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举与女性-温馨与哀愁

高峰 时代文艺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时代文艺  

作者:

高峰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科举与女性:温馨与哀愁》用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相互参照,用社会学和精神分析的方法,首先解明科举制度派生出来的价值体系,和以这种价值体系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的关系,同时我们以透过这些女性形象解明以科举为条件的读书人的精神世界。  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正因为是虚构的,才能让人们看到愿望和祈求的想象的世界。这个想象的世界,一般来说最容易受到积淀在无意识空间的能量的左右。历史资料不管其内容的真伪,一般来说,记述人主观意识是以记述事实为目的的,记述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管想象世界还是理性世界,必须是以其社会环境为土壤才能发展和成长。与潜在意识连动的文学和与理性意识连动的历史,在这两种意识的连接点里有以社会制度为条件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高峰,1982年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1983年赴日留学。1986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前期课程毕业(教育学硕士),1989年博士后期课程结业。此后在日本的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和中国语等课程。2002年辞职回国至今。论文有《庄子和现代の遭遇》等几十篇。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母与子第一节 俄狄浦斯和科举1.母子关系中的“孝”2.《状元堂陈母教子》的内容梗概3.争夺母爱的三兄弟4.关汉卿和他所处的时代5.《状元堂陈母教子》的渊源第二节 母与子的格斗1.《细柳》的概要2.蒲松龄和《聊斋志异》3.母亲的理想与儿子的前途第三节 女儿和母亲1.《西厢记》简介2.王实甫和《西厢记》3.被称为“诲淫之书”的文化背景4.清纯的女儿和贪婪的母亲第四节 区域社会和母亲1.社会舆论和母亲2.父亲的死和母亲的贞操3.煽动教育热情的文字记录4.问责母亲的教育行为第二章 科举与妓女第一节 考生和妓女1.考生和妓女的交往2.东西方恋爱文化之不同3.妓女和诗的融合4.妓女对科举的憧憬5.朝廷给女性的封号第二节 《李娃传》及其翻版与王朝的经济生活1.《李娃传》的内容简介2.《李娃传》的几种翻版3.奢侈品和时代精神第三节 妓女和书生孕育出来的文化现象1.存在的被写体2.对父亲的背叛和向母亲的回归3.母亲的幻影第三章科举与婚姻第一节 从科举中衍生出来的婚姻习俗1.“小登科”意味着什么2.唐代科举的特征和结婚的价值倾向……第四章 书生的背叛和向往第五章 女状元的辛酸第六章 同性恋的幻想和科举结束语:士子们精神世界的特征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举与女性-温馨与哀愁 PDF格式下载



   在中国科举考试中,男性无疑是绝对的主体,除了备受争议的太平天国女状元之外,还未能见到女子参加科举的记录。
   但是女子并不是说没有想参加的念头,古代才女对性别悲剧实际上有许多哀叹。鱼玄机曾作诗:“云峰满月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历代较为进步的作家如徐渭等对女人歧视深为不平,徐作《女状元》,乃根据五代才女五代前蜀黄崇鹕“乡贡进士”史事改编,表达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观点:“世间好事属何人?不在男儿在女子”。这可以看成《红楼梦》中比类说法的前身。为了抱不平,当然也是为了戏剧效果,还有不少戏剧喜欢塑造女子参加科举,如《孟丽君》和《女驸马》,而且很了不得,一来就是中状元。参加者无一不要经过艺术变性,即女扮男装,可贵的是他们参加考试并不是在于功名的猎取,而是在于曲折地巧遇爱情。正如《女驸马》中所云:“人人夸我潘安貌,谁知纱帽罩婵娟。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