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球状闪电

刘慈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刘慈欣  

页数:

28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球状闪电》以一种“丝丝入扣的张力”,紧紧地让读者锁定眼球,书中蕴含的思想,更是使读者的心灵在初读之后便得到了强烈的震撼,正是这样的看似平淡的宏大,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甚至一辈子不能大彻大悟的哲学问题。故事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的生日之夜开始,在那个离奇的雨夜,少年第一次目睹了球状闪电,这天地间最奇妙之物……

作者简介

  刘慈欣,六十年代生人,祖籍河南,山西阳泉长大,高级工程师,现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第一篇发表作品为短篇小说《鲸歌》。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  刘慈欣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并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书籍目录

序曲上篇中篇下篇后记

章节摘录

  今天是我的生日,直到晚上爸妈点上了生日蛋糕的蜡烛,我们三个围着十四个小火苗坐下来,我才想起这事。  这是个雷雨之夜,整个宇宙似乎是由密集的闪电和我们的小屋组成。当那蓝色的电光闪起时,窗外的雨珠在一瞬间看得清清楚楚,那雨珠似乎凝固了,像密密地挂在天地间的一串串晶莹的水晶。这时我的脑海中就有一个闪念:世界要是那样的也很有意思,你每天一出门,就在那水晶的密帘中走路,它们在你周围发出玎玲的响声,只是,这样玲珑剔透的世界,如何经得住那暴烈的雷电呢……世界在我眼中总和在别人眼中不一样,我总是努力使世界变形,这是我长这么大对自己惟一的认识。暴雨是从傍晚开始的,自那以后闪电和雷声越来越密,开始,每当一道闪电过后,我脑海中一边回忆着刚才窗外那转瞬即逝的水晶世界,一边绷紧头皮等待着那一声炸雷,但现在,闪电太密集了,我已经分不出哪声雷属于哪个闪电了。  在这狂风暴雨之夜最能体会出家的珍贵,想象着外面那恐怖危险的世界,家的温暖怀抱让人陶醉。这时你会深深同情外面大自然中那些在暴雨和雷电下发抖的没有家的生灵,你想打开窗让它们飞进来,但你又不敢这么做,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你不敢让一丝外面的寒冷的气息进入到家的温暖空间里来。  “人生啊,人生这东西……”爸爸一口气喝干了一大杯酒,眼睛直勾勾地看者那一小群火苗说,“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着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孩子还小,听不懂这些。”妈妈说。  “他不小了!”爸爸说,“他已经到了可以知道人生真相的时候了!”  “你自己好像知道似的。”妈妈带着嘲讽的笑说。  “我知道,当然知道!”爸爸又干了半杯酒,然后转向我,“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比如我——”爸爸指指房间里到处摆放着的那些小幅水彩画,它们的技法都很传统,画得中规中矩,从中看不出什么灵气来。这些画映着窗外的电光,像一群闪动的屏幕,“我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是啊,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妈妈若有所思地说。  平时成天忙碌的爸妈这时都变成了哲学家,倒好像这是他们在过生日。  “妈,别动!”我说着,从妈妈看上去乌黑浓密的头发中拔出一根白头发,只白了一半,另一半还黑着。  爸爸拿着那根头发对着灯看了看,闪电中,它像灯丝似的发出光来:“据我所知,这是你妈妈有生以来长出的第一根白发,至少是第一次发现。”  “干什么嘛你!拔一根要长七根的!”妈妈把头发甩开,恼怒地说。  “唉,这就是人生了。”爸爸说,他指着蛋糕上的蜡烛,“想想你拿着这么一根小蜡烛,放到戈壁滩上去点燃它,也许当时没风,真让你点着了,然后你离开,远远地你看者那火苗有什么感觉?孩子,这就是生命和人生,脆弱而飘忽不定,经不起一丝微风。”  我们三个都默默无语地看着那一簇小火苗,看着它们从窗外射入的冰冷的青色电光中颤抖,像是看着我们精心培育的一窝小生命。  窗外又一阵剧烈闪电。  这时它来了,是穿墙进来的,它从墙上那幅希腊众神狂欢的油画旁出现,仿佛是来自画中的一个幽灵。它有篮球大小,发着朦胧的红光。它在我们的头顶上轻盈地飘动着,身后拖着一条发出暗红色光芒的尾迹,它的飞行路线变换不定,那尾迹在我们上方划出了一条令人迷惑的复杂曲线。它在飘动时发出一种啸叫,那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让人想到在太古的荒原上,一个鬼魂在吹着埙。  妈妈惊恐地用双手抓住爸爸,我恨她这个动作恨了一辈子,如果她没有那样做,我以后可能至少还有一个亲人。  它继续飘着,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它找到了。它悬停在爸爸头顶上半米处,啸叫声变得低沉,断断续续,仿佛是冷笑。  这时我可以看到它的内部,那半透明的红色辉光似乎有无限深,从那不见底的光雾的深渊中,不断地有大群蓝色的小星星飞出来,像是太空中一个以超光速飞行的灵魂所看到的星空。  后来知道,它的内部能量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两万至三万焦耳,而即使是TNT炸药的能量密度也不过是每立方厘米两千焦耳。虽然它的内部温度高达一万多度,表面却是冷凉的。  爸爸向上身手,他显然并不是去摸它,而是想护住自己的头部。当他的手伸到最高点时,似乎产生了一种吸力,把它吸到手上,就像一片树叶的细尖吸下了一滴露珠。  一道炫目的白质,一声巨响,仿佛世界在身边爆炸。  当眼睛因为强光造成的暗雾散去后,我看到了将伴随我一生的景象:像在图像处理软件的色彩模式中选了黑白一样,爸爸和妈妈的身体瞬间变成了黑白两色的,更确切地说是灰白色,黑色是灯光在褶皱处照出的阴影。那是一种大理石的颜色。爸爸的手仍旧向上举着,妈妈仍旧倾身用双手抓着爸爸的另一条手臂,在这两尊雕像的面容上,那两双已经实话的眼睛仍旧栩栩如生。  空气中有一种怪异的气味,后来我知道那是臭氧的气味。  “爸!”我喊了一声。没有回答。  “妈!”我又喊了一声。没有回答。  我向那两尊雕像靠过去,这是我一生中最恐惧的时刻。我以前经历过的恐惧大多是在梦中,在噩梦的世界中我之所以没有精神崩溃,是因为我的一个下意识在梦中仍醒着,一个声音在我意识最偏远的角落对我喊:这是梦。我现在也在心里拼命地冲自己这样喊,这是支撑我走过去的惟一动力。我伸出颤抖的手,去触碰爸爸的身体,当我的手接触到他肩膀那灰白色的表面时,感觉像是穿透了一层极薄极脆的薄壳。我听到了轻微的劈啪声,像是严冬时倒入开水的玻璃杯的暴烈声,两尊雕像在我眼前坍塌下去,像一场微型的雪崩。  地毯上出现了两堆白灰,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但他们坐过的木凳还在那里,上面也落了一层灰。我拂去上面的灰,看到它的表面完好无损,而且摸上去是冰凉的。我知道,在火葬厂的炉子中,要把人体完全化为灰烬,要在2000度的高温下烧30分钟,所以这是梦。  我茫然四顾,看到有烟从书架中冒出来,有玻璃门的书架中充满白烟。我走过去拉开书架的门,白烟散尽,我看到里面的书约有三分之一变成灰烬,颜色同地毯上那两堆灰一样,但书架没有任何烧过的痕迹,这是梦。  我看到一股蒸汽从半开的冰箱中冒出,走过去拉开冰箱门,发现里面的一只生冻鸡已经变成熟的,发出一股香味,还有那些生对虾和生鱼,都熟了,但冰箱完好无损,正发出压缩机启动时的声响,这是梦。  我身上有些异样的感觉,拉开夹克,一片灰烬从我的身上散落下来,我里面穿的背心被烧成了灰,外面的夹克好好的,我刚才更没感觉到什么。我翻夹克的口袋,手被狠烫了一下,拿出来一看,装在里面的掌上机已经变成一团熔化塑料。这的确是梦,好奇妙的梦啊!  我木然地坐回我的位子上,我看不到桌子对面地毯上那两小堆灰,但知道它们在那。外面的雷声弱了,闪电少了,后来雨停了,再后来月亮从云缝中探出来,把一抹神秘的银光投进窗。我仍木然地坐在那,一动不动,这时在我的意识中世界已经不存在,我悬浮在无际的虚空中。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窗外的朝阳唤醒了我,我木然地站起身,拿起书包去上学,我要摸索着找书包,摸索着打开门,因为我的两眼一直木然地看着无垠的远方……  当一个星期后我的精神基本恢复正常时,记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那夜是我的生日之夜,但那个蛋糕上应该只插一根蜡烛,哦不,一根都不插,那是我的新生之夜,以后的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我了。  像爸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的那样,我迷上了一样东西,我要去经历他所说的美妙人生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构建着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像的神迹。  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若银河之心。  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构建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有暴力、战争、死亡等等。想像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  再者,我其实是一个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很崇拜的人,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圣和很精致、很严格和很大气的东西。刘慈欣的小说满足了我的这样一种欲望。因此,有时觉得他像牛顿:但不知为什么,不是很像爱因斯坦。  另外,就是军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来,刘慈欣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这个方面我大概也有些贪恋。因此,很喜欢读他的东西。这个时候,刘慈欣又有些像库茨涅佐夫,但不太像巴顿或者古德里安。他有一种执拗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质。  ——著名科幻作家、《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韩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球状闪电 PDF格式下载



经典图书,很不好买


中国科幻开篇者。。


国内第一科幻


大刘的作品,都是很不错的


球状闪电


中国的科幻小说


刘的笔力浪费了他的故事


  这本书出版日期是2004年,算是大刘早期作品。先看三体,再看球状闪电,所以觉得并不会那么出彩。后记里明白大刘写科幻的准则:物理基础构建的想象世界。而这本是他对球状闪电其中一种想象。建议想看大刘作品的先看这本,再看三体会好很多。而且,《三体》中也会提到丁仪和球状闪电。也有些许提示三体人。


  《球状闪电》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刘慈欣的小说,小说里通过球状闪电构建了另一个世界“宏世界”,展现了科学家(代表我们已知的世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情感冲突。围绕着对球状闪电的探索,也展示了人物的自我成长。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失去亲人的伤痛,但是每个人面对伤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探索的路上放弃,绝口不提;有的人经历痛苦、矛盾最终坦然接受,归于平凡的生活;也有的人一条道走向黑,最终走向毁灭……
  
  我没有立场评判谁对谁错,因为知道自己未必能够做得更好。未知向我们展现了世界的多元性,折射出人性的弱小。但有一些准则还是不可抛弃,比如已所不欲,勿施与人。因为战争、新式武器而牺牲的孩子们肯定是无辜的。如果对生命都可以漠视,比较而言,未知反而不足以为惧。所以,最后林云的归宿是走向毁灭,永远地属于宏原子——弦,也永远地属于军队。
  
  作者是一个逻辑严明的讲故事的人。通过自然界的球状闪电勾筑起了一片星光灿烂的物理世界。作者说球状闪电是一个巨大的电子,还有相对应的宏原子、宏中子……整个故事充满了科幻色彩,又很真实。理科背景出身的我,在求学时便已经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知道的这样,但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会如何面对,或许“我”、林云、丁仪、张彬等人就是我们的写照。
  


   看完了《三体》欲罢不能之际,趁热打铁,翻阅刘的旧作《球状闪电》,虽然不再像看三体那样触目惊心,但仍不免激动万分,科学的故事化甚至科幻化,无形之中有一种超然的魅力,在亦真亦幻之间冲击着三观,而刘对此显然驾轻就熟,没有最好的文笔,但只要有最好的故事,仍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而况《球状闪电》应该说文笔以及故事的紧凑性连贯性至少是要优于《三体III》的。
   "------我要瘦成一道闪电! -----哦,可是闪电也有球形的”,这是偶然看到的人人上的一个段子,也是我第一次听说“球状闪电”这个词,忍俊不禁之余真心好奇竟有这种闪电的存在! 然而问了下度娘,虽然早期未置可否,现在球状闪电的存在却是确凿无疑的,而其鬼魅般的性状也与刘的小说中大致无二:球形(书中有人唤作“雷球”),移动神出鬼没,不受气流影响,能穿透墙壁和窗子。。。只是现今球状闪电的形成原理仍是未解之谜,应用则更是奢谈,毫无疑问,如此神奇的东西竟然无法理解,那么,在科幻中横空出世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小说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球状闪电的神出鬼没和杀伤方式之奇特使它成了一个迷,而也造就了各色人物对它的痴“迷”。
   首先,是一个因球状闪电遭遇了悲剧(父母死于球状闪电,灰飞烟灭)的少年——“我”,着魔般的想要解开这个深藏的谜,而这也成了一个纽带,将“我”与另一个同样在童年时代遭遇悲剧(母亲因中越战争中转基因蜜蜂武器惨死)的女孩——林云联系在了一起,怀着不同的动机和相同的目的,他们共同沉醉于解开球状闪电之谜,动用大型机进行复杂的计算,远赴西伯利亚寻找可能的希望,殚精竭虑难以自拔。对目标的专注、坚定甚至迷恋,在这两个灵魂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惹眼,特别是林云,作为一个军中的少校,将军之女,这种专注在她身上也折射的更为极端和冷酷。这种冷酷是战争给她的,是武器给她的,她迷恋武器,忘乎所以,童年的遭遇使得一个本来应该在母爱的照耀下成长,即便不会临风流泪至少也该温润如玉的女子变得冷艳非常,一种走向物化的冷,不择手段不计成败的冷。而当她邂逅了鬼魅般能杀人于无形的球状闪电,研究它,拥抱它,将它作为最厉害的武器,这种想法也就在情理之中,然而冷归冷,在慨叹之余她却仍让人理解和敬畏,没有嗔怪没有责备,对她的最终逝去我仍然满怀悲伤。而相比于林云的冷,“我”则要自控的多,球状闪电带来的痛苦转化为了“我”对它的痴迷,甚至一度要将其作为一生的目标去追求,然而仅仅是迷而已,“我”从未想将它作为武器,而只是想寻找能造福于人的技术。然而殊途同归,刘在此表达了一种事实的残酷:物本身是中性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噩梦般的球状闪电可以被善用,而看似无害的龙卷风预测系统却将一个航母舰队毁于一旦。
   此外,还有“我”的导师张彬和他的妻子郑敏,对球状闪电的痴迷可谓至死不渝。张彬毕生只愿再见一次球状闪电,因癌症病逝之后仍要求用球状闪电火化 ,按书中的说法,仿佛一个富翁倾家荡产沦为乞丐只为寻找一瓶世间最好的酒,而在临死之前终于如愿,仍能无怨无悔地深情感叹:“此生足矣!”郑敏则近乎玄幻,因球状闪电而死,死后作为量子态仍执着地揭开了谜底,并启发丁仪找到了宏原子。
   再说丁仪,《三体》、《朝闻道》中都曾出现的理论物理学家,其对球状闪电的痴迷也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他的痴迷是最为理性的,就像他不断宣称的那样,他的命属于物理学!而球状闪电显然只是他的痴迷之中的一部分,他的深邃和智慧是超脱于解开球状闪电之谜这样单纯的事件的。也正是这样具有大境界的非凡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人,才最终解决了球状闪电之谜,甚至捕捉到了宏电子、宏原子,华丽丽地秒杀周遭一堆球闪脑残粉!
   当然,这部作品的意义绝不限于对这些痴迷的人物的塑造,作为科幻小说,刘对球状闪电的实质的想象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首先是对球状闪电本身的解释,刘借丁仪之口,指出这是一个宏电子,被闪电激发而发生能级跃迁的的宏电子,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宏电子泡泡,只是由于其透明的本性而被忽略,而其作为电子,已然是比原子更小的结构,自然不会受到宏观物质的影响,因而其能随意穿透墙壁、不受气流影响云云也就不足为怪了(与波动性也有关)。既然有宏电子,那么是否有宏原子呢?(在书中丁仪预言了其存在并找到了它)这成了一个很自然要问的问题。于是,一个微观、宏观甚至宇观的世界再次呈现,就像三体中表达的一样(在此之前因为课堂上讲解细胞全能性,我也有过类似想法,详见《一花一世界》),宇宙也许是一种全息状态,微观世界中有着更微观的世界,而宏观世界之外是不是也应该有着一个更宏观的世界呢?无法确认,然而足以让人遐想和激动。
   其次,对球状闪电对目标打击的准确性问题、神出鬼没之原因的阐述以及林云、郑敏等人死后量子态的存在,刘将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理论部分地引入了进来(若非去年暑假在另一本书《上帝掷骰子吗?》中看到过,必然又是惊呆的节奏):当有观察者时,本来作为概率云般随机存在的球状闪电的波函数坍缩了,表现出一种确定的状态,因而打击准确性极高,几乎万无一失(除非受电磁场影响),也因而通常看到的球状闪电似乎总是突然地出现;量子态的人亦是如此,处于概率云的某个状态时活着,一旦出现观察者则坍缩为死亡状态(这甚至部分解释了鬼神之说,还言之凿凿)。这种观点玄之又玄,却是如今量子物理学中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波尔的互补理论同样重要的理论,作为观察者的观察对物质运动的影响听起来已经有些唯心主义的味道,这是作为唯物主义的科学所不能容忍的,薛定谔、爱因斯坦均对此展开过批驳(如著名的薛定谔的猫)。然而既然这未成定论,何况更有众多高大上的物理学界的支持者,焉知其不是真正的真理呢?三体中说,神迹正是那些用现今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而量子物理的波函数坍缩神迹,刘在球状闪电中已经给予了最生动的阐释和预言,真真假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有人说科幻小说首先应该是小说,我表示强烈反对。科幻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于未知的思考,对这个世界无限可能性中的某种可能的猜想。所以我认为文笔不是最重要的(没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不是么?
   《球状闪电》对于宏电子的猜想写的很棒,而且基本能够自圆其说,虽然不理解林云最后出现的时候为毛还穿着衣服。。。关于人物,极度热爱武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林云,天才的丁仪,还有沉默而执着的主角,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啊,如果写的过于有个性过于拉风了不是很抢镜么。
  PS:今天看到新闻“中国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神秘球状闪电”,想到了这本书,重温了一下。


  摘要: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中的主要科幻想法基于误解的量子力学;经管如此这本小说仍然演绎了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高中时读刘慈欣的《球状闪电》震撼颇大,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既可以沟通阴阳又可以倾国灭城。刘慈欣的解释是『宏观尺度的电子』。当然大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个篮球大小的『宏电子』会『发着朦胧的红光』,『拖着一条发出暗红色光芒的尾迹』,而它『微观弟兄』普通电子里却不会。大刘似乎了解读者的疑问,马上借丁仪之口绉了一个混合了『广义相对论』、『弦论』、『宇宙学』的概念:『宇宙是几何的而不是物理的』,宏电子是『一个自封闭的弯曲空间』,它是『宇宙大爆炸后』『随着能量级别的降低,空间皱折』而产生的。
  
  既然是『电子』,那么就符合量子力学。按照刘慈欣的意思,『球状闪电』所有『诡异』的行为都可以用量子力学来解释。仔细看刘慈欣版本的量子力学,却非常可疑。量子力学里说,观测(测量)会使波函数(波包)按照一定的概率『坍缩』(坍缩到测量量的本征态上) —— 这就是量子力学中大名鼎鼎的神秘的『波包坍缩』。刘慈欣大概不屑与读本量子力学,硬生生地将这个概念按照表面意思理解了。于是乎,『球状闪电』的飞行路线『变换不定』;于是乎,被『球状闪电』击中的陈氏夫妇、郑敏仍然像幽灵一样存在着;于是乎量子化以后的头发会『拖着一道』『由许多头发自身的转瞬即逝的映像组成』的尾迹凭空消失;于是乎『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它们(球状闪电)呈量子状态』,『击中目标的位置只占很小的概率』。刘慈欣所谓的『观察』就真真的是字面意思的观察 —— 用眼睛看(其实大刘也提到了摄像机) —— 换句话说眼睛(或者光学成像系统)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特殊的东西了,因为它竟然能够直接影响到物质的运动规律 。大刘让书中的林云替读者问,这是不是太『唯心主义』了 —— 其实林云应该问,这是不是太『唯目主义』了。其实量子力学里所谓的观测(measurement)其实是测量,有人翻译成观察(observe)大概是从可观察量(observable)来的。测量是一种主动的操作,而不是用眼睛或相机看这么简单的。观测电子时导致波包坍缩的不是眼睛或相机,而是照射到电子上的光(一部分光反射到眼睛里,于是我们看到)。换句话说,只要光仍然照射到电子上,闭不闭眼睛是没多大区别的。
  
  其实量子力学虽然艰深,却一点也不陌生。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其微观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光)都可由量子规律描述。按照刘氏量子力学,那所有材料都应该呈现不生不死的幽灵状态,而且经不起人们观察。显然,刘慈欣误解了量子力学,且将其扯得玄乎其玄了。除了这个想法外,刘慈欣的其他想法也能找到相应的科学的影子 —— 空间皱折来自量子引力中的时空量子化(space-time foam);弯曲空间大概来自弦论、额外维度(universal extra dimension); 宏电子的尾迹、刘慈欣的幽灵大概来自多世界理论和薛定谔的猫;刘慈欣的唯目主义哲学来自量子测量里的波包坍缩。
  
  这不是说,所有科幻作品的幻想成份必须要能经得起严苛的科学事实的审查。想像是科幻作品的源动力,科幻作品不是科技论文,不需要对科学准确性负责。尽管如此,这不意味着科幻作者就可以信口雌黄。因为科幻作品尤其是硬核科幻仍然需要对读者负责任。普遍的原则是,不要在基本的科学概念上犯明显的错误。这就要求作者起码应当理解自己所说的概念 —— 无疑是对科幻作者科学素养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恰恰是读者所期待的。一般来说,对技术方面的幻想其限制是较小的。大多数作品聚焦在讨论技术力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而社会科学本身就存在及其丰富的解释。但纯科学方面的幻想作品对作者的挑战就稍大一些。
  
  服用了这么多科学元素,大刘的这本科幻似乎足以『硬』起来了。不过正如我们分析过的那样,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所应用的科学元素,总让人读来不太安心,他既不是仅仅套个科学的外皮,也不是认真地去探索这些科学想法,而是在兴致勃勃地构建他自己的偏见。所以,刘慈欣的科幻虽然硬,确是一个中年男人自己撸起来的 —— 这样的作品与其称为『科学幻想作品』莫不如称为『幻想科学作品』,可能还要冠上『民间』两个字来形容刘慈欣作品对『伤痕文学』的迷恋和缺乏现代气息。
  
  总起来说,刘慈欣的风格是保守的和守旧的,虽然他也借鉴了不少流行的美国科幻作品。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大刘的小说具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这在七零/八零科幻中是广泛存在的,虽然他们对技术的态度受美国科幻作品的影响更大些。不过也许这些的批评可能对『中国头牌科幻作家』苛刻了点。幻想作品市场认可是一切,风格保守或许应当说是个特色浓郁,思路偏颇反而会有人赞畅想自由。额外奖赏还有,它无可救药地适合拍成好莱坞式的科幻大片。刘慈欣自己也认可这一点,并认为《球状闪电》将是一个适合作为开始的项目。这个剧本不缺乏好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意外的转折和宏大的场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对久旱的中国电影界不啻是一场甘霖。我唯一的额外建议是刘慈欣当学习点王晋康的情色描写 —— 这口不需要读书学习中老年男人天然擅长它。
  
  更新:一四年二月十三日
  
  另:想起金刚经里一句话(也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句),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更新:一四年二月十五日
  
  补充摘要。意识到对《球状闪电》缺乏故事性完整性方面的的批评(因此导致整体评价显得非常负面)。打算将来补上。


  很多人都是读了《球状闪电》之后对量子力学产生兴趣,然后才去读相关书籍,而我恰好相反。这学期刚学了量子力学,又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后,对量子力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来读刘慈欣的这本小说。我只想谈谈我关注的几点:
  1.刚开始读到球状闪电是宏电子时,心里有些失望,因为这和柏拉图的理性世界观有些类似,而我本能地讨厌柏拉图的那套学说,但后面任由作者的想象带着,慢慢地接受了,不再那么排斥了。球状闪电的不断变色被解释为电子地不断跃迁,不是很有趣吗?
  2.电子未被观察时成概率云在空间展开,处在各个量子态的叠加态,在被观测时坍缩为一个确定的态,在小说里认为是意识的作用,其实这只是一种解释,称为哥本哈根派解释,当然这是比较正统的解释。其他的解释还有,多宇宙解释,退相干历史解释等。
  3.量子力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就是无法同时确定电子的动量和位置,小说中运用一个数学模型确定了宏原子核的位置,这在量子力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4.一些细节表明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就有《三体》的构思了,比如揭开球状闪电之谜时用到的维度展开,结尾时暗示有外星人的存在。
   5 作者在书中的某些观点真是深得我心,比如开头是主人公的父亲谈论的“寄托”,以及作者对物理学的理解,“到最终你会怀疑物理学是否存在”。
  
  作者将微观粒子的量子效应拓展到宏观尺度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令我叹为观止(其实这句话可以用来评论他的每一部作品)。读罢,脑中浮现出两句话,“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其实我用理论的眼光来分析这部小说是很无聊的,就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自从目击球状闪电之后,近二十年来,我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了多种想像,这部小说描述了这些想像中的一种,不是我觉得最接近真实的那一种,而是最有趣最浪漫的那一种。它只是一个想像的创造物:一个充盈着闪电能量的弯曲的空间,一个似有似无的空泡,一个足球大小的电子。小说中的世界是灰色的现实世界,是我们熟悉的灰色的天空和云,灰色的山水和大海,灰色的人和生活,但就在这灰色的现实世界之中,不为人注意地漂浮着这么一个超现实的小东西,仿佛梦之乡溢出的一粒灰尘,暗示着宇宙的博大和神秘,暗示着这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与我们的现实完全不同的其他世界......”


  刚看完刘慈欣的又一科幻著作《球状闪电》,再一次被他的超级想象力所折服。宏电子、宏原子核、量子存在态和毁灭态,都是我从未想象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概念!这本书写于《三体》系列之前,个人觉得在哲学层面的思考弱于《三体》,但是结局却更为浪漫,或者说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推荐


  作为《三体》的前传,事实上《球状闪电》提出的理论和猜想更加深刻,即多维度的宇宙问题。在本书中,粒子可以多种维度展开,因此体积也会变大变小。其实并非真正提及改变,而是同时出现在多个空间,这也是符合“四维虫子”假说的。
  
  在《三体》中,多维宇宙已进入实用,智子即是一个表现。
  
  关于多维宇宙问题,可以参看科幻小说《Flatland》。


  最初看这本书是因为《三体》给我的印象不错,我想刘慈欣无论如何其它作品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吧,于是找来电子书看了。结果是没有看完,还是差得很多,搁了两年左右,这学期在京东上买了套《三体》全集,里面还有《球状闪电》和《超新星纪元》,这有点京东特色,喜欢在你要买的东西里加点别的而你又欣然掏钱,就好像是买手机又顺便买个手机套子一样。同学王某看我收了这套书,说这书你也收,不过《球状闪电》我倒是挺喜欢的,不如送我吧。书是全套的,不能送,况且质量不好,毛边都切得不整齐••••当然这是借口,只是书舍不得送,无论多么不好,占有似乎是种本能。通过对他渴望的认识,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还是可以继续看下去的,于是寒假拿了回来,花了半天功夫看了,因为以前看过,再加上字数不多,看得很快。总的来说,属于写得很一般的科幻小说,也许是重复看经不起考验,我有了和读《三体》雷同的感觉——大刘兄毕竟不是搞纯文学的,从文字间就看得出来不怎么练笔,尤其这《球状闪电》一书,更能完全看透他的创作理念,下笔的生涩让他的写作技巧捉襟见肘,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对于球状闪电认识的层层深入,让人有一点阅读欲望。
  
  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字技巧了,高中时候我的同桌李戈向我推荐《三体》的时候说,别人说文笔很好,我后来反馈文笔真的很好这一信息给他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不懂怎么才能看得出文笔好不好,对此我表示理解,因为有好几次他看到我的作文本,说,完全就是一本字帖嘛!高中时候的作文是字好一半文,字写得好点有以次充好的意味,我想他不是这个意思,他是真的对文字不敏感,这也使得他能够没有阻力地去阅读一个故事。而我就似乎有点吹毛求疵了,我其实很喜欢好的故事,不过烂的文笔往往让我以点概面,完全否定一部作品。我想谈谈《球状闪电》是因为我想改变一下我的观点,还因为这本书有几个闪光点,尽管不如王某说的那样精彩。作者似乎在描写方面力不从心,尤其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比如中心人物林云,简单的外貌描写,近乎偏执的行为,最后疯狂的举动,这个人应该是没有原型的,我想作者本人的体会应该都很空虚,由于人物刻画的不成功,后面对应的感情和命运就无法与读者产生共鸣。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写作技巧的匮乏,说话的时候直接引用大量类似百科的段落,《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就是这种幽默,而《球状闪电》里面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仿佛是小学生写作文模仿大人的语气,严重的失真和不合情理。
  
  另一方面是文字技巧不足带来的影响——上面已经提到的性格不鲜明,以及节奏把握得不太好,详略重点没有看到处理过的痕迹。文中写到的几个异象应该是后来添加上去的,不合情理地标注了一二三四,感觉怪怪的,其实前面异象之一写到自己回家看到一切焕然一新,中间还有个不错的细节描写(“我”明明记得想到把杯子倒扣过来以免进灰尘,但已经走到门口嫌麻烦就直接走了,很久以后回来却发现杯子已经扣了过来),这里已经很清楚地暗示了量子态人的存在,(我有必要怀疑一下,既然量子态的父母还活着,他们吃饭睡觉过他们的生活,为什么还要把杯子扣过来?),后面写量子态的羊叫(这是不是一种观察?这就好比是不打开薛定锷关着猫的箱子,却拿起来乱摇一通听听叫声以确定它是否活着)就非常啰嗦了,当然用量子态的字迹慢慢消失(前面张彬笔记修改的大叉是否矛盾)有助于情节的推进,但一个故事发展到那个地步了,就是完全不懂物理也用不着作者假装惊讶并生硬地标注“这是异象”,这是说作者真的不明白读者想看什么,可惜!更可惜的是,这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近于线性的情节让吸引力大打折扣,只是粗略地描写人物的生老病死以及理想人生这些让本来性格就不鲜明的人物更加苍白,动不动就拿自己的心理阴影来营造悲情显得很浅薄。尤其是西伯利亚那一段,陌生的外景切换本来是个好好用笔的地方,仍然可惜还是没有把握好情节的推进,俄罗斯老毛子几段话就把自己的革命经历以及丧子之痛说完了•••••不过这还不算硬伤,前文提到他们的屏保网站一天不过五十个人,后文说突然出现了一条英文留言,让他们去俄罗斯找球状闪电的资料。那位俄罗斯老毛子会天天坐网吧里拿谷歌搜索关键字,找这样的小网站看有没有人对球状闪电感兴趣吗?是的,这是个奇迹,他妈的还真找到了!
  
  唯一让人觉得安慰的就是球状闪电本身的魅力了,作者很好地抓住了这一重点,在各种非常认真专业的假想之后引出丁仪来慢慢道破天机,就是好看。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球状闪电至今仍然是一个迷,这足以证明他的想像力是非凡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大学学的东西如德布罗意、量子力学、法拉第笼等拿来推导物理现象,我开始觉得我应该认真看看量子力学方面的书了,很有意思,虽然我还没有办法理解其中的很多东西。作者的知识面很广,如文中提及的武器、战争、政治、军队、机构这几方面都非常深入,虽然文法有点如上面已经说过的那种百科式的生硬正式,但作为一名工程师,算得上理论造诣不错的胚子了,如果他能够认真了解下社会啊心理啊生活情趣啊等等软性的东西,我相信他还是可以把科幻小说写得很好。作家不可能为了写一篇科幻小说而去了解大量科学知识以使自己能够引用起来随心所欲,但科学家却可以认真写点东西而找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正如王小波所说,写小说这件事,每个人只要认真去做,最后都会写得很好。
  
  再说说《三体》,语言非常不错,可以看得出刻意为之的痕迹,只是后面写到叶文洁去找当初在文革武斗中斗死她父亲的那几个红卫兵的情节,其中一个人说,你看过最近的一部叫《枫》的电影没有••••是历史的错••••自不必说还是有点百科味,我个人觉得是个人语言驾驭能力的问题,有力的证据是《三体3:死神永生》的开头,情节不至于虎头蛇尾,但语言风格却出现了变脸,从唯美华丽到简单朴实,这当然不是个过渡问题,而是他无法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去注意语言。我猜想他本人也是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的,不过没有那么多功夫而已,去年他到成都来签售《三体3》我没有去(还是有点功夫,毕竟是年度最受期待的科幻小说),王某去看了回来说,一个胖子••••不妨再说说我对语言风格的认识,金庸的《笑傲江湖》一直我都很喜欢,一般来说只要去注意了语言的人都会发现开头很生涩,甚至有点烂大街武侠书的感觉,到后来才越来越深入。王朔当年写《我看金庸》中“捏着鼻子看了半本”的描写想必就是因为这样的开头,《天龙八部》恰好也是这样,王朔的书我也是很喜欢的,不敢说非常了解王朔,但是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注意文字表达的,有的地方你甚至可以发现因为文字影响其表达,或者因为一个字漂亮而顺着写一篇小说的情况,很显然一个烂的开头让他失掉了宽容,他也失掉了一个好的故事,这是他的损失。
  
  我并不觉得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要有好的语言来叙述,从王朔作品变化看来他通过不停地写,有些书连他自己后来都说完全是写来骗钱的,无论他本人是说自己没文化的那种谦虚,还是刻意过低地自我定位以避免世人诟病,我十分慎重地认为他很多早期作品真的是骗稿费的。但后来他炼出来了,《我的千岁寒》那种语言风格想必是他最自然的表达方式,《看上去很美》考究的文句词语应该也是他修炼风格最上乘的选择,所以说到最后真的是可以写得很好。《球状闪电》难得的是大刘的想象力,很传统但很深入,我有理由相信他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我看他的书后面都有《科幻世界》某某或者著名科幻作家某某的推荐语,字句斟酌得好像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对我读一本书或者评价一本书毫无帮助,这大概是圈内表示认同的附和形式(心里抱着中国科幻已死的信念,但还想骗读者买几本书,安慰几句说中国科幻不容易)。最后我想提下《狼图腾》这本书,对于探讨语言问题算得上很好的反面教材,无论几易其稿都可以看出,作者姜戎极力想要跻身经典,经历过惨痛文革,思想又历经洗礼,平时又写点字,出个书不仅倍儿有面子还能多少捞点钱,完全一副王朔的嘴脸,我想这书出来也就理所当然了。该书以六、七十年代特有的严肃格调,无比沉重地讨论所谓的图腾文明,不过我仍然要说可惜,因为他个人精神层次过低使得他根本没有能力深刻解析狼图腾。思想比语言更重要,语言固然难得,思想的改变却十分困难。
  
   小二黑
   2012•1•20
  


  首先吐槽一下我下载的那个电子版,在kpw上看完的,里面经常出现拼音打错和重复的段落,还有缺页,不过应该没上次看放学后那样直接删减了重要情节那么坑。难道我下载的是个手打版吗?那么同志我不吐槽你了,谢谢你的辛勤付出T^T
  说回正题,读三体的时候在好几个地方都有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而球状闪电也同样有这样的精华存在。宏世界的设想,坍缩,平行世界,都是。个人觉得与其把它当小说读,不如把它看作是大刘利用现实世界搭起一个舞台,作为其构想的试验场。不得不说这个构想真的很赞,一个与微观世界相对应的宏观世界,以概率云的形式存在(其实我不是很懂!),随着观察者的出现而坍塌。的确在自然面前人类确实太过渺小,究其越深,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有限。这类的科幻小说其实在拓宽作者自己和读者的想象空间时,也是在自证我们平常的思维是如何局限在一个既定的思维里。但这是在小说所构建的情况真实存在的情况下。然而现实中我们没法证明,我们所不知道的那部分宇宙奥妙到底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庞大得让我们无法洞悉,还是像人类目前技术可知的范围内那样,也许科幻作家的想象远比现实瑰丽?
  在《三体》中,呈现的是人物的群像,不同人的性格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在球状闪电中,几个主角的身上都有一种对不同事物的坚定和偏执。“我”的对探索球状闪电的执念,张彬对见到球状闪电的执念,林云危险的对武器的迷恋。还有那个莫斯科的大叔和养攻击蜂的女人的执念。或许是因为小说背景设定在军事研究基地、大部分人物是军人的缘故?他们那种不顾一切贯穿生命的追寻击穿了现实中大部分人的日常琐碎,也因此更容易透出悲凉的意味。自始自终读来都觉得有种愁绪,直到最后的量子玫瑰,才让我觉得有点希望。像是希望。这是里面哪个地方提到了的啊给忘了。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一个那么不喜欢理科的人每次读到科幻小说里面的物理知识都还是挺感兴趣的,这里面又有挺多,像薛定谔的猫,量子状态,电弧什么的,很大一部分依旧看不懂。读完这本我决定还是把大刘其他的作品都给啃了吧!


  硬科幻,物理术语相较三体少了很多,有《生活大爆炸》、《时间简史》及《三体》的科普,这本书已经好消化多了。
  刘慈欣不自恋,从主角的设定可知,连名字都没有,仅有一个姓而已,外貌不够突出,性格不够坚韧,思想也没有爆棚之深远,所幸道德品质尚佳。
  新概念武器的杀伤力大到可怕,各种匪夷所思,可是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却都是理所当然。没学好物理和数学真的是亏了。
  宏电子,果然存在吗?量子态的有意识的物体,果然存在吗?呃,他们吃什么?是永恒存在的吗?会变老吗?
  广袤的宇宙,我们是那么微小的存在。


  大刘的想象力实在让人五体投地!看完了《三体》,毫不夸张的说,我被黑暗森林的“理论”吓到了,第一反应是大刘怎么能这么想?我怎么从来没这么想过?非常棒,所以马上就找来他的球状闪电来看了。
  看完以后觉得稍逊三体,但是那疯狂的想象力,一个罕见的自然现象被赋予了如此多的内涵,了不起。
  好看的小说!


  一直以来,都特别怕自己成为一个无趣的人,恨不得学尽十八般武艺讨人喜欢。  但事实是,我们灵魂里的沮丧是伪装不了的。 练习过再多次的温暖笑脸,也抵不过一个不经意的索然眼神。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
  


  久闻《球状闪电》,昨天无聊,又想起它,遂找来翻看。一口气,一下午加一晚上读完了。看的速度太快,里面很多地方来不及仔细的研究和思考。紧凑的情节,使得我读完后,脑海里就只有一句话——闭上眼睛这个世界就不存在。
  伟大的小说总是用简单的故事来阐述深刻的哲学。《球状闪电》作为一部杰出的科幻小说,用一个科幻题材故事,去阐释大刘心中的世界。如同方仪,哲学、物理学双料博士。方仪在这本书中的意义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当没有观察者时,量子就会坍塌成量子云,只有有观察者在场,球状闪电才不会坍塌。睁着眼,这个世界就存在,闭上眼睛,整个世界就只有你的心。
  在南阳上学时,似乎和武大探讨过类似的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你闭上眼睛的时候,关闭自身同这个世界之间的感官联系时,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的存在?你确定你看见的就是真正存在的?武大和我扯来扯去,也没扯出什么名堂。现在武大在中央党校读哲学史,也不知道他发现哲学的真谛没?他是否还走在唯物主义的道路上?
  唯物主义并没有错。只有拿在手里的,吃在嘴里的,才是最实在的。心里面想的都是扯淡的。在我天朝上国若干年唯物主义哲学的教育下,唯心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哈哈,是的,唯心确实是带着仙气,带着灵气的一种东西。
  从唯心主义推开来,就是宿命论。本科时,年少轻狂,和很多人说过我所谓的宿命论,大家除了认为我是胡扯,没人去仔细想过胡扯背后的真相。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明天中午去食堂吃什么饭菜,其实早已经被决定好了。你为什么会选择番茄炒蛋,为什么不现则黄瓜炒蛋呢?追究的再远,你也说不清楚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展开讨论)。
  闭上眼睛,这个世界到底还剩下什么?
  只剩下我们的心罢了。
  那些睁着眼时看到的名利,看到的声色犬马,全抵不过你心中的一念。一念开灭之间,世界轮回数次。走的累了,停下歇歇,听听心中所发出最真的声音,那才是属于你的世界。
  小说中,在南方某靶场后来进行的无观察者实弹射击试验全部命中。大刘卖了个关子,没说是地方卫星还是某种神秘的观察者在观察。小说的结尾,寻找外星人时,在矿井中的某些球状闪电也没出现坍塌。大刘并没有否认那个神秘的观察者的存在。这个神秘的观察者可能就代表着所谓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小说的结尾,花瓶里的那只蓝玫瑰,没人看的见,却一直存在着。
  闭上眼睛,这个世界就不存在。闭上眼睛才是你的世界。


     因为之前看过《三体》,所以对大刘的作品存有好感,而且很多人也推荐《球状闪电》,于是找来阅读,的确是很不错的小说。个人觉得一本好的小说就应该越读越吸引人,不感拖沓,读完酣畅淋漓,还要细细回味一番,现在有太多滥竽充数的作品,当读到好的作品时,就如同捡到宝了。
     《球状闪电》最开始描写年少时的生活,我对这种怀旧文笔很没有抵抗力,因为自己就常常怀旧,读着读着就想起自己的旧时光,都说不要太过沉浸于过去,会使人悲伤,而且男人嘛,不能太多愁善感,但是触景生情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主人公父亲说的一句话也让我印象很深,"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好像是这样啊,迷上一样东西,你就会很投入,很用心,就不会无聊了,我很缺少这种感觉,总是心里浮躁,小时候似乎对很多东西着迷,现在却似乎对什么都不着迷了,这种变化让自己很是不安,担心心死……
     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描述了一个可能的未来世界,也许有生之年都能碰到,《球状闪电》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所描述的宏电子、宏原子,也许就存在于现实世界(本人物理不好,可能根本没有,理论大牛不必介意),这总是让我浮想联翩,周围都飘着一个个透明的球状物、弦状物,似乎是个挺浪漫的世界呢!
     故事中也有一段淡淡的爱情,"我"爱着林云,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美丽又出色的女子,"我"完全没有自信,直到最后也没有表白,而林云对"我"是什么感觉,也很让人揣摩。最后量子玫瑰的故事简直就是爱情电影的结局,即使再也不见,但我知道你在那里,至少在我心里。
     这里我也向朋友们推荐此书——爱情科幻《球状闪电》。


  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以前看过对刘慈欣的评价 写一部科幻小说不难 写一部适合评论家评论的科幻小说也不难 可贵的是刘慈欣的作品 只是把他当作过程而不是目的 他只是在完成自己的目的的同时做到了以上两点 我喜欢他刻画的人物 喜欢他绘制的风景


  感想太多,一一写下,等以后没事翻翻吧。
  
  这本书最开始让人震惊的是对事物探索的层层深入。第一层是“我”大学整日在图书馆学习相关课程,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建立数学模型。这一点已经需要非常高的数学技巧了,而研究生导师张彬对球状闪电的漠视推想中国的学术界对这种虚无缥缈的研究应该毫无兴趣,自然而然地让人以为“我"的研究已经足够深入。第二层则是后来通过交流得知张彬对球状闪电也做过不少研究。之后”我“看过了张彬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但囊括“我”的博士论文的模型,还指出了其错误,并且有不少其他模型。到了下一层,则是梦提醒了“我”,球状闪电可能只是在适当的时机的电流激发了空气中的某种装置。“我”也与林云合作制造了数不胜数的球状闪电。接下来则是天才丁仪的出现,他发现空气中能被激发球状闪电的是宏观电子,并设法捕捉。
  
  在一层一层深入的过程中,每一层到了尽头时我们都以为已经快接近真相了。就好比《灌篮高手》中每次对决,大家都认为樱木早已发挥了自己的极限,而实际上这不过是他提高到另一层面的起点。在这不同层次的跳跃过程中,读者的认知一再被打破。虽然回过头来看似乎得出的结果如此自然,但当初困在死胡同时的那份无助,恐怕无人能够忘却。
  
  另外则是书中所提到的科学终端的哲学思考。闪电枪能否打中人,完全取决于有没有人在观察。这就好比“薛定谔的猫”的理论。微观世界本来与宏观就不是一个概念,但宏电子的出现更加加大了这种感官上的冲突。而一个人被毁灭后,他/她的量子态的存在,似乎与宗教上的灵魂的概念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似乎能够稍微理解为何晚年的牛顿与爱因斯坦都转而投向宗教的怀抱,因为到了他们的层次,物质世界似乎不是理论所能解释得完全的。
  
  文中丁仪的出现也让人感慨,天才的世界真是无人能及。从出生到现在,自己很少在世界中见到智商高到不可思议的人,承认确实会有人比我聪明,但书中丁仪的天才完全打破了我以前的习惯。“我”和导师张彬对球状闪电的研究不可谓不深。钻研数十年下来的各种数学模型,以及“我”的梦给“我”的领悟,让读者以为主角才是发现球状闪电的最终人物。而情节却给我们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丁仪只是用几个小时推算,就知道激发球状闪电的机制是空间中的宏电子。数十年和两个小时,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差距啊。除了大刘的作品,只有古龙的书才会给我这种深不可测望尘莫及的感觉。
  
  还有两点,自己懒得展开了。一为对大刘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二则是思想的伟大力量。
  
  回头看自己写的书评,总感觉词不达意,想来是一方面对相关科学研究不深,以致于内容看起来很是浅薄;另一方面应是自己的文字还有待锤炼,毕竟高中过后很少写文章了。
  


  一个科幻片写成了鬼片,由于作者是对基础物理做了一系列YY,这使得只要基础物理不进步,这篇文章的科技就不过时,而基础物理进步有非常慢,所以虽然是老小说,但是仍然非常有看头!!!
  
  
  ============================
  再说点不可理的地方:
  1. 宏电子:一个电子到了宏的地步,收到的互相作用就不会想微电子一样,所以微电子的特性不一定会带到宏电子商
  2. 薛定谔的猫:你看他,你才“知道”他的状态,这也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控制他去作用。


  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深厚的物理功底,我一文科生,这本书似浅非浅地介绍着量子物理,倒也能读个一知半解,不拿来当小说,当当科普读物倒也未尝不可。最开始接触刘慈欣的书应该是《三体》,作者很喜欢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去描写个体的行为,用冷峻的硬科学描写温情的人性。
   《球状闪电》提出了一个宏电子(后半部提出宏原子核)的命题,当然从物理学上我不知道是否存在,但随着这个宏电子的提出,目前整个世界观的存在似乎都已经基于此而动摇。。宏电子,宏原子核意味着有一个无法探测的宏世界,那地球呢?人类呢?亦或者地球只是宏世界中的一颗原子吗?
   看本书不太明白的,当然是量子无法观测的问题,本书中作者提出,只有当有人观测时(不论是人眼,机器,卫星亦或是外星人),宏电子能有准确的轨迹,如杜绝一切观测,则宏电子无序。这虽然符合薛定谔的猫定律,但这似乎太过于执着观测者这样一个角色了,甚至带有了很浓的唯心色彩。
   本书不光是在介绍科学,其中的故事主线也十分精彩,主角父母被球状闪电所杀,主角一生研究并破解球状闪电秘密,军方想将此用于军事,第一次实战就被对手破解,研究球状闪电的副产品,宏原子核反而成为终结战争的钥匙。
   当然,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在于,可以让人对量子科学产生兴趣,小孩子读读,然后再趁热打铁看看量子力学入门的书,说不定世界上又多了个爱因斯坦呢。。。


  自从读了刘慈欣的<<三体>>后,便喜欢了这位作者天马行空的幻想.
  
  而这本<<球状闪电>>令我这个物理盲科普了一下量子理论和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的内部能量密度为每立方厘米两万至三万焦耳(TNT炸药内部能量密度只不过是每立方厘米两千焦耳),
  其内部温度高达一万度,而表面却是冷凉的.
  
  假如能制成球状闪电武器,
  它的作用当然不是靠他取敌性命,而是用来大规模破坏敌人电子设备.
  但是,
  假如你不小心踫到它的话...你将会在瞬间变成灰白色的雕像...
  再假如有人不小心踫了你...那人会听到轻微的爆裂声,而你会从雕像变成一堆白灰...
  再再假如有一阵风吹过...你将会在这世上完美消失...
  
  
  而最佩服作者的幻想是将球状闪电假想成宏观尺度的电子,
  而这些宏电子本来就存在我们的世界里,
  之所以能产生球状闪电是因为普通闪电激发了"宏电子",
  "宏电子"由低能级被激发到高能级,
  球状闪电的消失则是由高能级跌回低能级的过程.
  
  并且还假想有宏中子、宏原子、宏宇宙、宏地球和宏中的你我,
  并一句带过宏宇宙可能是平行宇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最感到惊喜是让我这个物理盲终于明白了薛定谔的猫的有趣.
  "所有死于球状闪电的人,都处于量子态,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都是薛定谔的猫,在不确定中同时处于生和死两种状态,而当你观察时他们便会立刻塌缩成毁灭态,坍缩到他们的骨灰盒或坟墓中."
  
  
  并且关于鬼魂的存在刘慈恩也用了量子论YY一把..
  引用一下..
  -------------------------------------------------- --
  "量子态的她被你们观察了那么久竟不会坍缩?"
  "其实,在第一次发现宏观量子态的存在时,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量子态的有意识的个体,与普通的无意识量子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别,在描述前者的波函数中,我们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具体说是忽略了一个观察者。"
  "观察者?谁?"
  "它自己,与普通量子粒子不同,有意识的量子态个体能够进行自我观察。"
  "是这样,那么这种自我观察能起什么作用呢?"
  "你看到了,它能抵消其他的观察者,维持量子态不坍缩。"
  "那么,这种自我观察是如何进行的呢?"
  "那无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恐怕我们无法想像。"
  "那么她还会那样回来吗?"我满怀希望地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可能不会了。与宏聚变能量发生共振的实体,在共振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存在的概率要大于毁灭态,这就是我们能够在聚变时看到那些概率云的缘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量子态将发生衰减,最后毁灭态将远大于存在态。"
  -------------------------------------------------- ----
  
  刘慈欣的作品果然值得一读,
  虽然他的人物刻画弱了点,
  但是他的故事情节总是那么令人震憾和他在故事中展现的哲学思想总是能引人深思.


  下午又去看中医,医生例行把脉看舌苔之后开始在病历本上开药。我问他觉得我是什么体质,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给出的答案竟然与我在网上做的测试一模一样。
  看着他拿着小称,在写满中药名的小柜子间穿梭抓药,我闻着淡淡的药香,牛膝、大黄、当归、白芷茯苓、狗脊……这些名字实在是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想起前年暑假爸爸因阑尾炎住院的时候,为了看液和叫护士,有几天我天天熬夜。午夜十二点过的时候在医生的办公室玩,看着墙上人体的挂图入了迷。大半夜的,坐在那些年轻的实习医生旁边,看着拿着厚厚的医书做笔记,写病历,“做医生就是得不断学习啊”,他们虽然累但个个精神抖擞,我与他们一样幸福。
  是的,每次去医院,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我心里都有一个声音在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学软件?
  
  《球状闪电》是前一段时间读的了。当时除了作者笔下的林云很让我折服,“宏电子”这个构想使我惊叹,但最撼动我的,莫过于文章开篇主人公爸爸说的那段话。
  “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
  “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枝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唯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着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
  “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我的球状闪电呢?属于我的球状闪电又在哪里?
  
  大概是宅久了,整个人精神萎靡。在许多被漏掉的时间空隙——比如随爸爸一起去菜市买菜,他俯身挑选的瞬间;或者是下午回家,正好碰上中学生放学,无数青春的面庞潮水般向我涌来的时刻;再或者是敲下这些字的现在,我脑子里都会冒出一个声音:这一切有什么意义?生活有什么价值?
  生命总是在以某一种形式被消耗着。不管当下的你是幸福或痛苦,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就让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
  pointless,meaningless,useless,worthless。
  
  昨天甚至去wiki了一下“虚无主义”,却偶然的看见一段麦克白的台词: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灭吧,熄灭吧,短命的烛!”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人生不过是一个过路的影子”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蹩脚艺人”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马上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却”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生命是傻瓜口中故事”
  Signifying nothing. (Act 5, Scene 5) “喧闹无比,却空无一物”
  当我发现自己能够切身体会这段话的感情并且有窒息感的时候,我知道情况有些不对了。
  
  因为一直奉行着“过程不重要,结果最重要。”但是到头来发现,所谓的“结果”,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过程而已。就像那个富翁与渔夫的故事,“最后你赚了大钱,又能做什么呢?”渔夫问。“我就可以坐在海边舒服的晒太阳啦!”富翁得意的回答。渔夫笑了:“我现在不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吗?”富翁说不出话来。
  因此担心自己与富翁一样,追求着所谓目标,却忘了初心。
  
  而这一切的根源,大概也要归于我没能找到自己的球状闪电吧。或者说找到了,但它不能赚钱,又太累,呵呵。
  我是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兴趣的。太多的未知带来无数的可能性。
  为什么要学软件?前面已经有无数的人做出了卓越的成果,我不过是啃食别人的残渣。如同我现在偏爱自然风光胜过人文景点,什么语言、框架,都是别人吃剩了的东西,面对这一切我心里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不知道这些有什么好学的,所谓的创新也更难了,至少于我来说。因为我不喜欢,或者说,虽然感情可以培养,但我不是一直在寻求一种本能吗?
  
  但为自己的理想,不,或者说是爱好,喜欢的事,奉献一生,也实在是太理想主义的想法了。
  
  本能论是不靠谱的。


   继《三体》后我又读了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感觉其中还是有不少创意的,但有的地方却是有点玩过头了,即便是勉强解释也难以自圆其说,并不想《三体》中那样能够诸多的创意完全包容进来,时时刻刻的给人以惊喜。
  
   先来谈一下自己受到的一点启发,那就是又回到了本原的物理学。本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具体对象的,最原始的物理学是专门研究水、火、土、气等等具体对象的;后来就把物理对象概括为物质,转为研究力、热、电、光等物质的性质;再后来就引入数学工具转为理论物理,变成了对各类物理模型的理论性研究。现代物理主要就是理论性的,对具体对象的研究已经变成了应用物理的某个分支,这主要是因为至少宏观世界中,可以研究的东西基本上都研究得差不多了,但小说中的球状闪电却是一个例外,作者把它解释为宏世界中的电子,这样就把它重新变成基础物理研究的范畴了。
  
   作者还由此引入宏世界的量子效应,相当于把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所做的推测,以宏观的形式放大给我们看,这无疑又是一个创见。在讨论宏电子的量子力学作用时,作者说观察者会带来球状闪电的塌缩变化,尽管它与常识相违背,但确实是量子力学中思想。可作者还说可以利用这个影响来识别观察者的存在,尽管这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即便可能的话也应该通过对不同观察者的影响效果叠加进行计算才是,不能像小说中所描绘得那样简单,看到塌缩态就说明云层还躲着未知的观测者。从理论上来说,假若你在观察的话,那么这个塌缩态可能就是你的观察带来的;假若你不在观察的话,那么你又怎么会知道它处于塌缩态呢?就小说中的打靶情节而言,是通过靶子的事后作用来确认的,换句话说靶子实际上就充当的观察者的角色。当然,我们可以像小说中提到的那样解释,说靶子的观察精度没有人或者摄像机那么强,因此算是稍微有点干扰效果,却依然不足以保证最后的命中。
  
   假若小说只写到这里,应该说是相当完美的了,可作者就又借助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形式,让逝去的生命以幽灵的形式出现,这无疑就是一大败笔了。试问:那些受到球状闪电攻击的人是被宏电子的烧了灰了,还是转化成宏量子状态了呢?假若是前者的话,他们显然不会变成类似幽灵的形式;假若是后者的话,那么那些白灰又是哪里来的呢?也许你会分辨说,宏电子的作用有选择性,白灰都是由毛发之类无关紧要的东西烧出来的,人的肉体还是直接变成了量子状态。可在序篇中作者的父母是直接被烧成雕像的,只有毛发变成灰的话,恐怕是不可能依然保持站立的状态,我想这个BUG应该是没办法再修补的了。
  
   也许作者这么写是想给读者一点温情,但却不幸丧失的小说的严肃性,结果使得好好的硬科幻变成了鬼故事。即便是从文学角度来说,死者更能够体现出未知世界的恐怖与对科学探索的严酷现实,使得这部硬科幻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啊!
  


要不要研究一下为什么统治了整个银河系创造出过超级人工智能连心理史学这么反人类的东西都发明出来了还能够培养心理超能力的人类世界最高端的能源驱动方式是核裂变?


每一篇科幻作品都有硬伤。


据我所知观测坍缩还没有作为一个定理被承认吧,仅仅是一个解释而已。那么科幻小说忽略并用自己的猜想代替之也是很正常的事。


@Victor 量子测量是量子力学的公理之一。刘慈欣明显是在引用量子测量里面的波包坍缩的概念 —— 只可惜他引用的不对。假如科幻作家想要自己另搞一套,那他做好说清楚我这个是超越了量子力学的新理论。否则,就会被当成民科 —— 物理学家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很严苛实在是被民科们的邮件轰炸给搞烦了。


作为一个一无所知却对大刘在该书中围绕球状闪电展现的奇妙世界而颇感兴趣的文科女,求楼主普及常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那一套宏原子、宏电子等理论是确有其事么?楼主可了解球状闪电的最新研究呢?


@重璺 大刘这个选题很好,想法也很妙(球状闪电是种基本粒子)。因为球状闪电一直是大气物理的一个未解之谜。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观测证据,而大量未必可重复的目击证据无法作为直接科学研究的起点。2014年,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岑建勇等人可能首次拍摄到了球状闪电及其光谱(参看http://journals.aps.org/prl/pdf/10.1103/PhysRevLett.112.035001)。一般来说,球状闪电的起源一共有两类解释,一类认为是闪电(电弧)打击地面将土壤里的硅等材料蒸发然后氧化燃烧形成的火球。另一类解释认为闪电(电弧)电离空气中的水、空气等后由这些离子和闪电所提供的强电磁场构成的可自持的等离子体球(刘慈欣的小说也提到了这种等离子体理论)。刘慈欣的宏观粒子的理论当然不可能。因为这个能级上的宏观粒子假如存在早就在实验室观测到了(50-80年代是粒子大发现的时代)。岑等人的光谱观测支持第一种解释。


我也是最近看到关于中国科学家对球状闪电最新观测的新闻才对此深感好奇,然后就看到这篇小说了,谢谢楼主科普。


楼主可能有点偏激了。大刘在后记里写到他着重于构造一个超脱空灵的故事而不是去刻意的接近事实,所以我猜他大概不是不懂,有可能是有意为之


@Johnny.B.Goode : 假如刘慈欣的小说用『刘子力学』、『慈欣引力理论』、『伪时空场论』或其他任何杜撰的理论 —— 只要不冒用『量子力学』等物理理论之名词,我都不会这么『偏激』。该因『量子力学』、『量子引力』、『广义相对论』等物理理论有明确的含义,作者如果未理解这些理论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倘若著者有意为之,容易导致读者不知到作者在说什么,则是差劲的作品。


怎么说呢,可能我们喜欢大刘的这一类人大多数都属于你说的对文字不敏感,对我们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内核才是最重要的,文字的上是技巧只要词能达意即可
你说的文字很好的文章,有时候我们反而让我们受不了,
当然我不能代表“我们”,但我真心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对文字那么敏感


主要是觉得挺可惜的,科幻小说上面大刘是很有造诣的,但还不能称为大师


其实在我看来,你并不是宿命论者,宿命论者多少有点听天由命的感觉,但是你并不是这样,你更像是一个很好的接受者。那个番茄鸡蛋还是黄瓜炒蛋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今天只是炒蛋,你不会去选择,你选择番茄鸡蛋,也许是因为你个人喜好,喜欢酸甜口感的番茄,又或者你进入到食堂第一眼看到了番茄炒蛋,你不抗拒番茄,不抗拒炒蛋,你很好的接受了两者的混合,你也就凑合地吃了。不过我赞同你最后一句,世界本就是混沌的综合体,两眼所能见毕竟有限,而且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只有自己用心体会的世界才有真的属于自己的爱恨情仇。


你观察它,它确定了状态,没观察,就无法确定状态,状态是以概率的形式存在,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但小说里写的这点,个人感觉是存在问题的。特别是武器实验那里很明显,没观察,状态就不确定?观察了就打准了?这里应该是不对的!


同感`


你没观察,只能说你作为观察者不能确定它的状态,而不能说你不观察,它的状态就是随机的。
人类没观察宇宙的时候,难道宇宙就是随机运行的?


大家都忽略了其实作者设定它是有波粒二象性的,根据量子力学,确实是观察能够决定状态如何的。这点不是想象YY,只不过是作者把这种特性嫁接到宏电子上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