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隋唐演义

褚人获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褚人获著  

页数:

634  

字数:

698000  

内容概要

《隋唐演义》一百回是隋唐历史小说集大成之作,也是有清一代历史演义小说最优秀的一部。 本书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隋末宫延故事,以隋炀帝和失贵儿的旖旎艳情故事为中心,描写了隋末宫延生活的豪华奢靡,刻画了隋炀帝的荒淫残暴。他弑父鸩兄,夺得皇位,在位十三年,营建洛宫,征选绣女,开凿运河,游幸江都,修筑长城,远片高丽,致使国力疲惫,民不聊生。这部分描写,铺陈华丽,富有时代气息,客观地反映了隋末农民战争的社会背景。二是唐代宫延故事,以唐明皇杨贵妃的风流情事为线索,展示了唐代宫延生活的骄奢淫逸;同时也描写了李世产亲刃兄弟,武后、韦后的谋杀亲夫、争权夺宠、殖酷无情。这部分描写则笔力浮泛,情致不足,不及隋代部分。三是草莽英雄的故事,如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王伯当、花木兰等事迹,都空插在前七十回之中,描写他们起兵反隋,追随李世民打开下的传奇经历,颂扬了他 们的侠义勇武。这些故事,多串联于隋唐两代朝政之间,用笔粗豪,形象生动,不乏精彩之处。在描写中,对隋亡后十六院夫人的流落江湖的同情,对秦琼英雄失意的感叹,虽然均以旧本,但与作者自己的“鹱落”、“困顿”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籍目录

第一回 隋主起兵伐陈晋王树功夺嫡第二回 杨广施谗谋易位独孤逞妒杀宫妃第三回 逞雄心李靖诉西岳造谶语张衡危李渊第四回 齐州城豪杰奋身楂树岗唐公遇盗第五回 秦叔宝途次救唐公窦夫人寺中生世子第六回 五花阵柴嗣昌山寺定姻一蹇囊秦叔宝穷途落魄第七回 蔡太守随时行赏罚王小二转面起炎凉第八回 三义坊当锏受腌臜二贤庄卖马识豪杰第九回 入酒肆蓦逢旧识人还饭钱径取回乡路第十回 东岳庙英雄染疴二贤庄知己谈心第十一回 冒风雪樊建威访朋乞灵丹单雄信生女第十二回 皂角林财物露遭殃顺义村擂台逢敌手第十三回 张公谨仗义全朋友秦叔宝带罪见姑娘第十四回 勇秦琼舞锏服三军贤柳氏收金获一报第十五回 秦叔宝归家侍母齐国远截路迎朋第十六回 报德祠酬恩塑像西明巷易服从夫第十七回 齐国远漫兴立毬场柴郡马挟伴游灯市第十八回 王碗儿观灯起衅宇文子贪色亡身第十九回 恣蒸淫赐盒结同心逞弑逆扶王升御座第二十回 皇后假宫娥贪欢博宠权臣说鬼话阴报身亡第二十一回 借酒肆初结金兰通姓名自显豪杰第二十二回 驰令箭雄信传名屈官刑叔宝受责第二十三回 酒筵供盗状生死无辞灯前焚捕批古今罕见第二十四回 豪杰庆千秋冰霜寿母罡星祝一夕虎豹佳儿第二十五回 李玄邃关节全知己柴嗣昌请托浼赃官第二十六回 窦小姐易服走他乡许太监空身入虎穴第二十七回 穷土木炀帝逞豪华思净身王义得佳偶第二十八回 众娇娃剪彩为花侯妃子题诗自缢第二十九回 隋炀帝两院观花众夫人同舟游海第三十回 赌新歌宝儿博宠观图画萧后思游第三十一回 薛冶儿舞剑分欢众夫人题诗邀宠第三十二回 狄去邪入深穴皇甫君击大鼠第三十三回 睢阳界触忌被斥齐州城卜居迎养第三十四章 洒桃花流水寻欢割玉腕真心报宠第三十五回 乐永夕大士奇观清夜游昭君出塞第三十六回 观文殿虞世南草诏爱莲亭袁宝儿轻生第三十七回 孙安祖走说窦建德徐懋功初交秦叔宝第三十八回 杨义臣出师破贼王伯当施计全交第三十九回 陈隋两主说幽情张尹二妃重贬谪第四十回 汴堤上绿柳御题赐姓龙舟内绎仙艳色沾恩第四十一回 李玄邃穷途定偶秦叔宝脱陷荣归第四十二回 贪赏银詹气先丧命施绝计单雄信无家第四十三回 连巨真设计赚贾柳张须陀具疏救秦琼第四十四回 宁夫人路途脱陷罗士信黑夜报仇第四十五回 平原县秦叔宝逃生大海寺唐万仞徇义第四十六回 杀翟让李密负友乱宫妃唐公起兵第四十七回 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第四十八回 遗巧计一良友归唐破花容四夫人守志第四十九回 舟中歌词句敌国暂许君臣马上缔姻缘吴越反成秦晋第五十回 借寇兵义臣灭叛臣设宫宴曹后辱萧后第五十一回 真命主南牢身陷奇女子巧计龙飞第五十二回 李世民感恩劫友母宁夫人惑计走他乡第五十三回 梦周公王世充绝魏弃徐勣李玄邃归唐第五十四回 释前仇程咬金见母受恩践死誓王伯当为友捐躯第五十五回 徐世勣一恸成丧礼唐秦王亲唁服军心第五十六回 啖活人朱灿兽心代从军木兰孝父第五十七回 改书柬窦公主辞姻割袍襟单雄信断义第五十八回 窦建德谷口被擒徐懋功草庐订约第五十九回 狠英雄犴牢聚首奇女子凤阁沾恩第六十回 出囹圄英雄惨戮走天涯淑女传书第六十一回 花又兰忍爱守身窦线娘飞章弄美第六十二回 众娇娃全名全美各公卿宜室宜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隋唐演义 PDF格式下载



字体太小了,行距也小,看的我眼都花了。难道不能分成上、下册么?


  起初是听田连元的小说联播听到隋唐演义的,有一天早上起来听到秦叔宝穷途落魄那一回,秦叔宝困在旅店,大病初愈,缩在角落里晒太阳,一代英雄却尽显落魄,眼泪差点要掉下来。
  于是在kindle上下载了隋唐演义,书与广播的内容不是很一致,可能广播更想吸引听众的注意,做了一些改编。但是无妨,每天睡觉前听一听,倒也与书相得益彰。


  从学校放假后,春节之前,在家里闲来没事,在弟弟的推荐下,看了隋唐演义,从其中浅浅读到了一些历史故事,书中读精彩处,往往掩饰不了自己的激动,自己也跟随英雄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感叹于英雄不问出处,大碗喝酒大碗吃酒的快活生活,义气相投,快哉快哉!!里面喜欢程咬金,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讲义气,粗鲁耿直,把他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佩服佩服。读到忠义两字,看到了张通判死后,唐万仞的视死如归,真的算得上英雄,秦琼当时自愧不如,真的是英雄各有各的英雄之处,读完这段,不觉令人叹息和怜悯,悲哉。


   正在看,有点扫兴,有点犹豫,有点乏力。
   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再看《隋唐演义》会明显感到这本书的问题所在。
   线索过多,显得没有重点;人物过多,却没有形象丰满的人物;故事既不是野史也不是正史,不够吸引人。
   看完三分之一了,还在继续看,因为毕竟是古典名著,至少应该看完一遍,强忍着厌倦,继续看下去。比之水浒三国,确实差的太远。最重要,文字还多,七十多万,又长又……


   在读此类小说时我常常疑问古人结交朋友都是如此简单的吗?仅仅闻过其名,只见一面就可两肋插刀,就能生死与共?真正的友情不都是几经磨难才能建立的吗?古人岂不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道理。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觉得这是古人小说的一大通病。
  
   事实上,我现在才想明白,这并不是古人的问题而是自身的问题。我将现代这种以利为天的思想带入了小说。今天的我们无法体会古人英雄相惜,求贤若渴的心态。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谁对我有用。想象下如果有一名著名学者一身破烂的来到你面前,你会如何待他。我想最多是客气客气,谁会真正以礼相待。若他还有一堆麻烦,怕是客气都没有了吧!
  
   诸位勿忘“英雄莫问出处。”


上古民风淳朴,以虚名诬民,欺世盗名者鲜。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