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彝族通史纲要

《中国彝族通史》编委会 编 云南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5  

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作者:

《中国彝族通史》编委会 编  

页数:

317  

字数:

236000  

内容概要

《中国彝族通史纲要》广泛吸收了近年来彝族史研究以及彝文典籍整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因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纲要》第一次记述了彝族从起源至社会主艾革命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并对彝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论述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突破。   其二,《纲要》第一次采取彝、汉资料互补的办法,客观地论述了彝族的发展进程,既符合彝文典籍的记载,也充分尊重汉文中史料的记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彝族群众的认同感。  其三,《纲要》把彝族放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当中,以西南地区为其活动的历史舞台,来进行记叙。因此,既处理好了彝族历史发展过程与祖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也正确处理好了彝族与其它兄弟民族的关系。  其四,《纲要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是近年来彝族学者研究的成果,有的也陆续见诸于报刊,有的是第一次提出,从而丰富了彝族历史的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编 彝族的起源(远古~公元前8世纪) 一“哎哺”(原始)时代 1、人类的起源 2、彝族的母系氏族社会 3、父权制的确立及原始社会的解体 二 古老的部落及部落联盟制国家的出现 1、古老的部落 2、古滇王国 3、古莽国与昆明国 4、蜀国 5、古卢、罗部落及巴国第二编 “西南夷”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220年) 一 六祖分支 1、“洪水”泛滥 2、六部的迁徙 二、“西南夷”时代 1、滇中地区的彝族 2、蜀地彝族的分化 3、滇西地区的彝族 4、滇东北地区的族 5、贵州彝族的发展 6、氏羌的南辽迁及其同化 三 两汉时期西两南彝族地区的发展情况 1、两汉王朝对西南彝区的经营 2、中原王朝对西南彝区的移民垦殖活动及其影响 3、两汉时期彝族人民自^反抗斗争一 四 龙虎文化、青铜艺术、宗教及其它 1、龙虎文化 2、青铜艺术 3、宗教及其它第三编 夷帅始末(公元220年~737年) 一 夷帅的兴起及诸葛亮的南征 1、夷帅的兴起及成长 2、蜀汉对南中地区的征服 3、蜀汉对西南彝族地区的统治 二 爨氏兴衰 l、大姓、夷帅与晋王朝的纷争 2、爨氏统治下的彝族社会 3、爨氏的“夷(彝)化” 4、爨氏统治的结束 三 彝汉文化的交流 1、民族文化间的交流 2、彝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第四编 南诏(公元738年~902年) 一 南诏的崛起及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 南诏国的政治与社会 三 多种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发展 四 南诏国的灭亡 五 南诏与唐及吐蕃的关系 六 南诏文化第五编 土司制度下的彝族社会 一“夷”系统的分化 二 彝族地区封建领主制的形成 三 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四 封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和各地经济的发展 五 彝族的毕摩文化及宗法制度第六编 改土归流与彝族居住格局的最终形成(公元1658年~1840年) 一 彝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二 控彝族居住区域的变化 三 彝族医学及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七编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和彝族社会的变化 一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 二 彝族社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 三 彝族人民反帝、反封建和反奴隶制的斗争 四 彝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及彝族书面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第八编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和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活动(公元1919年~1949年) 一 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加深 二 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 三 龙云建设新云南和卢汉对云南的治理以及彝族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四 红军长征过彝区及彝族人民的解放 五 控彝族文化艺术第九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彝族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二 改革开放中的彝族 二 改革开放中的彝族 三 现代化的阵育 四 社会主孩儿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 彝族的民俗附录一、彝族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关于彝族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彝族通史纲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