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近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

爱因斯坦  

页数:

254  

译者:

许良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走近爱因斯坦》选录了爱因斯坦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言论(不包括一般读者不易读懂的物理学论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的图片。他的闪耀着理性之光而又有震撼力的文章,他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的形象,对于每个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读者,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爱因斯坦的思想使人开了眼界,也开了心窍,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中期,报上曾公布当时大学生爱读书籍的调查,《爱因斯坦文集》名列其中。时过境迁,当今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已经转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真善美是人生的永恒的追求,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人必然有永恒的价值。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可望唤起人们对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的关注。这本小书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作者:(美)A.爱因斯坦

书籍目录

引言心路历程 自述(节录) ——从童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 自述片断 ——大学前后的学习和探索 70岁生日时的心情 ——1949年3月28日给M.索洛文的信人生信念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 我的世界观 人的真正价值 论财富 给莱奥·贝克的献词正气歌 科学家对政治问题不应当明哲保身 ——1933年5月26日给冯·劳厄的信 为捍卫公民权利,必须准备坐牢 ——1953年5月16日给弗劳恩格拉斯的信 人权 为保卫学术自由和公民权利而斗争 ——75岁生日对“保卫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的答复个人与社会、国家 主权的限制 社会和个人 国家和个人良心 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1931年2月16日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我对美国的最初印象反对纳粹暴行 希特勒怎样会上台的 不回德国的声明 为建议研制原子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为制造原子弹问题给日本《改造》杂志的声明伦理 目标 科学定律和伦理定律教育 论教育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教师和学生 ——对一群儿童的讲话 论古典文学 电影的作用宗教 宗教和科学 科学的宗教精神 科学和宗教 宗教同科学不可和解吗犹太人 犹太人的理想 有没有一种犹太人的生命观科学探索 失业的痛苦和探索自然界统一性的乐趣 ——1901年4月14日给M.格罗斯曼的信 1905年春天的四项研究 ——1905年5月给C.哈比希特的信 探索的动机 ——在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论科学 论科学真理 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 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 什么是相对论 我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自由和科学 西方科学的基础与古代中国无缘哲学思考 引力问题使我从怀疑的经验论转向信仰理性论 ——1938年1月24日给C.兰佑斯的信 对批评的回答(节录) 关于实在的本性问题同泰戈尔的谈话念先辈悼师友 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R.凯泽尔的《斯宾诺莎》序 爱萨克·牛顿 牛顿的《光学》序 悼念玛丽·居里 悼念麦克斯·普朗克附录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爱因斯坦年谱

章节摘录

书摘为制造原子弹问题给日本《改造》杂志的声明 在原子弹的制造方面,我所参与的就只一件事:我签署了一封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在那封信中我强调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来实现原子弹的制造。 我完全明白,如果这些实验证明是成功了,那该是威胁人类的可怕的危险。可是我却感到非采取这一步骤不可,因为[当时]看来很可能德国人也会抱着完全成功的希望在同一问题上进行工作。我看,我那时只能这样做,再无其他可以选择的余地,尽管我始终是一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 我认为,在战争中杀人并不比通常的谋杀更好些;但是只要各国没有决心通过共同行动来消除战争,并且以现行法律为根据,通过和平协商,来寻求解决它们的争执和保护它们利益的办法,它们就会继续认为有必要为战争作准备。它们由于害怕自己可能在普遍军备竞赛中落后,就会感到不得不去制造哪怕是最可恶的武器。这样一条途径只能导致战争,而今天的战争就意味着人类的同归于尽。 因此,去反对制造某些特殊的武器,那是无济于事的;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消除战争和战争的威胁。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下决心抵制一切违反这个目标的活动。这对于任何一个意识到自己是隶属于社会的个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要求;但不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要求。 甘地,我们时代这个最伟大的政治天才,已经指出了该走的道路。他证明,人一旦发现了正确的道路,就能做出多大的牺牲。他为印度的解放所做的工作就生动地证明了这样的事实: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P91-P92插图


编辑推荐

“后世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爱因斯坦在祝贺印度“圣雄”甘地70岁生日时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以后的人们或许也越来越难以相信上个世纪曾有过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巨人。 本书为迎接“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或“爱因斯坦年”而出版的。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收有爱因斯坦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不包括专门的科学论文)和言论54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与相关历史背景的图片127幅。书末有两篇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爱因斯坦的附录:《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和《爱因斯坦年谱》。书中所展示的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个有强烈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倾听他的心声,对于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近爱因斯坦 PDF格式下载



期待伟人的一生,希望可以有所借鉴。。。


书质量很好,三层包装,很密封,终于买到找了好久的书了,偶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