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懂的人都不说的社交心理心计

杜学敏,赵广娜 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杜学敏,赵广娜 著  

页数:

225  

字数:

200000  

前言

前言进入社会,难免遭遇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交生活,懂社交的人总是显得更为洒脱,不懂社交的人却总是处处碰壁。怎样才能更快融入社交生活,让对方喜欢自己,一开口就打动人心,玩转职场,识破对方的障眼法,规避各种陷阱,捕获爱人真心,获得幸福生活呢?社交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质上就是心理的博弈。读懂人的心理,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社交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与人交往中的心理变化及在社交上人的思维惯性,也叫社会交往心理学。惯性带来研究,研究提供策略,策略提供机会。本书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自己都不曾发觉的社交心理,运用社交心理学中的小技巧,达到扫清心理障碍,客观评价自己;给人留下好印象,巧妙地让对方接受自己;洞悉世情百态,成就彼此共赢;拥有幸福美满婚姻生活的目的。社交讲求心计,由来已久。好比买东西,越是想买,越要表现出不在乎才有压价的胜算;谈恋爱,越是爱对方,越要若即若离才行。倘若一开始便掏心掏肺,或许当时感动,事后却难免成为把柄。社交也是如此,成就一件事,谁也不会情愿让利给你,自己吃亏。君子淡交,除了秉性之外,“心理距离效应”也是社交的关键所在。活用社交心理,正是利用人心,用障眼法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让对方不知不觉间顺着自己的方向走,向着我们引导的结果靠近而不自知。譬如,爱听好话的人,适度的赞美总能让对方对你的印象好上三分;能给对方面子,总能让对方心存感激,以后逢事想着回报你。做一个聪明社交的人,不做呆板的人,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人际关系更融洽。有人说,我明明在努力讨好他们,但是吃力不讨好,最终大家还是不喜欢我,排挤我,我该怎么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越是刻意做越难做。生活教给我们,人们穿针的时候,神情越是专注,越是不容易穿进去。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目的颤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穿针心理”,即目的性越强,越容易把事情搞糟。当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时,总能发现,越是渴望,越容易紧张,效果越不好。讨好别人,并不一定要明着说对方多好多好,越是刻意,别人就越警觉,反而不容易搞好关系。而假装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却常常让对方喜悦不已便是这个道理。与人交往,要讲求舒适。一个刻意显示完美的人,总容易给周围人压力,又怎么能得到大家由衷的喜爱?一个刻意为达成某种目的而表现诚意的人,人们又怎么会相信他的真诚?与人交往,同样要讲求策略。请人帮忙,口气却僵硬,又怎么收获别人的热情帮忙?请上司为你加薪,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说自己劳作如牛薪不饱饭,又怎么让领导欣然应承,直言以前大大亏待于你?本书正是从正确认识自己出发,一步步向你揭示社交中人们的潜在心理,通过说话、交往、做事、职场、婚姻等各方面洞察世事,用通俗易懂的心理现象及理论剖析各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逐步深入地为您展示一个博大精深的社交心理现场。让我们读懂社交心理中的奥秘,做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获得大家喜爱,拥有幸福生活的社交达人吧。

内容概要

  《懂的人都不说的社交心理心计》可以让您收获:了解人心——怎样通过一个人的神情举止、穿着打扮、语言习惯、签名笔迹等,学得超强阅人术,见微知著,慧眼侦知事件的真相,瞬间读懂人心!感动人心——怎样通过一些心理学策略和技巧,如从众心理、贝勃定律、登门槛效应等,熟知人性,用真心加技巧感动人心!
  赚取人心——怎样通过一些人际交往方法和处世技巧,如期望定律、互惠原理、自己人效应等,驭人有术,聚心有方,成就自己!

作者简介

  杜学敏,北京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全国多家培训机构签约讲师。
  赵广娜,擅长心理、情感方面的写作;长期从事杂志、时尚内刊策划和编辑工作;曾出版《攻心大计》、《心理学的诡计经济学的诡计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职场中的心理操纵术》等,深受读者好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让自己看起来“完美”的心理心计
 正确认识自己,真实的人给人好感
 做诚实守信之人,好形象为你增分
 与其努力讨好他人,不如好好经营自己
 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用惊人的成绩说话
 建立强大的自我认知,别让暗示影响自己
 保持谦和有礼的态度,赢得对方好感
 控制愤怒情绪,展现良好的自我形象
第二章 一开口就打动人心——七秒钟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心理心计
 给人留下好印象,只需黄金七秒钟
 把嘴角翘上去,有了微笑你就赢了一半
 找出相似点,第一时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自曝其短,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太完美的人
 把对方当成焦点,比自己抢镜效果好
 多说不如巧说,凡事适度才是最好
第三章 成为大众的宠儿——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心理心计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及时弥补“首因效应”的印象
 要想让他喜欢你,你先要喜欢上他
 人都喜欢与自己相似或互补的人,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赢得好感
 让他为你付出,比你一味地付出效果更好
 比起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更使人铭记在心
 投其所好迎合对方,谈论对方感兴趣的
 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神秘,适当暴露自己
第四章 让别人成为你的“棋子”——制人驭人的心理心计
 要想求人办成事,就先给他戴戴“高帽子”
 要想他表现得更积极,就要多多关注他
 人人都信奉权威,用权威的力量影响对方的决定
 请人帮忙,“登门槛技术”别忘了用
 巧打人情牌,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为你做事
 巧妙利用“从众心理”赢得他人对你的认同
 学会示弱,因为人人都具有同情弱者的天性
 选择并非越多越好,诱导是关键
第五章 识破人心的障眼法——一看就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的心理心计
 从眉毛的变化中识破他人的心思
 游移的视线暴露了一个人内心的不安
 不说话的嘴能告诉你什么呢
 说话谈吐可以显示一个人的心迹
 腿的动作,暴露了他的心态
 色彩喜好识人法,你用了吗
第六章 洞悉世情,做对事情,有些事你得懂──社交中永不落败的心理心计
 社交交友,“二八法则”你用对了吗
 亲密不能无间,保持适度距离
 给对方“面子”,对方会回报你“橄榄枝”
 不要一开口就拒绝,拒绝也讲策略
 及时修补漏洞,别等难以收拾时叹息
 人多未必办成事,求助他人明确对象是关键
 不可不知的“马太效应”,不可不做的努力
第七章 三个月内成为职场强人——职场中你不可不懂的心理心计
 一开始表现太积极,小心掉入对比陷阱
 “大好人”你可以做,但是“滥好人”坚决不能做
 职场多接触他人,出镜率可以提升你的人气指数
 职场就像战场,时刻要保持警惕
 你喜欢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对你有用
 老板看重结果,其实过程也一样重要
 聪明点儿,别抢不属于你的那块“骨头”
 “泡菜效应”:跟比你强的同事做朋友才不吃亏
第八章 嫁给100分的男人——婚恋中永不落败的心理心计
 提升自我魅力,让对方“情人眼里出西施”
 男人都喜欢探索,所以你得给他神秘感
 别一味地付出,你付出越多他越会觉得理所当然
 适合比爱更重要——你所谓的“爱”也许并不值得等太久
 和谐的婚姻需要生活在同一个波段上
 别疑神疑鬼,没人能接受身边躺着一个大侦探
 如果你没长成张曼玉,就别逼他盖过李嘉诚

章节摘录

第一章做好自己比什么都强——让自己看起来“完美”的心理心计正确认识自己,真实的人给人好感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们彼此交往,形成社会。在交往中,在独处中,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可是对于自己呢?可悲的是,愈是在社会中经历,愈加对自己认识不清,最后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一个叫做某个名字的符号,抑或是一台工作的机器?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便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个人倘若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些年白过了?杜明,一流大学研究生毕业,曾经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夸口五年之内要成为跨国公司的部门经理。然而工作一年多了,他的事业没有半点进步,浮躁心却与日俱增,整日抱怨工作烦琐简单,不该是他这样的名校研究生做的。生活之余流连于KTV、电影院、喝酒……娱乐之余,他有了跳槽的打算。寻找新的工作,却发现不是待遇低就是工作十分辛苦,久而久之就拖了下来。眨眼之间五年已过,他没有任何成绩,而与他同级的同学,早已各有事业。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也就在心中点燃了一盏光芒普照的明灯。”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曾说过: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它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它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而杜明,正是因为没有客观评价自己,一拖再拖,终于磨灭了自己的才华,成了一个平庸的人。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是多么重要。正确认识自己,不是让你去假装一个完美的自己,时刻担心被戳破,信誉全无;也不是让你自卑到看不起自己。而是正确评估自己,通过自我的经验、反省,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改善自我,从而脚踏实地奋斗,最终有所成就。另外,要想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除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还要注意他人的反馈,注意从周围人身上获取关于自己的信息。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镜我”,意思是根据他人的判断而反映出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的态度、评价对自我概念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留意来自身边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同事等的多方面信息,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一个人首先应该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有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去玩,发现了一个鹰巢。调皮的他小心翼翼地从巢里拿出一颗鹰蛋,带回养鸡场。由于贪玩,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了一起。小男孩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情,使得鹰蛋被一只母鸡孵化。时间很快过去,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里开始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地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可是他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充盈了一股奇特的新力量,心在胸腔里猛烈地跳动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我和老鹰一样。养鸡场不是我待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栖息在山崖上。”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它发现了新的自己。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可避免对自身有不满意的地方。倘若我们能开发自己的潜能,客观评价自己,逐渐改进,事情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通常,人们愿意与能坦然面对自己的人交朋友,这意味着自信,而太过自大或者自卑的人,则给人不好的感觉。试想,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又怎么会有出色的能力,活出精彩的人生呢?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掩饰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美化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形象。结果,害怕的愈加害怕被揭穿,而一旦被揭穿,则前功尽弃,还背上了信誉不佳的恶名,十分不值得。做一个真实的人,一步步完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更好。——“镜我效应”&生活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镜我”,意思是根据他人的判断而反映出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的态度、评价对自我概念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留意来自身边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同事等的多方面信息,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一个人只有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做诚实守信之人,好形象为你增分沈小姐来到银行,询问申请办理的小额贷款事宜。但被遗憾地告知申请没有通过,一查原因才知道是因为她拖欠买车贷款的事进入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原来,沈小姐是个大手大脚的人,由于毕业后进入一个有名的外企工作,所以花钱更无节制。一日同事买了新车,十分绚丽,她羡慕之余也贷款买了一辆。可是由于日常开支大,有好几次逾期不还分期付款的情况,虽然曾向银行作出合理解释,但仍被个人信用系统记录。沈小姐脸红而回,她可算明白日后应该怎么做了。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尚不像国外一样,很早就重视个人的信用记录,信用缺失甚至会导致你不能在某个国家生活。但也不能不说,经常失信的人,很难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来。在心理学范畴里,诚信即个体依据自己对某事物的认识,自觉地表现出与此认识相一致的行为表现。守信的本质是“知行统一”,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讲究信用。当一个人不守信用时,谁会放心地给他投资,谁都得担心有一天对方脚底抹油,卷铺盖溜走。而一个人一旦以守信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人,则必定会受到对方的尊敬,双方的关系会更进一步。一位美国女记者基泰斯在日本东京奥达克百货公司买了一台唱片机,准备将它送给自己的东京婆婆作见面礼。售货员以日本人特有的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精心为她挑选了一台未启封的唱片机,基泰斯高高兴兴地带着唱片机回家了。然而,当基泰斯回到住所拆开唱片机来试用时,却意外地发现唱片机是空心的,根本无法使用。她感觉自己受到了售货员笑脸的欺骗,怒不可遏,当晚就赶写了一篇新闻稿件,题目叫《笑脸背后的真面目》,并当即传真到了她所供职的美国报社。不料,次日清晨就有人按门铃。令基泰斯绝对没有想到的是,来的居然是奥达克百货公司的副经理和拎着大皮箱的职员。两个人一进客厅便俯首鞠躬,向基泰斯表示真诚的歉意。原来前一天下午检查商品时,经理发现将一个空心的货样卖给了顾客。这件事对商场的信誉至关重要,于是他迅速召集全体公关人员商议,想尽各种办法,终于从顾客留下的一张美国某报社的名片里发现线索。根据这张名片,该商场的负责人打了35次越洋电话,最终从美国纽约得到了基泰斯东京婆婆家的电话号码,并找到了她的住所。基泰斯也有不小的吃惊。毕竟,唱片机虽然价格不菲,但比起对方的诚意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因为他们每天的客户实在是太多了。讲述了经过后,经理亲手将一台完好的唱片机外加唱片一张、蛋糕一盒奉上。奥达克公司的诚信经商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基泰斯。她马上打越洋电话到美国报社,告知报社昨天的稿件不要发,她将写一篇新的稿件代替。随后她又赶写了一篇新闻稿《35次紧急电话》。再后来,报社考虑到她两篇稿件的视点角度不同,配上编辑的话将两篇稿件同时刊发。不久,日本报纸又都互相转发。奥达克公司的诚信得到了回报,他们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由此可见,诚信不仅仅是一项美德,失去了诚信,在这个社会甚至寸步难行。相反,不管是商家还是个人,拥有了诚信就意味着拥有了良好的信誉,意味着拥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些甚至是金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的。如果一个人不守信用,极易陷入“诚信危机”,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很滑头,即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虽然人们都明白,“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或成见,但这种心理反应倾向依然很是普遍。所以,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陷入“诚信危机”,请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定势效应”&生活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或成见。由于这种心理反应倾向非常普遍,为避免造成误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得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与他人交往时避免前后差异太大。与其努力讨好他人,不如好好经营自己我们都需要爱。上学时,总希望考个好成绩讨好老师;交友时,总希望能满足朋友的要求,讨得朋友的欢心,不至于被孤立;恋爱时,总希望能花样百出讨好恋人;工作了,总希望工作出色讨好上司……我们都在为别人的目光而努力,为此甚至不惜撒谎、抄袭,不惜丢弃尊严,卑微地活着。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经历多了,渐渐就会发觉,与其努力做出姿态去讨别人的欢心,不如本就为自己而活,开开心心工作,下工夫经营好自己。正如值得被爱的人才会拥有爱一样,有时候,当你活得有滋有味,内心充实时才会发现,原来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向你靠拢。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也称“海潮效应”。是指人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吸引来的。美国著名新思想运动创始人华莱士•沃特尔说:“改变生活,首先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开始”。人们要想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现状,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爱护,首先就要好好经营自己。只有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才会有人尊重自己,爱自己。经营自己并不是要我们不顾他人、自私自利,而是要善待自己、活在当下,做好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积极情绪将吸引与其本质相同的积极能量或者人和事物。所以,与其装样子装得辛苦,不如从改变自己做起,总有一天,你的美好会自动吸引对方的注意。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小女孩儿生性腼腆。原来,由于遗传的原因,她脸上、手上长了很多雀斑,虽然经过治疗已经变淡了很多,但仔细看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小女孩长得极为漂亮,可是因为这些淡淡的雀斑却整日自卑,总觉得自己吸引不了别人的注意,就算吸引过来,也是负面的。为此,她每次出门都要请母亲帮她做很多掩饰,走路时也低着头,避免别人近距离看她。为了得到大家的喜欢,她努力做很多功课,并且帮别人做打扫,竭尽所能来讨好大家。然而,由于她下意识远离对方,大家都不怎么跟她亲近,她越来越孤独,越来越难过。一天早晨,她去学校上课。路过花园时,她发现了一朵非常美丽的喇叭花,在清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分外艳丽。她在为自己暗自神伤的同时,忍不住摘了一朵放在自己的发髻上,想到这么美丽的小花为她增色不少,不禁心情愉悦了很多。当她走进教室时,本想摘掉这朵漂亮的喇叭花,却还是犹豫了。当她走进去时,心中咚咚咚地打鼓,以为入耳的将是满满的嘲笑了。然而,“她今天真漂亮!”一个同学悄声说。周围静静的,小女孩儿觉得这个声音是她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可是,她还是难过地想,马上大家就都会嘲笑了,她等待着刺耳的笑声响起……但是所有人都说“真的好漂亮啊!”小女孩抬起头,泪水湿润了她的眼睛。这一整天,小女孩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觉得几乎所有见到她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而且这些人还都冲着她微笑。于是她逐渐从只是怯怯地点点头的状态变成向大家微笑,甚至主动过去帮助他人。她敢肯定,这样帮助别人跟之前的帮助别人的心情真是天壤之别啊。回到家里,她马上兴奋地向母亲诉说了这一切,最后她问母亲:“您看我戴花的样子是不是很好看?”说着她优雅地转了一个圈给母亲看。“可是,你的头上并没有花啊!”这时,母亲才说出了这个疑问。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女孩儿头上的花已经掉了……从那以后,小城里又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漂亮女孩子,她开朗、热情,充满了自信的快乐。我们总是害怕被孤立,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于是,我们卑微地渴求对方的关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当自己发自内心热情生活时,梦寐以求的人际吸引力也会如约降临。试想,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又怎么能获得对方的赞赏和喜欢呢?就让我们积极地经营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能力,经营自己的友情爱情吧。保存那些幸福、快乐、满足的情绪,丢弃那些愤怒、伤心和失落,用自己的身心营造美丽的心灵后花园,温馨的生活空间,恬静的心灵家园吧。那么,你将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意外的亲情、友情、爱情,甚至陌生人的赞赏。——“海潮效应”&生活吸引力法则也称“海潮效应”,是指人们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吸引来的。人们要想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现状,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爱护,首先要做的不是努力讨好别人获得别人的友好态度,而是要好好经营自己,只有自己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才会有人尊重自己,爱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用惊人的成绩说话上学时,有位学生总是偏科偏得厉害,在考试中常常排名中游,不为老师看好。然而等工作后才发现,其专业水准不可小觑。原来,术业有专攻,这位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在进入社会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闪光点,终于有所成就。韩寒堪称教育界的一个例外,他高中时偏科偏得厉害,不为老师所看好,甚至因此辍学。但这却并不影响其发展,在数年的时间里,他不但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赛车界也闯出了名气。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正如发现人生别有洞天,是我们塑造自我人生的关键所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面对这样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没想到他的学习天赋被激发,智慧火花被点燃,最终成为化学领域前程远大的高材生,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答案。这种大智若愚者的特殊才能被正确发掘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现象在人才心理学中被称为“瓦拉赫效应”。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人们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一旦找到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多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有的是言语──语言智力为优势;有的是逻辑──数理智力为优势;也有的是视觉──空间智力占优势等等。每一种智力,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优势。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强调要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却忽略了人体的本质需求。正如大家都熟悉的舟舟,如果按照全面发展来形容,大体大家都会感到绝望。然而,一个只有4岁孩子的智力,却成为了目前我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一位弱智音乐指挥家,舟舟的成功除了有身体因素外,与其后天被父亲慧眼识珠,找到其闪光点,并精心培育是不无关系的。作为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事事求完美,则很容易陷入平庸,而只有在兼顾其他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发挥,才是成材的关键所在。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不断地认识和挖掘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我们尝试很多次,还是发现自己一无所获。但只要勇于发现,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从而崭露头角。在一家工厂里,工人们正在赶做一批货物。忽然一台机器因为丢失了一个螺母,无法正常运转,工人们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流水作业,这影响了整个生产进程。老板愤怒地对维修工人说:“我希望你能在5分钟内修好它。”维修工人信心十足地对老板说:“您放心吧!换一个螺母只是小事一桩,我保证能在两分钟内换完一个螺母,让机器快速地恢复运转。”说完,他拿起钳子、扳手等常用工具和一盒不同型号的螺母,来到机器前,开始修理。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令他惊讶的是,他拿的一盒螺母中,竟然没有一个适合机器螺钉尺寸、型号的,老板气急败坏地指着他手中的螺母说:“对于这台机器而言,你所带来的不是一盒螺母,而是废铁。”对于社会来说,做一个有用的人,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远比一个能力均衡的人更受社会需要。正如对于机器而言,只有适合它的螺母才能转动起来,保持正常工作。找准这个切入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也可能在岗位上做出非凡的成绩。事实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出发点,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无论谁在做任何事情前,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准确而合适的定位,才能事半功倍,有所成就。


编辑推荐

《懂的人都不说的社交心理心计》编辑推荐:世界如此险恶,你不可能向身边的人请教心理心计。你所能做到的,或者独自摸索,碰个头破血流;或者书中有求解,做到左右逢缘。莫笑心计谦诚少,谁知红尘是非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懂的人都不说的社交心理心计 PDF格式下载



做生活的强者,改变一切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总结得很好,学习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