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养鸭关键技术

马敏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01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马敏  

页数:

170  

内容概要

  《养鸭关键技术(修订版)》根据我国养鸭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科研、推广成果和经验,吸收了国内外养鸭生产中的最新科学技术而编写。其内容包括:鸭的优良品种、繁育、孵化、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规模化养鸭生产等。《养鸭关键技术(修订版)》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用技术的介绍,力求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养鸭关键技术(修订版)》在每一章后附有关键技术提示,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掌握所阅章节的关键技术或主要内容。《养鸭关键技术(修订版)》既适合农村养鸭户、规模养鸭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阅读,又可作为基层养鸭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鸭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鸭的生活习性第二节 鸭的体形外貌和体尺体重测量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二章 鸭的优良品种第一节 鸭的优良品种一、肉用型品种(一)北京鸭(二)天府肉鸭(三)樱桃谷肉鸭(四)奥白星肉鸭(五)番鸭(六)克里莫番鸭二、蛋用型品种(一)绍鸭(二)金定鸭(三)卡基——康贝尔鸭(四)莆田黑鸭(五)连城白鸭(六)荆江鸭(七)江南I号和江南Ⅱ号三、兼用型品种(一)高邮鸭(二)建昌鸭(三)巢湖鸭(四)大余鸭第二节 品种选择一、品种选择的原则二、引种注意事项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三章 鸭的繁育关键技术第一节 种鸭选择的关键技术一、选种标准二、选种方法第二节 鸭的配种关键技术一、配种方法二、配种年龄及配种比例三、利用年限第三节 鸭的生产性能测定方法一、蛋用性能测定二、肉用性能测定三、繁殖性能测定四、产肥肝性能测定五、产羽绒性能测定第四节 鸭的良种繁育体系一、杂交优势的利用二、品系配套三、鸭良种繁育体系的组成四、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的意义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四章 鸭的孵化关键技术第一节 种蛋的管理关键技术一、种蛋的收集二、种蛋的选择三、种蛋的消毒四、种蛋的保存五、种蛋的包装和运输第二节 孵化的适宜条件一、温度二、湿度三、通风四、翻蛋五、凉蛋第三节 孵化方法一、机器孵化法二、传统孵化方法第四节 提高孵化率的关键技术一、检查孵化效果的关键措施二、提高鸭蛋孵化成绩的关键措施第五节 初生雏鸭雌雄鉴别技术一、翻肛法二、捏肛法三、鸣管法四、顶肛法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五章 鸭的营养与饲料第一节 鸭的营养需要一、鸭的能量需要二、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三、鸭的维生素需要四、鸭的矿物质需要五、鸭对水的需要第二节 鸭的常用饲料一、鸭的能量饲料二、鸭蛋白饲料三、加工及酿造副产物四、饲料添加剂第三节 鸭的饲养标准及日粮配制一、鸭的饲养标准二、鸭日粮配制关键技术三、实用鸭饲料配方第四节 鸭的饲料卫生和饲料安全一、饲料的选择和加工二、饲料中滥用药物的危害三、加强鸭饲料的安全和卫生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六章 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第一节 大型肉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一、大型肉鸭生产的特点二、大型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三、大型肉鸭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四、大型肉用种鸭产蛋期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二节 放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一、放牧型肉用仔鸭生产的特点二、放牧型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关键三、放牧型种鸭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四、提高放牧种鸭产蛋期饲养效益的关键措施第三节 蛋鸭生产关键技术一、蛋鸭生产的特点二、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三、育成鸭培育关键技术四、产蛋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五、蛋用种鸭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六、提高蛋鸭产蛋率的关键措施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七章 鸭常见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第一节 鸭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一、鸭场综合防疫措施二、养鸭场的消毒第二节 鸭的主要疫病及防治关键技术一、病毒性疾病二、细菌性疾病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八章 规模化养鸭生产的关键技术第一节 规模化养鸭的意义及特点一、规模化养鸭生产的意义二、鸭规模化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第二节 发展规模化养鸭生产的关键一、提高鸭场经营管理水平二、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先进的饲养技术三、降低的生产成本四、要有雄厚的资金来源五、优越的市场环境六、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第三节 规模化养鸭的鸭场建筑一、鸭场地址的选择与布局二、鸭场的基本设施三、鸭粪的利用途第四节 规模化养鸭生产的经营管理本章关键技术提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鸭的生物学特性家鸭在长期驯化过程中,仍保留了鸟类野生祖先的许多特点,同时鸭长期以江河、湖泊及水稻田等为主要生活条件,具有与鸡不同的生物学特点与习性。因此,了解鸭的生理特点与生物学特性,将有助于为它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施以精心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挥其繁殖率高,生长快的潜力,从而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第一节 鸭的生活习性一、喜水性鸭喜欢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但要求在干燥场所栖息和产蛋,以保证鸭的健康和种蛋的清洁。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饲养水禽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对于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的水禽也要设置一些人工小水池以供水禽洗浴之用。二、合群性鸭的性情温和驯服,喜合群,较少单独行动。经过训练的鸭群可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鸭群在放牧中可以远行数十里而不紊乱。因此鸭适应大群放牧饲养或圈养,也比较容易管理,便于集约化饲养。三、耐寒性鸭具浓密的羽毛与发达的尾脂腺,能有效地防水御寒,保温性能好,因此,鸭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即使在寒冬腊月,鸭仍然能在水中活动自如,且保持较高的产蛋率。相反,鸭的散热性能差,耐热性能也较差,尤其是体大脂肪厚的个体,耐热性能更弱,在夏季,鸭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也下降。因而,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做好遮阴防暑工作。以保证鸭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及繁殖。四、耐粗性鸭耐粗饲且觅食力强,喜食多种水生动、植物及浮游生物。由于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凡是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大口吞咽,所以不论精、粗饲料或青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鸭的饲料。且鸭适宜放牧饲养,能觅食鱼、虾、螺类、昆虫等天然饲料,因而饲养成本较低。五、敏感性鸭胆小,易受外界影响而受惊。在受到突然惊吓或不良应激时,容易导致产蛋减少乃至停产。尤其是鸭对人、畜及偶然出现的色彩、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有害怕的感觉。所以,应保持养鸭环境的安静稳定,要防止猫、狗、老鼠等动物进入鸭舍,以免鸭群因突然受惊而影响产蛋。六、生活规律性鸭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反应灵敏。比较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以形成鸭群各自的生活规律,一天之中的放牧觅食、嬉水、交配和产蛋等行为都有一定的时间,且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编辑推荐

《养鸭关键技术(修订版)》既适合农村养鸭户、规模养鸭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阅读,又可作为基层养鸭培训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养鸭关键技术 PDF格式下载



帮人买的书,朋友说很不错,实用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