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和上帝一起流浪

阿成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阿成  

页数:

314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想我的这篇“序言”应当先从“哈尔滨”的含义说起。我总觉得有必要让那些曾经和正在哈尔滨生活的中国人、外国人,包括与哈尔滨的历史相濡以沫的犹太人重温这一切。我们似乎应当从这个“起点”开始,走进“犹太人生命中的驿站:哈尔滨”。哈尔滨是一座连城市的笤字、城市的别号都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城市。在专家们阐释“哈尔滨”的多种含义中,其中一个将“哈尔滨”即“阿勒锦”,释为“光荣与梦想”,在我看来,这更接近一句品性阳刚的诗句。如果“哈尔滨”的含义真的是“光荣与梦想”,那哈尔滨则是一座诗意的城市了。有人说,哈尔滨是一座“榆树之城”。为什么呢?在哈尔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先前到处都是参天蔽日的榆树。那些数以千万计的乌鸦就栖息在榆树上。当地的土人将乌鸦奉之为神。在我小的时候,哈尔滨这座城市还有相当多的榆树呢,在那些高大榆树的枝丫上仍然有数不清的“老鸹”窝。当乌鸦飞起来的时候,会像乌云一样遮住城市的半个天空。它们在空中一边飞一边呀呀地叫着。市民们仰着头看着它们,灵魂中总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对哈尔滨之义的另一种阐释是“大墓场”或者“快乐的坟墓”。在19世纪末,一位来这里考察的俄国的铁路女工程师斯叶阿就惊异地说,“这里的每棵树都是一座墓碑和艺术陵墓!”先前,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还没有汉人式的坟场,这儿的“死亡文化”与那些风葬、水葬、火葬的风俗也。有极大的不同。这里的先人死后都要埋葬在榆树下,就是说,埋葬在乌鸦之神的脚下,他们的神就栖息在树梢上。他们死后,魂灵不仅可以得到神鸟的庇护,还可以与神对话、交流,与神同在白山黑水的上空翱翔。所以,死亡在这片土地上是快乐的。将“哈尔滨”破译为“渡口”、“残渡”、“晒网场”、“高岸”或“平地”之外,“黑色的河滩”是哈尔滨的又一个有诗意的诠释。这种诠释,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谜。哈尔滨为什么是“黑色的河滩”呢?在我的印象中,松花江的河滩是金色的呀。在我的少儿时代和青年时代,我就居住在松花江边,我几乎是松花江生命流程中的一个见证人。小的时候,我常在松花江的河滩那儿玩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我发现,沙子当中有无数枚极微小的、片状的颗粒在闪闪发光。旁边的一个肮脏不堪的流浪汉忧郁地告诉我,“闪光的是金子片儿。”当时,我很怀疑他的话。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流浪汉都是莫名其妙的呓语者。很快,那个流浪汉的话得到了证实,在沙子中闪光的东西的确是金子。只是它们太微小了,人们无法把它们收集起来,并变为自己的财富。说实话,我小的时候曾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失败了。它们微小得如同尘土,江风一过,它们就像金色的小虫一样飞走了。有学者说,在满语中,“哈尔滨”是“晒网场”或者“小渔村”的意思。但是。又有学者认为不是。

内容概要

1899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S.I.别尔采里成为第一个来哈尔滨的犹太人。 1903年,犹太人在哈尔滨创间自己的民族社团组织犹太宗教公会。公会理事会的选举获警察局批准。 1905年,犹太士兵约瑟犬·特鲁姆佩尔道在哈尔滨创办了“巴勒斯坦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久归国,l912年去巴勒斯坦,后成为以色列民族英雄。“贝塔”青年组织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1907年,哈尔滨犹太小学开办。 1908年,哈尔滨犹太人达6000人。 1909年,哈尔滨锡安主义小组成立。 1915年,欧洲部分犹太难民来哈。哈尔滨犹太社团成立救助欧战犹太难民委员会。 1917年,哈尔滨犹人人移居巴锄斯坦促进协会改称哈尔滨锡安主义组织,召开第…次锡安主义者大会。 1918年,哈尔滨犹太青年组织犹太军团,准备开赴巴勒斯坦为复国而战。 1920年,远东巴勒斯坦情报局由上海迁至哈尔滨。 是年,人批犹太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迁居哈尔滨,哈尔滨犹太人口增至20000人。 1921年,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创办,其艺术委员会中大部分是犹太音乐家,如v.D.特拉赫金伯格、V.L.格尔施戈琳娜等。 是年,哈尔滨犹太人体育组织“马卡比”创立。 1922年,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开业。 1933年,哈尔滨犹太医院在东商市街(现两五道街)破土动工。 是年,青年犹太钢琴家西蒙·卡斯普在哈尔滨被日本宪兵队指使的俄匪绑架。雕徒向其父索要赎金30万元。 1937年,第一次远东地区犹太人社区代表大会在马迭尔宾馆举行,与会者700多人。 1948年,大卫·本一古里安宣布以色列独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建国。

作者简介

阿成,原名王阿成,祖籍山东省。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主席,《小说林》、《诗林》杂志总编辑、编审。他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多篇小说及小说集。其短篇小说《年关六赋》获1987—1988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获1995—1996年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奖。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年关六赋》、《良娼》(英文版)、《空坟》(法文版)、《闲话》、《捉襟见肘的日子》、《胡天胡地风骚》、《欧阳江水绿》、《东北吉普赛》、《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等,长篇小说《忸怩》等。随笔集《哈尔滨人》、《胡地风流》、《影子呓语》、《单眼看欧洲》等,其作品分别被译为英、法、日、俄、德等多种文字。

书籍目录

序言:犹太人生命中的驿站——哈尔滨 一、犹太人流亡者社区的来历 二、犹太人的流亡生活 比乐街 问吧,亲爱的 老胡木匠和犹太女人 黑瞎子 考布切夫 猎人罗伯茨 流亡在的看尸人 犹太马车夫 流亡者社区的雨夜 犹太厨师马尔斯 乞丐乌汉诺夫 南夫人 傻子尤拉 上校古巴列夫 犹太放鸽人 银怀表 三、犹太人的“家园” 敖德萨餐馆 马迭尔的“滋味” 犹太人的桑拿浴 康季莲娜乐器店 夹缝中的小西餐馆 秋林公司 伊万的南岗秋林公司 犹太裁缝和张挂面 犹太医院的“小历史” 重现莫斯科商场 别了,娜达莎 船到犹太石礅桥 哈尔滨的犹太信徒 四、犹太流亡者社区的消失 冬雨 五、犹太人的建筑风情 难忘的俄式单体式民宅 犹太楼与犹太墓地 永远的老木板房 红十字幼儿园 艺术山墙 格瓦里斯基私邸 斯基德尔斯基私邸 犹太侨民学校 敖连特电影院与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哈尔滨的犹太建筑 中东铁路普育学校 梦中的江沿小学校 多元的哈尔滨建筑风情 后记:托哈尔滨的福,托犹太人的福

章节摘录

插图:我最早认识这城市边缘地带的流亡地:犹太流亡者社区,是在一片沉醉的《离别》歌声之中。别哭泣,别哭泣,迷途的羔羊。生活总有别离,总有别离。当时,该城几乎人人的嘴里都淌着这支歌曲,这的确让我这个初涉世界的人大惑不解,似乎这里家家都经历着生离死别、骨肉分离,受着它的折磨,受着它的煎熬,这种此起彼伏的歌唱,是在排遣他们心中的伤悲啊!这支不中不洋的哀歌,自晨至宵,像初始的秋风一样,彻夜不息,搞得市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泪眼兮兮的。更有悲不能忍者,竟不问相识与否,伫立街头,与陌生男女抱头痛哭起来,让人不忍卒观。我是在这支无缘无由、来历不明,又催人泪下、亦柔肠寸断的歌声中,逐渐对这座城市,尤其是对犹太人有了记忆,并从此开始注意这座城市的犹太流亡者社区的。当时,我或者是个少年,或者是个儿童,抑或是个青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一点不足挂齿,也是微不足道的。如此悲怆的人生氛围,真是让人大惑不解。总之,我开始有了记忆,是记忆伴随着我,使我真正地走进了人类社会。在这之前,我仅仅是一个有生命的草或者蝌蚪而已。犹太流亡者社区的上部是一座小型的会堂。会堂是犹太建筑。它的样子让流亡与生息在流亡者社区的犹太人和混血儿们深感自豪:它是爱、热情、美和信仰的化身啊。这座会堂也让流亡者社区之外的外乡人,为之震惊、为之倾倒。会堂的钟声敲响了:它意味着爱、仁慈与和平。它的魅力是永恒的啊。去这座会堂做礼拜或者去忏悔的,大多是流亡在犹太流亡者社区的各国的洋人和混血儿、犹太人。“这个思想与石头的庄严又神秘的巨灵”是那些流亡者的精神之家。犹太流亡者社区的这座会堂,也曾经一度浸泡在那支《离别》的歌声里。我一直也搞不懂,为什么大千世界里,那么多的人喜欢没来头、无缘由地,而且又那样投入地唱悲歌呢?难道慷慨悲歌,可以唤起生活的勃勃生机吗?由于种种原因,也曾使得这座会堂像一家蹩脚的食杂店,开开关关,几度惨淡经营。这些令人尴尬的事情,仁慈的上帝几度落过泪了,这里免谈也罢。这是别一种人类的生活。这里,恐怕我还必须得插嘴介绍一下犹太流亡者社区的形成历史。毋庸讳言,在上个世纪初犹太流亡者社区“兴起”,主要是由于二战的原因,是那些流亡在中国的俄国人,还有欧洲、亚洲、美洲等一些国家的犹太人和混血儿在这儿建立了流亡者的栖息地。我的一个自命不凡的、当电影导演的朋友说:“要想拍出外国的效果,只要把摄影机架到犹太流亡者社区的涅克拉索夫大街的街头上去就行了。”这无疑是正确的。犹太流亡者社区,也有人称它是中国的小西伯利亚。它有着俄国大西伯利亚同样的严寒与大雪。因此,流亡者的栖息地几乎没有非洲的侨民。它太寒冷了,让南方人望而生畏。开始,这里只有一些流亡者建造的简易的木板房。西北风像狼嚎一样袭击着那几幢零零落落的木板房,袭击着一簇簇的枯树林,袭击着树梢上数以百计的老鸹窝,也扑向远方的那条冰冻的蛇河。流亡者们为了抵御严寒,出门需戴上厚厚的、只露着两只眼睛的面罩。这使得犹太流亡者社区平添了许多悲怆与神秘的气氛。不久,犹太流亡者社区有了砖结构的、炫耀着侨民异国风情的建筑,像民宅、肉食店、餐馆和会堂等等,开始有了一个城镇模样了。犹太流亡者社区的躯干部分,是该区的主要街市:涅克拉索夫大街。从上世纪开始,街市的小型商业活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马克思把政治和经济合成一学,是有道理的。无论是什么主义,没有商业活动是不可思议的。人的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商业活动。涅克拉索夫大街,便是这种心理的产物。在涅克拉索夫大街,有一家叫“犹太客栈”的小旅馆。它是一溜中国式的青砖瓦房。房顶上的灰色土瓦已经陈旧不堪了,瓦缝之间长着草。这溜平房的原主人,是一位从江南流放到边城的人士。整个建筑凸显着江南园林建筑小巧秀气的风格,以及儒雅淡泊的处事态度。在寒冷的犹太流亡者社区,看到这样的建筑只有叹息了。临时寄宿在这里的旅客(都是做一些小买卖的犹太人),一昼夜的工夫,就会被中、西两域流亡者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压得喘不过气来。走进犹太流亡者社区就等于走进流亡,走进回忆,走进痛苦,走进乡愁,走进宿命了。这家小客栈,接人待客还是蛮热情的。住在这里的,除了几位到这里做小买卖的小商小贩,间或也有中国流浪汉、说书人、江湖艺人,以及私奔的情种。他们的到来,总能给流亡者社区的人们带来一些新鲜故事。犹太流亡者社区太需要故事了。天下雨了,做小买卖的行商出不去门了(犹太流亡者社区的雨路总是泥泞不堪的),所有的旅客都待在客房里面,抽烟聊天,或者说命运,或者干脆蒙头大睡:雨你就可劲地下吧!雨天里,住在“犹太客栈”的旅客也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从那座会堂传出来的、湿漉漉的钟声。挨着“犹太客栈”的是一家肉铺。那里是牛、羊、猪受刑断命的地方。那里一天天总是鬼哭狼嚎的。那个露天大锅里的水永远是沸腾着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是那里的家常便饭。那个中国矮子屠夫,样子十分剽悍,他杀牛杀羊杀猪,像切豆腐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他浑身都是血,凶狠的脸上也溅着血点子。一层层的沉血,滞在他的屠衣上,使得他的“血衣”厚而笨重。被宰杀的牲口中,最不安分的就是猪,它拼命地号叫,使得在这里瞅光景的闲人看客,个个脸上容光焕发,充满着亢奋的情绪。肉铺外面的土地,都被血浸透成了暗红色。小旅馆的犹太人闲了,趿着鞋,披着外衣,叼着烟卷儿,到这里来看热闹。要知道,杀戮,是人世间最引人入胜的一出戏哩。入了夜,肉铺静极了,然而居然从肉铺里,也荡出了那曲《离别》之歌:别哭泣,别哭泣,迷途的羔羊。生活总有别离,总有别离。

后记

本来是不打算写后记的,但是,总觉得话没说完。因此,再补充几句,交代一下“成书”的来龙去脉。2006年11月,我在北京参加中国作代会的时候,年轻的刘玉浦先生请几位东北作家吃饭。那天晚上,在座的大部分是东北的作家,所以,大家都聊得很好,兴致蛮高,也很热烈。其实,在这之前,我并不认识刘玉浦本人,也没有过任何的接触,只知道“刘玉浦”这三个字。因为,他曾经在《小说选刊》工作过,所以这个名字比较熟。这回由他做东请东北的作家吃饭的时候,看到他递过来的名片,才知道他已经到新的工作岗位去工作了。这次相聚喝酒,刘玉浦本人和他的新单位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聚一聚,今天请东北的,明天请南方的。所以,气氛很轻松、很自由。可能是由于酒精的作用,我至今也回忆不起来话题是怎样转到哈尔滨的犹太人上面来的。可能我觉得这个话题我比较熟悉,就顺便说了一些,说过了也就过去了。回到哈尔滨以后,刘玉浦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想出一本有关流亡在哈尔滨的犹太人生活的文化随笔。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些年我一共写了多少关于犹太人的文章。在电脑上把它们归拢到一块儿之后,没想到,这一二十年来,有关生活在哈尔滨的犹太人的文章还真的没少写。初步地算了一下,加起来也就是十五六万字的样子。刘玉浦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情况以后,说,没问题,如果再加上一些老图片,应当是很不错的一本书。于是,我又重新把这些文章校订一下,更正一下,明确一下,并做一些必要的更改。或许关于某些流亡在哈尔滨的犹太人的信息,已经含在本书当中的那些文章当中了,但是,在这篇《后记》里,我还要扼要地说明一下:我之所以称哈尔滨是“流亡者的城市”,理由是,哈尔滨在这之前并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正像我在这本书中的某些文章中所描写的那样,它只是一个小渔村,或者晒网场,只是少数民族像鄂伦春、达斡尔、赫哲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尽管中东铁路通过这里的时候,哈尔滨香坊那个地方已经有来自于山东等地的本国流亡者居住了,但是,哈尔滨仍然不具备一座“城市”的规模。哈尔滨的确是一座由铁路催生并繁荣起来的新兴城市。哈尔滨后来之所以被称之为城市,有两股力量是不能忽视的,一股就是来自于长城那边的那些为了躲避战乱、躲避自然灾荒的本国流亡者,另一股就是同样为了躲避“两次世界大战”战乱的、背负着不同国籍的、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当时,刚刚到哈尔滨来谋生的犹太人,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是加以掩盖的,因为,’他们总是有很大的不安、很大的担心,尽管哈尔滨很安全,绝少排犹活动,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在他们的经验当中,都认为不暴露自己的犹太人背景更安全些。所以那些生活在哈尔滨的自称是俄国人、德国人、波兰人等等的外国人,其实就是犹太人,或者具有犹太血统的人。在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勇于直面自己的犹太身份。这样,就给外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哈尔滨的犹太人数量并不是很多(仅两万多人)。其实,在哈尔滨所有的外国流亡者当中,至少有七成以上是犹太人或具有犹太血统的人。由于当年外国流亡者占哈尔滨全市人口的51%,所以,我称之为“哈尔滨:犹太人生命的驿站”。话说到这儿,你突然会觉得,哈尔滨作为一座包容的、宽容的、曾经容纳与善待大量犹太人的“流亡者的城市”,的确应当有一本专门描述犹太人生活的文学书籍,而不仅仅是一些老照片和画册。因为,对一些年轻人或者其他城市的人而言,他们很难通过画册中的老照片猜想出当年流亡到哈尔滨的犹太人的生活状况、情感方式和灵魂深处的痛苦。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员,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就和这些背负不同国籍的犹太人有过自然的、广泛的接触,而且一直到他们离开这个国家。是的,我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我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从事的职业,甚至包括他们的宗教,还有他们的婚丧嫁娶,以及他们当中的某些个人的命运,等等。现在想,如果没有这样一段自然的、平常的经历,今天出这样一本书显然是困难的,而且是不真实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是一个犹太人,我非常关注犹太民族的命运。我父母是从德国来到美国的犹太移民。我知道在历史上中国人一直是善待犹太人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犹太人在开封生活,同中国人和睦相处几百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曾经有两万多犹太人为摆脱迫害、歧视而定居哈尔滨。哈尔滨人民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博人胸怀善待犹太人的历史事实,这是一个世界人道丰义的光彩记录。  ——荚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编辑推荐

《和上帝一起流浪:犹太人哈尔滨避难记》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哈尔曾经容留了大批犹太人。他们建造了犹太人社区。社区里有教会、银行、工厂、学校、宾馆、报馆、医院等,甚至还有培养犹太锡安主义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的学校,大批青年由此奔动荡的以色列,参与建国。 那些曾经生活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里的犹太人,无论你们现在生活在世界的什么地方,那就从这《和上帝一起流浪(犹太人哈尔滨避难记)》开始,一同回忆那一段难忘的哈尔滨生活吧。哈尔滨毕竟是犹太人生命中的一个驿站啊。 犹太人社区,今日的哈尔滨即脱胎于此。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祖父至今仍葬在哈尔滨犹太公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和上帝一起流浪 PDF格式下载



哈尔滨的发展,从一个小村开始,关注那段历史。


有单独的小说组成,相当震撼的作品。大师级的。


犹太人在中国不少地方都居住过,有关他们的资料很少呀,这本是生活在哈尔滨的犹太人趣事。


不是很出彩


品相不错 够厚实 慢慢看


包装很精细,很好的一本书,帮助了解哈尔滨这座城市,与犹太人的渊源


这方面很到位的,而且运送也很快,书的质量也还可以,还是很不错的 哦!


写哈尔滨犹太人的书。语言平实,朴素,不矫情,但传达的犹太人当年的流离颠沛之苦是那么真切。对哈尔滨和犹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全文没有错别字。字体比较大,行距也比较宽一点,淡黄色类似再生纸,不刺眼,容易读。


两天看完了。阿成的风格一如既往,但是似乎本书的品质比较我看过的前两本他描写哈尔滨的集子是最认真的。适合并非研究地方史但还需要对那个时代那些事有所了解的人。书皮用的纸很不好,脆,书脊朝上扣着放结果就出了死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