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谭
2009-11
花城出版社
翟永明
189
无
我生来不是作商人的料,尽管我的血液中流动有商人的血液。我的外公他死得太早,菩萨保佑。他没有能够将他的精明头脑和经商才能,全部遗传给我的母亲。听我母亲讲:外公事业兴旺时,成都有一条街的铺面都是他的。但是,天妒良才,他没能活到将产业平平安安遗留给儿女的年龄.而是病逝他乡。他的财产,孤儿寡母也未能保得住,最后被族长用一口镶珍珠的高级香檀木棺材,将其置换了。我很想顺势写下去,那会是一个很精彩的故事。但与本书无关,只能留在下一本书中发挥了。 我的母亲,血液中还是残留了一点外公的商业基因。所以,她一直是女人中思维极其敏捷和理性的一类。生不逢时,我常常想:如果母亲是生在这个时代,她也一定是个女强人,不是某某排行榜上的女杰,也是某某企业的老总。我后来接触了这两大类百炼成钢的女人,说实话,比起我妈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来说,也不怎么样。但是,这个思路也只能戛然而止,留待下一本书发挥。 我的父亲,专业是财务会计。但他更喜欢的是文学,以及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的那个时代,在他所置身的那个环境中,这一爱好一直被悄悄地隐藏起来。文革中,被他藏在床底下的几箱书,成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教材。
本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另类文学史:纪录中国最大的诗歌重镇——一成都的诗人、艺术家的生活和写作状态;一个沙龙成长史:纪录一个历时十年的文学沙龙——“白夜”的生存、成长和现状。 通过“白夜”十年来经历的人和事,比如许多的名人,比如许多无名的过路者,反映了成都这个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剧变及作者个人对这些变化的观察思索。
翟永明,女,毕业于于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1980年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于报刊杂志。
出版:
198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人(漓江出版社)
1989年出版诗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出版社)
1994年出版《翟永明素歌》(成都出版社)
1996年出版诗集《黑夜中素歌》(改革出版社)
1997年出版诗集《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出版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版社)
2002年出版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出版随笔集《正如你所看到的》(广西师大出版社)
策展:
2002年策划并主持“首届白夜,橡皮影音周”
2003年策划“专、业、余当代艺术展”
2005年策划并主持“北大诗歌节、女性诗歌专场”
2005年策划并主持“世纪城收集成都国际诗歌节”
2005年策螂主持上海顶层画廊主题展“蜜”
2006年策划并主持北京长征空间《别样》联展
现居成都,写作兼经营“白夜”酒吧。
序:我和白夜/翟永明第一辑 人和事 玉林两路的左岸生活 以白夜为坐标 白夜逃亡 白夜月色 白夜谭 在白夜朗诵 白夜联句 白色装置我们 关于白夜的一次现场报道 白夜十问——从“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看白夜第二辑 诗和酒 白夜往事:马松 旁观者:钟鸣 李亚伟:不是豪猪非莽汉 马达VS邱黯雄 小竹和他的舅舅 为白夜设汁 乌青是怎样拍“找钱”的? 痛苦不是可耻的 在伙食中拈伙食 生女当如洁尘 作家马原 一对兄弟在白夜 欧师按摩康 戴红 阿来 女士最爱鸡尾洒 B52-轰炸机 百利甜第三辑 附录 白夜影音周发起筹办始末 一次被取消了的诗歌节 白夜小事记代后记:新白夜开张/翟永明
白夜的门口是一块月亮形的绿地,它弯曲过来,围住了酒吧。在白夜的左边,有一颗橡皮树,它从一株不到一米高的幼苗,长成了一颗硕大无比的疯狂的橡皮树。它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枝叶,漫无边际地在白夜的空地上延伸,繁殖速度让人担忧。很多次,戴红拿着一把巨大的剪刀,试图像约翰·戴普似地去修剪它,使它至少长得艺术一点,但看来无用。 在晚上十点,或十一点左右,有时会看见马松摇晃着从月亮后面走来(那是他从另一酒吧转台过来);或者看见他摇晃着向月亮走去,那通常是在他醉酒之后。白夜开到第八年,马松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快要醉到无法打理自己了,于是,他会在这个时候起身回家。 白夜开张之初,也是马松最快活的时候:那时候,人是兵强马壮,图书事业是蒸蒸日上,酒也是“好兄弟”。马松有时一晚上要转台五次,通常是三次。至少,也要一次,方能解他心中之醉。我从未见过马松这样的好酒之人,除了在《水浒传》上。对诗人他不是以诗会友,而是以酒会友。他不相信一个不喝酒的人能写出好诗来。有朋自远方来,他必先问一句: “好不好酒?”如果来人不会喝酒,他立马兴趣索然。如果来人也是好酒之人,他马上许之一句:“好兄弟”。有一次,一位著名作家来白夜,正好碰上马松,马松刚一端起酒杯,那人就说:“不会喝酒”。从此,只要别人一谈论这位作家的作品,马松就会说:“一个不喝酒的人……”,下文他不说了,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下面的话必定是:“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反之,一个大家认为诗写得很差的人,他会说:“哎,哥们酒还是可以”。言下之意:可交。与我的交往中,马松最爱提的一件事,就是一次我们一起喝酒时,他为我酌酒,我双手捧杯。“生怕酒洒了出来,所以,翟姐是一个真正爱酒的人。”这个故事,我本人就听了有七遍八遍了。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让马松给我定了位,视为可交之人。 白夜开张的头一两年,马松是一个不愿回家的人。他最怕的是深夜与众朋友分手,那时,他必被一个朋友押解而去。当时白夜的吧台旁,还有一根刘家琨设计的柱子,那是为了支撑吧台上方一小块储藏室用的。它也是走出白夜的必经之地。马松即便在醉得不省人事时,也知道从这儿经过时一把抱住它,任别人怎样推拉也绝不松手。后来随着白夜装修,这根柱子被拆掉了,马松改为抓住白夜的门框不放。更多的时候,马松是抓住出租车门不放,别的朋友根本无法把他塞进车里。这种时候,马松大都醉得只有下意识在起作用。下意识里,他是舍不得与朋友和酒在一起“快快活活”的感觉,还是受不了这种酒阑人散的结局。我想二者都有吧。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与另一位朋友一起,把醉得一塌糊涂的马松塞进出租车中:不到半小时,马松坐着出租车又回来了。我正在锁白夜大门,见此状况,马松好不惆怅,不断地问: “都走了”?然后不听我的劝阻,摇晃着走向下一辆出租车。我知道那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另一酒吧的方向。 一个夏天的晚上,李亚伟和马松从北京回来。下飞机后,直奔白夜,有一帮朋友正等在这儿。及至马松进门,吓我一跳;只见他头上扎着一根网状的大绷带,上下左右地把脑袋包得严严实实。李亚伟告诉我们,就在前一天晚上,他们在北京喝夜啤酒。醉后,与另一朋友打了起来,其后双双被送到医院。我说:马松,你硬是轻伤不下火线喃,还不回去休息一下?马松马上回应:“小事情小事情”,生怕我催促他回家。 另外一个故事,是马松自己常常提起的:有一天晚上,马松醉酒后回去,还没走到家就倒下了。等他醒来时天已大亮,耳边一阵车水马龙的嘈杂声。原来,他正睡在马路旁,汽车正一辆接一辆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故事结束时。马松每次都这样说:我以为睡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呢。 辨别马松是否已醉,很容易。当他说话已含糊不清时,当他伸出一只姆指向席间的某个人时,差不多就可以认定他已经“快了”。马松在这种时候,会在席间找到一位人作假想敌。但这种时候,他往往已经说不出话了。也许,这是他最痛苦的时候。他像一个哑巴一样,打着各种手语。他也只能用手指,一再地指向臆想中的敌人。这时,李亚伟通常会在旁边撩拨一句:“多少人想剁掉这根手指呵。”当然,最终被指的人,只能把他的食指拨到一边去,或假装上厕所,一走了之。 半醉半醒时的境界,是马松独享的。在来白夜的诗人中,只有他保持了李白式的写作方式。有很多次,马松酒酣时突发诗兴,叫吧员拿来纸笔,就着烛光,开始写下一些“骑在菩萨肩上飞跑”的诗句。当然也有酒未喝够,诗句没有应约而来的时候:一次,马松与一女孩打赌。说要为她当众写一首诗。结果只管喝酒,没能完成所赌之诗。马松拿过纸来,提笔写下一张欠条:某年某月某日,欠诗一首。他日马松是否兑现,不得而知。 外表上很安静,戴着金丝眼镜、二十年不变的相貌和身材,使马松“看上去”很文气。要是陌生人看见马松,肯定不会与“莽汉”二字联系起来。要是陌生人看见马松举杯的方式,估计他们就信了。马松总是两手平放在桌上,像一个真正的水浒人物一样地举起酒杯说:“一口”,然后咣当一声就干了。
诗人翟永明的最新散文随笔集。这是她众多诗集之外的第四本散文随笔。 如果,你想晓得1998年的一个上午,她许久才迸发一次的商业灵感,是如何指引她把玉林西路一个待租的服装店变成了白夜酒吧;如果,你想知道白夜那幅著名的眼神忧郁的舞蹈家画像的来历;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一位诗人如何在经营和艺术之间艰苦地寻找平衡;如果,你有兴趣围观一下来自天南地北的艺术家们;如果,你在读过他们的诗歌和小说后,还想打望一下那些或痴,或颠,或严肃,或可爱,或好玩的成都诗人作家们。 建议你读读《白夜谭》。
无
白夜,无疑是文学艺术家的天堂。
那里发生光怪陆离的故事,比一部文学史要有趣的多。翟永明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了酒吧令人神往的人和事。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感觉过瘾。
那些诗人是我熟悉并喜爱的。他们的诗歌我以及了然于心。
刚才去白夜网站看了看。有些简陋。最为遗憾的是视频里没有听到女主人的声音。
慢慢来吧。一切都会好的。
翟姐的文集,写的有情趣,真希望哪天有机会去白夜,感受,感受……
视角独特。白夜是个意象!
写论文需要它啊,还好,从翟永明的博客看到的推荐,印刷的还行。
我翟永明
非常好的一本散文集子。作者的笔锋幽默,词汇量极其丰富,描写的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喜欢。
只是书中有一处错误 ,想来是作者误笔,错将关汉卿的《不伏老 一枝花》当成了汤显祖的
用心看世界,用爱生活,用梦想改变自己。
读此书可开店
还能看。。
白夜是作者开的酒吧名 本书会写在酒吧发生的文人墨客事迹 以及作者在酒吧所见
喜欢她的诗,所以买来她的散文
想去成都看看白夜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