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

王泉根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王泉根  

页数:

85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是一部系统研究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思潮与创作现象的专著。面对纷繁驳杂的文学景观,作者自辟蹊径,力图以“史、论、评”三者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透视互为补充、多视角多层次面的复合研究法,审视中国儿童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内在机制、历史轨迹以及整个世纪的儿童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气象与美学转变。本书内容涉及文学研究的两大板块:一是文学史,即对已经成为凝固历史的文学过去式的研究;一是文学现状,即对正在发展运动中的文学现在式的解读,由此交互构成本书上编与中编的主要内容。全书视野开阔,论证严谨,富有激情,充满探索的精神、创见的智慧和流畅的思想,既是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也是研究中国儿童文学不可不读的专门著作。

作者简介

  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独立承担或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主要著有《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等学术著作。主编的少儿丛书有《红宝石世界文学名著经典丛书》40种、《世界儿童文学精选丛书》30种、《童话故事大世界丛书》75种、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自考指定教材《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等。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1)、首届及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书籍目录

序言上编 发展思潮论第一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发现第二章 中国传统儿童文学的初步考察第三章 五四时期“儿童观"的转变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第四章 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第五章 三十年代儿童文学的左翼潮汐与“革命范式第六章 战争年代儿童文学的时代规范与救亡主题第七章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与对外交流1949年以前——1949年以后第八章 “十七年”儿童文学的政治文化流脉第九章 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系统工程的建设第十章 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的深层拓展第十一章 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的整体走向第十二章 世纪之交儿童文学的十大现象中编 个案研究论第十三章 现代童话的双子星座:叶圣陶、张天翼合论叶圣陶童话的历史意义——张天翼早期的长篇童话——叶圣陶张天翼童话之比较第十四章 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研究第十五章 丰子恺作品的佛心、童心与诗心第十六章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九人论班马——沈石溪——周锐——陈丹燕——刘先平李凤杰一谭小乔一钟代华一张继楼第十七章 崛起的西南儿童文学第十八章 云南儿童文学的精神风采第十九章 当代台湾童话创作的文化诠释第二十章 儿童文学新品种的实验   少年自我历险小说——亲子小说——双媒互动  小说一少年旅游小说一新童话一文字诗   ——古典名著“少儿版”下编 观念本体论第廿一章 论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与多层次的儿童文学分类第廿二章 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儿童文学的新界说第廿三章 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第廿四章 少年小说的心理学研究第廿五章 高扬儿童文学幽默精神的美学旗帜……

章节摘录

  在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郑振铎也是一位重要的童话作家。与叶圣陶完全独创的艺术童话不同,郑振铎童话深受外来影响,他的作品主要是“译述”,即融翻译、创作于一炉,在不改变原作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加工改制,以适应中国儿童的欣赏情趣。这类童话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有《竹公主》、《花架之下》、《聪明的审判官》等。郑振铎也独创过《小人国》、《七星》等童话。他的创作成绩主要是在幼儿童话故事,代表作有《河马幼稚园》、《两个小猴子的冒险》等。《河马幼稚园》通过河马夫人开办幼稚园的经历,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虎儿、猪儿等小动物在园内外的各种生活趣事,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与欣赏情趣。这是中国现代较早的长篇童话,在《儿童世界》连载以后,大受小读者欢迎。  冰心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的女作家,也是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女作家。自1923年7月29日起,冰心陆续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了29篇旅美通讯,后于1926年结集为《寄小读者》一书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本温柔优美的散文集至1941年共印行了36版,成为“五四”以来最畅销的儿童文学读物,由此也奠定了冰心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寄小读者》是作家赴美留学途中和在美国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随笔式通讯,作品细致地描写了异国的山川风光,介绍了许多有益的知识,纵情地歌颂了母爱、童稚美与自然美,抒发了作家对祖国、对亲人的一腔深情和对真、善、美的热烈向往。“爱的哲学"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成为全书的基本内容与思想基调。  冰心是一位热烈的童心崇拜者。她把儿童引为知己,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的感情同天趣可掬的儿童作着心声的交流,告诉小读者她在异国他乡的种种见闻,引导他们要同情弱小,怜念贫病,要爱护动物,爱护生命。她用清丽飘逸的文笔,描写了一个个活泼天真的儿童形象:有想用长竹竿戳穿地球瞧瞧远在异国的姐姐胖瘦面容的小弟弟;有把小木鹿放进小靴子里一跛一跛地走路的淘气的小妹妹;有许多金发蓝眼活泼可爱的异国少年……。她还以一腔热情,描写给童心以温暖的可爱家庭:父亲是“早晨勇敢的灿烂的太阳”,母亲是月夜中“静美的月亮”,三个小弟弟是星空中“三颗最明亮的星星”。童心在这里得到了妥贴的保护,享受着亲密无间、和睦融洽的天伦之乐。她向往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这种和谐、静美的境界,愿可爱的儿童永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优美的大自然的包裹之中健康地向上生长。  冰心是一位至诚的母爱讴歌者。她用炽热如火的感情和委婉动人的语言,虔诚地讴歌母爱,颂扬母爱。在冰心心中,母爱是“这样深浓、这样沉挚”,这是“开天辟地的爱情呵!愿普天下一切有知,都来颂赞!”母爱,这是建立在人类血缘关系之上的母亲对子女的天然感情,是普天之下一种最真挚、最细腻、最富牺牲精神的骨肉之情。冰心通过对母爱的讴歌,为生活在陈腐滞重的社会里的小读者带来了绵绵暖意,她安慰了千千万万颗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生命的光彩。正如巴金所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的母爱。”[14]这种感情不仅在当时曾“惊动过读者万千”,而且于今读之,依然撩人情思,暖人心怀。  冰心曾宣称“最难忘的是自然美”。歌唱自然美,描写大自然的奇光异彩,这是《寄小读者》的又一重要内容。冰心用那豪情如潮,柔情似水的笔调,描写了大海和峻岭,明月和星辰,朝霞和晚霞;她歌颂星之光,花之香,波涛之清响;她从春风春鸟、夏云暑雨、秋月秋蝉、冬雪银霜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思考人生的意义。她尤以满腔热情赞美“温柔而沉静”、“超越而威严”、“神秘而有容"的大海。她笔下的海有着丰富的人的感情:温暖、宽厚、博大。这海就是母亲。她说:“海好像我的母亲,……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的。”(《通讯七》)面对着浩瀚无垠的大海,冰心激情地唱道:“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作家对大海的爱正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她把海拟人化了,把母爱夸大了、诗化了。  冰心礼赞童心,讴歌母爱,颂扬自然美,这一方面是本于作家特别富于女性性格的温柔、细腻、多情,但更重要的,这里寄托着她对祖国“一一欲抽”的无限深挚的热爱。走在去国离乡之途,身为异国他乡之客,冰心的笔端无时不流露出“牵不断的离情”。那“突起的乡思,如同一个波涛怒翻的海”,时时奔涌在她那颗注满了“爱”的心中。她无时不在忆念慈母、幼弟,忆念故国、故土。正如母亲“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一样,作家因着爱慈母、幼弟,也爱了天下的母亲与儿童。她在迢迢万里之外的异国,殷殷寄语小朋友,向他们报告“温柔的消息”;她对生活在苦难中的普天之下的母亲与儿童寄予深切的同情:“这些痛苦的心灵,需要无限的同情与怜念。”“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为了安慰这些“痛苦的心灵”,她尽她之所能,努力用“爱的哲学”去感化社会,启迪人生,用  晶莹的文笔,洒下一行行“爱”的泪水,洗去人们心灵中“憎”的灰尘,搭起“人和万物种种一切的互助和同情”的桥梁。爱祖国怎能不爱生活在祖国大地上的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儿童?冰心对母亲的爱,对儿童的爱,正是她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显现。她尤以不绝如缕的万般相思,抒发着她对祖国深深的思恋。无论是在海天苍茫的巨轮上,还是在凄清寂寞的病榻里,她的心中时时起伏着对祖国万分依恋的细腻而真切的感情潮汐。她抒写着“离开了可爱的海棠形的祖国,在太平洋舟中”的凄楚别绪;她叙说在日本“游就馆”中看到日本把侵华罪证当战利品展出,心中涌起的“如泉怒沸”般的“军人之血”;她在异国时时诵读古人“乡梦不曾休”的词句,心应虫鸟,情感林泉,怀念着“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她虽然身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但没有一句赞扬这个金元世界的“物质文明”,而是反复写着“美国不是我的家,沙穰不是我的家”,发誓“只要湖水不枯、湖石不烂,我的一片寄托此中的乡心,也永古不能磨灭的!”她甚至假设,故国“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有我的爱,便有了一切”。祖国啊,母亲!你令游子“起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身在异国游学的冰心,有哪一天不在思念祖国的乡愁中度过?她写道:“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痛苦,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往事(二)》)正是这种思国思家、忧国忧家、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寄小读者》的始终,把对童心的礼赞、母爱的讴歌、大自然的诗化都统一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之中。这是《寄小读者》最可珍贵的情愫,也是它的思想核心。这部专门写给小读者的散文集是对年幼一代进行感情教育、审美教育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形象人文,从它问世以来,不知感染、激动和温暖了多多少少颗幼小纯洁的童心!至于《寄小读者》清新倩丽的文笔、温柔亲切的情调、如诗如画的意境、优美生动的语言,长期以来,更是受到广大小读者和大读  文的倩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15]《寄小读者》是文学研究会“儿童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儿童散文的崛起与奇迹般的成熟。虽然,它不是时代的鼓声与号角,但却是一支陶冶人生心灵的独奏曲。它流荡着迷人感人的诗趣、理趣与童趣,塑造了由母爱、童真和自然美交融而成的幽雅澄澈的意境,显示出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的美,从整体性的高度,为万千小读者提供了生命力奔放与灵魂提升的艺术精品。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王泉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专家,其影响远播于整个东南亚和世界华人儿童文学界,他希望我给他的新著《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作序,我是感到十分荣幸的。但我对儿童文学毫无研究,只能从直感的角度谈谈我对儿童文学的认识,算是一次“外行”与“内行”的交流吧。  想到中国的儿童,我总有点悲哀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我又是说不清楚的。大概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我在去年曾经接受一个记者的采访,谈了一点对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但到我有限地介入到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有了较为细致的思考之后,我才感到,我原来的一些想法实在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其原因何在呢?因为我所设想的,是一种儿童本位的教育,希望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能够严格限制在儿童自身充满兴趣的范围,把儿童在自然的心境中感到陌生的成年人的语言排斥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之外,使儿童不致对语文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永远保持住对我们民族语言的新奇感觉和喜爱的心情,永远在求知的乐趣中获得运用和创造民族语言的能力。直至现在,我仍认为,这种想法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但这里忽略的却是有关教育的整体认识的问题。其一,教育永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成年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的标准是成人的标准,而不是也不应该是儿童的标准。当然它应当尽量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趣味,但它又绝对不可能仅仅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自身的兴趣。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分文化化了的社会,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发展的社会,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尽快地具备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才能成为一个于现代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相对大的空间,以实现个人的存在价值的意义。这就使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为了把儿童自身尚无法产生兴趣但对于他在现代社会求得实际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灌输给儿童。在任何的情况下,一个儿童都不会自然地、主动地产生背诵牛顿三定律的趣味,也不会自然地、主动地产生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这样一些古代诗文名篇的趣味,甚至方块汉字的读写本身就是少年儿童的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从教育的角度,似乎它们又都是需要的,是对于受教育者有益的。所以,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还必须带有强制性的因素,不论把这种因素降到多么低的程度,这种因素是不可能被从根本上消灭的。越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越是急切地求得本民族的发展以实现自强自立的国家,教育的这种强制性冈素也就越是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抑制,因为它是一种成人的标准,一种成人社会的要求。第二,现代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是把不同的儿童编入同…‘个年级、同一个班级进行集体教学的形式。仅就趣味而占,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不仪男女儿童之间有天然的牛理和心理的筹别,就是同性儿章,由于家庭、环境、身体、习惯、知识范围等各种条件的不同,也会有彼此趣味的差异。趣味都是个体的,教学活动永远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趣味,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趣味选择课程和班级,“因材施教”在这种集体性的教育中永远只是一个努力的目标,而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实现。这种教育形式,在可见的未来都是无法改变的。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学校教育注定有其强制性,注定不会也不能达到使儿童在身心上完全自由发展的程度。我们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只是要尽量降低这种强制性的因素,尽量照顾多数儿童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趣味,但却不会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责任感主要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感,而不是对一个个具体的儿童的责任感,越是负责的教师越要考虑现实社会对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越是要用这样一个标准培养自己的学生,这使他不能主要迁就儿童的趣味,而是要把儿童的趣味纳入到自己预定的教学过程中来,并且约束那些不符合这种教学过程的儿童的趣味。对于儿童,这就是纪律的要求。学校教育永远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自由是在纪律之上的自由。自由不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