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陌生人

吴玄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吴玄  

页数:

206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我比世界更荒谬刚写完《陌生人》的第二天,我去了趟书店,我看见一本叫《空虚时代》的书,还有个副标题:论当代个人主义。作者是法国的吉尔·利波维茨基,这个人我没听说过,但我莫名其妙地觉着《空虚时代》跟我有关,我把它买了回来。我躺在床上读了二天,老实说,我有点兴奋,我觉着《空虚时代》简直就是在分析何开来。利波维茨基的意思,这个时代,是那喀索斯时代,上帝死了之后,大家都很高兴,都不在乎,这个时代的人大抵是这样的,自恋、空虚、冷漠,身体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诱惑和幽默是没完没了的,虚无是无始也无终的,但这并不是末世,在虚无的远景里浮现的并非是自动毁灭,也不是彻底绝望,而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大众病理学,抑郁、腻烦、颓废等等。每个人都是那喀索斯,都在寻找着自我,“我”成了所有关注和阐释的目标,可是,“我”是个什么东西呢,对“我”越是关注,“我”就越发的不确定,并有越来越多的疑问,渐渐地,“我”开始模糊、漂移、游离、分裂、崩溃,“我”终于遭到了我的清算,我成了“我”的陌生人。在利波维茨基看来,这是正在进行着的一场革命,个人主义的二次革命,他称之为个性化进程。这个进程,总的来说并不坏,用自恋替代反叛,用诱惑替代禁固,用幽默替代意识形态,使西方的民主社会更加稳定,至少不会导致人的奴化和异化,那么人间地狱也就不那么容易出现。也许,利波维茨基是对的,但我又并不太关心个性化进程,我知道这个进程,好也罢不好也罢,跟我暂时还没关系,我关心的是陌生人的状态。我写的这个陌生人——何开来,可能很容易让人想起俄国的多余人和加谬的局外人。是的,是有点像,但陌生人并不就是多余人,也不是局外人。多余人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人物,是社会人物,多余人面对的是社会,他们和社会是—种对峙的关系,多余人是有理想的,内心是愤怒的;局外人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的人物,是哲学人物,局外人面对的是世界,而世界是荒谬的,局外人是绝望的,内心是冷漠的;陌生人,也是冷漠绝望的,开始可能就是多余人,然后是局外人,这个社会确实是不能容忍的,这个世界确实是荒谬的,不过,如果仅仅到此为止,还不算是陌生人,陌生人是对自我感到陌生的那种人。多余人和局外人,对自我或许还不陌生,那个叫“自我”的东西还是存在的,并且是确定的,清晰的,真实的,可以跟世界抗衡的。他们恰恰是自我意识强大的那类人,在人的主体性建构进程中,他们是完备的,先知先觉的,只是他们将自我从社会和世界中分离了出来,像是这个世界的孤魂野鬼。可是,陌生人面对的是自我,自我其实是最不可面对的,神就曾经告诫,不可使他认识自己。对陌生人来说,荒谬的不仅是世界,还有自我,甚至自我比这个世界更荒谬。所以,何开来不是加谬的默尔索,也不是莱蒙托夫的毕巧林,他是后现代社会自我崩溃后的一个碎片。他的心理进程是这样的:先是对故乡的陌生感,然后是对女人的陌生感,最后是对自我的陌生感。何开来对故乡,或者换个词,比如对国家、民族、历史、社会、时代感到陌生,这是肯定的,这于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的一代人,是不用证明的。这个时期的何开来,应该是有点像沙皇时代的多余人,放浪形骸,玩世不恭,但他还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他在寻找故乡,他所谓的故乡,就是某个女人,他意外地对李少白一见钟情。但是,但是,爱情他也不相信了。也许我可以这样解释,这是个欲望的时代,本没有爱情的。不过,何开来对性也是拒绝的,他就像某些女性主义者,好像意识到了性是上帝的一场阴谋,性使男人和女人都成了半成品,如果拒绝做爱,而改为手淫,让性成为孤独的性,那么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手淫对他很重要,使他摆脱了半成品的命运,何开来算是真正成为一个人了。他找有钱又没有性诱惑力的杜圆圆结婚是对的,当妹妹何燕来挖苦他,他说,不懂了吧,凭你那两下子,也敢来挖苦我。你以为找个年轻的漂亮的才合适,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譬如,我和李少白看上去是合适的,可实际上我们是陌生的,所谓爱情,只是一种虚构,一个乌托邦。而杜圆圆,看上去是不合适的,我们的关系好像很庸俗,甚至恶俗,但我却获得了最大的自由,我不用再去虚构一种爱情,连虚构的念头也不用,这样多好,我们活着,说到底无非也就是一个屁,放了就完了,这样多轻松啊。你以为不合适,不就是因为她胖,体积庞大,但她的体积一点也不影响我,我觉得这样很好,她不会对我构成任何干扰,起码是不会干扰我的内部生活,跟她呆在一起,我才感到了什么叫了无挂碍。我是空的,无的,似乎是不存在的。难道这不是一种境界?到了这个境地,何开来是卸下了所有的社会角色,儿子、兄弟、朋友、情人、丈夫、职员,几乎都不是了,他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裸体的自我。这个自我,丧失了参照,很可能沦为一面空虚的镜子,自我的陌生感于是就来了。这个时候,作为人,或许很需要信仰吧,譬如循入空门,可是何开来没有。没有信仰,却要独自穿越虚无,恐怕是不容易的,所以,他懒得活了,他需要死亡。他准备在新千年到来之际跳楼自杀。他还是自恋的,他要好好修饰一下,才去赴死。他走进卫生间,对着镜子,仔细地刮了胡子,又在脸上抹了些润肤霜,他觉着他就像殡仪馆的化妆师,在给谁的尸体化妆。然后,他看着镜中的那个人,毫无表情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但是,我祝贺你,现在,你可以死了。可是,死就容易吗?也不容易,一个自恋的人不会真把自己杀死的,何开来虽然需要死亡,但死亡不需要他,他还是得活着。这种人,不只西方有,东方也有,或许地狱里也有。虽然他们不会改变什么,但我还是关心,就我的经验,地狱里也不全是奴化的和异化的人,也有陌生人。陌生人对地狱同样没有感觉,陌生人活在自己的地狱里,我即是我的地狱。最后说明一点,《陌生人》后面附了一个我在北大的演讲稿,演讲稿跟小说是有关系的,我写《陌生人》就是因为那次演讲,它们具有同构的关系。

内容概要

  《陌生人》似乎和加缪的《局外人》血脉相承,但加缪的荒诞是世界的荒诞,吴玄的荒诞是自我的荒诞,而且自我比世界更荒诞。“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我”对女人的陌生感,“我”对自我的陌生感……吴玄打开了“自我”最为黑暗的内部空间,我即是我的地狱。  文学有两种:一种关注生存的苦难,一种关注存在的苦难。关注存在的文学,我称之为先锋文学。这种文学早有人宣布:它死了。但是,我想说,先锋文学并没有死,它在成长,甚至还有后先锋,《陌生人》堪称后先锋文学的成熟之作。

作者简介

吴玄,男,1966年出生,浙江温州人。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玄白》、《西地》、《发廊》、《虚构的时代》、《谁的身体》、《像我一样没用》等。曾出版小说集《谁的身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像我一样没用》(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浙江文学院合同制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湖》杂志副主编。

书籍目录

自序:自我比世界更荒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附录北大演讲:无聊和猫的游戏精神

章节摘录

第三章在这个世界,如果有一个人长得跟你一模一样,那是很不幸的事情。我这样说,是指我自己,我和何雨来原本应该是一个人,但造化却把我们弄成了两个,从小,人们便分不清我们谁是谁,就是母亲帮我们洗澡,不小心也会闹一个洗两遍而另一个却没洗的笑话。我们其实可以不用镜子,只要互相看看对方,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了。即便照着镜子,也很难确定镜中的那个人就是我,没准我站在不远处,镜中的那个刚好是何雨来呢。照理,我和何雨来应该什么都差不多的,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性格,我们爱吃什么菜,我们爱穿什么衣服,我们生什么病,我们喜欢什么男人,如果再神秘点,我们还应该有心灵感应,她想什么,我也想什么。可实际上,我们的区别之大,我们自己都感到惊异,好像我们在人生的某个点上突然分离了,各自沿着相反的方向奔跑,越跑越远,越跑越远。我们一同来到这个世界,前后不过相差十分钟,然后我们一同成长,一同上幼儿园,一同上小学。父母也刻意把我们打扮得一模一样,我们穿着相同的衣服,梳着相同的辫子,两个人完全一样,是很有趣的。走在街上,我们总是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好像我们长得这么像,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观看,我们生来就是演戏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这样被观看越来越感到厌烦,而何雨来却越来越喜欢被观看。问题是,若没有我的合作,她也就没什么人看,所以,她上街总想拉我一起走。而我就是不肯。我们的矛盾就出来了,我们之间的差异渐渐也显示出来了,我好静,她好动。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可以这样区分我们,动的是何雨来,不动的是何燕来。如果我们两个都不动或者两个都在动,他们还是很难区分。母亲的愿望是让我们长大后弹钢琴。她有钢琴情结,她小时候学过钢琴,但随着外公被划为右派,她也就无处可学了,谁敢再教一个右派的女儿弹钢琴。母亲一直认为,她有音乐天赋,手指又长,若不是家庭横遭变故,她可以成为一个钢琴家的。现在,她把梦想寄托在了我和何雨来身上。母亲的学校有一架钢琴,四岁时,她把我们带到了那架钢琴前面,跟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老师学。直到七岁上小学,我们的周末都是在那架钢琴面前度过的。钢琴不愧为世界上难度最大的乐器,我们学了三年,还不会弹一首像样的曲子,而且,我们对钢琴早已生厌了,开始是好玩的,那么一个庞大的黑色的家伙,又长着一长排白色的牙齿,拿手摁一摁,就发出声音,好像在跟一个面目阴沉的巨人玩耍。但后来,我们弹出的声音,老师怎么也不满意,总是抖着络腮胡子骂我们乱弹琴。挨骂的次数多了,我们就不想学了。等到上小学,我和何雨来忽然聪明了起来,无论如何也不肯去学琴了。我还记得母亲梦想破灭的那一刻是如何愤怒,可是有什么办法,我们不是弹钢琴的料,我甚至怀疑我的平庸就是钢琴造成的。这个黑色的跟机器一样的怪物,吞噬了我最初的自信心。我不知道它对何雨来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后来,她逢人就吹嘘她小时候学过钢琴的。别人说,哈,你学过钢琴?学过,读小学以前就学过,整整三年,不信,你去问我姐。那你弹一曲我听听。何雨来大言不惭地说,没有钢琴啦。这是否表明钢琴对她的影响是正面的,一种吹牛的资本。唉,何雨来或者说我自己,除了这点失败的资本,实在也没什么可吹的。何雨来最大的兴趣在于她的身体,学钢琴时,如果老师不在,钢琴就是她的镜子。黑亮的琴壁里面就有一个身子在扭来扭去,她没有弹琴的才能,但似乎有跳舞的才能。长大后,她天天在舞厅里面混,也是有道理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陌生人》似乎和加缪的《局外人》血脉相承,但加缪的荒诞是世界的荒诞,昊玄的荒诞是自我的荒诞,而且自我比世界更荒诞。 “我”对故乡的陌生感, “我”对女人的陌生感,“我”对自我的陌生感……吴玄打开了“自我”最为黑暗的内部空间,我即是我的地狱。文学有两种:一一种关注生存的苦难,一种关注存在的苦难。关注存在的文学,我称之为先锋文学。这种文学早有人宣布:它死了。但是,我想说,先锋文学并没有死,它在成长,甚至还有后先锋,《陌生人》堪称后先锋文学的成熟之作。  ——李洱(著名作家)吴玄的《陌生人》,有内心的根据地,精神的着迷点,并带着现代人的浓重口音,止如他的叙事语言,有力、准确而充满速度感。他善于把小书写大,把个人的感受写得壮阔,把经验的碎片写得富有存在的意味。他是少数几个对当下生活怀着热情和警觉,同时又能通过游戏和反讽使这种生活获得庄重的形式感的作家之一。  ——谢有顺(著名艾学评论家)吴幺的故事总是萦绕着弦外之音,具体义抽象,形下又形上。当空虚笼罩世界挥之难去的时候,意义世界已经先于瓦解了。因此《陌生人》里的何开来就是我们熟悉义陌牛的“陌生人”。  ——孟繁华(著名文学评论家)吴玄的文字优雅,耐读,充满生机和趣味。他是当代中吲少数几个可以被称为“小说艺术家”的作家之一。  ——魏微(著名作家)


编辑推荐

《陌生人》是一部充满幻想的作品。”玩的是小说潮流中最时髦的“后现代主义”,写了一个边缘人的三种精神状态。小说三个主要人物代表三种不同的视角。《陌生人》后面附了一个作者在北大的演讲稿,演讲稿跟小说是有关系的,作者写《陌生人》就是因为那次演讲,它们具有同构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陌生人 PDF格式下载



感觉很好 喜欢这样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故事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我们身边的人也不过是这个样子.吴玄描绘出我们周遭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买了一本,看到最后就没结尾了.能问下,是怎么回事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