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悲剧的诞生

尼采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5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尼采  

页数:

374  

译者:

周国平  

Tag标签:

无  

前言

  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事实上,尼采的美学尽管不太受专治美学史的学者重视,对于艺术家却有极大的魅力,影响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的人生观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在这方面,别的美学理论恐难与之匹敌。  下面,试对尼采美学中若干基本问题略作说明。  一、日神与酒神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在这部著作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弄清这两个象征的确切含义,乃是理解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文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反倒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内容概要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文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反倒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

书籍目录

悲剧的诞生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节录)瓦格纳在拜洛伊特出自艺术家和作家的灵魂朝霞(节录)快乐的科学(节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节录)自我批判的尝试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节录)看哪,这人(节录)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

章节摘录

  一位能支配自己的艺术家,即使他本无此意,他也会征服所有其他艺术家。只有对于他,这些被征服者,他的朋友和信徒们,才不会重新成为危险和羁绊;反之,性格怯懦的人一味依赖朋友,往往因为朋友而丧失自己的自由。最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看到瓦格纳一生久久避开任何党派嫌疑,可是在他的艺术的每个阶段上,又总有一个信徒团体结成,仿佛是为了日后可以载人这个阶段的史册。他总是在它们中间穿过,不让自己受到牵累。他的道路本来就过于漫长,没有一个人能够从一开始就如此轻松地与他结伴同行。他的道路又何其崎岖陡峭,最忠诚的同伴有时也不免喘不过气来。几乎在瓦格纳一生的所有时期,他的朋友仍都喜欢把他变成教条;他的敌人同样如此,尽管是出于不同的理由。他的艺术家品格的纯洁性只要稍许少受一些判决,他就可以早得多成为判决现代艺术状况和音乐状况的主人。他现在终于也成为这样的主人了,然而是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各个艺术领域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置身在他的艺术和他的艺术家品格的审判席之前。他征服了最不肯就范的人们,那些有才华的音乐家无不心悦诚服地听他的音乐,搜集他的音乐,承认它们比自己和其他人的音乐更值得一听。有些无论如何要露一手的人,直接同这种令他们折服的内在魅力较量,他们把自己圈在旧日音乐家的范围内,焦躁地努力着,宁愿靠舒伯特或亨德尔①、而不是靠瓦格纳来实现他们的“独立性”。然而徒劳!因为他们是在反对他们的良知,他们作为艺术家变得更加卑微渺小了;他们不得不容忍坏的伙伴和朋友,从而败坏了自己的品格。而在做出这一切牺牲之后,结局竟是——也许在梦中——他们侧耳倾听瓦格纳。这些对手实在叫人可怜,当他们失去自己时,他们以为失去了很多,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弄错了。瓦格纳现在显然不怎么关心音乐家们从今以后是否按他的方式作曲,以及一般来说他们是否作曲。他的确在尽其所能地消除这一种不幸的信念:似乎现在必须在他身旁重新结集一个作曲家学派。就他对于音乐家们的直接影响而言,他想教给他们一种伟大的表演艺术;在他看来,艺术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时刻,在这个时刻,做一名表演和执行的熟练大师这一良好愿望,要比样样都自己动手的愿望有价值得多。因为在目前所达到的艺术阶段上,这样做有着灾难性的后果,人们尽其可能地复制伟大,在日常的使用中糟踏天才的方法和艺术技巧,结果是使真正的伟大变得浅薄。在艺术中,好东西倘若是通过摹仿最好的东西产生的,它就是多余而有害的。瓦格纳的目的和方法是一个整体,要觉察这一点,除了艺术的诚实之外别无所需;记取他的方法并用于截然不同的渺小的目的,这就是不诚实。  所以,瓦格纳拒绝再与一批以瓦格纳方式作曲的音乐家为伍,他异常恳切地向一切有才赋的人提出新的任务:和他一起探索戏剧表演风格的规律。这一最深刻的需要推动着他,他要为他的艺术奠定一种风格的传统,他的作品借此可以以纯正的形态代代相传,传到其作者正是为之创作的未来。  瓦格纳有一种难以满足的冲动,渴望传达与这种风格的奠定、也就是与他的艺术的流传有关的一切。他的作品,用叔本华的话来说,乃是他的生命的神圣珍藏和真正果实,以此而成为人类的财富。把它们留给一个有更好判断力的后世,达成了他的高于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为此他宁愿头戴荆冠,这荆冠总有一天会化作桂冠。他如此坚决地专心致志于安全保存他的作品,恰如昆虫在其最后的形态中专心致志于安全保存自己的卵,预先为它永远不能亲自见到的幼虫操劳:它把卵产在它确知幼虫将来能存活和觅食的地方。然后放心地死去。  这个高于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推动他不断从事新的发明;他在同最令人厌恶的时代的搏斗中愈是清楚地感到,这个时代所听信的是最恶劣的意志,他就愈是从他非凡的传达能力的泉源中汲取发明的灵感。但是,甚至这个时代也渐渐开始向他的不倦探索和坚韧追求让步了,开始倾听他了。只要远处出现一个或大或小的机会,得以举例说明他的思想,瓦格纳就决不放过。他深入每种情势中斟酌他的思想,使之通过哪怕最起码的化身来说话。只要有一颗稍能感受的心灵向他开启,他就在其中播下他的种子。哪里有冷静的观察者耸一耸肩,他就在那里立下心愿;他成百次地梦想有朝一日在这样的观察者面前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说智者与活人的来往基本上限于只想通过他们来增添自己的知识财富,那么,艺术家和他的同时代人似乎不可能有什么来往,他并非靠他们来使自己的艺术永垂不朽。人们爱他,只是爱他的艺术的不朽,同样,他也只知道一种针对他的仇恨,即那种会中断他的艺术通往未来之桥梁的仇恨。瓦格纳教过的学生,听过他教诲、看过他示范的单个音乐家和演员,他指挥过的大小乐队,目睹过他的严肃活动的各城市,怀着敬爱之心支持过他的计划的王公命妇,他暂时作为其艺术的判官和不安良心所隶属的各欧洲国家,都渐渐对他的思想,对他对于未来成就的不懈追求发出了反响。这些反响传到他这里时常常已被歪曲,混乱不堪,但是占优势的回声终究是同他向世界发出的占优势的强音相一致的。不用多久,就不可能再对他听而不闻或加以曲解了。现在已经响起这回声,现代人的艺术殿堂为之震颤。只要他的灵魂的气息吹进这些花园,里面的一切枯枝败叶就随风飘摇。而以比这震颤更雄辩的方式说话的是一种普遍的人心惶惶,谁也说不准瓦格纳的影响又会在什么地方突然爆发出来。他与那种把艺术的幸福与任何别种幸福或不幸割裂开来考察的立场完全格格不入,只要现代精神仍在何处孕育着危险,他的敏锐而不信任的眼光就在何处也看出艺术的危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悲剧的诞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