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挚爱在人间

竹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

竹林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前言

  “爱的三部曲”:竹林的“人间大爱系列”  (代序)  作为知青文学第一人,竹林是在茅盾、韦君宜、冰心、萧乾等文学前辈直接关怀下成长的作家,著作等身,影响深远,多年前就进入了文学史。当年,《生活的路》出版后,一纸风行,领衔潮流。之后创作不辍,佳作迭出,在文学的多个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比如,她的另一部“知青文学”《呜咽的澜沧江》,不仅受到海峡两岸老一辈作家胡秋原、萧乾等人的高度评价。还在台湾出版了精装本和研究专集,在加拿大被那里的文学杂志全文刊载;《女巫》出版后,也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到现在已经出了多个版本。《挚爱在人间》发表后;获得了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尔后,她又开始转向“青春文学”创作,经过“跨世纪”地努力,接连推出《灵魂有影子》和《今日出门昨夜归》两部作品,后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并引起对“青春文学”走向的热烈讨论。  但是,正如东方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淳子女士所说,竹林绝对不是一个属于社会型的知识分子,不会作秀,因此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很容易被公众无意或有意地遗忘。徐坚忠先生说她是上海作家中的隐士,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是时代的大潮只能冲走表面的泡沫,不能冲走坚实的河床部分,她总是不断地以自己的作品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新浪网作家频道称她为“传奇作家”。其“传奇”的意思可能是指一个作家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特殊性,也可能是指他的成就和声誉严重不对称,似乎一个几乎会被世俗和商品时代彻底淹没的人,却屡次浮出水面。  竹林“生活的路”或许是曲折的、艰辛的,但对她“创作的路”而言,未必不是一种锻炼、一笔财富。综观竹林的创作,从儿童文学到散文,从小说到纪实文学,无不包含着自己的童年记忆、个性气质、艺术追求、人生思考、社会理想,同时,大师与前辈对她的影响也深蕴其中。  “母爱、童心、大自然”是冰心“爱的哲学”的核心部分,在竹林那里得到了全面继承,并有了新的内容。“爱亲人”,包括母爱、父爱、家族关怀,是竹林爱的起点;爱世人,关爱那些最需要关爱的人,如善良的弱者——他们往往是妇女、儿童,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弱势地位的妇女和缺乏父爱、母爱的儿童,等等,则倾注了她最多的感情。与个性气质有关,也与自己多年工作有关,竹林的创作,尤其是儿童文学、青春文学的创作,始终对大自然、茫茫宇宙、未知世界,充满着儿童甚至是人类早期原始思维的好奇心理。在她眼里,“万物有灵”,天地人神无不有尊严,无不有魅力。现代社会.科技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人类的基本困惑,如人类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为何存在、怎样活着等,没有解决之前,我们没有资格对大自然妄加裁决。因此,竹林作品中的那些灵异事件、科学幻想、悬疑情节等,不仅仅是文学技巧、结构艺术、小说材料,也是认识论、世界观、价值观。  或许有相似的童年记忆,竹林与萧乾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感受得特别深刻。作为一个女作家,竹林对“寄人篱下”的屈辱感受得更加细致、深刻,表现得更加触目惊心。在萧乾的同类作品里,主人公对亲情表现得要决绝一些。而在竹林这里,主人公从来没有对亲情绝望,反而充满了更大的期待、更多的感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女权主义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思潮,而女性主义写作在当代文学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女性主义写作倡导者认为的那样,女性主义写作不等于“女人写”。反过来也是如此,女作家的创作未必都是、必须都是“女性主义写作”。在中国女性主义写作越来越趋向自我关怀、自哀自恋的时候,社会关怀将是一个发展方向。竹林的创作正是如此,她从来都坚持现实主义,坚持社会关怀。正像张炯、严家炎、何启治、谢冕等人所说的那样,竹林的小说有政治关怀、文化思考、人性探索,紧扣时代,紧扣中国现实和历史。作为女作家,她的视点从来没有离开过女性,但从来没有局限于女性,这是她对当下女性主义写作的超越之处。这似乎很不时髦,但是只要能正确、正常地揭示中国经验,解释中国现实,实现文学的目的和功能,不时髦又有何妨。八十年代以来的小说的文体探索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如何表现中国经验、解释中国现实的起点,我们终于体会到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  创作总根于爱。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1927年.面对的是恶劣的生存环境。但这句话在今天仍然有意义。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心灵环境依然备受污染。文学的力量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灵。因此,在对这个世界怀有大爱的竹林那里,宣扬爱是她一贯的文学主题之一。  竹林的这套“两岸人间系列”包括三部长篇,分别是《净土在人间》、《挚爱在人间》、《天堂在人间》。从文体上说,它们一为报告文学,一为纪实小说,一为虚构小说;从主题上说,三部作品既是统一的,又各有侧重。《净土在人间》讴歌的是人间博爱,《挚爱在人间》抒写的是亲情挚爱,《天堂在人间》表现的是人性真爱。  《净土在人间》主要讲述台湾证严法师建立慈济、播撒人间大爱的事迹。证严法师出身富家,天资绰约,秀外慧中,本可锦衣玉食,享受人生,但她心存善念,与佛有缘。她立志出家.将自己献给了更为广大的世界,化小爱为大爱、博爱——爱世界、爱世人。她点滴做起,身体力行,从五毛钱起家,到建立遍及全球的庞大的慈善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感动着这个世界,改变着这个世界。现在,台湾每十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慈济会员;全世界每一次大的灾难中.总能看到慈济人的身影,这其中也包括祖国大陆。慈济人身体力行着真善美,也引导着真善美的传递:从接受别人的奉献,到奉献别人,直至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净土在人间》告诉我们,“净土”并不在遥远的天国,也不是在未来,净土在人间,在每个人的心间,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善念、美行,去开辟,去创造。  《挚爱在人间》讲述的是被海峡分隔数十年的一对父女从相逢、相别再到永诀的故事。小说以纪传体的形式和意识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里,巧妙地穿插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苦难、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故事是真实的。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这样的故事也许很普通、普遍,然而叙述者刻骨铭心的心理体验,将苦难的女儿没有爱、渴望爱、拥有爱到失去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没有爱的悲哀,刻画得惊心动魄。“挚爱”是双向的,既有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也有父亲对女儿的深爱;“挚爱”又是多层次的,爱亲情,更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父亲在海峡的那一边,几十年来对女儿、对母亲的牵肠挂肚,全部包含在对故土的深爱之中;“挚爱”的体现方式还是多样的,女儿对父亲的爱是无比的依恋,在重逢时却如此坚强,没有任何抱怨;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的,却表现得严厉而琐碎。爱的反面是没有爱,在女儿林男成长过程中,她所遇到的艰难、险恶和虚伪的人生情境,多次将她推向异常危险的人生边缘。然而.正是没有爱的悲哀,才衬托出了人间有爱的无比珍贵,正是人间仍旧有爱,才让她一次次度过难关,坚实地成长。  九寨沟、黄龙是旅游胜地、人间天堂。那里的奇峰怪石、绿草红花、水云变幻,无不充满着神秘和诱惑,但是这一切如果与人的生命和情感无关,那它们也只是冰冷的物理现象,算不得真正的天堂。《天堂在人间》讲述台湾电脑公司老板许云龙和四川某高校教授陈松林以及女作家如蓝一行,结伴旅游,经历了种种试探、误解和挫折之后。各自找到所爱的故事。小说通过女研究生李星和女秘书沙沙天真而清浅的视角,揭开层层迷雾,发现了一个凄艳而浪漫的“革命加恋爱”的故事。原来,许云龙是故地重游,寻找失散在大陆多年的女儿,当然,他也是在寻找一段失落的爱情。在寻找自己的亲情过程中,他遭遇了昔日的情敌和忘年的爱情。他与古龙虽未相逢,但一笑泯恩仇,而他,则又化爱情为亲情,错认李星为女儿。爱有真假之分,亦有对错之别。如果说,李星喜欢自己的导师。并转而喜欢承诺让她出国的许云龙,有很大的虚假成分。那么.许云龙喜欢李星,并认她为自己要寻找的女儿,自然是错爱:她错过了自己真正的女儿如蓝。然而,正是假爱和错爱,成就了真爱的传奇。已经四十多岁的如蓝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并在父亲临终的那一刻,赶到了他的身边。虽然父女俩已经没有机会相认,但是,血肉相连的冥冥通感超越了语言,在他们伤别离的刹那,感受到了团聚的极乐。这个时候,人间终于成为了爱的天堂,天堂在人间。  “两岸人间系列”因此可以称为“爱的三部曲”,博爱、挚爱和真爱超越了政治、国族、信仰、贫富、时空等隔膜和局限,沟通了小我与大我、个人与世界、亲情与爱情。它形象地说明,“爱的哲学”并非抽象无力、凌空高蹈,而确实能够实实在在地对世道人心产生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大陆和海峡对岸天各一方的今天,只有爱才能跨越中华民族之间因社会政治造成的隔阂,亿解昔日的怨恨。连接两岸的亲情人心,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民族大家庭。  许道军  2008.9上海大学

内容概要

  《挚爱在人间》讲述的是被海峡分隔数十年的一对父女从相逢、相别再到永诀的故事。小说以纪传体的形式和意识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里,巧妙地穿插了他们各自的人生苦难、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故事是真实的。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这样的故事也许很普通、普遍,然而叙述者刻骨铭心的心理体验,将苦难的女儿没有爱、渴望爱、拥有爱到失去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没有爱的悲哀,刻画得惊心动魄。“挚爱”是双向的,既有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也有父亲对女儿的深爱;“挚爱”又是多层次的,爱亲情,更爱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父亲在海峡的那一边,几十年来对女儿、对母亲的牵肠挂肚,全部包含在对故土的深爱之中;“挚爱”的体现方式还是多样的,女儿对父亲的爱是无比的依恋,在重逢时却如此坚强,没有任何抱怨;父亲对女儿的爱是深沉的,却表现得严厉而琐碎。爱的反面是没有爱。在女儿林男成长过程中,她所遇到的艰难、险恶和虚伪的人生情境,多次将她推向异常危险的人生边缘。然而,正是没有爱的悲哀,才衬托出了人间有爱的无比珍贵,正是人间仍旧有爱,才让她一次次度过难关,坚实地成长。

作者简介

  竹林——这个南方乡野一团葱绿的自然景观,最初被化作我的笔名符号印在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儿童散文集《老水牛的眼镜》)上时,是在我结束了六年的知青插队生活之际。  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使它既开了知青文学之先河,把我推上了不容回首的文学之路,也为我带来了厄运;而后我便自甘寂寞地去了农村。二十多个春秋的乡下生活使我收获了《女巫》、《呜咽的澜沧江》、《挚爱在人间》、《夜明珠》、《晨露》、《灵魂有影子》、《今日出门昨夜归》等十多部长篇小说和其他作品,其中《老水牛的眼镜》得了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挚爱在人间》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今日出门昨夜归》获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晨露》、《夜明珠》被选入中国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  回首已逝的人生旅程,不知是我选择了竹林这个艺术符号,还是竹林这个艺术符号选择了我。不过。能在旷野的贫瘠中生长的竹子,无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它既能挺拔地傲立,也能柔韧地弯曲,尤其是还能在最艰难困苦时开花结果。我十分崇敬这种植物。我愿永远默默地耕耘,永不艳羡灿烂的花期。

书籍目录

一、等待二、雨中三、旋转四、命运五、泥泞六、温馨七、失落八、夜路九、彼岸十、晶莹十一、迷雾十二、春风十三、挚爱十四、梦幻十五、永诀

章节摘录

  一、等待  林男来到虹桥机场的时候,正好是下午五点半。  离爸搭乘的国泰航班到达时间尚有半个小时。她轻轻嘘了口气,走向一辆深蓝色的计程车。  她自己是乘民航班车来的,从市区到机场,只花了不到两元的车费,可是来自台湾的爸,决不肯坐这种大巴士的。既然是诚心诚意来接爸爸,她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好。  司机听说要他等待,便有些迟疑:“你最好先交二十元押金,要不,我等半天你不用车了怎么办。”  她承认这话有道理,却不愿当司机的面取钱。她随身背的牛津包里装着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五千元——这是她的全部财产。机场上这么乱,把钱露出来让小偷盯上怎么办。她想了想,脱下外面穿的风衣:“喏,把这个放在车上,行了吧?”司机点点头,轿车像一团凝固的暮云,悄然滑向道边。  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已经十一月了,夜色中刮来的风很有些寒意,不想让爸看到这副缩头缩脑的样子,她在原地跳了几跳,然后,挺直了腰,朝出口处走去,但却被粗暴地拉住:“去去,这里不能进!”  懊丧地退下,她才发现,门口已挤满了接客的人。问题是,出口处有两个,八号与九号,爸会从哪个门出来呢?  闹哄哄的人群传来你呼我应的喊叫:“姆妈呀,你守在这里,我到那边!”  “好的呀,你在那边不要走开!”  盛装的男男女女,怀抱幼儿的妇人和摩登的姑娘们在她身边来来去去,那种殷殷的切望,那种骚动不安的热情,汇成巨大的漩涡,几乎要把形只影单的林男淹没了。“爸会从哪个门出来呢?”再次这样想的时候,一种凄凉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她总是独来独往,无论干什么都这样,已经四十岁了,还是孤身一人。爸这次回大陆,只给她一个人写了信,只把确切的行期告诉了她,而对别的亲戚,他的哥哥和弟妹们,一概都没有说。也许,这是一种用心良苦的体贴吧!  想到即将来临的欢聚,她的心境明朗起来。爸把这一份欢乐独独留给了她,说明爸对她的珍爱,说明她在爸心中的位置。不过,她还是拿不准该守在哪个门口好。  自从接到爸的信,她就琐碎得像个老太婆。爸在信中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六时抵沪,她一连看了三遍月历,并在上面做了记号。隔了几天再去看月历,竟发现她做记号的那一日是十一月十七号,星期五,而十一月十六号则是星期四,她糊里糊涂地把日子推迟了一天。为这个发现,她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从此神经兮兮简直不能相信自己。  既然哪个门都不保险,那么,还是站在中间吧。隔着玻璃墙壁朝里望去,可看见每一个出来的旅客,看他们分别走向哪一扇出口的门。已经有不少人捷足先登了。她勉强挤进去,占据了一块小小的地盘。这时在她的左侧站着一个不断呼出香烟臭气的男人,为了躲避这种气息,她不得不尽量把脸向右转。而她的右边,是一个非常自以为是的年轻女人,穿一身毫无美感的时装套裙,捧一束包着塑料薄膜的鲜花。  因为挨得太近,林男不得不留意那女人的面容,应该说,这是一张极少见的美艳的脸,虽然浓墨重彩的化妆遮掩了本来的肤色,但那深深的黑眼窝和柔柔的两片红唇,惹得同性也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问题是,那衣裙上的复杂花边,那明眸上扯得过细的眉,还有从裙裾下面露出来的、两条套着黑色腈纶健美裤的不伦不类的腿,把一切都破坏了。还有气味,那一阵一阵刺鼻的廉价香水味,消蚀了鲜花的清新甜纯之气。林男没来由地感到惋惜。她揣摩她很可能生在一个连抽水马桶也没有的家庭里。如果她有一份清白的工作,那么,这束花就要了她半个多月的工资。很奇怪她也是一个人,这么年轻这么孤单;还有这身打扮,这束花,无不散发着一种暖昧的气息。  突然林男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扭过头,朝大厅里面望去,只见墙上的大钟还不到六点,又摸背包,那五千元巨款的厚厚一沓还在,一切都很好。  她本是个粗枝大叶的人,经常穿着两只不同颜色的袜子,或者随手捞起一根皮鞋带往头发上一束,就这么出门了,有时写稿写得来了兴致,从早到晚不洗脸,至于吃了些什么东西,简直弄不清楚。  但这一刻,林男却非常自觉地提醒着自己,毕竟五千元是她两部长篇小说的代价,她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足够的力气再写两部。以往爸来上海,是他的哥哥和弟妹们来接,爸便托他们兑换人民币在大陆用。现在,他们都没来,她必须先为爸准备好一些钱作急需之用。  为了迎接爸爸,她毅然丢下笔忙了两天,洒扫除尘,缝冼被子,她要把爸接到自己的小窝住一天,吃一餐她亲手烧的饭。多少天来她为这个梦想激动得热泪盈眶,可现在,望着那一秒秒移转的大钟的指针,这个念头动摇了:爸能吃得惯她烧的饭菜吗?她那些乱七八糟的“剩余物资”又怎么能端出来“亮相”?唉,说到底还是疏忽了,明知爸喜欢吃鲜鱼,自己虽不会杀,为什么不事先买好几条,请人帮忙杀了放在冰箱里呢?  后悔已经来不及,现在所盼望的,是早点见到爸。飞机已准时到达,无论是耳边的窃窃议论和墙上的显示牌都证实了这一点。但出来的旅客很少,爸不是年轻小伙子,不可能冲在前面,这点她很放心。不过,既已有人出来,爸自然也已经到了。也许,爸现在正在取行李。  这么说,爸现在距她不过百米之遥了,如果没有这一道该死的墙壁,那么她现在就能见到爸了。不幸的是,在人类交往中,有许多墙壁是无法逾越的,即使是眼前这一层薄薄而透明的玻璃墙,也把人阻隔在两个世界。  玻璃墙内,灯火辉煌,温暖如春,从国际航班下来的旅客,一个个面色红润饱满,气宇轩昂,哪怕八十岁的老妇也如打鸣的公鸡一样挺胸凸肚,神采飞扬。那种来自另一国度的优越感,明白无误地写在从容不迫的步履上,写在彬彬有礼的微笑上。  而墙的这一边,萧瑟的秋风席卷着遍地灰尘,一派昏暗中聚集着苦苦等待的芸芸众生,你呼我叫,你推我搡,为了争夺一个有利的位置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尽管捧着鲜花也如东施效颦般的可笑可怜。焦渴急切的眼神,不安地扭动着的身躯,盛满了对玻璃墙内的艳羡,对美钞港币的向往……  想到这些,林男觉得丧气,毕竟,她也是墙这边的人。四十年来她只见过爸一面。她与爸相认时已经是一个有了作家职称的、完全独立自主的女人了,除了爸的爱,她什么也不需要。可是,爸会怎么看她呢?  抬头望钟,不觉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出来的人渐渐稠密。提着大包小包,推着沉重箱子的旅客也在往外走了。身边接客的人群里,不断有人发出喜悦的呼叫。她不觉有些紧张,赶紧集中注意力朝里望去。  上次见到爸的时候,爸穿着一件极普通的米黄色茄克衫,于是她便下意识地搜寻米黄色,可是人流如潮涌,本已目不暇接,眼睛又近视,匆忙中还忘了带眼镜,哪里辨得出什么米黄不米黄,再说,爸也未必这次仍穿米黄色的衣服。上次见面是温暖湿润的初夏,如今时已暮秋,难道还穿着单薄的茄克不成?  但她依然信心十足。她相信,不管爸换上什么衣服,不管自己的视力多么不好,只要爸一出来,那么,第一眼看见爸的,必定是她。她不是用眼睛在看,而是用全副心灵,去探求去感受,去体味去追捕的……  已经七点了。  挤在她身边的人已离去了好几个,甚至那手捧鲜花的女孩子也悄然不知去向。本来,她是打定了主意要看一看那束鲜花是由怎洋的一双手接过去的。  爸怎么还未出来?也许,爸突然生病了,根本没上飞机?  爸会生什么病?伤风咳嗽,感冒发烧,还是腰酸背痛,神经衰弱…不不,这一切都不可能,即使有点小病,也不会影响他的旅行,要不就是遇到了意外,比如,一件始料不及的事使他无法脱身,可是,有这么巧吗?  说起来,还是身体不适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许,爸突然发作了心脏病!  这个念头使她不寒而栗,记得上次就听爸说过自己的心脏不好,还说在临来之前曾住过医院。当她要进一步询问爸的病情时,爸突然严厉地打断了她:“不许再问了!”  “为什么?”她惊讶爸的粗暴与武断。  “好儿子!”爸却微微地笑了——他在那边有个儿子,他也总叫她儿子。“儿子,你问也白问。”爸又说,“如果你突然做梦我发心脏病死了,那还了得!”  她被逗得发出了轻松的笑声,直到现在她还听得见自己在笑。可是心头却有一片不祥的乌云压过来。她拼命睁大眼睛朝人群中望,竟是力不从心的徒劳。她的眼前一片模糊,连男女衣着也分不清了。有一次,她看见爸穿着米黄色的茄克向她招手,定睛望去,却是个臃肿的老太婆!  她简直绝望了。她几乎已认定,爸确乎犯了心脏病。她向上苍祈祷,如果这一刻爸能出现在她面前,那么她情愿、她情愿……她情愿奉献出她的全部财产,包括装在背包里的五千元。  她明知这种念头愚不可及,却止不住要这样想。以前,她常这么许愿,而且每次都会给她带来吉祥的结果。  最初的一次是在小学一年级。那天,她的奶奶病了,她怕得要命,以为奶奶会死掉,以为再也没有人会爱她、保护她了。进了课堂,她魂不守舍,老师提问,她放声大哭:“我情愿这次考试得两分,我情愿这次考试得两分……”  老师莫名其妙,只当她发高烧说胡话,摸摸她的额头。却一点也不烫。哪里想到,她后面还有半句话:“只要奶奶的病好起来。”  结果,奶奶的病好了,而测验卷子发下来,她依然是五分。  那时她不能想象生活一没有奶奶,如果奶奶不在家,她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不敢朝菜碗里伸。有一次奶奶到苏州的叔叔家里去,住了好长时间。她每天都站在墙壁上那张老式的月份牌下面,一张一张地数,盼奶奶回来。  在那段日子里,婶婶管家,家里没有早饭。早上,婶婶带着弟弟上街吃点心。那个在她家做了几十年、她平时唤作“大妈妈”的老保姆看不过,悄悄指着婶婶的背影对她说:“快去,跟她们一起去!”  她真的傻乎乎、乐颠颠地跑去了,因为她非常喜欢婶婶的孩子、她的小弟弟。每天上学去,她都把小弟弟送到幼儿园,放学后再把他接回家。如果有了一块糖,她总是仔细地用纸包好了,留给小弟弟。这种在口袋里焐得快要溶化了的硬糖,被婶婶一发现,就会从小弟弟的嘴里抠出来扔掉:“脏,脏!这么脏的东西怎么能吃?姆妈给你买巧克力。”而小弟弟却放声大哭:“不,不要巧克力。我要大姐姐,要大姐姐的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挚爱在人间》无论从内容还是写法上,特别在思想和感情的深度上,我认为都不是一般水平之作。  --萧乾  《挚爱在人间》是一部充满了凄婉的柔情和淡淡的悲凉的纯文学精品。  --严家炎  《挚爱在人间》荡漾着真正的诗的温馨,非常美。  --谢冕


编辑推荐

  书中所描绘的是个文弱女子,但也是个既有才华又勤奋好学、并且坚决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女子。“我是一只夜间奋飞的小乌。小鸟飞上了枝头,就成为猎人的目标了。”然而她也并没把现实涂成一团黑。书中描写了一些热心肠的善良人。在困境中,她往往会遇到福星。  《挚爱在人间》既描绘了海峡两岸的骨肉情,又窍出女主人公林男由孤女而知青,由编辑而作家所走过的艰苦历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挚爱在人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