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河岸边的歌王

黄风,徐茂斌 著 黄风、 徐茂斌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黄风、 徐茂斌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

黄风,徐茂斌 著  

页数:

278  

前言

黄河落天来 你晓得—— 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 几十几道弯上, 几十几只船儿? 几十几只船上, 几十几根竿儿? 几十几道弯上, 几十几个艄公, 来把船儿扳? 从晋西北偏关,前往紧邻的河曲,沿途峰回路转,黄河一出现在前方,我的耳畔就回响起这首歌。二十多年前,我就熟悉这首歌,叫《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只是个别歌词版本不同而已。据说,此曲最初采自陕北葭县,也就是现在的佳县,歌曲《东方红》的故乡。《东方红》为一个叫李思命的老船夫所作。1942年采录此曲时,李思命年已花甲。 耳畔回响的歌声,像河路汉子背上的纤绳,在我脑海里牵出一片壮阔:日头奔走在黄土高原上,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落天而来。大河滔滔,一艘老船在浊浪中出没,河路汉子赤条条的臂膀闪耀着古铜色的光芒,挺立在船头的舵把子一边掌船,一边扯开嗓子吼着歌。仿佛唱了一千年,唱了一万年,与天地一样恒久。 我陷入巨大的沉默,好像不是坐在傍河而行的小车上,而是坐在吱吱呀呀的老船上,船板要散架了似的,每一声筋骨痛苦的呻吟,都承载着堆积如山的岁月,与河水不舍昼夜的咆哮。 两岸群山连绵,残破不堪的古长城像受伤的蟒蛇,顺着山脊艰难地爬行。夯土发红的烽火台,一如既往地守望在山头上:胡笳声远,脚下只剩下大河的咆哮,还有沉寂了金戈铁马、沟壑纵横的黄土地。 千百年来,在大河的咆哮声里,苍凉的晋西北,每一条沟壑都流淌着风沙,滚落着泪蛋蛋。一孔孔黄涯涯的老窑洞,支撑不起一缕缕柔弱的炊烟。“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走的一步一回头,挖的一把泪一声唤,把百结的愁肠,化作千叮咛万嘱咐: 哥哥你要走西口, 小妹妹实在难留。 有两句知心话, 牢牢记心头。 走路你要走大路, 可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马多, 好给哥哥解忧愁。 路上你歇息, 可不要靠崖头。 那千年的崖头, 单怕一出溜…… 民歌专家说,民歌多生长于苦寒之地,是人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我想是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一定养一方歌。晋西北的苦寒,晋西北的五谷杂粮,养育了晋西北民歌。 千百年过去了,晋西北早已今非昔比,西口路亦尘埃落定,唯有民歌还在生长。像晋西北顽强的柠条,把根深扎在厚土之中,一茬一茬生生不息,绿了山川,绿了日月。在广袤的晋西北,民歌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已成为老百姓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融人血脉与骨髓,只要黄河的涛声不歇,歌唱就不歇。 我和茂斌兄此行的目的,便是感受大河的涛声,倾听从岁月深处走来,仍如早晨的阳光爬满山头的歌唱,在不歇的歌唱中追寻不歇的人生。 2010年初春,沿着绵延苍茫的黄河畔,我们在河曲、偏关、保德先后采访了十六位年迈的民歌手,每一位民歌手都是一棵树,在长河落日下,挺立在辽阔的山圪梁梁上。他们的歌喉是那样蓬勃,正是由于他们的蓬勃,才使晋西北民歌得以传承丰茂:“见甚唱甚,想甚唱甚”,“边唱边生,越唱越多”。 他们是民歌之魂。 他们的歌喉代表着晋西北民歌。 他们是民歌的瑰宝。 十六位老歌手,每一位都饱经沧桑,像他们的祖辈先人一样,都有一把辛酸泪。祖辈的辛酸洒在了西口路上,他们的辛酸洒在了唱歌路上。我们即将写下的有他们动人的歌唱,但更多的是他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嘴里头唱曲心里哭”,就像河曲的糜子酸饭一样,看起来黄灿灿,吃起来软溜溜,但是有着常人难以下咽的心酸。 他们本身就是一首歌,唱着来唱着去,展现给大家的时候,一样如泣如诉,一样让你感动,一样让你流泪……

内容概要

  《黄河岸边的歌王》是对日益一远离了现代生活的传统民歌精魂的形神兼备的呈现与呼唤;是对历史的张望,也是对现实的审视;是生命血肉的鲜活,也是清醒深刻的理性思索;读起来酣畅淋漓,读后又让人回味再三,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作者简介

黄风,原名李拴亮,山西代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西作协《黄河》杂志副主编。已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通讯、评论三百多万字,作品曾多次转载获奖。主要中长篇作品有《褐色的太阳》《绿色的山脉》《大山铸就的军魂》《浴火之鸣》《中国的霍格纳斯》《黄土地卜的断想》《我的1988》《当太阳不再以光头的姿态奔走》《走向天堂的父亲》《被我的叫卖声感动的夏天》《白月亮》《脚爷》《姥娘的故事》《走过大街的灵旗》《村长的传说》《鼠觞》《蛮荒》《坷垃》,出版中篇小说集《毕业歌》,长篇报告文学《静乐阳光》等。 徐茂斌,山西五寨人,大学文化。山西作协会员。1980年参加王作,从公社到县委再到地委,从干事到科级再到处级,从新闻到公文再到文学,一路摸爬滚打,走着走着,也就知“天命”了。既知天命,复归爱好,放弃凡浮,浸心艺术。散文像高山清泉,书法似深谷幽兰,被文学界冠以“横空出世的散文家”,被书法界赞为“灵性极高的大才子”。短短一年时间,创作二十多万字的散文作品,在《山西文学》《黄河》相继推出《山道弯弯》《夜半钟声》《我背笤帚上高中》《那年那山那碗饭》《大山的孩子没衣裳》《卖兔子来哟美帝兔》《苦乐进城路》《刘乞子当了我的哥》等多篇优秀作品,赢得文学界与读者广泛好评,其中《夜半钟声》获《山西文学》2010年度优秀散文奖。散文集《山道弯弯》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目前,已为多家文学杂志的签约作者。

书籍目录

引子 黄河落天来 第一章 马鞭一挥称歌王 第二章 不为米活为歌活 第三章 歌喉一展皇帝远 第四章 山曲贴了我的心 第五章 “下里巴人”下里情 第六章 台上台下爱煞人 第七章 风流倜傥把歌唱 第八章 死活难舍二人台 第九章 南元走出“胎里红” 第十章 “做梦追戏”六十载 第十一章 只要活着永远唱 第十二章 一生艰辛一生歌 第十三章 这辈交定“二妹妹” 第十四章 嘴里唱曲心里哭 第十五章 甚时想唱甚时唱 结 语 珍稀的红豆杉 歌声中的文化与人性 对远去歌魂形神兼备的呈现 歌起大河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狗儿子,当老师有甚不好?不比扛镢头种地强,不比给人家唱戏强?天地君亲师,当老师再没出息,也是受人尊敬哩。 父亲曾读过几天私塾,在父亲眼中能考上师范,无异于科场“中举”了,从此就会改换门第。在父亲的劝导下,贾德义不再固执己见,同意去五寨师范读书。临开学的那些天,全家人都围着他转,父亲出来进去倒背着手,从头到脚都透着荣耀。 最忙乎的是母亲。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非常心灵手巧,村里成立高级社后,在裁缝组当组长。那几天,母亲的缝纫声彻夜不息,为他赶制新衣服,不管过去他穿得怎么破烂,现在不能破烂了。贾德义记得,母亲用的是一架跃进牌黄颜色缝纫机,双脚一踩噔噔噔响。以致多少年后,他一听到缝纫机响,就感到幸福与温暖,眼前就呈现出母亲坐在缝纫机前的样子。 走的那天,父亲一早就起来,把院子从里到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像过年一样放了三声炮仗,当当当地向村人宣告,他儿子要念书去了。走的时候把他送至村口。快瞭不见他的时候,父亲一声高吼: 毛主席来像太阳, 照得咱屋子亮堂堂。 家家屋里有毛主席像。 吃水不忘淘井人, 至死也忘不了毛主席的恩。 井里头打水土地上浇, 毛主席恩情忘不了…… 五寨师范成立于1941年,前身为抗战时期的晋绥边区二中,2004年改为忻州师院五寨分院,先后培养过大量人才,被誉为“晋西北文化的摇篮”。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范若愚曾任校长。从此,在“晋西北文化的摇篮”里,贾德义穿着母亲用老布给他做的麻领子大衣,铺着家里以往只有待客时才拿出来铺的“二五”羊毛毡子,开始了三年的师范生活。 当时,学校的生活条件相当差,最难熬的是冬天,西北风一吼像下刀子,再好的麻领子大衣,再厚的羊毛毡子也无法抵挡。由于取暖不行,每天上课冻得要命,满教室的跺脚声,就像跳爱尔兰踢踏舞。去了学校的第一年冬天,贾德义就冻得左手无名指开裂,露出了骨头。 再就是饥饿。 1960年全国饿肚的时候,学校每天的早饭只有一个乒乓球大的杂面窝头,午饭只有一块儿巴掌大的莜面。


编辑推荐

《黄河岸边的歌王》是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黄河岸边的歌王 PDF格式下载



这是对日益远离了现代生活的传统民歌精魂的形神兼备的呈现与呼唤;也是对显示的审视;更是清醒深刻的理性思索。读起来酣畅淋漓,读后又让人回味再三,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