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练杨氏太极拳.剑.刀

李润民 山西科技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山西科技  

作者:

李润民  

页数:

1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的练拳笔记:学练杨氏太极拳剑刀》内容主要包括:杨氏太极拳练法要领、功架基本达标准、松静用意贯始终、全身一动无不动、中正安舒找平衡、合成一股整体劲、形神合一气势腾、突出风格和特点、不断探索艺求精、杨氏太极拳基本动作等等。

作者简介

李润民,1924年生,山西省临汾市人,太原铁路局党校退休干部,杨氏太极拳爱好者。他学练杨氏太极拳30多年,是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大师的学生。1981年在山西省武术协会太极拳训练班结业。1982年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成立后,曾任该协会太原市儿童公园辅导站站长、太铁杨氏太极拳协会理事、黑土巷太极拳辅导站站长。还在北京铁路局太原党校义务办班教拳8年。1992年68岁,荣获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老年组个人拳术银牌奖”。他在学、练、教拳的过程中,根据多年积累的资料和练拳体会,整理了“笔记”,历时15年,锲而不舍,数易其稿。终于在2004年80岁时,使《学练杨氏太极拳·剑·刀——我的练拳笔记》一书脱稿,并于2005年和2007年印刷两版,在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内部交流,反映良好。

书籍目录

一、杨氏太极拳简介二、杨氏太极拳入门须知(一)太极健身好处多(二)欲学去把明师找(三)耐心认真循序进(四)练悟结合拳理明(五)练前一切巧安排(六)练拳必须重质量(七)练拳一定要善终(八)武德修养是根本三、杨氏太极拳练法要领(一)功架基本达标准(二)松静用意贯始终(三)全身一动无不动(四)中正安舒找平衡(五)合成一股整体劲(六)形神合一气势腾(七)突出风格和特点(八)不断探索艺求精四、杨氏太极拳基本动作(一)上肢(二)下肢(三)身躯(四)眼法(五)呼吸法(六)太极八法五、拳势的方向角度(一)“八微偏”概念的形成(二)拳势的方向(三)拳势方向的认定标准(四)拳势转动角度的掌握方法(五)拳势定式身向的分类(六)“四正、四隅、八微偏”的实际运用六、杨氏太极拳(一)拳谱(二)抱拳礼(三)练拳场地的设置(四)收势归原位的练法(五)拳架套路动作分解(六)拳式用法含义简述七、杨氏太极剑(一)基本练法(二)剑的规格(三)剑指及持剑法(四)剑的用法(五)剑谱(六)剑式套路动作分解八、杨氏太极刀(一)基本练法(二)刀的规格(三)持刀法及掌的运用(四)刀的用法(五)刀诀(六)刀式套路动作分解附录一:学练杨氏太极拳三十年附录二:读者来信和来电选录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6.往复须有折叠劲当每一动作运行到尽头,衔接下一动作时,改变内劲运行方向的方法,谓之折叠,即往返、横竖和化发等内在的虚实变化,也称内劲转换。内劲转换的原则: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前去后撑,反之亦然;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对拉拔长,曲中求直。根据以上原则,松开两臂,手指微微伸撑,顺肩贯劲先往欲去的相反方向柔缓地划一小弧,再往欲去的方向运转,这是手法的折叠。虚灵顶劲,全身松沉,胸中腰间运化,是身法的折叠。转身换步,两腿蹬撑,是步法的折叠。无论手法、身法、步法的折叠,都源动于腰的虚实转换。用意念和腰将内外上下连成一体,即为全身的折叠。这就是拳论所述的“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练法。使动作嵌入折叠劲后,意、气、劲同时内动,外看虽似未动,而其中已有折叠。变化细微,以内导外,往返转换,圆转自如,节节贯串,整体协调。这样可避免拳势飘浮、空洞、僵硬、散乱和直来直去转死弯的毛病。掌握折叠劲后,可使动作出现一定的节奏感,感到松柔、舒适、轻灵、沉稳,并有圆活之趣。外形式式相连,内劲绵绵不断,周身内外相合,拳势一气呵成,立身中正圆满,气势舒展大方。7.开展当中求紧凑要求练拳时架子舒展,但应有个限度,要在开展中求紧凑,又要在紧凑当中求开展,不可过于松散。要做到: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是内劲发生的过程,外三合是肢体运用的安排,内外相合则周身成一整体。初练时,宜先求开展,将架子放大,以拉开筋骨;待功夫增进到一定程度后,再求紧凑,使架子逐渐收缩;从而达到中正圆满,小中见大。


编辑推荐

《学练杨氏太极拳•剑•刀:我的练拳笔记》是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练杨氏太极拳.剑.刀 PDF格式下载



经验总结。但还不是太详细,美中不足。


书质量很好,内容还可以!


动作的描述没有超过其老师杨振铎出的书,自己体悟的内容也很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