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道

沈昌文,张冠生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沈昌文,张冠生  

页数:

1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由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口述,张冠生整理/记录的《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一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记录了沈昌文先生的人生经历。在这本不到200页的书中,从上世纪40年代上海银楼的童年学徒生涯起,到50年代初考取人民出版社校对员进京工作,直至当上三联书店的总经理,主编《读书》杂志,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先生首次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作者简介

沈昌文,一九三一年九月生于上海。在上海上了七年多中小学后,一九四五年三月起在金银首饰店学徒,讫一几五一年三月。学徒期间,工余曾在上海一些学校学习。最后学历是: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采访系二年级肄业。
一九五一年三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任校对员、秘书、编辑等。一九八六年一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十年后退休。一九八○年三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任副主编、主编,讫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退休后常在海内外文化出版界奔走,为业内临时工。
著有《阁楼人语》,译作有:《控诉法西斯》(季米特洛夫)、《列宁对全学界妇女的遗教》(蔡特金)、《阿多拉茨基选集》(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的历史》(部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世界》(部分)、《马克思主义还是伯恩斯坦主义》(部分)、《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等。

书籍目录

从板缝里看这个世界上了很多很多补习学校在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从“反右”到“文革”《读书》杂志创刊过程当了三联书店总经理附录后记/张冠生

后记

听沈公说往事,说得毫无顾忌,是难得的经历。说难得,与他的故事牵涉到诸多文化事件及当事人台前幕后有关,与他早年因穷辍学晚年声名曰隆的起伏进退有关,与他从“野鸡大学”到出版大家的山重水复有关,但这些并非最主要者。最主要的是,大风大浪的事件、机锋交织的暗流,是非曲直的漩涡,由他说出时,波澜不惊,从容到家,一如老农讲他的春耕夏播、秋收冬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个暑天,一位朋友领着沈公到家里来。那时,《读书》杂志在知识分子心中何等地位?我不过是个普通读者,迎客进门时心想:主编《读书》的,该是何等人物?居然就坐在我家了?那天,沈公边吃西瓜边聊天,时有玩笑,适度,自然。虽是初见,却不给人陌生感,更没有某某驾到的架势,完全像个邻居串门,随和,家常,善意十足。说说最近有什么好书,好文章。吃点水果,又去忙他的事了。匆匆二十年过去,与沈公交往渐多,对他的平民感、平常心有了更多体验。比如,见面时说起一本书,沈公有,我没有,他知道我想看,就会想方设法再弄一本。实在弄不来。他会费点周折复印一本,用牛皮纸包好,或骑车来,或走路至,放在我所在单位的收发室。这些年来。经这样中转而得的沈公赠书总有几十本。某年临近春节,是个雪天,沈公又来送书,我刚好走到,在大门口碰上。接过书,我感动得不行,他神色一如既往。这算什么?一本书嘛。聊上几句,我欲留,他要走。长年里,他要见的人多,想见他的人更多,日程总是很满,当然该让他走。看着沈公摇晃于雪中的背影,想起季羡林先生在北大帮新生看行李的事,想到一个词:古道热肠。季先生看行李大概不会重复多次,沈公送书可就是家常便饭了。他认识多少人啊,多少好书的朋友啊。相信享受过沈公上门专递服务的朋友多的是。有些年,遇有不好买大家又都想看的书,沈公会复印多本,放进双肩背,骑车出门满北京城转,或是专程送到朋友家门,或在餐叙时掏出来,赠人惊喜。沈公广交天下名流,遍识各路神仙,时常高朋满座,为他们备点书,自在情理中。对我这样一个完全属于芸芸众生的人,何必劳神费心?这样的念头,模模糊糊地转悠过,又觉得不该去想。一个老人,见一个孩子饿了,给他馒头,无非是不忍看他饿着。非要去问为什么,不是唐突老人么?沈公历尽沧桑,阅人无数,圆融之中未失真淳,待人接物仍循常理,葆常情。倒是我这样的,晚他一辈,没经历太多磨难,先失却淳朴,偏离常情,远离常识,本来简单朴素之事想到复杂。实在惭愧!感谢沈公,用其丰富阅历中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用其一向不动声色的体恤和爱护,为我开启了一个题目:回归常识。这个题目语不惊人,却有好好考虑一番的价值。至少。引出这个话题,可以作为我记录、整理这本口述的一个主要愿望。沈公一位朋友费孝通教授说过,历史到了一个时候,出那么一个人,出那么一本书,看着平常,实际上是有背后的意思的。绕到事情的背后,去把意思看出来,把正文里的“旁白”看出来,是他经常会做的事。按着费先生的点拨和示范,听着沈公的讲述。尝试着去看看故事背后的意思,有些感悟。从上海银楼小学徒,到三联书店总经理,听着不凡,实际简单,就是依常识做事,依常理悦人。即便说到修行,也无非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跟着师傅,担柴扫地。早年里,因家贫而被阻隔于正常社会,就“从板缝里看世界”;学徒时,要改变命运,就多进课堂,广泛求知;进京后。要为领导当好秘书,就要熟悉他们的脾气、喜好和工作方式:运动中,要想不陷于被整肃的境地,就不能不积极表现,紧跟形势:编《读书》了,觉得自己“无能”,就向有能耐的人求助;刊物受管理部门批评警告了,就去作检讨,赔不是;当领导了,想为同人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就筹划盖新办公楼;过去保护、扶持过自己的领导后来有了误解,又不想解释,就顺其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在常识层面上。最笨的办法可能是最聪明的办法。天下聪明人何其多?沈公应该是一个。他没有被聪明所误,道理既深又浅,就是他始终守着常识做事做人,即便是总结一生做“编辑这买卖”的经验,也只是说:“我做出版,就是这么简单,强调文化第一、质量第一、人脉第一。”还是常识。过往的阅读经验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够深刻了。他却表白说:“当农家少年将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扶稳鞘把,堆上高高的山毛榉,沿危险的斜坡运回坡下的家里;当牧人恍无所思,漫步缓行赶着他的牛群上山:当农夫在自己的棚屋里将数不清的盖房顶用的木板整理就绪:这类情景和我的工作是一样的。”(《人,诗意地安居》)某次与沈公餐叙,听他夸一个晚辈,未多言。只说了“有古君子之风”。他如此认同的“古风”,无非是淳朴、坦诚、推已及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这类本着常识的品行吧。个人如此,社会亦如此。多数人能守着常识,社会自然合乎常理,正常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有过大曲折。描述和反思这种曲折,可有多个思路。其中之一可以是:曾经守着常识,后来背离了常识,现在回归常识。组织部门要求自己的干部“公道正派”。在新闻媒体工作的记者编辑被再三再四要求“不搞有偿新闻”。前任国务院总理曾在任上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现任国务院总理在“两会”上表示,中国百姓应该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北京大学知名教授剽窃事发,让很多学者寻思“中国学界的道德底线”。国家最高自然科学机构成立道德建设委员会,督责院士们远离剽窃。当然可以认为这些都太“小儿科”,都是底线,并不值得怎么称道。但如果确实掉到过底线以下,有过连常识都不顾的时候,则回归底线、回归常识就是进步。这也是需要见识和勇气的。从昏话连篇到主张“实事求是”,从“十五年超英赶美”、“一步跨进共产主义”回归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强调“主义”回归到研究和解决问题,从操心效率回归到倡导公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人为本”……都不容易。直到现在,“实事求是”也还远没有在整体上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常态。就在今天,北京大学BBS上出现了一封耶鲁大学生物学教授StephenStearns写给选修其课程的学生的信。信中称,从学生到老师,剽窃学术成果的行为普遍存在,剽窃现象各国都有,中国最普遍。这位教授所言提醒我们:诚信为本,回归常识,谈何容易!花城出版社秦颖兄建议这本口述题名“知道”,实为见道之嘱。沈公的“吃喝玩乐”、“坐以待币”中,自有一份精神上的肃穆与庄严,沉潜不露,却以谐谑笑谈出之。正所谓大庄若谐。他一生读书编书,缘书知“道”,此“道”就在其不离常识的形迹之间。由此理解沈公及其文化生命的意义,或不致于有大的偏差。在此,我要向多年老友薛正强先生鞠躬致谢。二十多年前,把沈公领进我家门的朋友,就是正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知道 PDF格式下载



《沈昌文口述自传》随意翻了翻,好看,顺手还买了他的《最后的晚餐》。


把自己定位于知道分子的,有时不只是知道。自谦也罢,自明也罢,沈昌文先生应该还是有底蕴的。可能沈先生有点在意自己的学历(尤其是当下,唯文凭的用人机制让上至官员、下到儿童都对文凭羡慕嫉妒恨),又有点不屑于体制内的价值,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写得真切细腻,让人对过去的青少年那样学习的方式,陡生钦佩之情。沈先生对于三联、读书的贡献可窥一斑。许多老人老事,读来感慨、无奈。行文叙事也算平实(这是厦大谢泳教授推崇的文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海派气息,不由人想起余秋雨、陈丹青、周立波的腔调,这也许正是沈先生最期待的那种读出弦外之音的感觉吧!


沈昌文先生自称“知道分子”,故书名《知道》也!


相较读书杂志,本书水平一般。


书很平实,还知道一些典故,不错


沈老爷子的书,好


前辈精神值得学习


推荐此书.


水平问题?????????


活得明白,多难啊


此书作为口述自传,读来自然无雕饰。更重要的是能对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只是定价太贵。另外,寄来的这本封面有破损情况,看着很是不舒服。


一些真实简单的文字,一个沉浮出版界几十年的老人娓娓道来,让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想看书的年轻人知道了一些关于书的故事,也看过以前辽教社的俞晓群的《这一代的书香》。陈原,沈昌文,俞晓群,都是这样一群文化出版人,很值得敬佩!他们写的东西,不只是书,更是“道”,看了他们的东西,每次看书的时候,我会先看看书的编辑人,出版社,装帧一类的东西,觉得自己好像又懂了一些东西,一些很好的东西。


感受一个编辑对图书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被这个吃喝玩乐的老头迷住啦 很好很好的书 快点跟着老头回到从前的岁月 听大师的唠叨。对文字编辑的朋友们可是很有用的哦


有点知道分子的意思!!!要多写写新中国成立后的事


这个老人很真诚,阅历非常丰富。可以了解那时候的文化行业的一些情况


等我读完后,网络上已经有了电子本。所以现在的读者根本不用买了。


挺不错的一本书。很轻松,也能了解一下半个世纪来的一个小侧影。


听听沈老的家常,了解出版的发展史。书名有意思。就是,买的时候,竟然搜“知道”搜不到,非得加上“沈昌文”才行。卓越怎么搞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