版引擎,结果呢,最新的iOS(iPad)版上,行距都控制不好,别提错别字、文字颠倒等等排版错误了,另外,安卓版比iOS版排版效果还差。
另外,他们把不少公有版权领域的书做成收费,我觉得收费可以,但是至少有高出网络免费资源的编校水平,否则简直和骗钱无异。正规的出版社出古典名著至少也要找人点校一下,你们网上下载个txt电子书,换个字体就出来卖钱了?


通过Google搜索字节社,看到这篇文章。字节社在首页自我标榜的「中文世界最好的电子书城」真的不能苟同。大力主推的信黑体并没有说得那么好,我不知道为什么字节社会采用一款非衬线体作为内文字体,的确字节社刚刚推出的时候iPhone的屏幕还不是Retina的,但是都到了2013年了,丝毫看不出字节社的与时俱进。就算信黑是花了大价钱买到授权的,那也可以依读者自行选择信黑还是书宋。
现在多看在各种技术层面都已经全面超越字节社(尽管品味很差),字节社还可以在独家内容和品味上做足功夫,但是如果不注重排版,贴近用户,再加上现在iOS上中美两版的窘境,真的只将会成为历史了。


看kindle中国会怎么样了


买过字节社的书,付款时很不放心,起码有个购物记录吧,赠书什么的都不用确认下邮箱吗。。。很简陋不说,订了很久都没收到邮件,无处可查,真是无语。


我是多看用户,但用多看之前在豌豆荚上先知道了字节社,装了之后发现没法体验就没怎么用过。而之后的多看一直在用,排版我非常喜欢,现在自己已经有将近五百本书了(当然大部分是限免时领取的)。
而且多看现在在公开自己的一些特效供电子书制作爱好者使用,刚好我也好这口,很有成就感。工作人员还耐心指导应该怎么做才能出来效果,不然我的弹出注释就出不来了。在这顺便在感谢一下!
很同意楼上说的字节社傲慢,安卓的客户端永远不更新,下载的书也是永远不更新——明明有不合理甚至是错误却不加以改进何谈“中文世界最好的电子书”?鄙人觉得这货是在黑中文世界。
而多看的书是一直在更新的,由于有好多要更新的,只好要看一本更一本了。说到这就引出了一个缺点:更新不能增量更新,只能一次下载一整本,好费流量的说(一本《小王子》就一百多兆)。不过现在好像也没有哪家有增量更新这一说。
多看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字典功能有点弱。用的不知什么时候的金山词典的内容,生僻一点的字都不认识。
不过这两点仍瑕不掩瑜,还是我最喜欢的阅读器。


唐茶书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有木有 刚才试了一下多看阅读也挺不错的


确实是电子书的大bug,不过字节社的书价格也虚高,不划算。


多看的电子书不错,我一直在多看买电子书看


现在还没有更新吗?


没。


谢~


之前看无码的时候也是一堆错(12年),边看边发纠错邮件,刚才好奇去看了眼,一打开就看到一个错字。。。而且至今没有笔记/标注功能。


我也感到失望了,app一年多没更新了,问题是有N多Bug,也不更新修复一下...而且界面也一直不更新iOS 7,官方也没个回应


只从字节社里买了壹本《边境辑毒指南》,发现四处不太明显的错别字,把堪误信息发给官方了,不过没有什么回应,书已经看完了,客户端软件也删除了,就是这样。


看了那么多英国间谍的故事,相信是政府为了封口吧……我也选B


对此书仰慕很久,适逢今年是图灵诞辰100周年,但很遗憾国内无法购得,电子版的也搜寻无果。


据悉5月20日左右会上架销售。


一直在寻找图灵,终于找到了,可是怎么还不上市呢?5月20日以来日日企盼。


读完Chris的那段发自内心的感动。


传记电影就有点浪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