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场中国答卷
2008-6
重庆出版社
郭继卫
140
难忘的二00八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人民遭受巨大伤亡和损失,人民军队如何快速有效执行救灾任务,当即面临严峻考验。巴渝自古是一家,位于重庆市的第三军医大学更是灾同身受,心急如焚,情系灾区人民生命安危,倾全校之力,紧急实施全方位、高效能的医疗救援,当晚就派出医疗队,星夜兼程,打响了由省外进入灾区救治大批伤员的第一仗。 第三军医大学长期坚持以军事医学为重点和特色,平战结合,寓战于平,战备训练严格扎实,从而在思想作风、救治技术、队伍组织和物资装备上,为应对突发抢救事件奠定了重要基础。此次抗震救灾中,三医大迄今已派出7支医疗队、9支防疫队和1支心理救援队,克服重重危难,成为一直奋战在灾区前线的骨干力量,在共赴国难之时,充分发挥了军医大学无可代替的关键作用。 由三医大派出的从省外进入灾区的第一支医疗队共38人,集中了全校战创伤方面的专家,大都有参加军事行动卫勤保障和部队演习的经验。他们忠实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以精湛的医术成功救治了大批灾区伤员,被四总部首批通报表彰。 特大地震,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获得了无可比拟的收获,那就是在危难中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军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伟大力量。我们要极其珍惜和凝炼这种精神和力量,其中也包括如何从悲壮中坚定信心,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指导今后。作为第三军医大学派出的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西南医院副院长郭继卫同志,是卫生勤务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在灾区出色完成了医疗救援的组织指挥。与此同时,结合亲在一线的所见、所闻、所作、所感,深入思考探索许多重要问题,如突发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军事特色;社会与军人对“灾后效应”的认识与防范;灾难应急救助的经验与不足;基于国家非传统安全考虑的灾后重建;乘“震”而上的国家与军队软实力建设,等等,从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在《瞭望东方》、《世界军事》、“新华军事论坛”上以专稿形式发表,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这种立足抗灾又不限局于抗灾、出自感性而到达理性的深远思考,是此次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中的一个新的思维和工作特色,也是军医大学按照我军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必须认真研究与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作者在执行任务中完成的随笔、记事和诗作也在新华网、人民网上发表,颇有转载、点击率,下一步还将《解放军文艺》、《军营文化天地》、《红岩》等杂志刊登。郭继卫同志以其平时的长期积累、亲自参加抗震救灾的实际感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思考,以及流畅生动的文字语言,完成了这部写实和政论相结合的战地感人佳作,并将结集出版,我很高兴为之作序。 灾难终将过去,灾后建设还将持续,借助总结此次抗灾经验,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军医大学发展的总要求更是长期的任务。从这一角度“08抗震大救援”是我们的考场,也是我们的答卷。
本书作者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陆军大校,在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救援中,被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队长,于5月12日夜即率队奔赴地震灾区执行抗灾救援任务至今。 本书他真实记录了在地震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想,本书配有近七十幅照片。
郭继卫,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陆军大校,在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救援中,被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队长,于5月12日夜即率队奔赴地震灾区执行抗灾救援任务至今。发表过百万余字的军事学术及军事文学作品,包括军事专著《制生权:军事变革的未来制高点》,有关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Military Rexview》(美国《军事评论》)、《Militarv Medicine》(美国《军事医学》)等发表,长篇小说《赌下一颗子弹》获重庆文学奖及总后军事文学奖。
序·程天民序·黄济人自序:神圣与悬念开卷诗篇:中国考场中国答卷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汉旺的废墟震灾亲历:震碎我家凝聚我心——一次大灾如何教育三代人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医疗队刚到灾区时的景象透过大灾问路未来 “后灾效应”与国家软实力——反思:这是一次普世震痛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瓦砾场上最可爱的人震灾大救援的军事特色与启示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为了62名灾区兄弟:首批伤员大转运 从汶川大地震灾害看新世纪的人类安全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心脏停跳抢救复苏成功 从震灾救援看军事安全观的新拓展 灾后设问:“如果”尽管残酷,我们不能省略——一名军医对汶川大地震某些可能性的反思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花季女孩,为保住上肢而战斗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逝者之震撼,来者之灿烂应急救援纪事:你是地震之神,我是抗震之神——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工作记事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将星在一线闪烁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孩子:抗震救灾中的苦难之花震中20日: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第一医疗队抗震救灾大事记 军医影像:流淌的悲壮和凝固的信心——医疗队: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睡梦中,我曾被冻醒、向妈妈诉说寒冷 四季翠碧的南国 顷刻间被冰雪充填 叙述长江古老文明的双眸顿失明珠般的光彩 国之动脉为冰栓梗阻 黑夜、孤单、饥寒…… 利剑般穿透万水千山 那最艰难的冰封时刻 是妈妈——用胸怀当做暖被 用躯体遮挡阵阵雪雨 我和妈妈颤抖在一起、融化掉眉梢上的冰凌 妈妈呀,呢喃道:快长大吧 翅膀再硬些 你离太阳越近就会更暖 妈冷无碍,盼你飞呦 这就是中国考场 这就是中国答卷 阳春三月、是我家乡播种的时节 传说冻土更加肥沃 全家憋足了劲 耕耘、又屈指计较秋后的收成 却忽然,些许不屑之子孙 纵火于妈妈的老屋 五个妹妹像凤凰一样涅磐 也许,直到烟突火起 都不知道暴徒为什么这样对待孱弱的她们 但是,在天国,正义之神会照料并伸冤 后来,浴火的小妹向海那边飞去 所到之处,几多横生的风雨波澜 妈妈不哭、妈妈一直笑着,无论赞许或漫骂 笑看那鲜红的旗帜和火焰色的星辉 释出那历经百年屈辱之后,妈妈本性中永恒的和善 这就是中国考场 这就是中国答卷 家,总是想儿女们个个出息、安好 田野绿了,桔花开了 小女儿衔来圣火的种子、带着几分委屈回家 妈妈来不及安慰她 便惊悸于,一个刺进她心头的时刻、大地深处的裂断 巴蜀天府,漫山青果震落于滚滚尘寰 猝不及防的妈妈 慌忙用脊背护住待哺的婴儿
这位军医队长,用他亲身经历,用他最炽热的情感,用他最真实的文字,记述了发生在废墟上的故事。这些故事显然有别于其他故事,这个过程我想对于我和广大读者来说都是应当经历的。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重庆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黄济人 灾难终将过去,灾后建设还将持续,借助总结此次抗灾经验,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军医大学发展的总要求更是长期的任务。从这一角度“08抗震大救援”是我们的考场,也是我们的答卷。我很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看看这部写实和政论相结合的战地感人佳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著名医学家 程天民
《中国考场中国答卷》作者用他亲身经历,用他最炽烈的情感,用他最真实的文字,记述了发生在废墟上的故事。这些故事显然有别于其他故事,因为在这些故事里面,有着作家最直接的剖析,比如对灾难发生后救援工作的反思,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该如何乘灾崛起的思考。全文既有共赴国难的感性豪情,又有问路未来的理性冷峻,有文学纪实,也有学术性极强的研讨性论文,更有在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图片故事中,作家是如何去实现精神升华、心灵洗礼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