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
2000-08
时代文艺出版社
刘震云
无
沪沽湖的诱惑
极巧妙的结合
有些异味儿的诱饵
生为女人
一个女人的精神世界
――评小说《生为女人》
切碎了的父亲形象
陈奂生出国
迷失在异国他乡
亦喜亦忧话满足
此情绵绵无尽期
诗意与理性 长处与不足
――读《此情绵绵无尽期》
夜半无人私语时
――《此情绵绵无尽期》读后
一地鸡毛
对《一地鸡毛》的争鸣
新兵三事
对国民精神的深入探察
――评析小说《新兵三事》
荒诞:一种深刻的生存体验
――《新兵三事》中荒诞的表现及意义
内当家之死
深刻的困惑 真实的形象
――评《内当家之死》
什么思想倾向
――评《内当家之死》
都市的骚动
一篇虚假平庸的小说
一个当代中国女人的喜悲剧
――评小说《都市的骚动》
无
注意:《一地鸡毛》中的小林,化名为文中提到的“我”。
我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入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拥动,又变成一对对祈雨的蚂蚁。一觉醒来,又是一日的初始。
家有一妻,婚前清新可人,善解人意,婚后琐碎之事不断,理还乱。我呢,不是什么政府官员,高级领导,拥有权利、大量金钱的人,我还没有车子,是一个“三无”人员,我心知肚明。幸好,我和妻子都从大学毕业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北京这个熙熙攘攘硕大的城市里,我们只能立业,立足也很不容易。也都是顶着星星出门,戴着月亮归来。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
清晨,我得去排巨长的队伍去买豆腐,我还得祈祷今天轮到我的时候还有剩余的豆腐,以及赶在班车出发之前登上车,否则迟到我就会挨领导的批评。买不到豆腐会被妻子责备。想当年大学时期的鸿鹄大志也荡然无存了,好比原本不尖锐的石子,被世俗的长河冲刷。而我这个没有主见的人,随波浊流了。谁年轻的时候没为未来的憧憬过,现在看来,一切都是自己幼稚地活在自己安排的象牙塔、伊甸园中罢了。直到经历坎坷,不断磨练,使我更加坚信地认准了这个理。
我们搬过好几次家,家里的条件一次比一次好了,但是妻子去单位上班却越来越远了,上班之路漫漫。她也想调离现在的单位,到家附近的地方上班,便想要我疏通关系,可我也不认识什么人,于是,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单刀直入,结果吃了闭门羹,尴尬地站在楼道内,扛着一箱箱的可乐,失望而归。最后她也不打算调职了,原因是单位开通了到家门口的班车,我们都很高兴。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单位头头的亲人住我们家附近。她当然内心不满,可是总比自己去挤公交强,我就这么安慰她。
后来还有孩子去托儿所的问题,四处找关系进家好的,这是她的主意。最后连修车的人都去求了。但最后还是我们家对门那个印度女人帮了忙——妻子和她总是面和心不合。一开始我们家都为孩子能进去的事情而开心,结果才知道,原来是她们家孩子不肯去托儿所,想让我们家孩子一起去,然后一起玩,所以帮了我们。妻子觉得我们家孩子像陪读的,很气愤。但是我还是好好地跟她说了,进去了总是好的,她才冷静下来。后来某天,我们家孩子不愿意去托儿所了,问了老半天才知道,原来是其他小朋友的家长都给老师送东西了,后来我也随大众送了炭火——是冬天用来烧烤用的。这些东西因为卖的地方很少,我在旮旯小店买的,价格很不便宜。
我更害怕老家人来,因为他们的素质不那么高,大嗓门,随地吐痰,让对门的看到会笑话。再后来我们买白菜可以报销,我也去排长队买了好多。老师来北京治病我也没能好好招待老师,心里很过意不去,后来老师去世了,后悔、愧疚涌上心头。查水表的瘸腿老头求我办事了,然后妻子收下了他的微波炉。
可是我想:如果放在过去,只要能帮忙,我会立即满口答应,但那是幼稚;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好办先说不好办,这才是成熟。不帮忙不好办最后帮忙办成了,人家才感激你。一开始就满口答应,如果中间出了岔子没办成,本来答应人家,最后,不办成,反倒落人家埋怨。
这些年,我从一个足球迷到不常看足球。从好面子到厚着面子做事。从一些些桀骜不驯到所有的都往肚子里咽。我变成了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那种千面一律千人一面的那种人,那种自己最不愿做的那种人。我心安理得享受上天赐予我的一切,日复一日,我带上面具,被生活强奸了一万遍。
蚂蚁在下雨前会忙着搬家,而我却做那只祈雨的蚂蚁,随着大队,随从甚至苟且、麻木、迷茫、无助、无奈、萧条、凄凉。蜂拥下的蚂蚁群,要么走,要么安于现状,要么死我享受着一切,接受似乎是最好的方式,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谁愿意做那只出头鸟,谁更勇敢?去承受后果,尽管我也是科班出身,那又怎样?
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也不是一个人治社会,而是一个官治社会。然而位列人臣的毕竟少数,大多数混迹在体制之内的不过是些小人物。这些人一方面心高气傲,不屑与市井之徒厮混,士农工商,自己终究是第一等公民;另一方面仕途不畅,时不时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在人前硬装门面。他们想让生活看起来毫不费力,然后自己从不努力。
生活对于每个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前看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里面描写巴黎洗碗工的一段话:
“如果洗碗工也开始思考,他们早就会联合起来,为更好的待遇而举行罢工,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思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去思考,是他们的生活把他们变成了奴隶。”
每天的生活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吃喝拉撒睡都要安顿好,才能有条件去想别的事。不得不承认,相当一部分人,仅仅为了这五件事,就足以耗尽他们全部的精力了。
小林和小李终究还是心里有些不甘的人,他们大学毕业,进了体制,但多年下来还混迹于最底层,不少曾经的同路人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可他们还要为挤公交、给孩子安排幼儿园低三下四去求爷爷告奶奶。他们一度设想自己的可以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可现实让他们只能将这份雄心壮志托付在买豆腐卖鸭子上。
接受这一切成了他们不得不做的选择,生活消磨了梦想,扑灭了激情,剩下的只有为如何过好眼下日子绞尽脑汁和日复一日的争吵,他们开始嘲笑过去的幼稚,承认了自己一生无非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逆来顺受地让生活这把无情刻刀将自己设想的人生划得面目全非。
当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是领工资的必经过程,那么人生就只能是为了明天的到来而捱过的一个个24小时。就像巴黎的洗碗工,每天将近20个在闷热潮湿的地下厨房里挥汗如雨,他们怎么可能思考自己的人生。普通人摆脱了衣食的羁绊之后,应该追求更好的理想境界和广阔的精神空间,而不是自甘被时代淘汰。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许只是一个普通人。小人物的命运就是无声无息地在历史中消失,一个人也许一辈子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默默无闻,但相信在小时候,那时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可以的,他们也一定不会把一个普通人当作自己人生的答案。
是什么让一个个潜在的伟大人物,最终淹没在无尽的人潮里。生活的重担压得每个人喘不过气来,然而忍受这一切并依然想办法为更好的未来奋斗的人,一定会脱颖而出。人一旦自己放弃了更高的追求,只能在鸡毛蒜皮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成就一个人是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毁掉一个人只要让吃喝拉撒占据他生活的全部就足够了。
这本书, 是旧书摊上买的。 觉得自己有淘到宝的感觉。
是小说集。 第一个故事,是军营里, 悲催的勾心斗角。 最后所谓的最好结果, 居然是去给司令的瘫痪的爹端屎。 很黑色幽默。
最后一个故事, 报纸干不过电视的牛气。 不过,现在电视做不过网络了。 而且广播台异军突起, 起码广告费比电视还容易拉。
印象最深的, 当然就是《一地鸡毛》。
初入社会的冲劲, 在现实面前, 粉身碎骨。
“世界, 其实就是你自己周围的那一小群人构成的”。
老婆的工作要换和不换, 最后因为领导夫人的小姨子需要开通公交车, 完成了。
小孩入托, 也是对门的有关系的需要有伴读才皆大欢喜。
只有他生病的老师, 没有享受到一点点的恩惠。 我多么希望, 他能和伟人一样有尊师的实力啊。
现在看看以前的公务员, 真的和普罗百姓没有多大的距离。 只是现在, 相对另外没有挤进去当公务员的人来说, 那些好像也是孔雀毛, 不是普通的鸡了。
我真的不晓得这样的作品还能不能和文学扯上半毛钱的关系,只要是个人,扎根于无聊的生活中,就能写出这本毫无任何写作特点的作品。可是刘震云的文学性又怎么能够随意贬低,毕竟他写出了《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中国百年孤独的鸿篇巨制,《一地鸡毛》这里把大师不留情的拉回了王朔的痞子味。这本书读了让人有点恐惧,对生活的,婚姻的,成年的恐惧,这又和王朔和冯小刚的“婚前生活是火焰,婚姻生活是海水”不谋而合,市井小市民有着不可避免的庸俗乏味悲哀性,这样的生活对文艺青年来说无异于地狱,可是所有的文艺青年又不得不长大,娶妻生子,渐渐沦为中年人。
周作人的一篇《中年》深得我心,他说,小孩子的时候仿佛看透了生死,谈恋爱,托关系等等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恶心的,可是到了中年,我们还是会好意思在孩子面前大谈恋爱,做着曾经最恶心的一部分人。
这个只是反映时代一个大多数普通人鸡毛蒜皮小事的一地鸡毛还得了八点多分,大概是和老男孩同样的心态,老男孩可不是什么好电影,消费着集体记忆,集体感伤,集体不敢朝前看。
可是这大概就足够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写伟人的奇葩人的书了,普通人永远沉默着,在时代映像下迷失,迷失了整个时代。
这个时代早他妈的病了,反抗没有力气,再怎么的感伤也会因为事情而搁置。
王朔,我懂你作为市民没有什么文学天赋的悲哀,刘震云,我也懂你。
我是很久之前就读过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前段时间闲着无聊把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一地鸡毛》也扯出来看,还有以不同类型的电视剧《手机》我去年寒假也看了它,这样一系列琐琐碎碎的小说,让我有一种烦躁的感觉,是真的就很烦。这些作品写的太真实了,整个的把现实的“残酷”好不加掩饰的摊在你面前,然后指着它们告诉你:这就是你要走的道路,这就是你的人生——我觉得这真是太残忍了!但刘震云的这种直白的表述现实又与余华的不一样,余华的《活着》也写得很残酷,但那种残酷更多是会让你感觉到同情.,那种疼痛是别人的,我们并不会深刻的感受到,《一地鸡毛》里面的,分明就是在写我们每一个人,那些残酷与疼痛,是我们一直想逃避的。类似这样的小说我看过的还有阎真的《沧浪之水》,琐碎絮叨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会刺痛人的真实力量。
“小林每天清早六点起床,到公家副食店门口排队买豆腐。排队也不一定每天都能到豆腐,要么排队的人多,排到,豆腐已经卖完了;要么还没排到,已经七点了,小林得离开豆腐队去赶单位的班车。最近单位办公室新到一个处长老关,新官上任三把火,对迟到早退抓得挺紧。最使人感到丧气的是,队眼看排到了,上班的时间也到了。” “豆腐变馊了,老婆又先于他下班回家,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老婆一开始是责备看孩子的保姆,怪她不打开塑料袋,把豆腐放到冰箱里。谁知保姆一点不买帐。保姆因嫌小林家工资低,家里饭菜差,早就闹着罢工,要换人家,还是小林和小林老婆好哄歹哄,才把人家留下;现在保姆看着馊豆腐,一点不心疼,还一古脑把责任都推给了小林,说小林早上上班走时,根本没有交代要放豆腐……”于是一场争吵就开始了。
……
书里到处都是充斥的这样的内容,,看着看着我甚至悲哀地想到了自己婚后的日子,虽不至于为一块豆腐怎样大吵,但终归性质差不多。“豆腐”没有变,家庭琐事没有变,人情世故没有变,还是“一地鸡毛”。“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的是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琐事⋯.每一件事情,面临的每一个困难都比上刀山下火海还另人发憷⋯.”刘震云曾在创作中写下如此的感慨。是啊,现实生活就像是一片洪流,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叶扁舟,一生都只能这么沉浮、飘摇……
小林和小林的老婆也曾是积极向上的青年,是心怀抱负,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但生活总在无形之中以它的不可抗拒性改变着人。于是小林象换了一个人,上班准时,态度严谨,不乱说乱动,热心公务,尊敬老同志,即便在夏天也不嫌女老乔的狐臭,“一月一次紧挨着身子与她汇报谈心”,“五一节”还给她孝敬些礼品。但是还是不行,一个“与有狐臭的同事一起办公是一件很影响情绪的事”,再加一个“目前我对贵党不感兴趣”似乎已经成了他的“原罪”,事后所做的一切都抵消不了,于是小林一直在入党的路上匍匐。于是在生活的洪荒流中,小林很自然地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了。
——我不知道是生活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本身有了问题,是生活太强硬还是人太软弱?
我想,我们本不应该 这样,在生活的洪流中沉浮……
在最近回看的时候,意识到本文观点比较片面。希望大家在看这篇书评的时候能带着批判性的眼光。
-
笔者一向认为,艺术是心理学的最佳应用。众知心理学跟所有科学一样,它的发展多源于调查与实验,得出的亦是概括性并具有推广意义的结论。而艺术则直接涉及具体的感官,人类复杂的认知、思维与行为。你看现今世界的各大公司出产品,做销售,如要成功,必须考虑大众心理。而在全国人民物质生活逐渐步向全面小康的当下,笔者在这里不妨大胆预言,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心理学的世纪,而艺术必将会成为本世纪最热门的专业。
在众多艺术当中,有一种仅以俭朴之纸墨征服人心,那就是文学,或者说语言。它是最贴近人类真实心理状态的一种艺术形式。
刘震云的文学流派是不被年轻人待见的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简言之,就是你在实体书店里逛看到封面和标题就可以一掠而过的类型。但你只要稍稍耐心那么一下下,翻开第一页,你简直就可以完全不喘一口气地读到最后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
他是加长版的鲁迅。迅哥短是因为他冷,冷里面还稍稍夹杂这那么一点文青的孤傲,导致他的文章有时候读起来有点佶屈聱牙(其实就是傲娇啦)。而刘震云长,不是裹脚布的长——他的作品蓬发着生活的张量。那种长犹如一碗劲道十足的拉面,足以逼出任何食客非滋溜滋溜吸到最后一条的强迫症来。
刘震云的行文,初看会让人误以为是意识流。然意识流太自我,太散,让人读着像在做梦。刘震云却是口大钟。他的写法,若真要分门别类,应当是属于心理学的写法(夹带空知英秋式的吐槽风)。不,他简直比最职业的心理分析师还要牛逼。他可以不废吹灰之力就将特定背景or情景下人物的主要心理活动完完整整复原一遍,让你读完大觉爽快的同时忍不住破口大骂:妈的这家伙简直在说我!
作为例证,笔者在下面直接ctrl+c/ctrl+v两个片段。
小林的老婆叫小李,没结婚之前。是一个静静的、眉清目秀的姑娘。……与她在一起,让人感到轻松、安静,甚至还有一点淡淡的诗意。那时连小林都开始注意言语、注意身体卫生了。哪里想到几年之后,这位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会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学会夜里滴水偷水的家庭妇女呢?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不知道谁!有时小林想想又感到心满意足,虽然在单位经过几番折腾,但折腾之后就是成熟,现在不就对各种事情应付自如了?只要有耐心,能等,不急躁,不反常,别人能得到的东西,你最终也能得到。譬如房子,几年下来,通过与人合居,搬到牛街贫民窟;贫民窟要拆迁,搬到周转房;几经折腾,现在不也终于混上了一个一居室的单元?别人家一开始有冰箱彩电,小林家没有,让小林感到惭愧,后来省着攒着,现在不也买了?当然现在还没组合家俱和音响,但物质追求哪里有个完。一切不要着急,耐心就能等到共产主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林,一切还是从馊豆腐开始吧。第二天早上六点,小林照例爬起来,到公家副食店前排队买豆腐。(选自《一地鸡毛》)
蒋委员长的这种态度,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受到许多书籍的指责。他们认为委员长不体察民情、不爱民如子、固执等。他们这种爱民如子、横眉冷对民贼独夫的态度,也感染了我的情绪。但当我冷静下来,我又是轻轻一笑。这时我突然明白,该受指责的不是委员长,而是几十年后这些书的自作聪明的作者。是侍从在梦中,还是丞相在梦中?侍从在梦中。不设身处地,不身居高位,怎么能理解委员长的心思?……委员长自己写道:我九岁丧父……当时家里的悲惨情况实在难以形容。我家无依无靠,没有势力,很快成了大家污辱和虐待的对象。
这样一个出身的人,不会不知道下层大众所遭受的苦难。在一个省的全部范围内发生了大旱灾,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他心里不会没底。……这时的委员长,已不是一个乡巴佬,而是一个领袖。站在领袖的位置上,他知道轻重缓急。当时能导致历史向不同方向发展的事情大致有:一、中国的同盟国地位问题。当时同盟国有美、英、法、苏、中等。蒋虽是中国的领袖,但同盟国的领袖们坐在一起开会,如开罗会议,蒋就成了一个普通人,成了一个小弟兄,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大家在一起,似乎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都不把蒋放在眼里。不把蒋放眼里,就是不把中国放到眼里。……带给蒋个人的,就是仍受“侮辱和虐待”。这是他个人心理上暗自痛恨的。二、对日战争问题。在中国正面战场,蒋的军队吸引了大部分在华日军;虽然不断丢失土地,但从国际战略上讲,这种牵制本身,就给其他同盟国带来莫大的利益;但同盟国其他领袖并没认清这一点或是认清了这一点而故意欺辱人,所给的战争物资,与国民党部队所担负的牵制任务,距离相差非常大……蒋有一著名的理论,“攘外必先安内”。这口号从民族利益上讲,是狭隘的,容易激起民愤的;如果从蒋的统治利益出发,又未尝不是一个统治者必须采取的态度。如只是攘外,后方的敌人发展起来,不是比前方的敌人更能直捣心脏吗?关于这一方针,他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三、国民党内部、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斗争。蒋曾很后悔地说:北伐战争之后,我不该接受那么多军阀部队;一九四九年后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我是被国民党打倒的;可见平日心情……死掉一些本就无用、是社会负担的老百姓,不会改变历史的方向;而他在上层政治的重大问题上处理稍有不慎,历史就可能向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后来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就证明了这一点。上述哪一个重大问题,对于一个领袖来讲,都比三百万人对他及他的统治地位影响更直接,更利益交关。……当然,这是站在蒋的立场上考察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当我们站在几千万灾民的立场上去考察,就觉得蒋无疑是独夫民贼,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了。
……作为我们即将死去的灾民,态度又是如何呢?《大公报》记者张高峰记载:
河南人是好汉子,眼看自己要饿死,还放出豪语来:“早死晚不死,早死早托生!”
娘啊,多么伟大的字眼!谁说我们的民族没有宗教?谁说我们的民族没有向心力,是一盘散沙?我想就是佛祖面临这种情况,也不过说出这句话了。委员长为什么信基督呢?基督教帮过你什么?就帮助你找了一个老婆;而深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佛家教义,却在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三年,帮了你政治的大忙。(《温故一九四二》)
如果有外国朋友想向我了解中国,我想我会推荐他去读通俗易懂的刘震云。参考上面几个段子,一个外国人基本就能够理解并掌握整个华夏大地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的日常心理活动。可能有人会问问,怎么可能大家都这么混,这么琐碎,总有点高远的理想吧?你还真别不相信,这地方人的普遍状态还真就是这样。
将锋芒与棱角磨平变成恰好嵌入机制的钉子,将理想与希望日推月移直到下一代在脚下成长。这就是生活。
笔者自18岁后不再看感动中国,20岁以后不再赞美任何无私的善行。所谓“正能量”,别名治愈,其意义在于提供给无意识的图样图森破们以头脑发热的鸡血以及有意识的领导人才们以统领全局的标杆。而它的反义词,是“负能量”,是“致郁”,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的意义在于揭示。它告诉你,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美好。而你是想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就此浑浑噩噩被它埋没,是去想出合理的方法论去改变,还是携所有家当逃走。这权由你自己决定。
今天在手机上看了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我记得这个小说是有电视剧版本的,小说是一口气看完的,这小说说的不过是一对夫妻在普通不过的生活,里面所牵涉内容无非是买菜,上班,坐车,为老婆工作求人,小孩儿上幼儿园的问题,一堆的鸡毛蒜皮,而这一切正是扎扎实实的每一天,伴随着你每一天;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男主小林回家路上想去买鸭子,不料那卖鸭子的竟是自己的爱写诗的大学同学,男主问他,你还写不写诗?那同学说,写诗真是幼稚,又不能换饭吃,说自己卖鸭子月入好几百呢,并让男主帮他收几天钱,每天给他二十,男主觉得抹不开面子,回家跟老婆一说,一天二十啊,面子有个屁用啊,男主便去了,头两天还像做贼,后来手里拿着钱便也不再觉得什么面子挂住挂不住了,倒是愿意天天挣这二十块,不过这好日子也就过了十天,后来还是没有这外快可以赚。
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的过下去。
看了《一地鸡毛》,心里止不住地发沉。好像正应了那句“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小林是大学生出身,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目下无尘的年纪,怀揣远大理想,追求远大前程,心肺间奔涌炽烈的情怀。他趿拉着拖鞋上班,他觉得自己应当是超乎普罗大众的,他不屑于其他人的老于世故、做低伏小,他以为自己的前程终将一片光辉璀璨。然而妻子、房子、孩子,一片又一片重似泰山的鸡毛压垮了他高昂的头。
他恨自己悔悟得太晚。清高何用?又不能给你提供一座独立而非合租的房屋,不能帮你打发不请自来的老家人,不能给你老婆解决工作,不能让你孩子上到一个条件好的幼儿园。书本里哪来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都是虚的。
他想通了,人这辈子要解决的,不过是身边那几个人,那几件事,“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蛮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他终于放下身段,甘愿当那千千万万人中平凡无奇的一个。他放弃了曾经爱看的足球,整日琢磨的,是发馊的豆腐和可以报销的大白菜。很多时候他为了烦心事而愤怒无力,然而一些简单的快乐又重新让他满足。比如和妻子片刻的温存,孩子喜悦的神态,一瓶啤酒配上下酒菜。平凡的喜怒哀乐,泯然众人。
的确,于多数人而言,这样活着,已经足够了。
人毕竟是种社会动物,总要和外界有所互动,互动的过程中,不得不有所妥协、屈从,以符合外界对我们的期望,使自己不被排斥,能够融入进去。有争议的只是,这个过程,是该称之为变得更加成熟,还是被生活磨去了傲气和棱角。
生活本身,实在是琐屑得很恼人的,它所呈现出的快乐少而浅、稀而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偏偏是这种快乐,往往能让人有片刻间的满足,然后安于现状,不至于抵达无法容忍的极限。
有时候,想得多了,并不比想得少的时候更快乐。想得少,我们眼中所见心中所忧不过是些具体的人事,而想得多,想得深了,感到的更可能是种抽象的矛盾和它在实际中的表达形式,更深的痛苦因之而生。
但人的一生,真的就仅限于这一地鸡毛了吗?诚然,再超脱的人也无法完全豁免于最琐屑的日常。处理不好,生活就是一团糟,处理好了,起码会是排得比较齐整而非漫天乱飞的鸡毛。这世上太多人走过,其中大部分,终其一生,留下的,不过几粒细小的皮屑,铺成后来人身下的枕席,其余的,尘归尘,土归土。铺得厚了,后来者便觉柔软舒适,昏昏欲睡,百年之后,留下另外几粒皮屑,堆在原来那堆上面,使后来者更加放心,更加心安理得。
可我总觉得这样并不够,应该有那么一些东西,那么一些时刻,可以让我们从皮屑和鸡毛中脱离出来。
这不是说我们能从鸡毛中利落彻底地抽身,仰天大笑出门去,背后鸡毛是路人。是个人,还活着,那必须得食些人间烟火,纵然它再不美味。
小林以前很爱看足球,足球能让他暂时投入另一个世界,忘却此时此地的烦恼。书籍、音乐、电影,类似地,也可以让我们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脱离。可是这样一来又有个问题,我们往往认为阅读是种好品味,而韩剧则代表了肤浅庸俗,两者在“助人暂时忘忧”这点上的功能其实差不太多。所以脱离如果仅仅是一个喘息的余地,仅仅是暂时剥离我们的注意力的话,显然还不够切中要害。
或者这种脱离是种洞察,是洞察我们自身的境况,然后超越个人的经验和视角,看到这世上千千万万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所共同面对的困扰。我们可以在这世界上找到参照点,不至于茫然无措,不至于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活下去,不至于把一辈子活成单调重复的一天。
小林垫着皮屑盖着鸡毛睡得酣甜,醒来为老师伤了会儿神就转回去思考大白菜了。明天,后天,他所要担心的,还是大白菜——换种形式罢了。
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呢?生命是通过何种形式被赋予了意义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才是合乎理想的呢?或许这从来不是一道论证题,而是基于各人价值的判断。当它以论证形式出现时,大部分作者都已经有过价值上的预判了,它所罗列的理由,很可能是从结论反演而出。人们往往是选择了一种活法,再使劲向自己证明,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黑压压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拥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每个人都在祈想要的那场雨,即使它最后淹死了自己。
年轻时总有数不完的雄心壮志雄雄燃烧,畅想自己的理想实现时的空前盛景;等到真正到了可以实现理想大有作为的地方之后,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可能有专制独断的上司,有勾心斗角的同事,冗乱复杂的日常事务,所有的一切都像在告诉我们,理想只是个梦,有时候做做也就得了,还是要关注当下的生活。当下的生活无非是茶米油盐,妻子孩子,家庭琐事。
那些年的理想 是不是依旧在坚持呢
这个名字起的真心好。琐碎的生活如鸡毛,虽然轻,但覆盖了满地。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想过得不拧巴,得融入进来,学会妥协。 生活本来是一潭污水,就不要踮起脚跟求得一池清泉,明智的做法,往里面再撒泡尿。
用中国俗语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小时代矫情点儿,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有这么一句话:小时候谁都认为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可长大后,梦想却没有一个变成现实。
这些话,真是真实的让人丧气。
有意思的是,在看书之前,电视上正在播大学生创业晚会,整个气氛都非常慷慨激昂,一直在说,中国梦,创业梦。其中有一个环节号召大家给十年后的自己发短信。可是也许,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当时在现场的学生,都会有这么一种觉悟:这中间去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不会去创业;去创业的,百分之九十都会变成市场的炮灰;而今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以后的鸡零狗碎的生活中,都会遗忘十年前的自己还写过这么一条短信。
妈妈看完后,叹口气说:不知道这一晚又煽出几个神经病。
我却带着一点奋进的心情,翻到了这本书。
为了一块馊了的豆腐吵架,半只鸡开心,找关系,送礼,老婆从诗意的少女变成偷水的妇女,自己再不写狗屁无病呻吟的诗,不看球赛,拉蜂窝煤,买大白菜。这就是生活送给小林的礼物,用琐事打磨掉所有。
读完以后,之前的心情像是被流水冲刷掉一般,留下的先是一种惶恐,然后却是一种异常的平静。
因为我们不管多么不想承认,多么不甘承认,最终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过上这种一地鸡毛的日子。俗吗?俗。你可以唾弃,可以鄙夷,却不得不接受。
那么,我们就趁早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吗?
显然,这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要规劝。
俗才有味,俗更入味。
没有人可以永远闲云野鹤,入世打拼才是永远的主流。而打拼的过程?也许是俗中之最俗。
一地鸡毛的日子,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是让你找好定位。
理想也许是感性的产物,可最终却一定是理性来结果。
自卑自大相互较量中,心怀理想,相信未来。
俗人,俗世,也有俗气的幸福。
共勉。
要不是期末考试的专业推荐书,我死活不会看。但是看完之后,对刘震云的文字驾驭功力钦佩不已。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会终将过上这种生活,平凡将我们磨练的麻木,懦弱。没有激情没有理想。想想都觉得无望和可怕。可是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安于平静的人会用知足安慰自己,内心愤恨的人只能愤恨下去。
小林也对生活有过美好的憧憬,就像我现在一样,觉得美好未来是天上的彩虹。总有一天我可以触碰带它。可是生活啊,就是一块豆腐。买到了开开心心等着做饭,可是大多数粗心的人会忘了放进冰箱,最后馊得一家人都不开心。
睡在鸡毛堆里面也许舒服温暖,可是我觉得很恶心。还有皮屑。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充满期待。
“一切不要着急,耐心就能等到共产主义。倒是使人不耐心的,是些馊豆腐之类的日常生活琐事。”
”长恨此身非我有“,此言精辟,东坡先生的无奈之言,道尽了几个世纪后我辈一地鸡毛的生存状态……
我们不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们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束缚在名声利益的重重的枷锁上。
我不想一辈子鸡毛蒜皮,不想整日为钱发愁,我要脱离这种环境就必须做自己的主宰,赚到钱。
有次跟朋友我们讨论爱情与现实的问题,他就推荐我看这篇小说。今天这本书他带来我放在手边,就随手翻了下,想不到生活琐事也竟能写得如此到位,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
最近毕业季听闻身边好几对情侣分手,有些甚至风风雨雨六七年走过来的,就这么说分就分了,实在令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无非"现实"二字。我信奉辩证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变化是内部矛盾引起的,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所谓的"现实"原因常常无法将我说服,我总是觉得一定是感情哪里出了问题,给了"现实"趁虚而入的机会。
这篇小说作者用一种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家庭琐事。两个年轻人从拥有远大抱负到为了奶粉钱、贿赂上司、保姆、乡下亲戚来访、看病、受贿等一系列生活琐事不断向现实低头最后成为爱贪便宜又冷漠的"受贿新贵"。小说赤裸裸地呈现了两个有理想的青年如何被现实磨平理想而放弃了对理想的追逐。我很建议跟我一样感情上带点理想主义的人看下这篇小说,尤其是即将要迈出学校大门或者即将走进围城的年轻人。早点看到这些可预见的未来会让我们更理智地去审视我们的理想,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琐屑。毕竟,人的自私自利的本性与永不满足的欲望注定着这就是生活,你我皆凡人,难以独善其身。
行文没有带有任何作者的感情色彩,但客观的描述也难以掩盖浓重的讽刺意味。结尾处尤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小林梦见自己睡觉,上面盖着一堆鸡毛,下面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让人不禁感慨到生活就像被强奸,当你放弃最后一丝挣扎乖乖就范后发现这样也可以产生快感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场沦陷的开始,或许迎接你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读完小说最大的感触就是,很多事贵在坚持,生活也一样,坚持你的理想,守住你的节操,保留一份善良的纯真。你当下没办法去体会坚持的意义,但是时间会慢慢说给你听。现实与理想也并非水与火一样不相容,不要把你放弃对理想的追逐的选择归咎于"现实"二字,它不是万金油,为你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我们可以选择的是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
这是第一次拜读他的作品 还不太了解他的行文特色 不过这部作品更像是一个琐碎的生活镜头 读他的作品 总让我不自觉置身于菜市场的错觉 但是我知道 生活就 是如此 你有时候涉足 高级会所 时尚shopping mall 可你的生活依旧离不开 琐碎 平凡 。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最后说“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这本书里充满了数不胜数的设置,虽然不至于让我惊恐万状也足以陡然生寒。《变化》里面说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渐渐都觉得自己会是小林,我只好暗自期盼这么些年过去了有一些新的可能生长出来了。
“生存为什么竟会成为一种困境?现实与理想为什么竟会产生矛盾?在追求物质的同时难道就不能追求精神?物质与精神本身没有矛盾,产生矛盾的是人自己,人在物欲的不满足中迷失了自己,却又不能接受自己放弃精神追求的事实,于是就抱怨面包与自由有太大的矛盾,两者必须取其一,于是,大家都找到了只为面包而活的借口,于是大家都睡在鸡毛堆里柔软舒服,度年如日。”
我问,为什么人们在物欲中会迷失?难道物质与精神难道注定对立?恐怖不是吧,每个人都有物欲,很少人的物欲是成为贪官或暴富,对大多数人而言,所谓的物欲只是为了改善生存而已,为什么改善生存却如此的难?为什么人们要么贫困的难以生活,要么富裕的流油,通过正常努力为什么成不了中产阶级?
为什么全家为一块搜豆腐如此费?不就是块豆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因为心疼钱,还是精神世界贫乏,或者为了舒缓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如果是因为钱,那我想问,为什么普通人无法致富。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中国人的致富成本太高,而美国很低。精神世界贫乏,这又是为什么?是因为丰富了也没用,反正现实可不认可,大家还说你是书呆子,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普通的美国人或者是欧洲人,还有普通的香港人,人家也爱阅读、爱音乐、爱运动,人家的日子为什么比我们好?
每个国家都有穷得揭不开锅的,也有富得流油的,可是小说中的人明显不是这两类。他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房子,自己妻子。很明显,他属于中间阶级,或者中下阶级。
可悲的是,我们这个国家,没有中产阶级,普通人也容易因为一场大病或意外立刻沦落成赤贫者。普通人没有权利与尊严。
刘震云的写作特点就是,他总能把生活中最平淡,最平常,最鸡毛蒜皮的事情写的津津有味。
我总是在想,即使再有生活理想和远大目标的有为青年,也会在这种残酷的生活模式下磨光棱角,变得碌碌无为。
度日如年。
婚后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和琐碎。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工作人际与升迁……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鸡毛蒜皮的事情,琐碎的如同一地的鸡毛,扰得人心绪烦乱,理想与斗志在一地鸡毛中被打磨殆尽。娇美的妻子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变得非常的市井和没有情调,所以,要想性福和幸福,先把生活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如此一想,结婚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情,立业要先于成家,否则婚后的生活非但不美好反倒拖了事业的后腿。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在大学曾渴望出人头地的有志青年会成一个世故甚至斤斤计较的男人;我不知道一个年轻时“文静的、眉目清秀的姑娘”,这样“一位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变成了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会在夜里滴水偷水的家庭妇女”
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时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在人群里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如何?没有理想又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
我们该拿社会怎么办呢?如果说社会太混乱的话,难道社会不就是一个个混乱的人构成的吗?
咩鸡=3=
奋斗婶=3=
看完电视剧着着实实心头一阵酸涩,说不出的滋味儿
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充满期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