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莫里斯·罗沙比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莫里斯·罗沙比  

页数:

222  

译者:

赵清治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定稿于1987年,并于1988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因此,自出版迄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了。从那以后,关于蒙古帝国的著述陆续出现。在佛里奥学会所出版的2005年版本中,我曾在书后附了一个近些年蒙古学研究重要著作的目录。在我这本书之后问世的大多数著作都集中于蒙古帝国的总体研究。学者们对蒙古在西亚地区的统治给予了充分关注,这是由于伊斯兰中东史学家开始把蒙古时代和帖木儿王朝时代看做理解该地区历史的关键因素。贸易、艺术和文化等在蒙古帝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这部分应归功于几次以蒙古时代为主题的艺术展览。在克利夫兰艺术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当丝绸是金子时”的精彩展览,介绍了有关中国和中亚纺织品的情况;而在大都会博物馆和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所举办的“成吉思汗的遗产”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展览。这些展览强调了中国对伊朗艺术的影响,揭示了在蒙古人的推动下,各地区艺术和文化相互影响的增强。艺术史学家对蒙古人历史作用的评估往往更加细致人微,发人之所未想。1968年,由李雪曼和何惠鉴组织,在克利夫兰艺术馆举办的蒙古统治下的艺术精品展,向人们展示了元朝在中国绘画、纺织品以及瓷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此后,他们又举办过几次元代艺术展览,加上元代艺术研究著作的问世,对帮助人们认识蒙古对中国艺术的促进起到了很大作用。玛莎·韦德纳尔关于元代宫廷绘画收藏品的研究,沈傅对忽必烈孙女对元代宫廷绘画收藏所作贡献的文章,都提供了蒙古人保护艺术的重要证据。景安宁的研究结论认为,现存忽必烈及其妻子察必的画像出自尼泊尔画家阿尼哥之手,这非常有助于人们理解元朝作为多元文化艺术中心的地位。我自己关于管道升的研究文章则介绍了这位有作品传世的元代女画家的绘画。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学术著作研究了元朝社会的各个方面。韦尔·萨克斯顿完整地翻译了拉施都丁不朽的权威性世界史著作《史集》,其中包括准确反映伊朗史学家对忽必烈及其王朝所作的重要分析的部分。柏清韵则对宋朝和元朝妇女的社会地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格莱恩对自宋代到清代货币和金融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有关元朝货币政策的有用信息。萧启庆出版了有关元代军事的重要著作,而大卫·莱特则重点研究了元朝的军事战略。詹尼弗·杰伊分析了宋朝遗民拒绝就职于元朝政府的原因。托马斯·康兰和大卫·贝德则研究了忽必烈对日本和爪哇的海上军事远征,加深了人们对此的认识;我本人对拉班·扫马旅行所做的研究,为忽必烈和蒙古与欧亚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最后,由保罗·史密斯和理查-冯·葛兰编辑的论文集中收入了有关元朝农业、新儒学、妇女地位、都市化、出版以及医学等方面的论文;等等。假如我能有机会对本书加以补充修订的话,我将会提醒人们对忽必烈以及蒙古统治的黑暗面给以充分的关注。大约二十年前,为了纠正人们一味地把蒙古人描写为抢掠者和野蛮人的偏颇,我和其他一些蒙古史学者集中研究了蒙古人的一些积极贡献。但是,我们并无意忽略因蒙古人侵而造成的巨大生命损失和破坏。莫里斯·罗沙比2008年1月

内容概要

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他半生戎马,率领蒙古军骑长驱直入,踏破了南宋江山,征服了中国的剩余地区,还扬威海外,两次侵入日本。  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忽必烈更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为统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帝国,他和幕僚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以汉法为基础又不为传统中国理念所束缚的政府,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作为天下共主,他以一种空前的开阔胸怀,聚拢各族精英,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他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拥护者,也是热心的佛教徒,还许诺他的许多臣民将皈依基督教,更是穆斯林的保护者。他试图在多种文化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功。  在执政初期,忽必烈大量豁免、减免税赋,鼓励农业生产;给予商人相当高的地位,促使国内、对外贸易异常繁荣;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帝国工匠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激励科学家更大胆的创新。他所统治的帝国,代表着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富庶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畅通的丝绸之路,无保留地被传播到南洋、印度洋,直至欧洲腹地,使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产生向往和倾慕,并刺激了哥伦布远航寻找新大陆。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得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他的先辈们不曾有过他那种统一并统治整个已知世界的梦想,后继者中再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眼光。  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的偏见,“颠覆”人们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影响相当大,被许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莫里斯·罗萨比(Morris Rossabi),国际知名的远东史研究专家,纽约市立大学杰出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及中亚史研究专家,对远东乃至整个亚洲的艺术在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一生著作等身,主要集中在对蒙古民族历史的研究上。代表作有:《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元明时期的女真人》、《1368年以来的中国和中亚》等。

书籍目录

西方人视野下的忽必烈大汗中文版序言序言第一章 早期蒙古人 蒙古帝国的诞生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忽必烈和他的母亲 忽必烈和他的幕僚们 拖雷家族的崛起第二章 忽必烈崭露头角 大理之战 忽必烈对领地的管理 忽必烈与佛、道论争 蒙哥亲征南宋 继位之争第三章 众汗之汗 阿里不哥的挑战 李璮叛乱 察必的角色 忽必烈执政初期的政府组织第四章 征服者 征服中国南方 征服高丽 第一次入侵日本 挑战忽必烈第五章 中国皇帝 社会和经济问题 忽必烈的经济规划 忽必烈与军事 忽必烈的法制体系 忽必烈和儒土 忽必烈和宗教 忽必烈与马可·波罗第六章 文化保护者 新书面语言的创造 元曲及其他艺术形式 绘画 手工艺 保护蒙古文化遗产第七章 统治失误和汉人的反应 阿合马和财政困难 整合南宋 延修大运河 卢世荣的财政政策 桑哥和佛教徒滥权 忽必烈的宗教问题第八章 忽必烈的晚年 神风 远征东南亚 帝国内部的叛乱 忽必烈的个人丧失译后记

章节摘录

忽必烈生活于蒙古帝国的黄金时代。他出生之时,蒙古人开始开疆扩土;他长成之时,蒙古大军已经无远弗届,把疆域远远地扩张到了北方和西方。在这段蒙古史(实际上也是欧洲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里,忽必烈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无疑是两个最显赫的蒙古人。欧亚的历史是从蒙古人开始的。在13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他们经过不断的蚕食,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其疆域北部从朝鲜半岛一直延伸到俄罗斯西部;南部从缅甸一直到达伊拉克。他们的军队曾一路打到今天的波兰和匈牙利。在此过程中,他们消灭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包括统治中东和波斯的阿巴斯王朝、金朝和南宋王朝、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在几十年间,蒙古人统治了欧亚大部分地区,并对其他地区形成威胁之势。虽然蒙古帝国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世纪,但它已经把欧洲和亚洲紧密地连接起来了,由此开始了一个东西方之间广泛接触和频繁互动的时代。当蒙古人对征服地区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他们便既不反对也不禁止与外国人的联系。尽管蒙古人从不放弃他们统治全世界的企图,但是他们仍然热情款待外国游人,甚至款待那些来自尚未征服的王国的旅行者。他们鼓励人们在蒙古统治下的亚洲广大地区旅行,并为之提供方便。在蒙古统治下,许多欧洲商人、手工匠和使节首次到达中国。亚洲的商品沿着商道到达欧洲,随之而起的欧洲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最终刺激了欧洲人寻找通往亚洲航线的热情。因此,蒙古时代间接地催生了欧洲15世纪探索世界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发现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航线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寻找由西方通往印度之路而未果时达到高峰。然而,蒙古人的成就远非仅仅把欧洲和亚洲连接起来。事实上,他们有效地统治了他们所征服的大部分领土。在汉人、波斯人和突厥顾问和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帮助下,他们逐渐完成了由掠夺者到统治者的转变。他们建立了政府和官僚体制,创造了税收系统,使农民、牧民和商人各得其所。由于大多数蒙古可汗对外国宗教都持比较公允和宽容的态度,因此在蒙古统治地区很少出现对某一宗教派别的迫害。一些蒙古统治者鼓励各种本土文化的发展,支持并赞助艺术家、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创作活动。中国的戏剧、波斯的史书撰写、吐蕃的佛教艺术和建筑等都在蒙古占领期间繁荣起来了。但是,蒙古统治的黑暗面决不应该被忽视。他们的军队使得某些占领区完全荒芜,以至于需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复原。他们残酷无情地灭绝了那些敢于抵抗者。一位13世纪的波斯历史学家在描写蒙古人的“屠杀、劫掠和蹂躏”时说,在某次战役中,“刹那间,一个富庶的世界变得荒芜,土地成为不毛之地,活人多已死亡,他们的皮骨化为黄土;俊杰被贱视,身遭毁灭之灾”。现代作家也经常以同样严厉的口吻批评蒙古人,其中一位认为蒙古人使中国的宫廷生活野蛮化,认为蒙古人“对中国文明的所有方面都带来了暴力和破坏”,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价值非常无知,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不信任,因此无力胜任统治中国的重任”。遗憾的是,由于直到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才有了自己的书面语言,因此,作为战胜者的蒙古人几乎没有为我们留下任何有关他们作战以及他们统治蒙古帝国的记录。因此,13世纪蒙古语书面资料非常贫乏,而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编年史:其中包括汉语、波斯语、朝鲜语、亚美尼亚语、阿拉伯语以及其他语言。因此,他们被描写成嗜血残暴是很自然的事。当然,有些描写蒙古人残忍甚至凶暴的离奇故事肯定不全都是事实。

后记

莫里斯·罗沙比撰写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是西方第一部全面论述忽必烈生平的学术传记,在欧美学术界影响相当大,因而被不断再版。该书着重从正面肯定忽必烈和蒙古人的积极贡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特,持之有据,语言流畅,因此,被很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的必读参考书。该书的缩写本已收入《剑桥中国史》中。该书自1988年出版以后,也曾引起了不少争议,此后数年间一直不断有学者撰写文章,对其发表评论。尽管论者对罗沙比的观点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则一致表示赞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常为此赞叹不已,深感作者学术功力非同一般。大到对蒙古帝国的总体把握,小到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甚至连小地名的汉语音译都很少有差错。由于作者占有资料比较全面,因而能够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提出较为公允的评价。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因历史学家的不同解释而发生变化。虽然中国古代史家提倡“春秋”笔法,不主张在史书中直白地表露修史者的好恶,但是史家却往往把某种“善恶”的价值判断寓于字斟句酌的事实陈述之中。而官方历史往往是史家站在当权者的立场上来撰写的,自然会反映当权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即使是非官方史学家,也总是受着时空的限制,被自己所信奉的政治、文化、宗教所左右,因此很难做到不带偏见。从另一方面说,虽然蒙古人建立了人类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帝国,但是,凭借武力取胜的蒙古人却是文化上的弱者甚至失败者。因为直到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才有了自己的书面语言,而蒙古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撰传统,因此,蒙古人自己留下的历史资料便少得可怜。正如罗沙比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胜利者的蒙古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他们作战以及他们统治蒙古帝国的记录。因此,13世纪的蒙古语书面资料非常贫乏,而我们对他们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编年史:其中包括汉语、波斯语、朝鲜语、亚美尼亚语、阿拉伯语以及其他语言。因此,他们被描绘成嗜血残暴是很自然的事。”罗沙比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所反映的政治、种族、宗教、文化偏见,从一元历史思维走向多元历史思维,还历史本来面目。这种尝试是难能可贵的。总的来说,作者的汉文修养是相当深厚的,对汉文原始资料的运用,基本上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但是,译者还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发现了作者的一些疏忽。比如在1988年英文版第180页,出现了一个“Chun-hsothou(钧徐州)”。查元代史料,并无这样一个地名,查《元史纪事本末》可知,这实际上是两个地名,即钧州和徐州,钧州即今天河南省的禹州市,徐州即今江苏省的徐州,这两个地方在元朝都属于河南行省。此外,在1988年英文版第203页,作者说,“1292年4月,纳速剌丁被指控贪污130000锭纸钞,随后被处决了。”这里,罗沙比显然张冠李戴了。忽必烈曾任命中亚穆斯林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刚刚征服的云南地区,他死后,他的儿子纳速刺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据《元史》卷十七记载:“二十九年,……丁未,纳速剌丁灭里以盗取官民钞一十三万余锭,忻都以征理逋负迫杀五百二十人,皆伏诛。”经查,这个被处决的纳速剌丁灭里并非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后者虽然也卒于这一年,但系病死,而且死后追赠甚荣,并被封为延安王。罗沙比表示,在英文版再版时将做修改。译者也加了相应的注释以提醒读者注意。实际上,我希望罗沙比教授在本书的修订版中不仅仅只是修订几处小错误,而是尽可能修正书中的某些观点。而这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己希望做的事情。作者承认,“假如我能有机会对本书加以补充修订的话,我将会提醒人们对忽必烈以及蒙古统治的黑暗面给以充分的关注。大约二十年前,为了纠正人们一味地把蒙古人描写为抢掠者和野蛮人的偏颇,我和其他一些蒙古史学者集中研究了蒙古人的一些积极贡献。”为了取得一种平衡的观点,作者一方面以中国史料,特别是正史为基础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对汉文史料记载的准确性表示怀疑。应该说,作者提出的许多怀疑都是很有道理的,且发人深省。至少,他提出了思考问题的另一个角度。但是有些怀疑则由于缺乏其他史料的支持,因此便显得比较牵强,缺乏说服力。罗沙比希望在本书中纠正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蒙古人和忽必烈的传统偏见,希望重塑蒙古人的形象,原本无可厚非。可是,在某些方面,他显然走得有些太远了。我和罗沙比教授的关系始于神交,上世纪末在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几乎阅读了他的全部著作,包括《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元明时期的女真人》、《1368年以来的中国和中亚》,以及他所编写的《列强中的中国:10至14世纪的中央王国及其邻邦》。我在就蒙古皇室婚姻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参考了他的许多文章,同时也在论文中对他的一些观点坦率地提出了批评。有意思的是,我的导师桂雨时(RichardL_Guisso)教授最后邀请了罗沙比教授作为唯一的校外评审人,他有一票否决权。论文寄给他以后,我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可是,没想到,罗沙比教授仔细阅读了我的论文,并写出了很好的评估鉴定。他还亲自从纽约赶到多伦多大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并把一篇最新资料带给我,以便修改论文时作参考。这种坦荡无私的学者风范令我肃然起敬。译者几年前就有意把这部在西方形成相当影响的忽必烈传记译成汉语,供国内读者参考。但是由于诸事迁延,翻译工作时断时续,加上作者采用的资料包罗东、西方多种语言,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等更是十分复杂,翻译难度相当大。虽然译者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错误恐仍在所难免,万望读者见谅,并祈国内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赵清治2008年1月于多伦多大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至高无上的汗,忽必烈既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也是中原王朝的忠实延续者。在征服土地后,他也完成了对人们头脑的征服,他想获得的最伟大的名声也许不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征服全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而第一位治理中的少数民族皇帝。——著名的东方史学家 格鲁塞在欧美,忽必烈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成地思汗。正如书中所说:“虽然他的遗产是短命的,但他自己一生的成功已经为他赢得了持久的声望。当时的欧亚史学家和旅行在谈到他时,总是称赞有加,马可·波罗的报告使得欧洲人了解大汗的宫廷和他所统治的庞大帝国,而拉施都丁则把他的声望传


编辑推荐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伦敦书评》鼎力推荐。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于天下,西方人视野下的忽必烈大汗,《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是哈佛大学东亚系指定必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PDF格式下载



看到评论这本书的一篇好文,转上来文/李伟长对忽必烈这个历史人物,相信大多数人心情复杂,一方面为他的烁烁战功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又会为他是少数民族人士和对汉族百姓的残酷统治而耿耿于怀。但在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罗沙比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忽必烈“不仅影响令人中国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也深深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在历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唯有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文献不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蒙古人直到成吉思汗时代,才有自己的书面语言,然而蒙古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撰传统,因此蒙古人自己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极少。虽然强大的蒙古军队曾经一路势如破竹,其铁骑踏到了几天的波兰和匈牙利,就连这样辉煌胜利,蒙古人也几乎没有多少记录。历史学家对蒙古人的认识,更多地是来自被他们征服的国家的编年史,而这显然是有偏颇和不足的。如果说成吉思汗的征伐历史,颠覆了东西方的旧秩序,缔造了一个囊括半个欧亚版图,首次形成了一种“世界体系”,那忽必烈的文治武功则在于首次以少数民族统一整个中国,开始了蒙汉文化的交融,更在于把亚洲和欧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开始了一个东方文明互动接触的时代。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中,作者莫里斯•罗沙比着意将忽必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的的儒君”来写。我们读到了一个丰满的忽必烈形象,莫里斯教授既集中笔力书写了他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也写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上他与妻子、儿子以及兄弟们之间复杂的亲情。呈现出一个立体、真实、生动的忽必烈是莫里斯的追求。视角的独特是这本书最为值得赞叹的地方,在宏观的时代环境下解读忽必烈,以强大的蒙古帝国拓展过程为轴,将忽必烈的一生融入历史进程当中去,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从众多的王子中脱颖而出,又如何为消除自己王位受到的质疑,肆意穷兵黩武,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更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在统一中国后,殚思竭虑建立政治制度、税务法则等励精图治的行径。本书根据忽必烈一声几个关键阶段,分八章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展示了忽必烈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一生,也解开了一个枭雄的复杂内心世界。比如,其中有一章:“中国皇帝”,讲述的是忽必烈在统一中国后,如何招募汉族儒生,建立政治制度、经济规划、军事和宗教对策,作者抓住忽必烈的内心矛盾,加以分析肢解,将忽必烈的尴尬处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要顺利统治中国,必须要依靠汉族儒生,可他的部落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对汉族大加高压统治,一方面忽必烈离不开他的部落势力,一方面他又有远大目标,却难以得到理解,作者将忽必烈的焦虑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颇有感染力。八章中,我个人最为喜欢的是“文化保护者”这一章节。作者将忽必烈的文化战略进行了独到的解读策略。莫里斯告诉我们,忽必烈的文化政策不过是政治谋略的一种,他清醒地知道,无论是过于亲近汉化,还是竭力推动本民族的文化,对他的稳定统治都是灾难,于是他决定维护各种文化间的生态平衡。这客观上为元朝后来的文艺兴荣打下了基础,其中包括给元曲一片自由生长天地,重视赵孟頫等人的绘画创新。忽必烈和他的政府很少对元曲、绘画等艺术的创作进行干预。在莫里斯看来,忽必烈的这种种行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他想获得蒙汉两族的支持,从来彻底稳固他的帝国统治。不过,值得读者注意的是,作者的唯一目的在于衬托和塑造忽必烈,烘托和展示他个人的非凡才华、博大胸襟和深远的眼光,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性格。所以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忽必烈,一个爱护百姓、尊重艺术的明君,一个情深意重、深爱妻子和儿子的好男人。而对于忽必烈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兄弟之间的猜忌和残杀,对汉族百姓的残酷压迫式的统治,以及他那痴迷于战争的偏执心理等稍显黑暗的内容,作者却往往一笔带过,未曾加以多少深思。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完成莫里斯自己说的要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忽必烈,至少忽必烈阳光的背面就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虽然说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学者可以不断选择问题、变换视角,见仁见智,对其进行不重叠的考察,但如果只执一条思维线索,也有可能错过很多精彩的东西。或许莫里斯教授本人就是忽必烈的粉丝,不忍下笔晒其黑暗处,也未可知!


真正想去了解元世祖忽必烈还是从电影《马可波罗》开始,4个半小时的电影,7:30上演,结束已经是12:00了,踏着月色回家,不断回味影片中那些壮观的场景和忽必烈的英勇形象。更深的原因是,当时的电影是中、日、意合拍,为了语言表达一致,需要演忽必烈的演员说英语,结果当时准备饰演的人选没有一个可以说英语,当然导演说请英国人来饰演,谁知道此话一出,惹恼了英若诚老爷子,他直接表示:我来演,一个堂堂的中国皇帝,怎么能由外国人饰演。曾记得这个报道在不少报纸上被转载。一直想拜读有关其生涯的著作,这部著作从他为了帝位的争夺开始,直到最终死于此位。整部书详尽描述了忽必烈的帝王生涯以及他在位期间的种种政策。历史上能像元世祖忽必烈这样一位能调和多种不同的文化,治理多种不同的民族,而能有所成就的人,真的为数不多。更难能的是:忽必烈汗的成功,不在臣服中国,而在能将这一广土众民的大国,统一後加以安定当时蒙古统治者安定中国的策略的有以下几项。①分工合作:“使蒙古人统军,西藏人掌宗教,西域人理财政,汉人则普遍充当辅佐”。②实施两元政治:因俗而治,用汉法治汉地,用蒙古法治理蒙古,用西域法治西域;用蒙古的军事,佛教的宗教总其成而已。③政尚宽大,忽必烈时代用人惟才,颇能安抚南人,使新得地区获得必要的安定。这些政策都使得他统治的元朝走向了辉煌,开创了两元政治,即是用汉地成法治理汉地,用蒙古的成法治理蒙古,同时也於若干大原则下用蒙古成法统治整个的蒙古帝国。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豪杰,最终受困于自己的家事:第一,对忽必烈来说,对缅甸、大理、越南、南宋的征服远不如他要进行的平定蒙古帝国其余各支的战争重要,特别是对窝阔台的后裔海都的斗争,海都统治着叶密立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山地的父系领地。这个蒙古人仍忠实于传统,过着他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已经半中国化的忽必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这种理念的冲突,导致忽必烈的晚年一直在与这种理念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最终双方爆发了战争。而最让忽必烈痛心的是:乃颜被俘,作为成吉思汗的侄孙子,忽必烈赐他不流血的死,即将他在毡毯下闷死(1288年)。这个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第二:爱妻察必与皇太子真金先行离世,使他悲痛不已。因为他对爱妻的依恋就仿佛如他对他母亲的依恋一样,因为他的这个妻子真的是他的精神支柱。这些不断的打击,真的使这位强人无法在接受这个世界,也许他觉得所有的这些是不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因此,他为了逃避这些痛苦,开始过度的饮酒,而这些行为就更加损害了其的健康。最终这位一代豪杰在元三十一年(1294年)于宫内去世。豪杰成为帝王,开始源于自己的好家庭、好母亲,让他受益匪浅,而最终他却因为家事的纷扰,抑郁中离世。可惜,可叹!


赵清治译的书都很很好。至今只找到最后的蒙古女王和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这两本。希望以后还会看到赵清治翻译的其他书。


一直很喜欢元代的历史。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浏览了一阵《元史》,但从帝王本纪开始的记叙,枯燥的让我难以继续读下去。作为中国人,我们很难愿意倾听别人对我们客观公正的评价,更遑论批评的声音了。于是我们就在自己构筑的井底向外张望。读完“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对自己的思维的改变远远超过对忽必烈的认识了解。


成吉思汗的一生在融合世界,忽必烈的一生在融合中华民族。看过《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一书后,再继续读忽必烈的历史,给了我更深的感受。比较这两代人的贡献,都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推进作用。换个角度读历史,眼界会开阔很多,心胸才会像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那样宽广。此时,才更能接近他们思想。


大量的引用、参考历史记载,真实客观的分析评价了蒙古帝国的军事和经济。内容通俗易懂,中文翻译的也非常精准。是一本值得通读的好书!


蒙古人方面的书,我收藏了不少,水平不一!


偌大的疆域,为何后来支离破碎?为何给苏俄占去了那么多呢?
因为汉民族缺乏游牧民族那种血性,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个性。


比较适合喜欢研究历史的人读。


虽然有其他参考书的明显痕迹,但还是不失为一本好书。文笔流畅,分析较深入,既学到了历史知识,又不会觉得读起来闷。不错的书,适合我的胃口。


和崇拜这个人,所以买一本来了解一下他。对于不喜欢历史的我来说,看着有些枯燥,但多多少少能了解一下这个人。


中国真正的伟人


写的很客观 很大气


近年来少见的好书!无论内容!还是印刷!还是装订!


作为中国历史中疆域最广大的帝国,他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声誉。而他为数不多的好皇帝又成为我们感兴趣的焦点。文章的题意不甚,单融合了东西方对忽必烈大帝的观点。无所谓褒贬,只是再叙述事实,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历史书。此书能从世界的角度来读忽必烈,视角很独特。


本书作者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来介绍世祖,避免了汉文献作者作为被统治者的角度来记录看待历史的误区。个人觉得是非常不错的,是了解元世祖忽必烈的好书!


忽必烈的崛起!


对元朝历史的研究,并没有局限在中国的史籍中而是以一个相对宽泛的视野来审视,这一点是值得中国学者学习的。


阅读资料


读历史人物,了解国家的发展史


纸质和印刷不错,粗粗翻了一些,还不错


內容需要充實


外国人写成这样就不错了,比较客观。


作为成吉思汗的嫡孙,世界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不但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更完成了祖父号令天下的目标。他半生戎马,率领蒙古军骑长驱直入,踏破了南宋江山,征服了中国的剩余地区,还扬威海外,两次侵入日本。与成吉思汗以武功震撼世界不同,忽必烈更以文治著称于天下。为统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帝国,他和幕僚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以汉法为基础又不为传统中国理念所束缚的政府,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作为天下共主,他以一种空前的开阔胸怀,聚拢各族精英,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他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拥护者,也是热心的佛教徒,还许诺他的许多臣民将皈依基督教,更是穆斯林的保护者。他试图在多种文化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并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功。在执政初期,忽必烈大量豁免、减免税赋,鼓励农业生产;给予商人相当高的地位,促使国内、对外贸易异常繁荣;允许艺术家自由创作,给予帝国工匠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并激励科学家更大胆的创新。他所统治的帝国,代表着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先进、最富庶的东方文化。这种文化通过畅通的丝绸之路,无保留地被传播到南洋、印度洋,直至欧洲腹地,使西方人对东方文明产生向往和倾慕,并刺激了哥伦布远航寻找新大陆。远征的惨败、无度的财政需索、个人健康的衰退,使得忽必烈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但这无损于他的荣光。他的先辈们不曾有过他那种统一并统治整个已知世界的梦想,后继者中再也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眼光。本书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忽必烈从藩王到蒙古大汗、直至元帝国君主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力图剔除各种史料中的偏见,“颠覆”人们对忽必烈和蒙古人的传统看法。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影响相当大,被许多欧美大学列为亚洲史课程必读参考书。


一本揭示强大帝国的史书尽管那时过去的,但是还是能震撼中国人的心也许那种辉煌不会重复,但是也曾有过一段辉煌,还是值得骄傲


一般般的一本书.


都是些史书上可以看到的东西没有自己独到的视野不像历史评论倒更像讲述历史的资料可是这些我在历史课本上都可以看到啊~


我觉得有一点枯燥,太文字化了!


比李治安的那本差远了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观点独特,文笔生动


关于忽必烈这位让整个世界都震颤的君王,这部作品是写得最棒的。而且作者的视野挺开阔的,不仅仅在写忽必烈的一生,还有他那个时代令西方人艳羡的东方文明。


和中国人些忽必烈不一样,可以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


看到评论这本书的一篇好文,转上来文/李伟长对忽必烈这个历史人物,相信大多数人心情复杂,一方面为他的烁烁战功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又会为他是少数民族人士和对汉族百姓的残酷统治而耿耿于怀。但在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罗沙比的《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一书中,忽必烈“不仅影响令人中国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也深深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在历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唯有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文献不足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蒙古人直到成吉思汗时代,才有自己的书面语言,然而蒙古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史撰传统,因此蒙古人自己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极少。虽然强大的蒙古军队曾经一路势如破竹,其铁骑踏到了几天的波兰和匈牙利,就连这样辉煌胜利,蒙古人也几乎没有多少记录。历史学家对蒙古人的认识,更多地是来自被他们征服的国家的编年史,而这显然是有偏颇和不足的。如果说成吉思汗的征伐历史,颠覆了东西方的旧秩序,缔造了一个囊括半个欧亚版图,首次形成了一种“世界体系”,那忽必烈的文治武功则在于首次以少数民族统一整个中国,开始了蒙汉文化的交融,更在于把亚洲和欧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开始了一个东方文明互动接触的时代。在《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中,作者莫里斯•罗沙比着意将忽必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典型的的儒君”来写。我们读到了一个丰满的忽必烈形象,莫里斯教授既集中笔力书写了他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也写到了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当然,作者也没有忘记写上他与妻子、儿子以及兄弟们之间复杂的亲情。呈现出一个立体、真实、生动的忽必烈是莫里斯的追求。视角的独特是这本书最为值得赞叹的地方,在宏观的时代环境下解读忽必烈,以强大的蒙古帝国拓展过程为轴,将忽必烈的一生融入历史进程当中去,我们不但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从众多的王子中脱颖而出,又如何为消除自己王位受到的质疑,肆意穷兵黩武,发动战争,扩张领土。更可以看到忽必烈如何在统一中国后,殚思竭虑建立政治制度、税务法则等励精图治的行径。本书根据忽必烈一声几个关键阶段,分八章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展示了忽必烈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一生,也解开了一个枭雄的复杂内心世界。比如,其中有一章:“中国皇帝”,讲述的是忽必烈在统一中国后,如何招募汉族儒生,建立政治制度、经济规划、军事和宗教对策,作者抓住忽必烈的内心矛盾,加以分析肢解,将忽必烈的尴尬处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要顺利统治中国,必须要依靠汉族儒生,可他的部落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对汉族大加高压统治,一方面忽必烈离不开他的部落势力,一方面他又有远大目标,却难以得到理解,作者将忽必烈的焦虑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颇有感染力。八章中,我个人最为喜欢的是“文化保护者”这一章节。作者将忽必烈的文化战略进行了独到的解读策略。莫里斯告诉我们,忽必烈的文化政策不过是政治谋略的一种,他清醒地知道,无论是过于亲近汉化,还是竭力推动本民族的文化,对他的稳定统治都是灾难,于是他决定维护各种文化间的生态平衡。这客观上为元朝后来的文艺兴荣打下了基础,其中包括给元曲一片自由生长天地,重视赵孟頫等人的绘画创新。忽必烈和他的政府很少对元曲、绘画等艺术的创作进行干预。在莫里斯看来,忽必烈的这种种行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他想获得蒙汉两族的支持,从来彻底稳固他的帝国统治。不过,值得读者注意的是,作者的唯一目的在于衬托和塑造忽必烈,烘托和展示他个人的非凡才华、博大胸襟和深远的眼光,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性格。所以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光明的忽必烈,一个爱护百姓、尊重艺术的明君,一个情深意重、深爱妻子和儿子的好男人。而对于忽必烈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兄弟之间的猜忌和残杀,对汉族百姓的残酷压迫式的统治,以及他那痴迷于战争的偏执心理等稍显黑暗的内容,作者却往往一笔带过,未曾加以多少深思。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完成莫里斯自己说的要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忽必烈,至少忽必烈阳光的背面就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虽然说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学者可以不断选择问题、变换视角,见仁见智,对其进行不重叠的考察,但如果只执一条思维线索,也有可能错过很多精彩的东西。或许莫里斯教授本人就是忽必烈的粉丝,不忍下笔晒其黑暗处,也未可知! 阅读更多 ›


写得太浮浅,作为一个不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也太简单了,就象是简报一样,无味。历史不是目录,历史也是有细节的。


感觉不是很全面吧


这本书是我买给我老妈的,我妈是搞民族人类学研究的,“老外研究的东西太肤浅了”这是我替她老人家发表的意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