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空山疯语

孔庆东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孔庆东  

页数:

373  

Tag标签:

无  

前言

  “荒唐言”背后的“辛酸泪”  余杰  本来,老孔属于我的老师辈,我确实是老老实实地在课堂上听过他讲授《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老师的书,怎么能够让学生来写序呢?可是,老孔说,让你写,你就写吧,何必有那么多顾虑呢?好在我也是一个不太讲究“师道尊严”的调皮学生,便堂而皇之地拿起了笔。  第一次见到老孔,是我刚刚念大二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晚上四处奔波找讲座听的愣头青。有一天晚上学生会举办一个规模庞大的“博士论坛”,参加论坛的全是各个学科卓有成就的老、中、青三代博士。正听得迷迷糊糊,忽然讲台上站起一个大汉,短短的平头,一身蓝色牛仔服,声如洪钟地讲起金庸武侠小说来。这是哪路英雄?我连忙向旁边的同学打听,同学告诉我,他是中文系的博士,名叫孔庆东。与台上个个文质彬彬、衣冠楚楚的学者们相比,这位孔博士像一个工厂里地地道道的“工人阶级兄弟”,不知天高地厚地闯进了“组织部”。他讲金庸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赢得了那天晚上最多的掌声。而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的是他回答学生提问时所说的几句话。有学生问,目前北大学风不正,学生厌学,精神的北大已经日益被物质的北大所侵蚀,对此孔博士有何看法?一般人对这样尖锐的问题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一个在读博士,当然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怎么敢在公开场合批评校方呢?然而,孔博士口无遮拦,历数他所观察到的北大近年来的丑恶现象,例如舞厅散场后若干女生随大款的名车绝尘而去等等,然后他斩钉截铁地说:“北大,你不该如此堕落!”话音未了,掌声雷动。在90年代初的北大,我听了无数场精彩或者不精彩、相当著名的人物或者不怎么著名的人物的讲座,却是第一次听到这样随心所欲的发言,第一次遇到这样真正达到了“我口说我心”的北大人。于是,我记下了他的名字。  我念到大三的时候,孔庆东毕业留校了,系里的传达室里增添了一个写着“孔庆东”三个字的信箱。那时,我自己所写的作品还无法公开发表,我把它们打印好并装订成小册子,送给朋友和老师看。我很自信,我所写的一定是好东西,因此常常把小册子塞进中文系老师们的信箱中。当我看到有了一个“孔庆东”的信箱时,就毫不犹豫地塞了一本刚编印的文集《明天》进去。不久,他就托同学捎口信给我,约我见面,一见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立刻成了好朋友——尽管我还是叫他“孔老师”,但我更多的是把他当做朋友看待。到了我大四的时候,编印了本科时代最后的一本文集《思人》。完稿后,我请孔庆东写篇序,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这篇序便是收在本书中的《送余杰序》。再后来,我上了研究生,出版了《火与冰》等集子,而老孔的《47楼207》也横空出世。世上的事情就有那么巧:我也恰恰住在老孔住过的47号楼。  老孔的《47楼207》出版后,许多读者把他看成是“幽默大师”。这个桂冠让老孔很是尴尬。在现实生活中,老孔不是一个幽默的人,相反,他很严肃。他的文章,骨子里的东西也并不是幽默。一般人读他的“荒唐言”,觉得有趣、好笑,却很少有人能够读出他“荒唐言”背后的“辛酸泪”,感受到他内心的悲怆和忧伤。我想,假如说《47楼207》更多地体现了老孔“荒唐言”的一面,那么《空山疯语》则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泪”。当年曹翁写《红楼梦》,感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今日的老孔,何尝没有这样的心绪。所以,《空山疯语》的第一篇,题目就叫《我不幽默》。老孔说,他真心想学习的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好像也很幽默,但他最好的作品却是不幽默的、让入落泪的《骆驼祥子》、《茶馆》等等。“我立志要严肃,非常‘幽默’的严肃。当刽子手的子弹没有打中牛虻的心脏时,牛虻捂着伤口说:小伙子,沉着点,瞄准了打。你会认为这是幽默吗?朋友,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幽默’吧,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会穿透语言的迷雾,在‘严肃’与‘幽默’之间自由地翱翔:一时达不到这个境界也不要紧,只要你首先记住这句话:我不幽默。”对于老孔的被“误读”,我跟他一样痛心。为什么“被理解”是如此的艰难?  我读老孔的文章,当然也时不时地开怀大笑,但笑过之后,我常常被一种深沉的悲哀所笼罩。我读老孔的文章,就像读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的小说一样,笑是暂时的,而伤感则是漫长的。克里玛的作品,叙事风格轻松幽默,其目的却是为了“对抗我们生活中的荒诞”。在《一个伤感的故事》中,克里玛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些最杰出、最有创见和创造性的人沉默了,而某些精神贫乏而最无创造性的作家和哲学家却正在受到吹捧和拔高。……他们毁坏了大量的书籍,禁止许多电影上演,搜查了所有的图书馆。他们还取消了国际新闻,尽力在广播中塞满他们的节目,以便取代外台广播,以致把语言滥用到不再像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语言。他们还废除教会、剧院、杂志、出版社、科学学会以及其他文化社团,甚至把这座城市街道上古老的鹅卵石都连根拔起来”。主人公选择了留下,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便意味着紧密关注人民的命运,不能忽视它,应该为那些不能为自己辩护的人辩护,表达他们对自由和对一种更具尊严的生存方式的渴望。他用“幽默”(它的背后是智慧)来对抗“荒诞”(它的背后是邪恶),“生活正是这样,它只让你在两种苦难、两种虚无和两种绝望之间进行选择。你所能做的,也只是从两者之间选择你认为比较容易忍受的,比较吸引人的,使你至少能保持一点自尊的”。我觉得,这段话可以作为理解老孔的文章的钥匙。否则,仅仅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读老孔的文章,你只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与《47楼207》相比,《空山疯语》中的文章更有分量也更耐读,除了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外,有不少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的长文。如《陈寅恪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百年回眸看女装》、《金庸小说情海拾贝》等,显示出老孔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研究者的慧眼慧心、功力苦力。所谓“慧眼慧心”,是指他独具只眼,善于在他人忽略的地方挖掘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来;所谓“功力苦力”,是指他有坐“冷板凳”的功夫,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淘出粒粒金沙来。老孔的学术文章同时也是性情文章,他曾经说过:“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读书、查资料、坐冷板凳,归根结底是一种技术。当这些都做到以后,最后差在哪里呢?我觉得就差在你是不是有生命,你对生活是不是有新鲜的感受。你要是没有新鲜的感受,这些就没有价值。”我同意老孔的这一观点,也敬佩他在日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不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的学院里,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作出的巨大的努力。正如陈平原先生所强调的那样,学者应当具备“人间情怀”,把人间情怀压在纸背,方为第一流的学术。老孔的学术文章,有材料、有文采、有观点、有思想、有感情,甚至连高中生都能够读懂,与时下那些故弄玄虚、半文言半英文的论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孔有两个“情人”(这点师母早就知道,我也不妨在此公之于众)。一是北大,二是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其实,这也是我的两个“情人”(不过,我爱金庸,更爱古龙)。尤其是对北大的爱,我们心心相印。正如老孔所说:“我们对北大的感情是不可比拟的,可以说是爱吧。这个爱是那种爱入骨髓的爱,死缠烂打的爱。北大同我们的生命是不能分开的,对我们的生命来说是最重要的。”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相同的感情,在各自的许多文章里,写到了这座永恒的校园。当然,老孔的许多观点我也不同意。就像他在《送余杰序》中所说的,“其实余杰的许多论断,我并不赞同”。例如,他在《毛选的人格魅力》中所表达出来的某种倾向,我不仅不赞同,而且还持针锋相对的观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师生情、朋友谊,并不妨碍我们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近日到老孔家做客,老孔已经开始命令四岁的小孔背他们孔家家传的宝典《论语》了。可是,不安分的小孔背了几句,就溜出门去找邻居家的小女孩玩去了。老孔对小孔的早熟很生气,我劝他说,此乃“好色而不淫也”,这是你们老祖宗说的。而我心里悄悄想,这一定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欲知老孔是否真是如此,看官请读正文。

内容概要

  在孔庆东的《空山疯语》中,他引导读者穿越中国文化的沙漠和密林,会带领读者走进古代妓院 “寻花问柳”,会陪伴读者畅游在金庸的小说世界……你想感受博雅塔下的书卷气吗?你想了解青楼里的奇闻艳遇吗?你想在武侠故事中笑傲江湖吗?孔庆东和他的这本书,可以满足你!   假如《47楼207》更多的体现了老孔的“荒唐言”,《空山疯语》则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泪”。《空山疯语》更有分量也更耐读,除了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外,还有不少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的产片随笔。

作者简介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
十余年来,孔庆东博士先后写出当代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其《47楼207》,《笑书神侠》,《千夫所指》,《独立韩秋》,《口号万岁》,《四十不坏》等书一直畅销不衰,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

书籍目录

序“荒唐言”背后的“辛酸泪”(余杰)第一辑 空山疯语 空山疯语起苍黄,背着书包上学堂。  我不幽默  语不坑人死不休  贾政读《红楼梦》  圣诞与荒诞  “共和国”质疑  人文学者的道义  独立性:坚持与怀疑  痛心的偏激  毛选的人格魅力  要客观看待语言代沟  如此对话  夕阳照高楼  醉婴  孔庆东歪诗选第二辑 阴山煮酒 阴山访鬼闲无事,剖心煮酒论英雄。  北大四博士  十八天大楼的棋  史成芳与保尔  我看钱理群  严家炎:豪华落尽见真淳  陈寅恪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送余杰序第三辑 书山剪径 书山有路勤剪径,学海无牙便喝粥。  苍凉的碑林  略说《万象》的广告  迟到的光复  百年一老舍  扁平人物的高峰~读《(莫里哀喜剧》  悍妇猛于虎——Ⅸ江城》与《马介甫》的艺术表现  比而后鉴——金批水浒一窥第四辑 火山取栗 最爱被人当枪使,一片丹心向阳开。  百年回眸看女装  伟大的二重性格——鲁迅精神一解  现代派诗歌的东方色彩  端木蕻良与东北文化  俳句意境与中国古典诗歌  宋词中的蒙太奇第五辑 金山观潮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金庸万古流。  金庸小说万古传  金庸小说情海拾贝   新派武侠五十年  英雄难得是知音  语到极致是平常  沁园春二首:读金庸第六辑 雪山窥狐 曾卧西岭千秋雪,不惑东山九尾狐。  谁家子弟谁家院——何谓青楼  梦里真真语真幻——诗化青楼  向来痴,从此醉——青楼风光  虽万千人吾往矣——青楼魅力  酒罢问君三语——青楼规矩  枯井底,污泥处——青楼黑幕  烛畔鬓云有旧盟——青楼之爱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青楼与家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青楼与士  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名妓风采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妓女诗文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妓女归宿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青楼侠气  昔时恩,今日意——青楼悲剧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青楼流变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十——青楼末日  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青楼追忆  为谁开,茶花满路——青楼功罪

章节摘录

  第一辑 空山疯语  我不幽默  《47楼207》是我在教书和科研之余胡乱杂凑的一本游戏之书。虽然说书中的许多文章引起过比较大的反响,我个人也颇有几分敝帚自珍,但我仍不过把它视为一种羞于出手的“非正品”,觉得作为一名北大教师,而且三十多岁了,写的书还是这个水平,“难见真的人”。可是书出版之后,居然一片褒扬之声,偶有几句批评,听着也非常善意。特别是这次与几位朋友去南方八大城市巡回签名了一圈,所到之处,读者的热情和真率简直令我无法承受。每到大学演讲,三百人的礼堂往往要挤六百人,南昌大学的窗台上都站满了学生。他们的党委书记说这是90年代从未有过的盛况,我恍惚又回到了80年代的北大。不论在当时还是事后,我都深觉愧对那些赤诚的眼睛和渴望的面庞。我经常这样回答学生:我的书写得很一般,你们之所以这么喜欢,这么激动,你们甚至说你们的中学、大学都“白念了”,那不是因为我的书好,而是因为现在的好书太少,坏书太多了。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应该向读者深深地道歉。  然而使我渐渐不安的是,许多读者大概受此书“包装”的影响,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幽默”问题上,经常拿我跟一些幽默作家比,褒也幽默,贬也幽默,进而认为书中越幽默的就越是好文章,不幽默的就是“水分”。近日各地报刊约稿,也指定要“幽默文章”。我一生最大弱点,就是不愿拂人之意。可是我幽幽地默默地想了几天之后,终于决定还是把自己并不幽默这个隐私公布出来,起码要说明我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想象的那种“幽默的人”,这样,我就不至于幽默的牙掉了,硬往不幽默的肚子里咽了。  首先说我在生活中不幽默。我脾气不好,感情冲动,遇事认真,宁死不屈。我从小就因顶撞父母经常挨打,结婚后对太太不会甜言蜜语,经常恶意挖苦,把对别人太太的蔑视和仇恨发泄到自己婆姨身上。对刚刚三岁的儿子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其实他不过是《三字经》背得慢一点而已。打完了还要问:“你说爸爸为什么要打你?”儿子挥泪答道:“养不教,父之过。苟不教,性乃迁。”在社会上,我疾恶如仇,经常跟售货员、售票员吵架,帮助弱者报复强者,帮助警察抓坏人,谁要骗我的稿费,我就琢磨着是砸他家的窗户还是直接砸他的脑袋。  在工作上,我因为从小营养不良,智商不高,一直靠刻苦勤奋来“比学赶帮超”。我现在的工作是文学研究,我一向视文学为很庄严很高尚的事情,从未存过游戏文学的下流心理,连“为艺术而艺术”的人我都为之惋惜,常劝他们走出象牙之塔,投身改革洪流。我自己写的文字,一向以有立场、有个性自负,所谓的“幽默”,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段,有时是为了说得含蓄,有时是为了说得精练,有时是为了说得形象,总之,一定是为了一个另外的东西,绝不是为幽默而幽默。我自认为最好的文章,并非那些“幽默”之作。孔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我希望读者通过我的“幽默”去知味,去看到那幽默所指向的东西,看到我的严肃,我的认真,我的固执,我的迂腐,我的愤激,我的忧伤,总之是看到我的“不幽默”。我这样说,并非否定幽默本身的艺术价值,而是希望读者不要买椟还珠,看看盒子还算漂亮,最好再打开看看里面装的是珠宝还是魔鬼。就比如写学校生活的那几篇文章,并不是我为了逗乐瞎编出来的,那就是我真实生活的记录,连细节都是真实的,我的老同学们读了都非常感动,还给我补充了不少新的材料。我写它们无非是怀念一种东西,弘扬一种东西,这同时当然就意味着拒斥某种东西,批判某种东西。到处都有读者问“毛嘉现在在哪儿?”“头猛现在干什么?”如果没有严肃和纯真在里面,我想再逗乐的“幽默”也会过目便忘的。  有些评论把我和钱钟书、马克?吐温比,这些善意的比较实在是害我,使我受到了不少的背后嘲骂和暗中怀恨。其实我是比不了他们的。我最敬仰鲁迅的文字,但我一辈子也学不到。钱钟书的博学和机智也是我学不到的,但他的幽默在立场问题上跟我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不想学他老人家。至于林语堂、梁实秋,我坦白地说一句:不喜欢。我真心想学习的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好像也很幽默,但他的代表作恰恰是并不幽默的、让人落泪的《骆驼祥子》。还有活着的王蒙和王朔,他们的作品也是以不幽默的更好。立志幽默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别人幽默的对象。所以我立志要严肃,非常“幽默”的严肃。当刽子手的子弹没有打中牛虻的心脏时,牛虻捂着伤口说:小伙子,沉着点,瞄准了打。你认为这是幽默吗?朋友,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幽默”吧,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会穿透语言的迷雾,在“严肃”与“幽默”之间,自由地翱翔。一时达不到这个境界也不要紧,只要你首先记住这句话:  我不幽默。  赵忠祥大叔的大书——《岁月随想》,在祖国各地的书肆地摊上已经随想了颇有些个岁月,这本来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蒸蒸日上的表现之一,说明不管什么文化层次的劳动人民都可以写书出书,我们的扫盲事业已经从《夫妻识字》那种粉笔加黑板的苦难岁月,进化到“告别铅与火”的电子排版时代了。怪不得春节晚会上宋丹丹大婶激动地表示,要学习倪萍的《日子》,写它一本《月子》。这时导演给了赵忠祥和倪萍一个特写,看他们笑得多甜蜜,让人禁不住想唱:“黑咕隆咚天上,出呀么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  可是,偏偏有好事者吹毛求疵,愣给《岁月随想》一书罗织了一大堆语法和印刷错误(详见《北京青年报》1999年4月16日第9版以及其他报刊其他版)。按照这些好事者的逻辑,凡国家正式出版物,尤其是印数达到一定规模,足可给出版者和作者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的出版物,就必须表达清楚,没有语病,否则就属于假冒伪劣,坑害读者,可以到“消协”去揭发控诉。这种逻辑应该说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被打成极左思潮,说你是破坏民主,反对自由,干扰市场经济。特别是,咱赵忠祥大叔是“全国第一脸”,把这张脸打肿了,全国人民都得跟着一齐充胖子。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赵大叔的大书写得应该还算是不丢人的,完全能够代表中央电视台的整体文化素质。我们不应该用学术著作的标准或者文学创作的标准去横挑鼻子竖挑眼。退一步说,学术著作和文学创作的文字质量又如何?内部人都清楚,那也是读着读着就要吃个沙子吞个小虫的。许多大书都以勘误表做陪嫁,结果勘误表还需要“再勘误”。我的一位朋友的博士论文,书中所有的“情感”一词全部印成了“性感”,什么“文学的审美性感”、“军民的鱼水性感”以及“居委会大妈的淳朴性感”一大堆,这能怪博士的语文水平差么?我以为责任主要在出版社。出版社的所谓“责编”,在我看来有许多属于“贼编”。他们很少有校对三遍以上的,最恶劣的一遍也不校,还经常把书稿的校对推给作者,不懂得作者自己是最不适宜做校对者的起码道理。校勘学上把校对比做仇人相对,校对者不但要具备鸡蛋里挑骨头的狭隘心胸,甚至要怀着搞一把文字狱的阴暗心理,才能把好质量关。自己的文章自己校,当然怎么看怎么水灵,这也就难怪赵大叔拍案而起,宣布《岁月随想》洁白无瑕了。我也想帮赵大叔说一句:“就算俺的书里有点小麻子大疤瘌,你们想咋的!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事实告诉我们,语文水平下降,出版质量下降,是当前全社会的普遍问题。在一个连工具书都敢胡编乱造,连二十四史都敢随便雇几个大学生胡乱翻译的时代,咱们好意思单单欺负赵大叔这么个实在人么?如果说书籍一定要错误率小于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才准出版的话,那现在的出版社可以全部查封,出版物可以全部烧毁。党中央的宣传部门三令五申要注重社会效益,但下面的出版部门就是唯利是图,只顾利用名人赚钱,而不替名人把好祸从口出的大门,结果是流毒甚广,不把读者坑害得火冒三丈不罢休。中国的大部分读者,是比赵大叔的文化水平还要低许多的,他们以为一个人天天上电视,年年闹晚会,比中央领导还要出风头,那肯定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金口玉牙,说啥是啥的。不但赵大叔书中的人生道理他们会牢记,以后见到动物时,他们也会模仿《动物世界》的语调憋着伤风的鼻子说:“春回大地,小袋熊发情的季节又到了……”所以说,读者无罪,名人也无罪,而利用名人效应去赚读者的人民那个币而又不认真把好名人的文字关的那些人才有罪。《岁月随想》等书的编辑质量问题,不应该成为名人出书的拦路虎,而应该成为名人们继续出版高质量著作的铺路石。谁规定非得博士硕士才能出书?有一句电影台词说:“解放才九年,要那么高的文化上大学,等于是把工农子女拒之门外。什么是上大学的资格?这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赵忠祥大叔等名人,也算是我们国家日夜战斗在第一线的辛勤劳动者,他们脸上和舌头上的老茧,就是他们出书的资格。不让他们出书,岂不是要把贫下中农的肺都气炸了?宋丹丹大婶就第一个不答应。所以,我理直气壮地支持赵大叔宋大婶们多快好省地猛出书,并把本文的标题郑重地赠与他们,只是这个标题要断开来读:第一,语不坑人;第二,死不休。要是理解错了,休怪小生,那一定是这篇文章又遇到“贼编”了。  一天下午,贾政处理完一件贪污案,把那个侵吞了十万两银子的家伙调到一个边远省份去当副省长。离晚上会见外宾还有几个小时,便从办公桌上拿起《红楼梦》来看。这是新来的秘书马小姐特意推荐给他的,说这是现在最畅销的书,已经连续一百零八个礼拜霸占排行榜之首了,作者叫曹雪芹,听说是个风流寡妇,就凭着这本书的稿费,已经腰缠万贯,在太湖造了一座水浒城,养着一百零八个白嫩面首,日日操练,这样的腐败现象不整治,党风民风怎么能够扭转,再说这娘们儿今天敢造水浒城,明天说不定就敢去买您府上的大观园呢!  马小姐说话时一边正气凛然,一边偶尔飞个媚眼儿。她早听说这位贾部长为官死板得很,一天到晚正襟危坐,反他妈腐倡他妈廉,部长当了不到三年,他的秘书小姐换了十二个,据说一个也没捞着让他调戏一回,一个个都气跑了。不过前途还都不错,都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否则谁愿意给这样的瘟官当秘书?!我们这些做基层工作的同志,也总得有个翻身出头之日呀!听警卫员小乔说,他的内裤都是带补丁的。他这是憋着要成为诸葛亮周恩来焦裕禄李雪健那样的圣贤哪!可马小姐就是不信一个四十岁出头的首长这么早就开始保持革命晚节。人家美国的总统锅里炖,也是四十多岁,人家还是一把手呢,可人家在秘书面前一点架子也没有,该脱就脱,该摸就摸,弄得那些娘们儿分赃不均,轮番跟他打官司。可人家这边打着官司,那边国家大事一点没耽误,又收拾伊拉克,又收拾苏哈托,还忙着招待咱江主席访美。贾政,贾政,你怎么就不向你那儿子学习学习哪?真是不肖之父。这回出了个曹雪芹,把你们家的烂事抖搂个底朝上,我看你还能装到哪一天。  马小姐知道贾部长读书很快,一下午能批阅四百多份文件。估计贾政早该读到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说不定已经读到薛蟠作诗了,她特意在一些“重要回目”夹了几根吊袜带当书签以引起首长注意。她端着一杯咖啡进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反应。  贾政一见马小姐,立刻招呼她说:“小马同志,我要很好地感谢你呀。你向组织上推荐了一部好书。这里边写的都是我们家里的实情,而且有些事情我以前还不知道嘛!我早就讲过,反腐倡廉,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这本书就如实描写了我在自己家里反腐倡廉的若干情况,比如宝玉挨打一节,写得好。当时要不是家母苦苦为他求情,我肯定大义灭亲,当场把那畜生打死。想不到那畜生背着我还有这么多无法无天的罪孽,这明明是我们扫黄打非的活靶子嘛。这本书,应该获‘五个一工程’奖嘛。我要写一篇书评,题目就叫《大观园里做清官》。你明天给北大中文系打个电话,叫他们派个教授给我起草一下。再通知社科院,组织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地点,就在水浒城吧,我要见见那位雪芹同志。我想建议她再写一部《金瓶梅》,把西门副部长他们家的事也宣扬宣扬。当年武大郎卖烧饼缺斤短两,假冒伪劣,他兄弟武二郎杀害野生动物,破坏旅游,兄弟俩还合伙霸占民女潘金莲,阻挠自由恋爱,维护封建礼教,多亏西门副部长仗义行侠,为广大消费者除了二害,救潘金莲于水深火热……”  小马远远站在桌前,听首长肯定了自己推荐的书,心里痒忽忽的。只是不明白,这《红楼梦》跟他妈反腐倡廉有什么勾搭,潘金莲怎么又是武大郎的老婆。站得有点累,她从高跟鞋里抽出一只脚,用脚趾去搔另一条腿的圆圆的腿肚子。贾政看见,关心道:“你站累了吧,过来坐一坐吧。”  首长让站就得站,让坐就得坐,这是秘书守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可是贾部长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个贾部长自己坐的沙发,来汇报工作者一律站着,据说这是学习林彪,提高工作效率。那沙发一个人坐嫌宽,要是两个人坐……。  一个月以后,人事处又忙着为贾部长换秘书了。贾部长还是那套话:“这么有才华的好同志,放在秘书岗位上,实在埋没了,应该让她到更重要的岗位上磨炼磨炼。我的秘书嘛,找个更年轻一点的就可以了。”  马小姐现在是反腐倡廉第六办公室的副主任,享受副局级待遇,自己有一间宽大的办公室。正主任牛小姐是贾部长的前任秘书,她接待马小姐报到时,诡秘地一笑说:“早知道你要来,办公室都给你准备好了。不过只放了一个沙发——反腐倡廉嘛”。


编辑推荐

  假如《47楼207》更多地体现了老孔的“荒唐言”,《空山疯语》则更多地袒露出他的“辛酸泪”。《空山疯语》更有分量也更耐读,除了妙语连珠的短文以外,还有不少一气呵成、气贯长虹的长篇随笔。  ……读老孔的文章,当然也时不时地开怀大笑,但在笑声之后,常常被一时深沉的悲哀所笼罩。笑是暂时的,而伤感则是漫长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空山疯语 PDF格式下载



他引导读者穿越中国文化的沙漠和密林,会带领读者走进古代妓院 “寻花问柳”,会陪伴读者畅游在金庸的小说世界……你想感受博雅塔下的书卷气吗?


喜欢孔庆东源自看百家讲坛中他讲的金庸武侠,感觉这个人很有思想,也很幽默,是做学问地人。后来把他讲的鲁迅系列也找来看了,收益匪浅。这本书已看了一半,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读来经常会让人思考许多的东西。正如第一篇《我不幽默》中所说的,看孔庆东的书,不能仅仅从幽默的角度来看,幽默地表面常常隐含着许多认真的思考。喜欢这类人,不花哨,不造作,但能给人启迪,也希望能读到更多的作品。


语疯心暖


看到书名之后就有点惊喜,拿到书之后更是让人兴奋!喜欢幽默而严肃的疯语!


很喜欢孔庆东老师的书,感觉就好像是在自己耳边说的一些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可以让人学到很多做人的方法


孔庆东老师的作品,很幽默,挺好的。


老孔就不用介绍了,这次打包购买的全部是孔和尚的书,知识,伦理,道德,人性,种种体现一个学者的独特理解和看法


很喜欢孔老师的书啊 好好看看


孔教授的文笔如歌呀


该书具有人文价值


有些文章还不错


买书就**当,各种方便,各种实惠。


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真实的正面的东西。


敢说,敢作敢为。


看孔庆东的这本书感觉吸收到了很多不懂的文化观念与人生信念。比如在第六辑中记述青楼的文化一段,很有新意:以往觉青楼这只是男嫖女娼之地,没有想过青楼在文人心中的分量,在中国文化中的分量!!!只是这本书写金庸的那几篇都与《笑书神侠》那书重复,颇郁闷啊~~~总体上我是很钦佩老孔本人的,这“北大醉侠”啊!


孔和尚的指点江上激扬文字功夫甚是了得,很沉重的问题在他那里举重若轻,半疯之间萧炎人生,精彩


好书,醉侠,憨态可掬


全书为孔博士性情之人的性情文字,很多观点为孔博士的个人己见。但是字里行间却渗透着孔博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姑妄听之,亦可信之。


什么时候补给我??这本书买了一个多星期,另一本同时买的书都收到了。请回复!!!!


虽然大部分文章都读过但是还是忍不住重读一次挺不错的!


这本书没有千夫所指和成名作47楼207好。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孔庆东,建议买上面两本旧时文人最惬意的时光,就是一边喝着烧酒,一边吃着兰花豆。一手还可以扣着臭脚丫,有小脚老婆的话闻一闻夫人的脚,大呼过瘾。闻一多有句话,痛饮酒熟读离骚,真乃名士。不过现在,能在饭桌上捧本孔庆东的书,你同样能如此惬意,喝酒读老孔,一个字,爽。孔庆东的文字是有灵性的,正如我读他的47楼207,写的真妙,像一阵清风,从你左耳进,不一会从右耳出去了。所以看完书心得绝少。不过生活就是如此,惬意就好,舒坦最棒。


挺好的风格潇洒。。。


  先是书名,接下来是作者,翻开了才反应过来,之前确实是知道这个人的,翻了几页,打算看下去。2013.04
  看了之后,总觉得作者更像一个大学搞学术的老师,而不像一个作家。其中,作者的一点点成长经历很不错。然后就是一个关于金庸小说的看法,以及其中的情。作为一个很容易被左右的人,看完之后很佩服金庸了~再就是最后面关于青楼,确实是,诗庄词媚,对青楼有了新的认识。本来是想说,古典文化的没落也使得现在不存在青楼,(抛开道德和政府来看)。但是在写这些的时候,突然想到,现在的演艺圈不俨然一个现代版的“青楼”了么??如果是从文中了解了青楼之后,在这里,没有贬义。2013.04


  当然这是跟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孔和尚最近出书频繁 凑数迹象也越发明显 几篇经典每部都发 略显滥俗。
  
  但是孔和尚的思想性还是没的说 而且他每每能含蓄表露自己观点 让懂的人更懂 而且没有把柄 这就比袁飞飞之流高得多了。
  
  
  
  


  最近一直在看孔和尚的博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第二感觉是这是个看透很多事情的狡猾大叔。想当初本科毕业论文受他的影响写了和金庸相关的话题,现在再来看看这些疯语,还是很有感触的。


虽然每个人的品味不一样,但我多少觉得有些过了。


@布老师
谢谢你,为了你的留言,也为了你说出“多少有些过了”。
我写书评不多。但是或许有些书在特定时候对人有特定影响,所以,很主观了些。
或许我年轻而已,说不好。不过,我还是坚持这样。
虽然,我也有时候觉得,有点过了。


确实过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