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告别过去

李朝成 编 杨晓阳 绘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

李朝成 编 杨晓阳 绘  

页数:

278  

内容概要

  《告别过去:杨晓阳作品集》讲述了杨晓阳的艺术,具有中国西部画坛的特征:乡土与写实同时具有历史的深远和远古的浪漫。他出访三十多个国家,在他的写生画中却很难看见洋人洋房洋景,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西部人物与景观,近期创作又表现出一贯对中国古代题材的浓厚兴趣。这些作品,像庄稼从地里长出来那样自然。杨晓阳出生在古都长安,这一带是中国农业的奠基人后稷的根据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春种秋收的平实传统,始终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的生活基调,也孕育出了相应的艺术风貌。他在攻读研究生期间,每年都要画上千幅写生画。他的早期写生,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实实在在、密密麻麻。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宋元画坛流行的“密体”。作为教育家,他近年在前期研习继承唐宋人物画主流基础上已经向明清简约画风迈进。他要告别过去,可能首先会追求疏朗简约的作风,这在他的《愚公家族》以及小品中开始出现转变的迹象。元明之际,画坛最推崇王蒙的密体;明代以后,画坛却转而推崇倪云林等人的疏体画更容易使作品成为一个容器,容纳作者没有直接表达的境界和情怀。因为放笔直取的简笔大写,更能直接传达作者的生命律动。  尽管杨晓阳的艺术素材取自中国西部,但从绘画主题到形式,却都打上了中西结合的时代印记。中西结合的画法,在他求学的时期,就已是画坛定式,他人手画的便是中西结合式的素描。他的专业是国画,但受西画的影响很深。父亲早年是吕斯百的学生,家学的潜移默化,使他对西画始终怀有浓厚兴趣。他周游列国,几乎目击了他想看到的西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名作。因而,他的艺术不仅含有汉唐壁画的因子,不仅能使人联想到阎立本、武宗元、范宽、李唐等人的趣味,也能使人联想到法国画家席里柯、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画风,使人联想到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朴实和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列宾和苏里柯夫的悲壮。在他的心目中,中西结合已经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而是一种需要告别的时代样式。他试图别开生面,搞出自己的艺术特色,而在画出特色之前,系统而深入地把握既成事实的艺术,对从事美术创作,不失为有效的铺垫。

书籍目录

写生篇1)头像写生2)人物写生3)风景速写4)简笔速写5)创作速写主题画篇1)《大河之源》之一《大河之源》之一局部2)《大河之源》之二3)《大河之源》之三《大河之源》之三局部4)《大河之源》之四《大河之源》之四局部5)《大河之源》之五6)《高原》之一7)《高原》之二8)《傣家女》9)《高原》之三10)《大河之源》之六《大河之源》之六局部11)《阳光下》《阳光下》局部12)《大河之源》之七《大河之源》之七局部13)《黄河艄公》《黄河艄公》局部14)《黄河的歌》15)《愚公家族》《愚公家族》局部16)《波斯迎亲》《波斯迎亲》局部17)《黄巢进长安》《黄巢进长安》局部壁画篇1)《生命之歌》《生命之歌》局部2)《丝绸之路》(一)1/3《丝绸之路》(一)局部3)《丝绸之路》(一)2/3《丝绸之路》(一)局部4)《丝绸之路》(一)3/3《丝绸之路》(一)局部5)《丝绸之路》(二)《丝绸之路》(二)局部6)《远古足音》7)《丝绸之路》线描稿8)《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局部9)《终南竞秀》写意篇1)《仕女》2)《高仕图》3)《春韵》4)《母子图》5)《面壁》6)《酒逢知己》7)《春江花月》8)《怀素书蕉》9)《草原之夜》10)《晓风初月》11)《傣家女》12)《红叶黄花》13)《书扇图》14)《扇面》15)《扇面》16)《扇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告别过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