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感受西藏

林炎章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1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林炎章  

页数:

154  

前言

  雷 铎  很久以前我便想去西藏。但我至今没有去过。有几个机会失之交臂。西藏于我是神秘、美好、陌生和遥远。  西藏的神秘、陌生和遥远,一半是因为地理——“世界第三极”的高原:极耀眼的阳光、极白的云、极清的水、极粗犷的山、很艰难而险峻的路、很荒凉或极荒凉的原野、氧气稀薄的大气环境和极艰难的生存环境和繁衍于其上的顽强的生民……之类之类;另一半是文化——包括宗教、风俗和生民的性格:雪山下土红土黄和白色相间的藏教庙宇,裹着深黄和土红的袈裟的喇嘛,千里匍匐朝圣的虔诚的藏民、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独特的社会形态,在美丽而险恶的自然的环境中过着极原始而又精神极自满自足的世世代代住着毡包、牧着牛羊、烧着干牛粪、喝着奶茶、吃着糌粑的人们……之类之类。  上述这些,我相信是未到过西藏而又对它有兴趣的汉人对西藏的一般认识,都是从书本、画册和电影电视中得来的综合印象;倘若听过从西藏归来的游客的描述,则还有高原反应的可怕、天葬、经幡、玛尼堆、高僧活佛的神迹和选转世灵童之类的宗教的神秘、自然与人文中许多不可解之类的奇异;倘若具备一些历史和社会常识,则还可以约略知道西藏的过去:原始宗教与密宗佛教的结合、宗喀巴的宗教改革、政教合一与西藏两大教派间的斗争、平衡和制约,现在的过渡与改革,机会、风险与危机,外国势力与流亡僧人、边境陈兵与军事对垒、文化的深刻性与政治的强有力之间的冲突……之类之类。描写西藏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五十年代有徐怀中的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六十年代有电影《翻身农奴》和闻捷的叙事  长诗《复仇的火焰》;七十年代付之厥如;八十年代以短篇小说为多,例如马原,其间《亮出你的舌苔或者空空荡荡》还引发过很大的风波;九十年代则是马丽华的“西藏大散文”异峰突起,且比以前四十个年代拥有更多的印数和更多的观众读者,因而更加深入一般民众之心。  但我依旧感到不满足。  我期待着另一种方式的对西藏的介绍——质朴无华的纪录片武的、甚至是“超写实主义”的介绍。  由此我想到,对于西藏的叙述,也应该有一种类似或书信或纯粹的考察见闻之类的文字出现,用它不经意而又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提供给读者一种更接近“原生态”的一种对西藏的解读方式。它是记录者每日所历实事的随手记录,本无为发表而取舍或虚构的目的,因而便更具有真实的价值。  读到林炎章的《感受西藏》,便有这种满足。譬如他写给友人的信(《从沿海到高原》——援藏一周年记);他对到林芝时的记录(《新居》);他赴中印边境的日记(《援藏纪事》)  ……之类之类,都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朴与实在。  这便是说,作者对一种陌生文化的传达.用一种亲历的,用诸多的事实、细节乃至实物,用实实在在的事件、经历.令听者或观众读者,借着事实细节的表达力,去应用自己的想像力,在头脑里再现(或重构)一个尽量朴实的、然而又多少有些朴朔迷离的陌生文化的“拟像空间”。  林炎章,潮州人氏,援藏之前供职于广东省政府机关。三年前听说他要去西藏时,他的一位好友对我说:“我怕他身体受不了,没办法回来了”。三年之后,林炎章回来了,还带来一股豪气,一股原于在西部高原汉文化之外的“远缘杂交”之后所特有的粗犷爽朗的汉子气,带来一种包括文字、摄影、速写在内的对西藏的解读方式,折射着他三年来在那块喝着牦牛奶、吃着清水羊肉、穿着皮袍、睡着毡包或牛毛帐蓬的褐色土地上的经历。  1998年7月17日  于广州天河

内容概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朝气蓬勃的社会,总有那么一大批斗士勇往直前,为了广大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用正义去战胜邪恶,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那些对权利,金钱,欲望苦苦追求的贪官污吏们,摆脱不了心中贪婪的诱惑,名誉,前途,灵魂在贪婪中渐渐消失掉,最后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书籍目录

序自 序走进西藏感受西藏新居走近大峡谷神湖巴松措客巴尔曲登寺雪域早春高原风光系列从沿海到高原高原心曲心曲周末梦呓天涯寸草心家书岁月有情一援藏纪事援藏纪事下乡八一镇素描亲人远方来过藏历年过鲁朗山村人家学车记朗县印象天涯放歌我要到西藏去我将要远行我的故乡并不远古柏……

章节摘录

  一  春夜做了梦,梦中的我化为宇宙间的一颗尘埃,穿越时空的隧道,依稀中坠入五彩雾都,  心在与宇宙对话,似乎语无伦次,又似乎饱含哲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随感,无从破译,只  记得一夜天上人间。  二  我本是高峡平湖,平静的湖面有内心的激动,阵风吹过便细水微波,一石敲掷便泛起干层  涟漪,我会复归平静。但又怎能平静?自从湖畔春草绿,便有远古的钟鼓轰鸣,琴声从心湖传  来,悠悠扬扬而来,飘飘然然而去,便有人类最原始的古堡从湖底慢慢升腾,于是有了湖心孤  岛,于是有了人间的伊甸园,于是有了心空映人心湖。  三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人问的各种关系给摆平了。没有天哪有地,没有阳哪有阴,没有  男人哪有女人,而没有女人义哪有男人?事物总有它的均衡规律,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并非仅仅  是一种物理现象。事业有成的独身女人,谁愿意去参加那种“女强人联谊会”?一个“王老五  ”也未必愿意挤在那个纯男性的单身汉俱乐部里头。偶然或不小心闯进那种场合,但那时的你  ,相信只能烟头一个个地扔,仰头对着天花板吐烟圈,或者只能酒一杯杯地闷干,双眼除了直  瞪着跟前竖七歪八的空酒瓶,再没有更多的话语。  四  夜雨下个不停,在曲折迂遇幽深的胡同里兜旋,谁能料到雨夜的深院竟有花香庭前繁花  似锦,白牡丹、野玫瑰、紫罗兰、月季、茉莉,丰腴的高贵,清新的淡雅,争妍斗艳,香泽满  园。  百花园中我独钟月季一枝,素淡雅致、恬静幽香,柔丽静美让人怜香。窗外悄然起风,风  儿轻轻撞击着窗户,撞击着醉花人的心扉,湿热又温馨的空气流溢着袭人的清香,入夜的甘露  滋霖着初绽的花蕾,花蕾吐出的香馨和柔情足够让人长醉不愿醒。  无法抗拒月季仙子的细腻,异样的魅力令我不禁向你袒露我的苍白,你的香泽启开了一扇重锁的大门。让我拥有一个沉甸甸的梦境。  上帝安排了我的梦魂与你相绕,可是此后呢花海茫茫,而你恍若一织流云,你不知你的芳容会那样深深地打动着一个人的心;更不知那绸缪的情意久久地滋润着他的心田。  五  春神闯进心摩,融人灵魂,在心田埋下了一颗萌动的种子。  春神,我的脑海里已印下了你那美丽动人的倩影,你那又黑又大会说话的眼睛让我想起了高原的明月亮,你那如水的月华使我感受到林泽中汩汩的溪流,在蓝蓝的夜色中轻诉着你的温柔和深情。你的光彩聚藏着整个大自然的灵气,当你闭上眼帘时,我看到圆圆的天幕缀着弯弯的月牙儿;当你睁开双眼时,我恍若亲临百里湖泽,看到一泓秋水在荡漾。  春神,你那双明眸是多么好看啊!每当触到你那明眸的灵光,我总在问那会不会是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我心底总感到好象在六月天喝到一口清冽的甘泉似的。当我闭上眼睛,那双明眸便会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光点,当我人睡时,那双明眸便会为我照亮梦中的小路。相信有一种无形的线能够把远隔天涯的人们的心灵牵引在一起,相信有一种磁场,能够使有情人的心灵时时对话.并能彼此感受蓟暖流暖遭全身。  春神已占据了我的身心,你的魅力集一种英气、秀气和灵气,独特的气质美丽绝伦,任何一个男儿都会为之六神无主。这种感觉往往偶于漫漫人生之旅的一瞬之间,但从此心雨却不知要下多久,内心子湖被鵝的千层涟漪不知几时才能平静。  六  我是一叶扁舟,茫茫大海是我的家,我的航程没有起点也没有归宿,何处是我的港湾?  我已满目疮痍,疲惫困倦。远航途经无数小岛,无数港湾,海岛美丽如夏威夷,港湾灯火闪如东方之珠,但我总是如此徬徨,好想找个岸靠一靠,把疲惫的心泊在那温柔的深港,就象弄潮的顽童贴着母亲丰满温热的胸膛,就让潮汛轻轻地拍着我那黝黑的臂膀,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让我静静地做一个梦。愿你为我哼起一支催眠曲: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  因心飘零太久,因远航的激流险滩太多,所以对在港湾憩息的企盼太强烈。没有港湾的日子,心是一叶飘零的孤舟,可是靠着港湾过日子,心又是停泊无法扬帆的船。让心放逐吧,既然命里作舟就注定要流浪!无论港湾怎样深情,又怎比得上波澜壮阔的海的激情?无论飘过多少座荒岛,无论迎举过多少个黑夜白昼,无论搏击过多少个激流险滩,远航的渴求始终萦绕在心头。  天涯寸草心  离开西藏,回到了生活多年的南方。奇怪的是,在南方生活的日子那么长,走时未有太多的留恋,来时也觉平常,甚至还觉有些浮躁,而在藏才几年。却从此为它魂牵梦绕。  在西藏过日子,也是如转经轮那样周而复始,但日子过着过着,便常有一种淡雅的韵致。也许是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似乎又回到了热血沸腾的青少年时代,不是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说吗?想来那时我必是发了少年狂了。一位朋友曾到广州出差,打电话找我不在,知我去西藏已一年了,简直惊讶得不行,于是急急来信道:“怎么会这么突然呢?按说你也不是毛头小伙了,当时虽然全国都在宣传孔繁森的事迹,但你是一个有事业、有基础的中青年干部,怎么也会这么冲动呢?不过,后来仔细一想,这也是意料中的事。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热情、好动、永远追求理想、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想到这些,你去西藏援藏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些话是有些道理的,都是从哪个角度看人生的问题,在藏上山下乡也一样,汽车一上路便是崇山峻岭,泥沼草泽,有时要风餐露宿,但一想到身心与大自然的融合便感到乐在其中。   我曾沿着雅鲁藏布江畔的山路走去,走在悬崖艄壁凿开的栈道上,那时刚好是西藏的雨季,山洪瀑发.我们边走要边提防从山上滚下来的泥沙和石块,就在此时,冷不防一阵声响,山崖上一棵大树已连根拔起,倒在我们车的跟前,有什么法儿呢?路见不平众人平,也只有等到前后过往车辆人马凑齐了才合力搬动路障。一阵剧烈的喘气过后,我在悬崖边小憩,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看白云在山坳飘飞,看雅江如一条白练婉蜒逶迤至远方,看苍鹰在深谷盘旋,吸着山花野草的清新气息,那情景使人感到无比地舒畅。几年过去了。对西藏这山这水依恋之情与日俱增,我想我的前生世一定与西藏有缘,今生今世前来了却这个宿愿。  那年春天我回到广州.按进藏的有关规定可以休假到夏天,但未及夏至,我即急急卷起行李回到西藏去,家人不解,友人不解,有人问:“难道西藏真有使你着迷的什么?”  真有的。高原有夏也无夏。我所在的林芝地区集高山气候、亚热带气候、海洋性气候一(藏东南来自印度洋的风)于一体,形成“立体气候”。当广州七月流火的时候,林芝却山青水绿,清风飒爽。回到西藏,我常打电话回来问家人,“广州现在怎么样?”“哎呀,热得要死,成天开空调。”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感受西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