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各自的朝圣路

周国平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周国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缺陷,反而是一个鼓舞。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各自的朝圣路 PDF格式下载



  孤独二字,并不像看上去那样让人感到绝望无助,恰恰是深处孤独之时,才能发觉只有自己才是拯救自己受伤灵魂的那个人。看在孤独中如何作为,是认识真实自我的最好途径。


  忘了是哪位哲人说过,我们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人,然后再去做一个什么人。其中一个层面在于: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安顿好,然后再去创造世界。或者说,我们创造世界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长途跋涉的时候,不要忘记保持一颗欣赏之心,更不要忘记我们向往的彼岸究竟是何处。
  
  从哲学家的角度讲,我愿意给周国平的哲学加上标签——“大众的、实用的”哲学(别人未必会认同)。我有这样一种观点:把哲学作为一门高贵的学问供奉于祠庙之上只是穷腐学者们没落贵族式的公主病,真正的哲学应当是大众的、于所有人都有益的(这里并非指某一种或某几种哲学)。也许我们没必要通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亦或是黑格尔的绝对意志学说。但我们“普通人”是应当在哲学的汪洋大海边拾贝,在哲学的世界里各取所需、充实平复自己的。
  
  说周国平的哲学是实用的、大众的,因为他试图解决的不少是“芸芸众生”都会遇到的问题:爱情与婚姻、悲观与执着、入世与出世等等。对于其中具体观点你既看过,我亦不再赘述,总之我大抵认同,或者说能有共鸣,至少能从其观点中汲取营养。对于周国平有关人生以及两性爱情婚姻的见解,我尤为拜服。能把看似玄妙的东西点破,这才是其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吧。一个伟大的智者就是这样,他不独善其身,而是用自己的学识与智慧惠及大众,如孔夫子、如苏格拉底。
  
  但我要说,我无法完全认同哲人的一切。依我所见,当填补完我们的内心世界后,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学习经世致用的学说。毕竟,活着、填饱肚子才是最大的人生哲学。不能让民众填饱肚子,开启民智又有何意义?从这一点看,对“普通人”来说,哲学很像点心,肚饿时取来充饥,当主食却实在不宜的。
  
  一点愚见。


  回归本心,享受孤独。人们,即使是最亲密的爱人,虽然在床上是赤身裸体一览无余,但是在各自的精神世界却总是穿着衣服。精神世界的衣服,轻易扒不下来,因为人的手是世俗的,而精神的领域是崇高的。因而,人们会在上帝面前忏悔,但不会跟凡夫俗子忏悔。自由,平等,博爱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的人都是上帝所创,他们人格对等,人除了敬畏上帝,无需向第二个对象俯首,这就是西方世界对于人的尊严的定义。
  
  故而,在精神世界中,我们的双眼常常见到的是一片黑暗。大家在这片黑暗中并肩行走,走出各自的朝圣路。前提是大家都敬畏神明,否则就不存在朝圣。有很多人在这片黑暗中乱跑,乱撞,完全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他们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们。这些人可能阻断你的朝圣路。他们不与你并肩,只与你碰撞。独处,是避免与这些人碰撞的一个方式。由此也显现独处的价值。
  
  如果你幸运地有一个朝圣的同伴,又幸运地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而不被冲散,如果你们居然还有同一个目的地,要前往同一片圣地,那么,最终,在这片光明永驻的圣地上,你们便最终的坦诚相对了,从精神上变为一体。对信佛的人们,他们最终幸运地话,都成如来;对于信基督的人们,他们最终幸运地话,都成上帝。


  庄子和惠施站在一座桥上观鱼,叹道:“看这些鱼游来游去,多么快乐!”
  
  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
  
  他反问:“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反过来想,我们都不知道的别人的感觉,怎么要求别人理解我们的心情。
  
  “我好痛。”“他不好。”诸如此类的言语是想传达思想和感受,说话者一般有两个目的:缓解心中的苦闷以及影响别人的砍伐。这样, 语言这一种奇妙的东西就能发挥作用,通过语言我们表达意见,发表评论,抒发感想。这里有一个思考点:语言传送思想和感受的过程中,能否起到传达的作用,也就是倾听者能否心领神会,感同身受呢?我的观点是基本不能。举个例子,A君在滔滔不绝他的遭遇如何背离他的价值观,他的同事如何陷他人于不利的时候,倾听者一直唯唯是诺,说是传达了吗?不然,因为过后B君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始终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啊!这场倾吐会因此戛然而止,A君失去了诉苦的兴趣,他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责任在谁的身上?难道是B君理解能力差,还是唯唯是诺其实是在掩饰他没有用心听?这里面就存在上面庄子与惠施谈话中的矛盾,你不知道我的感受,正如我不知道你的感受。责怪是徒劳无功的,要是闲来无事,就给自己一个耳光吧。
  
  后来我两颊通红。
  
  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朋友C,是相识了一年以后才知道她是同性恋,更准确来说是双性恋。后来她和她的女朋友D掰了。我没想到,她跟我的友谊很快也没了。女人的世界是残酷而深不可测的,所以上天才安排异性结合去缓和这种黑暗,要是上述这种同性结合,黑暗则会变得没有尽头。D被C甩了以后,她试着去接触C身边的好友,以为这样就能够跟C保持联系,很不幸,那好友是我。在与D聊天的过程中,我被不断灌输一种观念是C也有错,C不对,于是我像傀儡一样主动疏远了C,后来,C跟D再次成为好朋友,C有一段正常而长久的异性恋,而我跟C,一年就春节来一句问候。
  
  只能说,惠施有很多,庄子却只有一个。
  


  从头开始看的感觉很好,越到后面反而回到以前的印象。作者的题材,有的来源于读书感想,有的来源生活经历,有的来源自己的见闻。文章好像他在与你对话,讨论一个个道德问题、信仰问题。不可否认,作者十多年前反思的问题,至今还存在,这只能说是社会没有进步。尤其是在公民道德、集体信仰、价值取向上,没有多大的好转。哲学关注的问题是精神层面,它给人信仰,如真善美、敬畏之心、谦恭朴素等等,这些看似陈旧、过时,而又不实用的东西。于是作者探讨童话问题,成人非常功利的思考问题模式,远不及儿童的创造力。哲学家都是精神自由的人,他们独立思考,不怕孤独,但是实现自己追求的幸福。人生确实很短,何必考虑这些不相干的问题?我能够填饱肚子,干点有意思的事打发时间,管他什么价值、意义、信仰的。这也是现实问题,文中也提到了和尚也要赚钱,他们也觉得自己很辛苦。于是,关于信仰是否有必要存在,需要什么样的信仰,出现了分歧。我也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后来看一个短片,答案就是梦。梦是你的向往,你一生的追求,你是为了它而活着。作者也说了人要做梦。姑且记下《小王子》那句很好的话,“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这么重要。对于你使之驯服的东西,你是负有责任的。”
  
  
  


  评论一本书的好坏多少凭据经验,无论什么认知判断也好也要凭据经验。
  事实上我阅历不深,接触不多,认知不够,经验有限,所以我没有很好地理解这本书的部分章节。不理解的部分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文字游戏绕得我头晕脑转。但是总体上说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他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新世界还是那人,那物,不同的是我们新的感觉和认识
  下面是我的收获点:
  1、世界或许不是真实存在,而是我们感觉出来的虚幻。(庄周梦蝶的故事)
  2、书中谈到宇宙有没有边界,并进行了一场逻辑思考,但是结果发现没有答案,如此我觉得边界是地球用语是有局限性的,宇宙的文明或许不是地球文明所能形容的,我觉得文字和语法结构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增多和完善,哲学家就是专门研究哲学的那种其实也可以参与到词汇的编辑,在这本书里就提到有时研究哲学时会遇到语言的逻辑的问题,有谓语其实不一定有主语,而人的惯性思维是有谓语必定有主语,而语言就会造成许多伪命题例如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世界难以归类,它的本质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一样的(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两章)
  3、如果没有感觉器官,这个世界不会有颜色,温度,声音等这种东西,那这样算不算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他们的存在已经被科学证实(感觉可靠吗一章)
  4、原本我以为时间是一种物理存在即物质存在的,从来没有想过时间是什么,而在《各自的朝圣路》中说到时间有五种定义。其中一种定义让我感觉到内心世界的神奇之处:时间是一种内心体验,康德认为时间是人感觉的先天形式,人把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我们的内在心理世界只有时间没有空间,时间就是我们的意识状态的前后渗透和延续(时间之谜一章)
  5、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我没有记错最近好像研究出先有蛋。但是从中我获得了一种逻辑关系:凡事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能解释的,因和果不是对应的,但是对于影响行为的因果论我不想对此否认,因为我觉得因果论对人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
  6、关于泰勒斯仰望星空没有看路结果掉进井的故事,作者的代替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一般的教育老师们总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脚踏实地
  7、我终于大概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什么角度获得的名词了,学政治的时候只是记得这个概念,理解理解他的表面意思,书本没有具体说明,而作者提到了马克思的必要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从劳动的性质分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可能这也是教育的无奈,要灌输的知识太多了,反而有些基础的知识我们只是知道、会做题,但是却没有深刻理解,我们获得了好多只言片语有些甚至断章取义的只是(多指文科类的学科)。有些课本知识没有我们想象中理解得那么好(度一个创造的人生一章)
  8、社会也需要理想,不仅个人。我只知道社会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读过梁文道的《我执》,里面提到过: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不一样的,包括你身边的人。我们不能总是用旧的认知去和已经和过去不同的恋人相处,每个人都会变的,每过一段时间总要重新认识一个人。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是用记忆联系的(大意),这就解释了是什么使我在变化中保持连续性的这个“自我意识”是什么了(你的自我在哪里?一章)
  10、童真和成熟不矛盾。喜欢讲述童真里面的引述:《圣经》:“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是:“一个人越老越小。”我妈越来越老了,可是却越来越像个小孩子.......
  11、阿基米德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对即将杀死他的罗马军人说:“不要踩坏我的圆!”躺在地上的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看似可笑的固执,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珍爱,灵魂的自由不受拘束
  12、梭伦说:“无人生前能称幸福。算总账好像是追悼会上的事情,不过那和我完全无关了。”
  13、幸福没有定义,只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否幸福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一个真实的自我
  14、《遗弃》书中主人公做的那个梦及对梦的诠释
  15、杞人是一位哲学家一章的角度很特别,与教科书教诲的道理不同
  16、人是地球的客人,而不是主人。教科书告诉我是主人
  17、性格不在于好坏,好坏在于人对自己的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选自性格与命运一章
  18、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信不信神是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的区别。它的重要作用是让人有所敬畏
  19、现代西方人中间有一种相当显著的泛神论倾向,从大自然那里寻求寄托。对于许多人来说,素食主义,动物保护,绿色运动都带有精神信仰的意义,而不单单是个人喜好和社会活动。——选自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20、喜欢《李白与杜甫》一章
  21、喜欢小说的智慧的第四篇因果性之外一章,讲述小说的日常性,现实中的对话总是被日常性所包围、延迟、中断、转移、因而不系统、不逻辑。
  22、整本书的经典话儿: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而我觉得自我不是自私,为什么这么说啊,因为有些父母批评孩子说他太自我了
  23、哲学是爱智慧,而并不是智慧
  24、帕斯卡尔:“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
  25、“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相互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释别人的脸和窥探别人的心灵。”——选自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一章,很喜欢这段话。理解并不是知道对方的所有信息,这种只能说是了解
  26、“信仰未必是皈依某种宗教或信奉某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恒久有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选自与世界建立精神联系一章,对这段话深有感触,因为不记得在哪里看过报道说社会的沦落不是缺乏信仰,信仰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并指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信仰宗教,成为无神论者,即使是信仰纵横的西方社会,犯罪率并没有明显的低下,反而挺高的。从而推断人们不是缺乏信仰。当时看了以后我深以为然,现在读过《各自的朝圣路》,便知道这篇报道突出参与宗教便是有信仰是错误的。它对信仰的错误理解得出的错误结论。
  
  


   我是在去年很偶然的再次翻到了《各自的朝圣路》这本书的,当时正处于一种迷惘而不知所向的内心状态。以前也读过先生的一些文章,但那时太过年少,读不进心里,觉得书中所写甚是矫情,是一个闲得无聊的老男人在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语,唱唱高调,顺便赚点小费罢了。
   但在那些不知所措、迷惘、烦躁的日子里,还是耐着性子重读了一遍,然后发现自己竟然奇迹般的安静了。。。
   当内心压抑、烦躁的时候我会去打球 跑步 出去走走,想想那些简单但很治愈系的文字。勤奋、乐观、真诚、达命,其他的,交给天。这种生活态度逐渐完善了以前单纯的有志,有趣,有爱,这样所谓的“三有“自我生活要求,从宏观逐渐落实到生活中的细节。也能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了,之前的一段时间还能做到每天早起读英语,读点李敖的激情语录让自己变得充满斗志,吃一份认真的早餐,认真上课,晚上自习,然后慢跑5公里,再做点健身运动,临睡前看点周国平先生的文字让自己安静下来。但是最近半个月木有好好坚持下来了,时断时续的,变得懒散了,懒散了就变得不知所措了,然后就偶然的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荐,想想还是写点什么吧,帮自己重新回到正常的路上,变得勤奋,乐观,真诚,乐于相信,相信美好的东西的存在,相信善良的人们的存在。
   看到周围一个个都忙着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找工作什么的,我倒是镇定下来了,这得感谢先生让我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在路上,敢于坚持内心的既定规划。从进入大二就坚定不考研不考公务员的念头,然后慢慢一步步熟悉行业内的大致职业途径,然后一点点让自己变得从容和有勇气去面对社会面对工作而不至于慌乱。当好多人半个学期都在犹豫徘徊的时候,我决定一条道走到黑了,不曾犹豫。
   尤其感谢国平先生帮我从上次恋爱的阴影中走出来,可以重新相信爱,有勇气去爱。有人说,从学生时代开始然后步入婚姻一步步走下去是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情。谁说不是呢?但是,这种东西不能去强求,两个人的事情或者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能挽回的,尤其是当两个人中的一个说不爱了之后。。。。 然后,我觉得自己是时候明白了”你来了,我当你是珍宝,拿真心去待你,你要走我也不再挽留,走了之后我就当你没来过“ 这句话的真意了。拿真心去爱,可能遭受更深的伤害,也才可能享受真爱的降临;不用真情,自然可以避免伤害,只是也失去了得到真爱的可能,这种人注定寂寞。然后,觉得自己可以接受最差的结果,好的结果自然更好,更值得珍惜,于是可以坚持”我靠谱,你随意。“ 这样的态度,也乐于这样坚持。于是可以大胆在自己熟识的任何女性朋友面前说自己和女朋友和好了或是分手了,可以告诉她们自己觉得哪个女孩挺好的,向她们咨询该如何和女孩相处,甚至让她们帮忙看看哪个女孩好不好,不再为什么暧昧啊怕伤和气啊什么的担忧了,一切变得明了,心情也变得明郎了。
   做一个真诚,乐观,勇敢,坚强的男人。哪怕肩负现实的沉重依旧敢于书写理想,即使怀着满心的沧桑依然可以笑谈风月。加油,自己!
  


  因为懒于读书,我不仅没读过周国平的书,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2009年夏季,到林芝旅游的朋友要买几本有关西藏的书籍,陪着去了一趟林芝邮局的书店。随手乱翻书之间,看到这本《各自的朝圣路》,书名吸引了我,其次则是封面的设计。循着爱买书的习惯,看了下目录,几乎没有读正文,就买下了。
  
  之后,这本书搁在林芝的书柜里,直到2010年的夏天再跟着我回到深圳,进入家中的书柜。
  
  8、9月休假,找书看的时候才发现它。以并不认真的心境随意翻阅,却很快被吸引,升起一些多年前读傅雷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献辞的感觉:“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也因为这本书,我才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史怀泽的人,和德兰修女一样,放弃城市的生活,远赴遥远的异乡为穷苦百姓服务终生。
  
  我们由于不同的因缘际遇,选择了各自的道路,有着类似或迥异的人生。但闲暇的时候读读这样的书,也许可以让你更开心的走在自己的路上。
  
  


  当初为了备战07年高考,语文老师惯用的手法是让我们做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当时阅读理解上有周国平的文章,我做的很烂,感觉虽然读得懂他写的东西,但却无法探求其深层含义。母亲甚至专门给我买了两本周国平的散文集,一本《安静》,一本《各自的朝圣路》,高考前我只是翻了翻,依然读不懂,就一直搁在了书橱之中。
  
  放假在家闲来无事,偶然翻出了这两本书,翻开来以后觉得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年纪变大心智变成熟了还是由于大学四年写日记的缘故,总之,当初那些读不透的文章如今纷纷把它们的内涵展示在我面前,由衷的佩服作者的伟大,确实,随着岁月和人生的积累,咋看晦涩的文字也能散发出不朽的光芒。
  
  在《各自的朝圣路》中,我只选读了关于人生的一些哲理性的散文,例如《苦难的精神价值》,《在黑暗中并肩行走》等等。从这些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那种超脱世俗旷达乐观的心态,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苦难,从中找到和人类精神有关的东西。作者提到孤独,提到勇气,提到信仰,甚至提到当今城市化发展导致历史丢失的悲凉,当读到与当今社会极其相似之处时,我只能暗暗佩服作者独特的深入的思考,绝对不同于常人。
  
  关于婚姻和爱情方面周国平也有自己的见解,例如他认为好男人是由女人来加以评判的,没有人能说自己就是一个好男人,如果非要说也只能是对女性思想的揣摩罢了。不过,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那就是看一个男人在成功之后仍不变坏,依然保持着感情上的认真和两性关系中的责任感,那应该就差不多算是一个好男人了。
  
  在《安静》中作者更是用哲学讲诉了人生很多道理,例如《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丰富的安静》这些文章中都是纯粹的个人思考的结果。在字里行间之中,读着读着就能感受到作者想告诉人们的真谛。我对周国平并没有多了解,但通过读这些文章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深处,那是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人与永恒》这本周国平最喜欢的作品集中经典的话语就更多了,据作者本人说这是在地下室完成的,并不知道以后能以书的形式出版,当初写的动机就是自娱自乐罢了。想不到在那种最单纯的想法中创作出来的作品最完美,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真理。
  
  我想,现在读和再过上几年读的感受肯定又会不一样,这就是哲理散文的魅力所在。我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和我相似的东西,有看法,有启发,有方向,这就心满意足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读周国平《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有感
  
  I had this thought a while ago,
  “My darling cannot understand
  What I have done, or what would do
  In this blind better land.”
  
  And I grew weary of the sun
  Until my thoughts cleared up again,
  Remembering that the best I have done
  Was done to make it plain;
  
  That every year I have cried, “At length
  My darling understands it all,
  Because I have come into my strength,
  And words obey my call”;
  
  That had she done so who can say
  What would have shaken from the sieve
  I might have thrown poor words away
  And been content to live.
   ——W.B. Yeats《Words》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是我们也是独特也是唯一的姿势。
   我喜爱的诗人叶慈说,“……我爱的人不能理解/我所做和我将做的,/在这茫然而悲苦的土地上。”/……“总算我的爱人明白了这一切,/因为我已用尽全力,/文字也任我驾御”;/……如果她理解了,谁又会说/筛子里会有什么漏出?/也许我终会抛弃贫乏的文字,/心满意足地融入生活。
   挥霍尽所有的才华,也说不准爱人会不会理解自己所做和将做的。可我们都还期待,被人理解的同时也能理解别人。这是最初和最终的奢望。淡漠而寂聊。茫远无期。可望而不可及。好多人把理解和爱划等号。我问过很多人什么是爱上一个人,有人说,当你说不出原因的时候,就是真正的爱上一个人。可是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相爱,一定有动机。我们常常最先发现别人的优点,如果这些优点你很赞同,那么你会喜欢他;如果一个人有好多好多你喜欢的优点,那么你会爱上他。可是人是个立体三维的存在。我们的观察力只是湖面一般的平面,无论能映出多大面积的一个人,终究不能映出他的全面,都只是一部分,就像月亮不为人知的阴暗一样。
   没有人能加以阻止,任何人去爱别人。可是随着关系愈发亲密,了解也不断增多。当你能够不仅映出他的优点还有足够多的缺点,很难说你还会不会爱他。有人会说,如果发现对方有缺点就不爱,那是轻浮的爱情,廉价而又不值。或者根本不能说爱。可是如果是一个缺点远大于优点的人,很难想象要去爱他什么。理解他的缺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无论外表亦或是内在,并为之不懈追逐。也许爱一个人,会为他而改变自己的缺点,殊不知,自己看来的缺点是不是也是对方的观点,改变是不是好。我们都有深埋自己黑暗一面的权力,爱不能作为交换理解的筹码。爱有时也会失败,是我们都无法将其当真理来接受的事。爱过了,都说自己不后悔,其实后悔的……不是曾经爱上对方,也不是和对方共渡的时光一定是对变得无法再相信对方的自己感到后悔。然而太相信对方,对方干什么都不加以干涉,会让人怀疑你是装出过于理解对方还是根本就毫不在乎?所以说,我们只要为自己而活着就可以了,在爱情方面,不必相互理解彼此的那些无关爱情的部分。
   白岩松说,有时候一个人的战争注定单枪匹马。我们常常要自己一个人孤单的战斗。《圣经》里大天使Mitchel向上帝默念他的祷词“Send war in our time,O Lord!”。在好多时候,仅仅依靠血缘关系而联系起来的人们不能互相理解。本能却驱使他们想尽办法互相理解,结果只能徒做困兽之斗,两败俱伤。
   初三的时候,因为压力和找不到思想的出口,我的脾气异样的喜怒无常,父母不理解却想方设法的理解,找了好多好多人了解情况,偷翻我的日记和上网历史纪录,弄得全家都战战兢兢。有时候,需要独自一个人冷眼看待生和死。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必须由个人来回答的问题。我不认为谁能理解别人的答案。
   “sb. get sb.”意思是前者非常了解后者,后者心里想着什么前者都知道而且都可以理解。但是被女歌手Michelle Branch演唱的名为《You Get Me》的歌中却写到“You get me/You look inside my wild mind/Never knowing what you’ll find/And still you want me all the time”。谁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错的,我认为人的七窍之中,只有通过眼睛才能无碍地望进别人想要展现给你看的那一面。无所谓理解,人只有真正想展现给别人的才会被看出来。心底最深的秘密,谁也无权过问和开发。在每个人的心中,常常都会有个黑暗角落,藏着许多伤痛、忧愁,以为放在这个角落里,就会安全无比,殊不知,这样消极的存放,只会让自己被黑暗一步步的啃噬。可笑的是,有时候连当事人也不明白自己想对别人表明什么,不是对着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对他的感情。那隐藏在只有上帝才知道的真实情感,自己眼底的明晰还是晦暗,只有通过别人才能明了。
   “洞察”是个纠缠的词。我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人能看透别人的内心,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窥视只是从当事人面部表情的变化推测得来的。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够强悍做到面不改色心照跳,那么谁能够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呢?
   又或许,如果能理解对方的难处,我们大概就不会那么八卦的去刺探别人的隐私。可是人的好奇心是无限的,这种于生俱来,有可能为我们带来非凡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会不经意伴随灭顶之灾。理解是如此一项高难度的动作,除了成功运用到自己身上以外,谁都担不起这种行为的后果。就好像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我们都是黑夜里的朝圣者,不管心中的信仰是大是小,坚如磐石亦或是恍如隔世,总还是要朝着那里进发。就像人活着,一定要有生存目的。大仲马说,“人类的智能,就是等待和希望。”什么是等待?什么又是希望?不止是美好的东西,钱财、复仇、怕死……无论多么龌龊的想法和念头,多多少少有一些,才能支撑人活下去。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单单靠自己一味的执着来度过生命的难关,我们必须靠朋友,靠家人,靠那位创造宇宙万物,独一的主宰。一旦这些目的通通不再,而一时不能找到新的代替品,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疯狂,会自杀。我们谁都不理解自杀者的内心世界,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也许只有当我们站在同一个位置做着同一件事情怀着同一个思想,才会真正体会到生与死的亲密无间。在踏上那块灰色地带之前,我们无法理解彼此,也不可能理解彼此。人一生要理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
   世界上最难明白的,不是哥得巴赫猜想微积分,不是宇宙空间黑洞量子论,也不是君子小人女性的心里,而是理解自己。
   我常常做一些毫无目的的动作,只为了证明这是我的身体。爱情亦或是亲情,都无法填补无法理解自己这点空白。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说,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弄明白这些。
   至于世界上的其他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存在而已。与自私毫无关系,我只是想着如果自己都不能理解,那么理解别人从何谈起?更何况我根本就没想过要去了解别人。这是我一厢情愿甚至任性的想法。大家都在黑暗里摸索前进着,有过短暂的交流和接触,却没有一个人能伴你走到最后。人是可悲的生物,因为他们生来孤单。我们一边对别人黑暗的一面念念不忘,一边困死在自己的黑暗里。
   “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也好,“笑谈词穷古痴今狂终成空,刀钝刃乏恩断义绝梦方空,路荒遗叹饱览足迹没人懂”也罢,人不是花底淤伤,只如饮水,冷暖自知。


  在大学很容易迷茫,抱怨堕落迷失,基本上谱写了我大一的整个篇章,这本书让我开始行动,一步一步的向自己的理想靠近,一些以前当作人生的,现在只是微不足道的街谈巷议,我,还有更高的追求!


   周国平说,他进北大时刚满17岁,正是拜伦所说天空布满彩虹的年龄。
   我还没来得及看到17岁时天空的彩虹,我的岁月就飘忽而过到了22岁的年纪,充满了遗憾、后悔、局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及不知所措。
   《各自的朝圣路》里写了很多关于哲学的东西,即使看不大懂,但也隐隐可以觉得让周国平陶醉其中的哲学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满不似我们纯粹应景的马哲之类的那般枯燥。各个学科都必有其内在的魅力,但这魅力也需要智者或大师娓娓道来,才能被大众所感知,就像拂去遮挡了金子光芒的尘土。
   周国平做的就是拂去尘土的事,在他的感召下,我也欣然想成为隐藏在人群中的朝圣者。
   他说,“在曲令敏的眼中和笔下,风、书、阳光、河水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故事;,于是,走在路上时,我会留意每一棵树和每一缕阳光,寻找被周国平感知到的它们各自的性格和故事。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我想从这个角度,做一个智者。
   这个资讯膨胀的时代,我总担心自己了解的信息不够多,跟不上新闻发生的速度。而周国平说,“所谓新闻,大多是过眼烟云的人闹的一点儿过眼烟云的事罢了,为之浪费只有一次的人生是不值得的。”,歌德更是做了试验,半年不看报纸,但发现比从前天天看报纸时,并未有任何损失。想来很有道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信息的传输便捷迅速;但这么多的资讯中,又有多少是需要被我们了解的呢?我无需知道某年某月某日哪里的未成年少女偷偷产下婴儿,无需知道哪个官员贪污腐败包二奶;娱乐圈里,谁和谁结婚了、离婚了,出现第三者了……把只有一次的人生浪费在凡此种种的问题是很不值当的,人生中有那么多的经典等着我们去感受,无怪乎余秋雨说自己从不上网,因为那会分散注意力,他只用很少的时间从电视上了解主要的国内外大事,这就足矣。
   从周国平的角度,我也惊讶地发现,原来安徒生是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每一篇故事的开头都那么自然有趣,每一处描写都是那么细致传神。在《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中,安徒生说,“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就越显得可爱。这真是有趣极了!”安徒生的、周国平的故事都会像这句话说得这样,“年纪越大,就越显得可爱。”
   我许多关于读书的困惑都在周国平的这本书里得到了解答。
   在22岁的年纪才发觉读书的乐趣,这让我有些惶恐,害怕自己已经错过了许多许多。我其实很想仔细读懂每个句子、每段话、每本书背后的意义,将那些经典反复阅读,终觉受用不尽,然而考研等种种压力摆在面前,又由于种类繁多的各类书摆在面前,所以对于每一本书只能浅尝辄止,而即使这浅尝辄止,也让人觉出很大的负罪感。
   希望迈过考研这道坎后,我可以沉静下来,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状态下,感受“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快乐,成为期待伟大作品同时也被伟大作品期待着的,如巴赫金所言的“高级接受者”。
   毛姆说,“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从前在读一些被评为经典或是给人带来灵魂震颤的书时,自己读完都无甚感受,体悟不到别人感受到的灵魂震颤,没流过泪,没激动过,于是便惶恐自己是个麻木的人,读得不够虔诚,不够仔细,或是自己干脆缺了那份慧根。不管从那个角度,这都是件让人沮丧的事。生活红,我们通常不愿与别人穿同样的衣服,但在读书感受这件事上,大抵还是希望与大家一致的,也能感受点心灵震颤之类的,能激动地握着书,拍着大腿,惊呼“这真是好书,好书呀!”。
   我一直为自己缺了这么些感受沮丧,甚至惶恐,觉得自己浅薄了些。就算是有点阿Q吧,毛姆的话也为我找了点精神安慰。据说,蒙田指责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长拖沓,坦然承认自己欣赏不了,博尔赫斯甚至把弥尔顿《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作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方式,宣布乔伊斯作品的费解是作者最大的失败。
   呵呵,即使是蒙田、博尔赫斯这样的智者也承认欣赏不了被大家成为经典的柏拉图对话录或《复乐园》、《浮士德》之类的著作。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整日赧于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这么一来,坦然了;坦然了,就可以安心去睡觉了……
  


  没有沿途,没有觐见。只有心灵的思索,只有心灵的回归,因此我们将这些事物作为变动的曲折,因此我们将这些作为真的,作为真实的,作为真正的,作为正确的,等等。


  经典文章推荐:
  从上高中的时候就在《读者》上看到过周国平的文章。每一篇都充满了发人深省、震撼人心的人生哲理,而每篇也都文采斐然,充满诗的神韵与灵动。
  
  《沉默学导言》
  
   一篇关于多言与少语的哲理论述。
  “上帝之所以给了人一张嘴两只耳朵,其用意是让人们多听少说。”
  对于这样一个聒噪的世界,这是多么有力的讥讽!
  
  
  《关于婚姻的刻薄话》
  
  当代作家里,我想再也找不出像周国平大师那样明察洞鉴婚姻的本质了。
  他例举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于婚姻的态度及睿智之语。
  比如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个比婚姻更糟糕的事物了”。
  “一切悲剧皆因死亡而告终,一切喜剧皆因婚姻而结束”
  “我不知道天堂里有什么,只知道那里没有什么,唯独没有婚姻”。
  “一个完美的婚姻是由视而不见的妻子与充耳不闻的丈夫组成的”(蒙田语)
  
  这样幽默睿智、妙趣横生的婚姻论语,当代散文作家周晓枫也曾写过一篇,叫做《门缝里看婚姻》。其观点与态度如出一辙。尽管对婚姻极尽嘲讽之能事,但最终还是回归了婚姻的安全地带。
  这位才女在文中写道:“穿上了爱情的红舞鞋,总有跳累的一天。还是回来婚姻的枕边来得安全”


  周国平曾说在他还狂热钟情尼采等大哲学家的年轻时候,他有机会,甚至几近走上了一个学者型哲学家的道路。许是当时他正研究的尼采给他立了坏的榜样,又或者他认为哲学的研究或者体系的建造本身就是一种回避。于是他转身向生活。真诚是他研究一生和追求一生的课题目标。而这一转身中究竟包含多少真诚,是不是基于天性的一种退让和回避,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
  
  在之后的时间里,周国平写了大量的充满哲学思考气息的散文,包括他类似于散文体的自传。总体说来周国平是一个比较一致的人,包括一致的命题探讨,一致的自省风格,甚至是完全一致的文章,这许是他一致的矛盾之处,他的同一篇散文常常会出现在新旧不同的散文集中。他自己解释其为对抗盗版的一种方式。我不解。同样的矛盾还出现在他的一些时评中,在展现时弊的同时,总不忘展现自己的高风亮节。那些不入其法眼的东西。
  
  有些命题,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去想,不免为时过早,然而它一旦不合时宜的出现,便成为一生再也不能逃避的课题。对于一个有自己内心生活和经常自省的人,周国平的散文课题同样也是我们想过无数遍的课题。我不敢担保周国平散文的真诚,但我可以说那还是比较真实的,因为讲的都是大大的实话。然而我并不认为这些实话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周国平受于叔本华尼采哲学中悲观主义观点的影响,以清醒的笔触点出生活的源头。然而在他一贯的提倡“真诚,善良,富贵”的哲学里,我看到的重复的自我安慰,既没有超越,也没有出口。
  
  那些哲思散文并无意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超人形象,他以一个真诚和善良的普通人的视角叙述着他的困惑,又似乎勇敢地直面生命中的核心问题。爱欲生死孤独和意义的探讨一直贯穿着他的整个写作生活。这让我发出疑问,或者对他的真诚态度产生怀疑:对意义的探讨是否也可成为一种意义?抑或不过是对于意义准寻的一种回避。周国平自己也说,他正是在对孤独的不断探讨中,逐渐忘却了孤独。哲学只是他的疗伤方式和麻醉剂。所以我以为他的哲学于其自身而言是基于忘却而略显软弱的。所以有论“男不可读王小波,女不可读周国平”,可见一斑。
  
  揭示带不来启示。当我们警醒地觉察到生活中的孤独,荒诞和虚无时,我们发现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再把我们带回自己曾经一无所知的开头。所以一旦带着神性的悲观主义介入了我们的生活,总有带着兽性的忘却主义相伴而来。并且是必须相伴而来。用真诚忘却荒诞,用善良忘却孤独,用表面的富贵忘却虚无。因为我们要存活,而活下去,是所有兽的本能。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周国平算不上一位好的导师,倒可以做一个知己,因他也和我们一样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这本书名《各自的朝圣路》,我最喜欢的是各自一词。
  现在有得人,总自以为是,想要别人赞同自己,殊不知最近得愚钝。
  世间应该说没有一种思想是错误得,我实在觉得它们得存在总是有道理得的,没有决对的错和对,只是思维的不同,有的只是约定俗成。我相信人各有志,所以不应该强迫别人去接受什么。各自,所以我喜欢。
  ps:有点跑题了,不过我就是想说这个。


  最喜欢书中的同名散文,每个人都走在各自的朝圣之路,没有人能代替,即便是最亲近最爱的人,也只是黑暗中与我们并肩行走。不悲凉,反而对所有并肩行走的人心怀感激,坚强的走自己的路,温暖的相互陪伴。


   周国平是很看重心灵,灵魂和精神的,三者有交叉的意思却又截然不同。我不能说《各自的朝圣路》写的有多么深刻,但是这确实是一种超脱于庸俗生活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把人引向另一个世界,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孤独却不寂寞。
   一本书便是一个作者思想的折射。或许,周国平时一个经历了许多人生苦难的人,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因为他对于苦难的感慨是如此地深刻,而且如此之多,在他的多本书籍中,在一本书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苦难。。。于是,我如此猜测着,他是一个自认为人生是充满苦难的。
   如果要问我,我最喜欢里面哪篇文章,那部分内容时,我不得不说,我最有感觉的便是关于苦难的部分。太多的苦难,不是悲观,而是对生活不顺利的积极思考。


  与内心建立精神关系
  
   我向来鄙夷那些大谈特谈励志、管理、销售、社交、成功等等的快餐书籍,并非这样的书籍不能带给读者以知识与力量,只是这样的东西是精神快餐,虽然可以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初读之后,心情澎湃,斗志昂扬,大脑被瞬间清洗,时间稍逝这些所谓的精神快餐就变成了精神粪便被排泄在外。这就好比手淫,伴随着射精后的快感褪去,对性的需求也就烟消云散,直至身体的需求再次被唤醒。
   人们常说,挫折和不幸能够提高人的精神。但是,渐渐的人们会发现现实的苦难非但没有激发出心底的斗志,反而个人愈加沉沦,直至麻木不仁。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伊肯指出,挫折和不幸并不具有这种优点。实际的情形是,许多缺乏内在的精神活力的人被挫折和不幸击倒了。唯有在已经拥有精神活力的人身上,苦难才能进一步激发此种活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收获。
   “展开想象的翅膀,耳膜也能闻到花香”,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音乐DJ的节目片头。其实,重要的不是围绕在耳膜旁边跳跃的音符,氤氲的花香,重要的是要将想象的翅膀展开。
   “只要我不醒来,世界就不存在”,你完全可以将这句话看做是一种悲观消沉。如果你转向它的对立面,“只要我醒来,世界就会绚烂多彩”。
   花香与现实中的挫折和不幸一样只是外在的客观的存在,如果内在的精神世界没有与其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通道、交流平台。我们所承受的苦难、孤独、伤痛也仅仅会是一种虚妄,只会在其中顺变。正如人们常说的“世间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此刻,这颗眼睛就在你的内心深处,等待开启。
   2009年2月1日星期日 14:24
  


  -----关于自我,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我死了.无论这世上还有什么人活着,他们对于我,都将不复存在.
  
  
  化为烟灰的数年文稿;文革中好友的猝然弃世;怀了死婴,在夜里搂住精神失常的儿子的母亲;寄予自我全部爱的仅活了一年半的女儿.
  他的往事,几页纸头,捧在手中,怀感交集.
  周国平很深沉地描述自己的带血带泪的经历,语言不见惆怅但有悲茫.对于童年不怎么快乐的人,共鸣与感慨或许都化不开他的朝圣路的悠悠漫长.
  
  读他的哲感触很深,书宛若一个就在我耳边轻语的圣人.他有他学者哲人的姿态,他有他经历沧桑的老练,他也有饱受事世事日渐沉郁,几为世故的无奈.我可以感受到他的为难,也能想象他日有所成的壮怀激烈,我不想说他的哲语是我心中的圣谕,但无可否认,他的语言教了我很多.
  
  如果说有什么作家相见很晚,我想,虽然见识到周国平几经两年有余,可他确实可以和刚见识到的冯唐,一起在列吧.
  
  
  ps:我又在搞文艺腔.~~
  


  当我看周国平的书籍的时候 我是深深的被吸引的 因为我所有的疑问在他的书里可以找到暂时的答案 但是当我的好友告诉我 这是他的初中读物的时候 我感觉我越发的幼稚了 不是说书有什么问题而是我到现在才找到具体的心中疑问。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如若早些年看到这书 可能不会一直死磕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目的总是要有的,但是合理的回答自己的问题才不会浪费时间 自我封闭。自己需要给自己一个解脱的方式……


  这样突兀的标题,缘由来自于近日所读周国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
  
  
  作者认为, 交往和独处是人在世上活着的两种基本生活方式,人们习惯只以某人和他人交际能力的高低来判定某人,却往往轻视甚至忽略了一个人的独处能力,也是人生体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独处的光阴,可以沉寂,可以幻想,可以思索,可以整理,甚至什么也不做,就用来漫无边际的发呆也未尝不可。
  
  
  活在这纷乱噪杂的世上,要听要学要懂要接受要认知的东西好多好多,久而久之来者不拒,仿佛内存不够用,交通堵塞的情形时有发生,用孤独的心理经历去消化、整理、删除、沉淀它,是再好不过的了。从独处的消极意义来说,人性处于被压抑和蹂躏的极端环境中时,被迫遭受着长期的孤独与苦痛,也往往催生了一大批传世名作的诞生。
  
  
  更有甚者,作者援引国外学者的观点认为,惧怕孤独、害怕独处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不敢也不愿直面空灵的自我,换言之,无颜面对自己的上帝!他们只能一味的顺从迎合外部,而没法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强大,征服世界和他人,当然了,他根本连自己也不能说服。
  
  
  借奥伊肯的观点,现代人处在“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当中,现实需求令人们几乎将生命力全部投注到如何更佳的在外部世界中立足,而怎样面对自己内心世界这类的冷门话题,则被束之高阁。人不敢不愿独处的理由之一,往往是疑心自己被归为无能力人群。是呀,这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一个人呆着呢。
  
  
  再提升到宗教意义来讲孤独的话题,很多宗教的诞生,都是在孤独冥思中顿悟开化立地成佛的。若干得道高人也偏好在云淡风清的绝壁前隐居独处,也许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凡夫俗子的灵魂才能更好的接近神灵,去忏悔,去感悟,去聆听吧。
  
  
  多点独处,多点眷恋留给孤独吧。孤独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法处理孤独中的心理感受,亦或压根没法承担孤独中的沉静寂寥,而凭空生出对于独处莫须有的恐惧来。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读后令人叹服——“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每人心中都有麦加。好像有道理,又好像没有。
  记得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说,人人都有世界观。英国作家毛姆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中国作家余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学史。
  似乎像谚语中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个体总是世界的反映。
  西方人信基督,东方人信佛。民族不同,但总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没有精神寄托的人,总不能见容于大众。比如被人们骂成精神空虚的有嬉皮士,有罪犯,有街头混混,有不谙世事的无知少年……,却没有一个“正面”人物。
  但是,精神空虚的人心中就没有麦加嘛?他信仰金钱,金钱就是他的精神寄托,他崇尚暴力,暴力就是他的最终归宿。
  然而似乎又不是这样,我们所说的信仰,可能已经被约定成俗了。就是特指哲学意义上的心灵归宿。
  如果这样,那大多数中国人岂不是一点信仰没有?朝圣又朝的什么圣呢?
  这本书,我买了好久一直没看,希望看完以后能找到答案。
  
  其实,我觉得周国平写得最好的东西是他的博士论文《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可能因为年龄原因,这本书虽然是评传,却写的个性张扬,文采斐然,看了让人热血膨胀。
  


  周国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家,他的文学本质里面必不可少地要渗透哲学色彩,以哲学上的理性思考来为平常人生中的每一点感悟做依托。这样,不论主题的深浅,都要在其精神核心的引领下尽量地开掘深度,从这一点上来说,有些只需点到即止的文章反而思考地过长,减弱了散文中闲情逸致的风度。
  
  周国平早期的几本散文集在市面上颇受欢迎,像《守望的距离》,这些书受到高等学府中大学生们的喜爱,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大家心底里都渴望在普遍被宣称为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求得片刻心灵的安静,或者是逃避。应当注意的是,周国平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次才是作家,他在自己专有领域中的作法时常会被人指责并有微词。他才曾对外坦言自己并没有构建一个单独的哲学体系的能力,所以表现出一种力求自由游弋在各种思潮当中,做一个守望者,尽量不使自己落入哲学体系的囹圄中去。意识到这一点说明了他的聪明和处世哲学,但哲学领域里面每一次学说的构筑都有其整体之中的分布组合意义,即将自我融于宏大的总体当中,其后才能获得整体解放的自由,这是比单纯的观望和分析更有价值的工作。
  
  当然,每个人都有各自选择生命运作形式的自由,或许周国平在哲学理念上的尝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境地,但回到文学上来,他的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是一部综合的文集,尽管在这当中他一再强调生命、情感以及一些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但读完全书之后确实感觉留下的印象不是十分深刻,这些问题需要有人去考虑,这是他这样的散文学者引领的一个突出的功绩,但过河拆桥一点说,很多人生哲理的深意并不是通过直观刻意的阐述所能动撼人心的,像他自己所说,不太喜欢一般杂志上的哲理美文,但有的东西之所以受欢迎却是由于其思考背后隐约透出的理念世界所能回答的。
  
  过犹不及,太透彻的散文要么归于哲学研究,要么参与社会生活和人内心本质的融合,周国平过于关注精神世界而忽视现实的节奏容易陷入虚无。


  这本书就近好不好看我已经几乎忘记了, 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坐在写字台前大声朗读一篇文章。为了高考, 我不会写作文。
  作者的叙事风格,叙事思想跟高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 我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 内容信手拈来,五十几多不成问题(满分60)。
  总的来说,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思想在当时那个时期是很感染人的, 那个时候我整晚整晚的做着同一个梦, 被人追着四处乱跑,永远也到不了头。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内心有无法解决的矛盾。这本书里面充满了哲学的智慧, 让我解决了很多内心的困惑。
  如果一个人在为着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者, 那就来看看这本书~~~他会让人的心更加平静,更加有信心去坚持自己的信念。 换过来,如果时整日无事可做打发时光大学生之类的同学们,还是远离它为好


哲学予人智慧,周先生的散文很有魅力!拜读ing。。。


也有这样的感觉,也许也是处于这个阶段吧。


精彩的审视


还没读过这本书,然而你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实在可嘉。


只要我醒来,世界就会绚烂多彩
想起爸爸的话: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你才算真正意义的成熟与长大


我在想,你有沒有註冊新的ID。


就看了第一句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对


不错的文,了解了书的概貌与风格,不知道亲自去读会不会有更多的收获


獨處的人都在面對自己的心靈嗎?我不知道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还有哲学家。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每天给自己留点时间念想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他的博士论文吗,呵呵~


貌似《尼采与形而上学》是他的博士论文


太好了
多谢多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