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真实人文的宿命

彭逸林 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重庆出版社)  

作者:

彭逸林  

页数:

24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是相互建构的,是在他人的注视下、在对象中成长的,没有什么比宽容更为重要的了。时间、空间、语境、技术,使叙述的符号意义在传播中延异,人成为他人的狱囿。宽容拯救文化使之免于沦为地狱,在后现代的思想家看来,当代社会的困扰是人身依附尚未完全清除又面临技术霸权。消费时代的高科技手段与工业复制,本应使人们更方便、更自由、更个人化地工作。但人身依附尚未解除的打工族,根本不可能自主选择,他们仍得像原始积累时代的店小二那样打着领带在老板安排的写字间里去做机器人。信息时代的技术,蒸气机时代的工作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落差放大了技术霸权。技术依赖、人力重复浪费、“数字监狱”、虚拟景象,带来了现代行政暴力。紧张、压抑、过劳死、竞争焦虑、技术失落、工作生态失衡,成为流行病。  自由、解放、永恒,人的主题永远激励人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人存在于制度之中,制度存在于表述之中,表述存在于符号之中。语言、规训、惩戒是制度的表述;文字、声音、图像则是表述的符号。

作者简介

  彭逸林,生于重庆,大学毕业后即在高校作教师,其间创办过报刊,作过电视栏目制片人,从事过文学创作、文艺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现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传播学硕士导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化,虚拟真实的符号本章由实验体小说导引,追溯后现代思潮的缘起、发展,对比中国文化的变迁,解析虚拟的象征性符号的文化意义。第二章 消费,新世纪的神话消费社会的消费是取其符号价值。消费社会是符号价值的王国,它符合人类象征性文化的传播特征。本章描述并分析了当代消费社会的发展轨迹及文化状态。第三章 身体,美丽的仪式、媒介的盛宴消费社会中高技术的影像媒介使传统印刷文化最隐秘的符号“身体”被公开,成为媒介的一道大餐。美正以形而下的姿态投身于流行文化中。本章对身体作为新媒介社会的基本叙述符号作了解析。第四章 叙述、混沌与延异一个信息在口耳相传中与另一个本不相干的消息粘连,迫使其延异,由符号自动生成迁延,形成因果,一件事变得不再是这件事。叙述是对客观真实的重新缔造,它再生出另一个真实,就是叙述的真实,这个真实同样是客观而自然的。阅读因其处于不同的场景,穿过时间和空间,语言裂变,真实延异。本章解析了各类社会生活在特定语境中因不同叙述和阅读造成的延异。第五章 水怛,自由玄思到现场播报玄思永恒,这是文人的情结,是文化的宿命,但在消费社会中它正日益变得形而下。沉思永恒如今正演变为现场播报。第六章 艺术,虚拟真实的突围、媒介的革命从传统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艺术的革命由语言实验转变为媒介的革命。媒介革命是理解后现代艺术的钥匙,旨归是突破虚拟的真实。第七章 传媒,公共领域的使用与满足中国早期贵族的“雅”歌、古罗马的广场演讲、资本主义的早期报刊、精英化的文学,都是哈贝马斯论述的公共领域,在近现代,它的标志是大众传播媒体。但消费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体正被私人话语渗透,大众文化的使用与满足的传播行为对精英文化的公共领域作了消解,同时也对知识/权力、信息/制度作了消解。这种“后现代”的范式同时伴生着令精英失落的媚俗。媚俗、大众、身体、平等、民主、使用与满足,消解了人身依附与技术霸权。

章节摘录

  自由转瞬即逝,自由只是一个概念,与之相邻的是选择,它甚至就与选择相重叠,寄居于选择之中。选择使悬置的自由落实为存在,所以人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专制暴政你不能抱怨,那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萨特把人的存在分为“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为他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拥有意识、拥有倾向,因而拥有自由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交出了意识、倾向和自由的存在,“如果人误以为自我是像其他客体一样被决定的,如果人相信人注定是怎样的或做什么的,那么人就变成了自在的存在。当人有了这种信念之时,人就有了萨特所说的'坏的信念'。'坏的信念'是一种幻觉,处于这种幻觉的人相信,虽然人必须作出选择,但人所作的惟一真正的选择是由其所在的环境提供的。”人总是处于人的关系之中,“不同主体的自由是无法共存的”,“他人”原则上是不可把握的,“他人”的注视是对我的自由的限制,所以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存在因为有死亡的焦虑而凸现其价值。“世界的意义是存在本身所给予的”,存在是透过存在者来体现的,存在者即是人,人的认识是有向度的。将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绝对真实“悬置”,尤其是将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之预设前提都悬搁起来,在直觉与玄思中还原真实,这听起来就像禅。  悬置一切预设前提、悬置客观真实的惟一办法就是悬置既有的叙述方式及语言结构,东方的禅就是这样由“不语”回到“空”。  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语言是一种社会制度”(《语言学教程》)。对于符号化的人,语言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一种控制思想的制度,是对话之外的第三者,是无意识,它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后现代思潮要解构语言,其实质是解构一切制度,而语言是人类最深沉的制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真实人文的宿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