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针法灸法学

康锁彬 编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康锁彬 编  

内容概要

  针灸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伟大宝库里极为重要的精华之一,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学术内容和较大实用价值的专门学科。自肇源迄今,亘绵数千年。其间,春秋战国之积累,两汉魏晋之奠基,唐宋之繁荣,金元之争鸣,明清之精湛,近代之发展,异彩缤纷,不可胜数。目前,这门科学已经步入世界医学行列,将为世界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灸医学验之临床,源远流长,其效验确凿,适应证广,无毒副作用,历代为医家所首肯。数千年来,临床资料大量积累,所治病种不断扩大,实验研究日趋深入,当代科技介入渗透,新的疗法与日俱增。因此,对针灸临床治疗学内容进行追本溯源,整理归纳,充实提高,实属必要。为达这一目的,故组织编写《针灸治疗学》,以阐针灸治疗之内蕴,展针灸医学之鸿图,无愧古人、今人、后人,为针灸临床治疗学的再发展作出贡献。  本书编写共分2部分。第1章为针灸治疗学总论,着力介绍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作用及选穴配方,使读者对针灸治疗体系全面了解,组方有所遵循,治疗有所依据。第2章主要论述了现代医学内、外、妇、儿、骨伤、眼、耳鼻喉、皮肤、男科病等各科160余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每病先以现代医学观点论述疾病概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再从中医角度辨证分型施治,后载其他治法和现代研究。集古今认识为一体,列中西理论以互参,汇辨证辨病以共存,体现了针灸临床的继承与发展。

书籍目录

针灸治疗学 第一章 治疗学总论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原则   一、治标与治本    (一)急则治标    (二)缓则治本    (三)标本同治   二、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一)同病异治    (二)异病同治   三、局部与整体    (一)局部治疗    (二)整体治疗    (三)局部与整体兼治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五、补虚与泻实    (一)本经补泻    (二)异经补泻   六、清热与温寒   七、《内宾经》的针灸治疗原则    (一)盛则泻之    (二)虚则补之    (三)热则疾之    (四)寒则留之    (五)满则泄之    (六)陷下则灸之    (七)宛陈则除之    (八)不盛不虎,以经取之    (九)婴儿的针灸原则  第二节 针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一、祖国医学的针灸防治疾病作用的认识    (一)调理阴阳    (二)扶正祛邪    (三)疏通经络   二、近代实验研究对针灸防治疾病作用的认识    (一)止痛作用    (二)防御作用    (三)调整作用  第三节 针灸的选穴与配方   一、针灸的先穴……经脉腧穴学经典针灸学针法灸法学

章节摘录

插图:中医针灸通释针法灸法学第四章使用适当的分量施灸时,对于结核可起预防及治疗的作用。经用土拨鼠实验,先对实验动物进行施灸,然后对试验动物和对照动物注射同样的结核菌,两者同样发病,然而试验动物抵抗力强,多数表现出治愈倾向,而对照动物则很快病情恶化,全部死亡。可见,预先施灸,可对结核病起到预防的效果。又对试验动物和对照动物两者都注入结核菌,使之发病,然后对试验的动物进行灸治,则试验动物抵抗力强,表现出治愈倾向,而对照动物则全部死亡。可见,在发病后施灸,可起治病的效果。施灸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灸治比不灸治,疲劳少得多。又对不疲劳的肌肉进行灸治,也比之自然放任状态,疲劳恢复显著加快。可见,灸治对于防止疲劳和恢复疲劳都是很有效的。目前工业疲劳的防止和恢复正在成为重要问题,仅此一点,也应该推广普及健康灸。对肾功能的影响施灸可以促进利尿作用。据越智博士的实验例,尿量增加20~200。毫升,对照临床实例,对慢性肾炎等,可逐渐增加尿量,减少蛋白,趋向治愈。可见施灸对于肾功能是有效的。三、灸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上所述,关于灸的医学实验效果,已经做过种种研究,其治病原理呈现逐渐揭晓之势。但还有尚未着手研究而已被我们临床上所确认了的种种效果,现摘记其大要如下:灸法能镇痛已成为事实,俗话说:灸为救急,对于神经痛、风湿痛、头痛、胃痉挛等证,其镇痛效果大多显著,一次治愈者并不罕见。神经遇到刺激就会兴奋,刺激过度则引起疲劳而产生抑制。巧妙地运用这种性质,进行灸治,可以使机能低下、衰弱或麻痹的神经兴奋起来,或使由于过敏而引起疼痛、痉挛的神经镇静下来。基于这种理由,不仅象前面说过的对于神经痛、风湿痛、头痛、胃痉挛之类卓有疗效,而且对于神经麻痹、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以及小儿麻痹等也都有效。另外,当内脏发生病变时,作为内脏的皮肤反射,经络或经穴上往往出现特有的硬结带和压痛。这时,就在该处施灸,可以立即使该硬结、压痛减轻或消失。灸可使血循环旺盛。对知觉神经的刺激,可引起反射,作用于血管运动神经,因而灸后血管暂时缩小,继而逐渐扩张,血行显著旺盛,所以灸后如同浴后,通常有同样的快感(舒适感)。血行旺盛可促使新陈代谢,既可全面增进健康程度,又可对由于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种种疾病、炎症、肿胀等卓有疗效。


编辑推荐

《中医针灸通释:针灸法学(套装共4册)》是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针法灸法学 PDF格式下载



代别人购买,很喜欢,内容全面详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