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

陈超 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陈超 著  

页数:

244  

字数:

310000  

内容概要

本书采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假设,在对斯恪特制度分析的三维框架进行矫正的基础上,确立起“规则一价值”导向型的政府干预模型,对重点大学准入制度、运行制度、退出制度中的政府干预行为和角色扮演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最后对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合法性进行追问,并进行回归检验。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 (1)中国的重点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制度建构过程,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制度建设呈现“间断一平衡”式的渐进特点。同时,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不够健全,过于关注重点大学准入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建设,而相对忽略了退出制度的建设。 (2)“父爱主义”的干预意识和“资源瓶颈”的约束是造成政府难以进行有效干预的主要原因,在多数时候,政府干预重点大学不是越位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定位。 (3)政府干预的方式、重心在不断发生转移,这种转移表明政府干预处于“放”的过程中,但是,政府在放权的过程中也回避了某些责任,而对重点大学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的干预则有加强的趋势。 (4)既定的制度模板为政府干预重点大学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但是,在自上而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中,由于政府职能的扩张性以及政府干预行为的官僚性等特征,政府在干预目标、措施、程序等方面存在某些偏差,产生了一些弊端,影响到政府干预行为的社会认同。 (5)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的干预指标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政府拔款和重点大学的发展状况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正向依存关系;政府的行政指令、政策控制等其他干预指标也与重点大学的发展存在强相关,但某些干预指标或因素的相关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趋势,即政府干预越多,控制越强,弊端可能会越多,重点大学的发展状况可能越差。 最后,针对研究发现提出本书的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价值 四、主要概念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与其他流派的比较及其理论优势 三、理查德·斯格特的制度分析框架及对本研究的意义 四、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三、政府干预模型 四、理论运用与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第二章 渐进与突变:中国重点大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重点大学制度的生成与变迁 一、重点大学的提出与试点 二、重点大学制度的生成与演变 三、间断一平衡:重点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重点大学建设的外部制度环境 一、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 二、严重挫折:“文革”中的外部制度环境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 三、恢复调整:“文革”后的外部制度重建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 四、深化提高:外部制度环境的完善及其对重点大学的影响· 第三节 资源与体制双重约束下的重点大学制度建设 一、资源约束与政府干预行为的选择 二、国家化与政治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第三章 从控制到合作:政府干预行为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作为政府机构阶段(1949-1978) 一、对高等学校的接管、接收与改造 二、政府行为及其阶段性特征 三、政府行为的效果与影响 第二节 政府控制阶段(1978-1992)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双向作用 二、政府干预的变化及其阶段性特征 三、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影响 第三节 政府资助阶段(1992-2002) 一、从荣誉体制转向绩效体制 二、政府干预方式的变化 三、政府干预的效果及影响 第四节 政府主导下的合作阶段(2002-) 第四章 确立游戏规则:重点大学准入和退出制度中的政府干预 第一节 确立游戏规则:政府干预人口和出口环节 的目的 一、确立准入规则 二、确立投资规则 三、用政府规则形塑大学权利 四、确立退出规则 第二节 重点大学准入制度的功能及政府的作用 一、重点大学准入制度的功能 二、准入制度中政府的作用 三、重点大学的外部性及政府的作用 第三节 准入制度中政府干预规则的演变 一、从计划规则到市场规则 二、从行政规则到联盟规则 三、从过程干预到非均衡干预第五章 塑造价值体系:重点大学运行制度中的政府干预 第一节 重点大学运行制度 一、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分类 二、激励制度的建设 三、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塑造国家价值: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实质 一、大学的政治价值——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大学的应用价值——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问题 三、大学的文化价值——文化传承的问题 第三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边界 一、边界的定义及功能 二、重点大学运行制度中政府的越界行为及其影响 三、政府干预重点大学运行制度的边界划分第六章 寻求社会认同: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合法性探讨 第一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的落点:重点学科建设 一、重点大学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 二、政府干预重点学科的实质:控制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 第二节 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若干悖论 一、既定制度模板:透视“重点”现象 二、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若干悖论 第三节 政府干预重点大学制度建设的合法性 一、关于政府干预起点和目的的合法性 二、政府干预程序、手段的合法性 三、政府干预“落点”的合法性第七章 回归分析与反思:对政府干预效果的验证性研究 第一节 指标的分解与变量的设置 一、指标的分解 二、变量的设置 三、数据的来源 第二节 20所重点大学发展状况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解释 第三节 20所重点大学发展状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二、相关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 三、多元回归分析及解释 四、对线性回归结论的延伸讨论 第四节 对重点专项拨款中“年终现象”的新制度分析 一、关于“年终现象” 二、“年终现象”的实质 三、产生“年终现象”的根本原因 四、如何克服“年终现象” 五、对现象考察的延伸讨论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讨论和展望 四、研究的贡献和创新 五、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打算附录 一、受访人一览表 二、访谈提纲 三、20所重点大学教育政策法规及领导活动的不完全统计(1996—2002) 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重点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政府干预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