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上下)

郭预衡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2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郭预衡  

页数:

528  

字数:

36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古代散文,有自己的传统特征,与西欧文学理论所谓的“散文”有所不同。因此,论述中国古代的散文,不能限于抒情、写景的所谓纯文学作品。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准此而言,则凡讲究文采的文章,都可视为散文。中国历来的散文选本,一般也都以此为准,约定俗成,这也可以说是编选散文的一个传统。  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的散文,不是始于所谓“文学自觉的时代”,而是始于商周时期。从甲骨记事开始,就已产生了片断的散文,此后《尚书》里的商、周之《书》,就已发展为相当完整的文章了。  到春秋战国之际,各体文章,有时韵散不分,骈散不分。这时散文常带韵语。散中有骈,更为常见。这也是时代特点。这个时期的散文著作,有《论语》、《春秋》、《国语》和《左传》。  《论语》一书,记录了孔子师徒的对话,是语录体的散文。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形式。师徒之间,坐而论道,不同于《尚书》中的诰命之辞。其中虽是片言只语,却常含有深邃的哲理。

内容概要

  《经典散文》是由著名学者郭预衡主持编选的一部中国历代优秀散文作品集。所选作品基本囊括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背部分并略有增补,以期使学生们视域更宽广、知识更完备。书中对每位作家都做了简要介绍,对每篇作品的疑点、难点、知识点都做了注解,并配有精短的解读评析。名家的注释,点评精准到位,不仅能提高广大学生的应试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欣赏水平。

作者简介

郭预衡 河北玉田人,现居北京。1920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1947年复毕业于同校史学研究所。1952年转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曾赴匈牙利讲学二年,下乡劳动二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作有《古代文学探讨集》、《历代散文丛谈》、《中国散文史》
等,主编有《中国历代散文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等。

书籍目录

郭预衡 前言先秦《国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触龙说赵太后《论语》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墨子 非攻(上)孙子 谋攻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论天时地利人和庄子 逍遥游 养生主《列子》 愚公移山荀子 劝学屈原 卜居韩非 说难《吕氏春秋》 察今李斯 谏逐客书《晏子春秋》 晏子使楚《礼记》 苛政猛于虎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金元明清代

章节摘录

  先秦  《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历史著作。左丘明生平不详,司马迁称他为“失明”的“鲁君子”。他出身于鲁国贵族,是鲁国很有修养的瞽史,大约与孔子同时或稍前。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作者实难确指。此书大约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根据各国史料整理润色编纂而成,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  《左传》是一部以《春秋》为纲的编年史,但其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比《春秋》增多二十七年。它相当详备完整地记载了春秋列国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及有关人物的言论、活动,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它明确地提出了民为神之主的见解,表达了民为邦之本的观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重民意,轻君位,反映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进步思潮。书中既表达了进步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也杂有儒家的保守观点和宿命论等消极、落后成分。  《左传》叙事简明生动,工巧严谨,富于故事性,很有文采。它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刻画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特色。其记言则委婉含蓄,典美博奥,尤其所记外交辞令,婉而不晦,显而不露。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说上》中赞其“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左传》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推荐

  《经典散文》为经典作品·名家编选·权威注解,学生无障碍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