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虚线的恶意

野泽尚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7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野泽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江户川乱步奖精选:五十万年的死角,ISBN:9787538715361,作者:野泽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虚线的恶意 PDF格式下载



  先来看看小说内封的介绍:
  
  “评审对得奖作品的评语为:‘个性洋溢,文笔过人,人物的登场皆经过精心设计,表现方法独特’,故事的女主角是新闻剪辑人员,全书以她的‘恶意’为主题,主线的杀人事件到最后都未予解答。由于这样的写法偏离推理小说写作的‘正道’,曾引起评审委员激烈的争辩,但因整体表现优异,最后仍脱颖而出。”
  
  再来看看野泽尚的后记:
  
  “现在社会上什么最令人害怕呢?我选择面对不是身为作家,而是身为一个生活者的主观感想。我选定了主题:影像对大众心理的操作。在电视前的我,经常受到影像制造者的牵引,走向别的方向。
  
  于是我恍然发现,操作电视机前观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身为连续剧编剧家,我令观众又哭又笑,唤起他们的愤怒,我才是个专业的骗子。
  
  为了自戒与警惕,我写成了这篇小说。”
  
  ======================================================
  
  这是一部“缺陷”与“优点”并存的作品,小说一开始的节奏比较缓慢,介绍了不少电视台、邮政局等组织的相关背景知识,当中不乏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与解释,所以刚开始理解起来比较费力一些,但随着情节的深入,故事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伴随而来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激烈,因为看之前就打了预防针,所以对于“主线的杀人事件到最后都未予解答”这件事并没有很失望,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的,这部作品本身的主要意义便在于——自戒与警惕,所以贯穿故事始终的“虚线的恶意”,才是野泽尚一心想要表达的东西。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但组织间的人事久而久之必然会走向溃烂,在野泽尚犀利的文笔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以及人们追逐利益的天性被无限放大,这种老道的写法让我想到横山秀夫,如果野泽尚没有自杀,那应该还会写出更多的佳作才是,可惜了……


  一切再加工的信息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加工者的立场。所以对于掌握话语权的记者、编辑、以及作为本书主角的剪辑师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去除加工过程中的恶意。
  
  又,单凭自己的判断便可扬善惩恶固然很爽,然而判断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很难承受的。所以现代社会要用层层束缚捆住独行侠的手脚,为的便是宁愿放走一千个罪犯,也不能误伤一个好人。


  第四十三届(1997年)《虚线的恶意》野泽尚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综合得分: 4.5 分
  
  
  
  我给了这部作品 4.5的评价跟半落 一样的得分。这部作品不要说还是推理作品,连社会派都算不上。但如果作者的功力再深厚点,这部作品应该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觉得最后的收尾有点仓促。而且这部作品不是靠诡计来取胜的,所以 微观面还是要加强。对于其中一段,受害人 在家里面疯狂的用锯子 锯家庭相簿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 生存的痛苦。 这应该是一部更加 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应该 更加注重表达,媒体化全球不只是带给人们对于事情本质的主观认知,还要附加上更浓厚的对于 全球化压力下 的人生存的探讨。
  
  
  
  如此的视角,放到当下,充满了极具变格的中国更加是如此。不要说是剪辑师,而且作为具有影响的西方传媒。BBC,CNN,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对于中国的报道,已经不是是否主管客观,是否坚持价值观,而是具有挑衅性的文明判断。所以在充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中华文明作为一种近现代落后文明的奚落。小到吃狗肉是否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准,也由他们来决定,肆意妄为的批评传统,也是主管价值存在的坚持??
  
  
  
  对于他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需要改变对方的信仰与行为的高潮,也终于在亨廷顿写出 文明的冲突 的10多年后,在新保守主义分子 小布什 的上台达到了顶峰。而 911 正好成为了新保守主义分子 对于文明冲突的解决方案,改造世界的目标。可是 普世价值与普世道德 到底是西方内部世界的 单一标准,还是面对文明冲突解决方案时候的 双重标准。 这一点 ,明晰的带给 剪辑师鹞子 不只是 主观意识存在表达 就可以解决的。
  
  
  
  记得,以自己为道德标准的媒体,将会带给整个全球化的今天的世界,娱乐至死 。
  
  
  
  中国话 通俗点,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第四十三届(1997年)《虚线的恶意》野泽尚
  
  宏观面:★★★★
  
  微观面:★★★★
  
  可行性:★★★★★
  
  诡计度:★★★
  
  综合得分: 4.5 分
  
  我给了这部作品 4.5的评价跟半落 一样的得分。这部作品不要说还是推理作品,连社会派都算不上。但如果作者的功力再深厚点,这部作品应该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觉得最后的收尾有点仓促。而且这部作品不是靠诡计来取胜的,所以 微观面还是要加强。对于其中一段,受害人 在家里面疯狂的用锯子 锯家庭相簿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 生存的痛苦。 这应该是一部更加 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应该 更加注重表达,媒体化全球不只是带给人们对于事情本质的主观认知,还要附加上更浓厚的对于 全球化压力下 的人生存的探讨。
  
  
  
  如此的视角,放到当下,充满了极具变格的中国更加是如此。不要说是剪辑师,而且作为具有影响的西方传媒。BBC,CNN,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对于中国的报道,已经不是是否主管客观,是否坚持价值观,而是具有挑衅性的文明判断。所以在充斥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中华文明作为一种近现代落后文明的奚落。小到吃狗肉是否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标准,也由他们来决定,肆意妄为的批评传统,也是主管价值存在的坚持??
  
  
  
  对于他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需要改变对方的信仰与行为的高潮,也终于在亨廷顿写出 文明的冲突 的10多年后,在新保守主义分子 小布什 的上台达到了顶峰。而 911 正好成为了新保守主义分子 对于文明冲突的解决方案,改造世界的目标。可是 普世价值与普世道德 到底是西方内部世界的 单一标准,还是面对文明冲突解决方案时候的 双重标准。 这一点 ,明晰的带给 剪辑师鹞子 不只是 主观意识存在表达 就可以解决的。
  
  
  
  记得,以自己为道德标准的媒体,将会带给整个全球化的今天的世界,娱乐至死 。
  
  
  
  中国话 通俗点,别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推理小说看的少,没有发言权,而且读下来也觉得这本里头推理的成分比较弱,所以情节我就不评了。我更愿意看成这是一本写给传媒人看的小说。
  
  首先,开头大概用了十页烘托主角远藤瑶子的出场,好像镜头在推进(典型的编剧手法吧。编剧写小说,一是画面感强,二是对话有趣)。9to10节目“事件检证单元” ,整个直播室的气场,周围的同事,从环境扫到人……在新闻杂志的语言叙述中,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开头模式,属于从一个人切入,从而带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例如描写全球熄灯的这篇开头:“当xx的时候,高达267米的东方明珠旋转餐厅里烛影摇曳。w坐在……中间,静静聆听着电台的直播,见证迎来这黑暗一刻。”——当然,小说把这种开头放大了n倍,还融入了欲扬先抑等手法,因此读起来很亲切。
  
  其次,这本小说真能算得上是一本剪辑教科书。在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和广电专业很多课程都一样,唯一的区分就在坐没坐过非线剪辑台。其实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也坐台的,只不过坐的是古老原始的线性剪辑台,还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当初我是狠狠抱怨过学院的眼光浅薄的(怎么就知道我们没人从事电视业呢)。不过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古老原始的线性剪辑台的回忆又都回来了——小说里剪辑达人远藤瑶子用的就是线编(恩这是一本挺老的小说了),倒带,旋钮,标记,插入……在素材带和成品带之间剪辑切换,这种麻利的基本功训练乐趣可能也不是电脑非编可比。
  
  对电视来说,剪辑有多重要呢?“某位和电视一同走过黄金时代的编剧曾说,日本的电视能抓住观众的心,既不是靠明星,亦非靠节目企划,而是靠映像剪接技术。”其实这个“9to10”也就是诸如直播xx、0距离之类的新闻节目吧,不过“事件检证单元”一出来,收视会陡升,因为它的内容是追踪报道最热门的事件,号称“五分钟推理剧场”。所以,看完小说,我也从远藤瑶子(谁说不是野泽尚的呢)那偷来了一些剪辑招数。
  
  1、某官员和儿子被妻杀害的案件。当时凶手还未告破,但从已有证据推断,妻子嫌疑最大。剪辑大冒险了一把:由于记者采访的素材带中,某证人说了一句话,大概是看到妻子曾开门把一个陌生男人迎回家,可是并没有这样的影像,说服力不强啊。这时远藤瑶子把一段拍摄的妻子回家的画面用慢镜头倒剪回,把回家关门变成了开门,和证人的证词对应上!(说实话,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这招看得我真是叫绝,又直冒冷汗……)
  
  2、某重要政客去世,画面如何表现?要的不是罗列政客的一生,而是能将他的本质用一句话表现出来的影像,那种在不断打击下仍然成功的凝聚执政党向心力的本质。剪辑手法是:在他含笑和在野党某要员会谈握手的镜头中,颇富深意的交叠着他用过肩摔将对手压在榻榻米上的画面。
  
  3、某老师被冤枉虐待学生,如何用影像为其洗脱罪名?剪辑时,首先是各家都会有的老师避开记者采访的画面,但之后插入老师平时教学影像。老师在夸奖孩子时会拍拍他们的背,使劲挠挠他们的头发,孩子们虽然喊着疼但其实笑得很开心。
  
  
  最后,这本小说真的反映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影像(媒体)对大众心理的操纵。
  书名为什么叫《虚线的恶意》?因为如果凝神细看,电视荧幕是由525条横线切割而成。横线并不是实线,而是由点组成的虚线,这些虚线组合而成的荧幕,很像那种用细线精织而成的图案。
  实际上远藤瑶子在第一个案例中就深刻的违背了原则,是带有“恶意”的(接近猎杀女巫式报道?)可是从恶人就该遭到恶报的道德立场来看,因为剪辑的力量促使案件告破——这也真是不该太过责怪吧,至少我是这么想的。野泽尚也本着站在远藤瑶子这边的立场巧妙的设计了后续发展:那个案例中,原本妻子要告剪辑师的,但结果发生了突变,各种原因使得妻子很孤立无援,被迫承认了犯罪事实,否则剪辑师就真麻烦大了。但后来,这种过度主观的剪辑也确实导致了麻生公彦(另一案件中被远藤瑶子暗示为杀害凶手的人)几乎失去了一切,不见血的刀子最伤人。
  
  
  新闻媒体的报道伦理,自导自演,过度报道造成侵害人权……这些都是近年来媒体被讨论和被诟病的热点。“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体,一种是重视现在的危险,虽然现在应该有无数种报道角度,电视却容易流于只描述表相。第二种是重视影像的危险。由于要求临场感,电视会偏重画面。第三种危险是重视感性,电视为了迎合大众的感性,削弱了创作者的主体性。”这是书里的一段话。据说美国新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要培养一种“清除恶意”的能力,确认记者是否在有意的恶意中伤,或在潜意识中让画面潜藏恶意,训练如何从言词和影像中清楚恶意。
  
  
  所以最后小说以远藤瑶子的自白点出了主旨:
  不知死活,衷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所切割出的影像,的确就是我所感受到的真相。但我不知道那是否是各位眼中的真相。各位看完我所剪辑的影像,如果不加以怀疑,就无法掌握到自己眼中的真相。所以,请您怀疑。
  对现世代的媒体受众来说,不只电视剧电影那都是假的编的,即使是看所谓的新闻报道,也都不可轻信!不过现在的受众被网络早驯化的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反骨精神了,大家都爱怀疑着呢!
  
  
  
  
  当然,对我这么一个深受日剧影响的读者来说,怎能不在脑海里把小说映画一下呢?我列出了主角远藤瑶子的三个备选:
  松岛菜菜子(目光够杀),夏川结衣(柔里藏刀容易出其不意型),高岛礼子(平均分不错)。
  
  远藤瑶子是一个典型事业强家庭弱的女人,但还是充满了母性特质的。说到特立独行的女强人,天海祐希筱原凉子都适合,但又总觉得这两人出身太好了(至少看起来是),缺少草根成长起来的那种韧劲,有点太一根筋傻大姐那种,铃木保奈美、永作博美、竹内结子、松隆子都不够母性气质,中山美穗、铃木京香的眼神好像又不够锐,目光要灵但又不能太天真,真难选啊。。。。
  
  
  


好像这种内涵的小说正是你的调调,夺人所爱不免惭愧。
亡国拿到了没?


你终于入手了?


嗯,我成功,deep也圆满了。


这么偏门的小说居然有人看过,我还没买到。深切喜爱野泽尚的。


一直找不到,图书馆也找不到。网上也没有


用一段节选来回文吧。这段文字节选自山本弘的SF小说《神は沈黙せず》即《神并不沉默》。中文未见译本,丁丁虫翻译过一部分,我是改译自他的翻译。
这篇小说涉及到很多行为学和社会学的东西,所以比我现写应该更有表现力,我就偷懒了。
**************************开始的分割线**************************
初老且沉静的校长,一直默默地听我们说完。他既没有生气,也没有训斥我们。当我们说完后,他稍稍考虑了一下,然后以“听听我给你们讲些事吧”为前言,说了下面的这番话。
1960年代,美国有一个名叫卡洛斯·卡斯塔尼达(Carlos Castaneda)的男子。他与雅基族(Yaqui)的印第安巫师唐望(don Juan Matus)共同生活在墨西哥的沙漠里,有过很多神秘的体验,学到了珍贵的哲学。他基于自己的体验写了论文,在UCLA获得了人类学的博士学位。卡斯塔尼达的著作《唐望的教诲》(The Teachings of DON JUAN)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无数热衷于阅读此书,并对当时美国的新纪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New Age Movement,起源于1970年代的新思想运动,其主要思想包括万物归一、一切皆有神性、所有宗教都将归于统一、相信宇宙的进化等等。)
到了后来,才发现卡斯塔尼达的著作中的一切都是骗人的。他即没有在墨西哥的沙漠中生活过,唐望这个巫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一切都是基于空想写成的。当然,有关雅基族的文化和习惯的记述也有多处错误。卡斯塔尼达还伪造了自己的经历。
那些醉心于他著作的人,在得知被骗后该气的发疯了吧?不,那种事情完全没有发生。卡斯塔尼达的博士学位没有被取消。某个人类学者还发表了《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就算不是真的,那又如何?”这种题目的论文拥护他。即使在今天,卡斯塔尼达的著作依然具有很高的人气,即使在日本的书店里,也会摆在“精神世界”分类书架上,拥有许多读者。
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事件。1970年,一个名为以萨亚·本达萨(Isaiah BenDasan)的犹太人写了一本论日本人的书,成为热门的畅想书。实际上作者是个日本人,书中所写的关于犹太人和圣经的知识也有诸多错误。然而即使事实被揭穿,很多读者却一点都不生气。不仅如此,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对此书给予正面评价,也常常有人引用书中所写的错误内容。
“犹太人本达萨”的支持者们异口同声地说——“就算不是真的,那又如何?”
“这就是所谓现实。”
校长静静地、用带着某种悲伤的、仿佛已经看透的口气说道。
“谎言很强大。谎言一旦成功、一旦获得大量的支持者,就不会被揭露真实这种程度的东西动摇。它可以数年、数十年地延续下去。与此相对,真实非常弱小、虚幻。会被巨大的谎言冲个干干净净。有的时代哪怕只是将真实诉诸言辞都会被处刑。看人类的历史,只怕是谎言取得胜利的例子压倒性地多。
所以,如果真想让学生学到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方法,学校就应该教导谎言的重要性。应该教导谎言是多么强大的东西,谎言要怎样去使用。因为只有将谎言当作武器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然后校长带着悲哀的神色重重地摇了摇头。
“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学校不能教那样的东西。我们本想教给你们真实,想要教导你们捍卫真实,即使知道那是不利的。这是为什么?好好考虑考虑吧。”
校长只说了这些,就放过了我们。没有任何处分。我和叶月离开了校长室,无言地走过走廊。
“……为什么呢?”
过了几分钟,叶月忽然说道。
“为什么校长不说‘我们正在教给你们真实’,而说‘我们本想教给你们真实’?”
毕业式那天的奇异光景,至今仍然烙印在记忆里。在“君之代”的旋律中,其他教师都紧闭双唇表示出抗拒的态度,学生们也遵照教师事先的指示保持沉默,只有校长用低低的声音唱着——困苦、难堪、情非得已一般。
“如果没有人唱就会受到文部省的责难,”旁边队列里有人好笑般地悄悄说道,“所以哪怕只有一个人也非唱不可。”
“什么啊?逊毙了~”
低低的笑声在毕业生中流窜。
我笑不出来。因为看到了校长充满苦涩的表情。那种心境,是面对教会喊出“即使如此地球也在转动”的异教徒的心境呢,还是被迫踩过圣像的基督徒的心境呢……?(踩踏圣像,在江户时代弹压基督徒时,为了区分是否是信徒,就将基督或玛利亚的像刻在木板或金属板上,让人用脚踩踏。)
那是,校长绕着弯子说“我们本想教给你们真实”,他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完结的分割线**************************
其实另有一部动画叫《攻殻機動隊Stand Along Complex》也是讲的情报流动中产生的社会性问题,也一直想写分析文的。可惜最近一直忙到快疯掉,连剧情重新洗牌都洗不完,罔论写更深层的东西。真郁闷。
因为我也玩摄影,因此我一向反对所谓新闻或信息的客观一说。我们观察世界所得出来的任何一个结论,都会有一个清晰的主体。而当取材者从一片不可分割连续性世界中提取出主体的时候,就已经是在选择和修正,已经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诠释。这也是“观察”自身的要求。因为“观察”必然不是无差别的,必然是透过观察者的大脑这个滤镜删去了很多他在潜意识里认为是不需要的信息的,是局部的真实和整体的不真实。从不可分的世界中分离出信息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是一种加工。认识不到这种加工就不加接受地吸收始终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就相当于主动要求被人洗脑。被洗脑的程度越高,就会自认为与社会同步的程度越高。自身制造心理优势本来就是人的本性,再加上自认为有社会舆论这个强大的背后支撑的话,很难不转化为攻击性的洗脑工具——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我会极度厌恶愤青的缘故。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说了不写的还是写多了啊。


姐姐的文好赞!


说真的,推理的内容是少得够可以的………但总以为江户川的回偏重推理的………


看到唐望的真相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