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重庆湖广会馆

何智亚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何智亚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何智亚先生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委、重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重庆市政府机关。何智亚先生祖籍重庆、成长于重庆、工作于重庆 ,他挚爱重庆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多年来致力于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并坚持用文字和影像记录 、彰显重庆本土沧桑历史,力图为后人留下城市逐渐淡漠的文脉和记忆。    《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一书是作者对重庆本土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的一部力作。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家的敏锐感,长期执著地为重庆湖广会馆的保护修复呼吁 呐喊,后来又受命为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的组织者和总协调人,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动作。在繁忙公务之余,作者远离浮躁和应酬,沉心静气,潜心于对巴渝移民文化、会馆文化的研究,沉浸于对古建筑修复理念乃至工艺技术的理性思考。他与工程设计者 、建设者们共同呕心沥血, 奉献出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精品,获得社会广泛认可。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以坚韧的毅力,历经十数月辛勤,撰写了《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一书。本书以丰富的资料,描述了清代重庆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移民史 、会馆史,展示了古建筑修复的理念原则、技术方法。本书不仅广泛引用正史、族谱、档案、文献,而且有作者实地踏勘考察所得资料,亲自组织、参与工程的切身体会和收集、拍摄的珍贵照片。全书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见解独到,许多考证史料和图片是第一次披露,值得人们细细鉴赏和保存。

作者简介

  何智亚,祖籍重庆长寿,自幼生活于重庆城内望龙门、五四路、来龙巷等处。“老三届”高66级毕业生,在资阳农村当过3年“知青”,1972年3月进重庆钢铁公司第四钢铁厂工作。1978年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回厂从事设计工作,后任厂党办副主任、厂工会主席。 1986年10月调至市中区(现渝中区)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2002年底调市政府机关,仍从事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20年来 ,参与 、主持 、运作过10多项具有一定影响的工程项目,积累颇多实践经历、经验、教训和感悟。 近年来注意用文字和摄影记录重庆本土历史文化,已出版有《重庆老巷子》、《重庆古镇》等著作。《重庆古镇》荣获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重庆文学艺术奖、2003年第六届重庆图书奖优秀奖和第十四届香港印制大奖优异奖等6个奖项。

书籍目录

序(罗哲文)出版前言引言上卷 “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和重庆“八省会馆”第一章 “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成因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明末清初四川发生的主要战争第三节 饥荒、瘟疫 、虎患第四节 清初重庆府人口状况第二章 “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第一节 清朝延“移民实川”政策第二节 清代四川移民的主要来源第三节 移民后重庆人口增长情况第三章 重庆“八省会馆”第一节 会馆概述第二节 重庆城的“八省会馆”第三节 “八省会馆”的主要活动及地位第四节 “八省会馆”的衰落第五节 重庆城的“下半城”第四章 重庆区县、乡镇会馆和移民祠堂第一节 历史概况第二节 重庆区县、乡镇会馆现关第三节 移民祠堂下卷 重庆湖广会馆修复研究与实践第五章 重庆湖广会馆保护及修复前期工作第一节 重庆湖广会馆早期保护第二节 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前期准备(1998-2002年)第三节 修复重庆湖广会馆的决策第六章 世界银行与重庆湖广会馆第一节 世界银行对重庆湖广会馆的关注第二节 与意大利ARS公司的技术合作第七章 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实践第一节 确立重庆湖广会馆修复理念第二节 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第三节 重庆湖广会馆一东水门历史传统街区规划设计和保护改造第四节 “湖广镇四川”移民博物馆第五节 重庆湖广会馆文物修复工程验收第六节 对渝中区“下半城”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改造的思考第八章 重庆湖广会馆考古发现第九章 重庆湖广会馆管理研究第一节 重庆湖广会馆管理机构及经营管理第二节 重庆湖广会馆开馆策划后记主要参考文献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大事记参加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建设工程主要单位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何智亚先生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委、重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重庆市政府机关。何智亚先生祖籍重庆、成长于重庆、工作于重庆 ,他挚爱重庆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多年来致力于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并坚持用文字和影像记录 、彰显重庆本土沧桑历史,力图为后人留下城市逐渐淡漠的文脉和记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重庆湖广会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