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作者:

鲁迅  

页数:

446  

字数:

37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本书选收了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1篇,计33篇。它们分别选自《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二、为了帮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解,我们从有关评论中,相对应地在每篇小说后面附上了简短的解读文字。这些解读一般不做全面的分析,只是从或思想内容,或人物形象,或写作特点等不同角度进行挖掘,限于篇幅,大多也是“点到为止”。每则解读均标有出处,读者如有兴趣,可找原文研读。  三、正文前,我们收集了各个历史时期诸多名家对鲁迅小说的总体评论,以期与各篇“发微”式的解读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同时尽量考虑到从宏观上对鲁迅小说的思想、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诸方面的理解和把握。这些评论也只截取了原文的一个片断,为了使读者获得一些历史感,这些评论大都标明了写作时间。  四、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的30年代,即全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木刻插图中,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的作品,因对原作丰赡的内涵理解深刻,所作圆熟老到,质朴遒劲,动人心魄,余味无穷,影响深远。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赵延年先生的鼎力支持,从其二百多幅鲁迅作品插图中,我们选用了98幅,读者在学习和理解鲁迅小说时,欣赏和玩味这些艺术佳构,会得到难以逆料的体会、联想和审美享受。  五、本书收录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以1938年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为底本,其他版本酌情参考之。  六、本书付梓面世之时,我们谨向赵延年先生和解读鲁迅小说的名家和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内容概要

本书选收了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1篇,计33篇。它们分别选自《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典,我们在每篇小说后附有简短的名家解读。书中98幅精美木刻插图出自中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之手。相信读者在学习和咀嚼原著的同时,欣赏和玩味这些艺术佳构,会得到难以逆料的体会、联想和审美享受。

书籍目录

名家论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章节摘录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七  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  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八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他们也该早已懂得,……  忽然来了一个人;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满面笑容,对了我点头,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  “对么?”  “这等事问他什么。你真会……说笑话。……今天天气很好。”  天气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问你,“对么?”  他不以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对?他们何以竞吃?!”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  他便变了脸,铁一般青。睁着眼说,“有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纪,比我大哥小得远,居然也是一伙;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还怕已经教给他儿子了;所以连小孩子,也都恶狠狠的看我。  九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十  大清早,去寻我大哥;他立在堂门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后,拦住门,格外沉静,格外和气的对他说,  “大哥,我有话告诉你。”  “你说就是,”他赶紧回过脸来,点点头。  “我只有几句话,可是说不出来。大哥,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虽然从来如此,我们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说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说,前天佃户要减租,你说过不能。”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隋,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  “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陈老五也气愤愤的直走进来。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对这伙人说,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  那一伙人,都被陈老五赶走了。大哥也不知那里去了。陈老五劝我回屋子里去。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小说全集 PDF格式下载



喜欢鲁迅的这个出版社的书,因为有名家解读,有些读不懂的也可以看下。质量也不错,有图。
3本都买齐了,鲁迅的书是要看下的。


鲁迅的文章不容错过


这就没的说了 鲁迅的文字 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打一场必胜的战争一样爽快!!


书的质量很好,图是黑白的-看不清


这本书封面吸引青少年,不给人枯燥的感觉,没有千篇一律的封面。但它的内容对没有历史基础的少年来说还是有点沉重了。(原来打算送给13岁的表弟的,但还是留着不送先。)


拿到手里就看了,很喜欢。


孩子读的,还不错


装帧和印刷都不错,还配有木刻插图及解读,精装版,价格也不算太贵,没必要买全集的人买这部小说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不错哦真佩服鲁迅


书的质量好小孩爱看


缺点:字稍微有点小 ,纸张太硬。其他都不错


封面有点破损,还有就是书的纸张一会儿是白色,一会儿又是鹅黄色,朗格搞的嘛,哎,看到价格上忍了,只是买来看看也就罢了......


接收的书,破损非常严重,怎么办?


才来评价


鲁迅!!!


少儿时代读鲁迅的书


鲁迅小说全集 评价


  鲁迅的文章,很多被清出了课本。可我还是觉得,他的书,越读越有味。那个时代的人写的东西,越看却越像写的今天,写的现实。莫非真的一切历史都是现实,现实之外别无历史?社会、民族和人性,该怎样求得进步?我们有五千年文化,五千年过去了,我们哪些有了大进步,哪些有了小进步,哪些还在原地打转,没有进步或不愿进步?


  希 望
  
   重读鲁迅《故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我不能很清晰地描述我的情感,但读到此便会掉下泪来。这是我第三次读先生的这篇文章,第一次读是在高中课本里,但已记不起当时是什么感情了。只知道那时读的文章多半是像屠夫分尸,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是刨根,但屠夫显然不可能对他刀下的牲口有任何感情。那时分析文章其实就是为了考试,肢解是为了更好地记忆,记忆篇章里那些值得称道的名言警句,以便在生活或者考试中运用这些句子,以示读过,能说出些话来,也仿佛便高人一等了。
  
   当闰土回过头去叫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对儿时的记忆已全然被无情地砍断了胫骨,记忆也或许只是一种期盼,在我们的脑海里经过了过滤,那时的知觉在今时今日来看,可能显幼稚或是天真,但那是人生感情最基础的基淀部分。经历过人情世故,就像在海边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们,在常年海风的腐蚀下,儿时的皮肉已被风干成了此时的模样,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干涸的眼睛里早已不再有湿润的神情。生活在艰难的岁月里走了样,已全然麻木,这或许不是闰土的错,他叫了一声老爷,让自己的儿子给老爷跪下,这是他看来应有的礼数,是不可少的东西,在他的观念里,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可正是这样,也全然让记忆跟现实完全对不上号,唯一能对上号的就是三十年的轮回,三十年后,原先那个活泼少年的形象,那个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就是没有情感的礼数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记忆和现实总存在着偏差,即便回味也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心境情愫。那种想把现实从记忆中模糊的貌样扭转的意识在生活中变得艰难,生活仿佛有一个不可逆转的轨迹,于是我们渐渐地不再想过去的事情了,也渐渐随了现实的路子,情感一点一点被磨灭掉,不再因为田间地里偶然寻到的野鸡蛋时那样欣喜若狂,不再因为点点细微之事而激动不已,也不再好奇。天空也没有年少时夏天穿着短裤用蜘蛛网抓蜻蜓时那会儿湛蓝了。记忆也模糊了,只是觉得那时很美,对过去的追忆往往也仅成为了一种希望。正如我们熟知的文末那句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东西被看成是虚无缥缈,而我们更多地开始追求实际,我们的房子多大,我们开了什么车,我们的工作怎样。希望还是得有吧,我觉得。
  
   那天跟MQL聊天时也提到我们的很多想法其实没用,但我总觉得,即便是打完麻将喝完酒,也应该有某个时刻属于我们自己,来审思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看待此时此刻我们高兴或者不高兴的事情,如果生活多半是醉态,那应该有哪怕短暂的一刻清醒过来,整理下我们对待生命的感知,虽然我们不会经历海风的腐蚀,但是我希望我以后的皱纹不是全然不动的,不会如石像般,那般麻木不仁。
  
   胡适说:“有新的思想,才会有新的生活。”鲁迅在文中提到,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虽然二人是中国意识形态被政治化了的两个极端,但是对具体生活的探寻,殊途同归。我们需要有新的思想,也就是希望。
  
  
  
  鲁迅《故乡》
  
   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 晨


  《丰子恺插图鲁迅小说全集》是国内首部既收录了鲁迅全部小说作品,又收录了丰子恺全部以鲁迅小说为题材的漫画作品的合集,鲁迅的小说与丰子恺的漫画可谓珠联璧合,经典中的经典。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也堪称上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百科全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从其问世起,就始终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广泛关注。鲁迅生前所创作的白话小说,现在能够见到的共33篇,分别收在他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并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丰子恺则是在美术、文学、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绩的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尤其他的漫画作品特点鲜明,风格独特,线条朴素却神、形、意兼备,深受人们喜爱。
  
  


  斯人长逝,风华消歇——读鲁迅小说
  【文】凌国华
  【更多请见博客】http://blog.sina.com.cn/lslingguohua
  
  三个月来,间间杂杂地看了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包括《呐喊》《彷徨》以及《故事新编》,这些作品创作至今,已经过去七八十年,然而其反映的社会嬗变,思想清浊,世风雅俗,道义沦落,却对今日之世风有所映射。精敏的预见,深刻的洞烛,此其之所以为伟人乎?呐喊几声,打碎铁屋子,破破寂寞罢。
  
   《狂人日记》:“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曾经做出这样的论断,可是哪里想到如今世上,“吃人的人”正活得滋润呢。君不见,黑砖窑,毒食品,血煤矿,色娱乐,背后都有不少人在大嚼人肉呢。
  
  《药》《示众》里面都涉及了很多伟大的看客,充作伟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示众》则白描了各种各样的伟大看客。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看客也在不断发展,公交“钳工”堂而皇之地工作,城管威风凛凛地踢摊子,乡野村妇村氓对峙骂战,各伟大场合均有看客的伟岸身影,甚至还伴随着看客们鞭辟入里的评论。
  
  头发虽细,关乎国是。头发可以革命,阿Q、假洋鬼子甚至小D王胡之流都可以转变发型以附革命之骥尾;头发可以反朝廷,七斤无端被革命党剪了辫子,一听说天子要复位,这可是犯了大罪啊。曾记否,当初满清入关时,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多少前明遗族失去大好头颅。如今天下,头发自然很少跟政治挂钩了,各种发型也可以自由展现。可是也有,比如头发可以展现爱国,在头发上弄上皇城“承天门”的造型,爱国热情洋溢,潇洒,漾开了一地的涟漪。
  
  革命可以有很多种。夏瑜,夏四奶奶的儿子,这个不要命的小东西,为了革命,抛了头颅,热血洒在了雪白的馒头上,被顺民华家当做救命的九转还魂丹,自己的事迹在一帮顺民眼里是“疯了”;阿Q,为了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的桌椅,女人么,得挑挑拣拣了,不再是一上来就想跟吴妈困觉了。而且去尼姑庵偷个萝卜也算革命。当然尼姑庵早就被革去了“观音娘娘座前的宣德炉“,革命家倒是很识货。还有后来人。十年板荡,破四旧,革命的名义一而再再而三得以冠冕堂皇……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长明灯》里的疯子,只因为在一个癫狂的社会里,还较好地保存着人性的根基,便被视为神志不清——只要跟社会流俗忤逆,即非疯即狂。那个喊破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是不是也是疯子呢?
  
  如果孩子中没有坏根苗,大起来怎么会有坏花果?譬如一粒种子,正因为内中本含有枝叶花果的胚,长大时才能够发出这些东西来。何尝是无端……。——《孤独者》
  
  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但我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有时,仿佛看见那生路就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我等着,等着,看看临近,但忽然便消失在黑暗里了。……但是,这却更虚空于新的生路;现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竟还是那么长。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  ——《伤逝》
  
  《故事新编》是洪荒时代的非信史摹写,可是却包涵着信史时代的伟大思想萌芽。比如尊崇文化。
  
  《理水》中,各路专家学者可以为“大禹到底是人还是虫还是鱼”而开座谈会研讨会并且出理论专集,而“被推选”去面见大禹老爷的下民代表,则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慷慨激昂。“水苔,顶好是做滑溜翡翠汤,榆叶就做一品当朝羹。剥树皮不可剥光,要留下一道,那么,明年春天树枝梢还是长叶子,有收成。如果托大人的福,钓到了黄鳝……”报喜不报忧,古来皆如此。虽然遭遇大水,可是领导慰问及时,关怀亲切,于是人民生活很幸福,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绿色食品无添加剂,而且风景优美,芦花似雪,泥水如金……
  
  伯夷叔齐是传统中国气节的象征:饿死不食周粟。《采薇》却反其意而行之。夷齐兄弟在武王的敬老院里优哉游哉的,可是不承想出了这样的大事,武王姬发要造纣王的反:大逆不道呀!兄弟俩都是忠臣的好榜样,可要劝阻呀!拦武王的马!到底失败了,也得把面子挣回来:不再吃你周家的大饼!兄弟俩一同走到华山去,吃些野果和树叶来送自己的残年,或者苍天眷顾忠臣,不定会有苍术和茯苓之类的呢。茯苓、灵芝说不定有吧,可是二人都是贵胄王族,怎么灵芝茯苓是否开花是否发叶到底在哪里能找到,于是吃松针,漱流枕石,可咕咕叫的肚子不干了,于是终于找到了薇菜。在这中间,叔齐的悌德发扬得淋漓尽致。薇菜绿色野生,没有污染,做法也不少,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可是渐渐的少了,而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多了起来。并且有明眼人指出:他们吃的薇菜也是大周王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这正戳到兄弟俩的痛处!商之孑遗,奈何生周?
  
  《奔月》是一首英雄的挽歌。后羿射日,射封豕长蛇,当年事多麽风光耀眼的事情啊。可是时光流逝,渐渐地被人遗忘。而且更令人沮丧的是,神仙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要吃饭穿衣,况且后羿还娶了那娇滴滴的嫦娥仙子,要更加宠着爱着呢。可嫦娥每天要吃的就只有酸涩涩的乌鸦肉炸酱面!家居生活,没有了当初的浪漫。西山的文豹皮已经快褪没了毛,而后羿挂在墙上的射日弓,尘埃缀满了弓弦。当年那个威风八面的英雄,如今则为生活奔波。面饼,大葱,清汤,乌鸦肉的炸酱面,却还不能管够。终于,嫦娥受不了清寒的生活,独自吃掉了金丹,飞升月宫……生活的悲哀,在于弄不懂自己的底细。
  
  《出关》有文人相轻,有道义弱化。老聃的出关,不仅是身体意义上的出关,更是思想层面上的出世。那个时候官员还是挺尊崇学术的,比如关尹喜。大家都缠着老子给开个理论报告会。可最终的结果,五千言讲义跟被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一样,扔到架子上;而付给老聃的讲课费,亦是充公的盐、胡麻、饽饽,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过几日,五千言的讲义,说不定又要流失到哪里去了。夕阳西下,青牛背上,老子的背影,落拓,萧瑟,一如今日之风华消歇……
  


  初中那会课本里常会出现鲁迅的小说,为加深了解,便买了本鲁迅小说全集,那会自觉读了鲁迅自己就会成为愤青,我骨子里本也有这股子力量,愤青在我看来是个很好的概念,不满,发泄,咆哮,对这个社会和人群,渐入冷漠。现在沉淀了不少也能看清很多。。。但是鲁迅是我思想塑形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非常喜欢鲁迅的作品,感觉真实如身临其境,朴实自然耐人寻味。他的《祥林嫂》、《 呐喊》等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的题材我很喜欢


  历史记录着人生,人生叙述着故事。难得、、哦!故事翻阅着当代社会,柔美的篇副真让人心旷神愉、感慨万千啊、、、朋友们多读读有好处的。


  念书时候老师上课说鲁迅,中国骨头嘴硬的作家,是毛主席的夸奖,我觉得是夸奖,因为毕竟有争论,有声音才是进步,至少鲁迅喊醒了一批中国青年。然而中国的鲁迅,在现在没有,鲁迅之后就没有了。当然,我从读书开始并未崇拜过,因为老师没有给过引导。
  看过一个句子很喜乐,从前,阿Q,只有那么一个,现在都是阿Q.自我安慰到完全摒弃其他的现实。真是令我刮目。不幸的是,非黑即白的思想观念下,一直觉得不该讲信念游移不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然后亦舒说了,在黑与白之间尚有十几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这些灰色正是你,是我,是他。
  记得在看运动会时,发现跑长跑,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么临场发挥变得很重要,尤其是我们学校这样的普通运动会。记得,有次,看见一个落后的选手在最后一个弯道向前赶超前面的人。其实本身在倒数第二个弯道已经甩了20米,而当即将完成比赛,或许只有100米不到的时候,落后者向前赶超,20米,几个20米或许都不足放在眼里,最后眼睁睁看着冠军被别人拿走,不是不想争取,是无奈。他未曾想到,观众未曾想到。也许当自己落后的时候才是看清自己的时候,才能明明白白的去争取,去拼,去赢。只是当自己有些优越感了,就变得疏忽。
  鲁迅在落后是时候说,只要竞技者自己不笑,看客不笑,中国就还有脊梁。现在,不落后了。终于不落后了。那么放声大笑了吗。
  可笑


  听说中学语文课本删减了鲁迅的文章。于是兴起把这本在书架上放了很久的鲁迅小说全编看完了。
  于是,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文学的鲁迅,一个生活化的鲁迅,一个睿智幽默的鲁迅。而不仅仅是以前认为的,一个战士鲁迅。
  几乎每一个小说人物都十分鲜明生动;近百年前的生活情境就那么自然地展现在眼前。鲁迅的笔力果然非常人所及。
  幽默的文风绝非现代人所独有。鲁迅的幽默,较现代作家有过之而无不及。鲁迅不仅仅是战斗的,作为一个作家,他首先是睿智的,人性的。
  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鲁迅。
  
  然而鲁迅的文章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了。这么多年过去,我才发现鲁迅文章之美。现在想来,“节选”是对鲁迅文章的一种伤害,灌输中心思想更是损害了鲁迅的高大形象。
  以前多少学生叫嚷完全不喜欢鲁迅文章(我也是其中之一),现在真删了,反对的声音立刻出现。
  这就是人,本该如此。
  
  不过还好我已经不上高中很多年。虽然年少时光已逝,我却拥有了独立鉴赏的可能。有时间打算看一下鲁迅杂文。


  大学书展买的, 价格很便宜,纸张超级薄,便宜没好货.
  读书时看鲁迅很多看不懂的,即使课本里有一堆注释.不过有了点人生阅历后能读懂一些,但其实鲁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好象不只是课本要告诉我们的那些吧,呵呵.


  鲁迅的杂文里有时还难免有些罗里罗嗦的字眼,但小说当真是字字有其价值。像《伤逝》里的若干段落,音乐感十足,沉郁顿挫,我反复读了很多遍,就像读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里的若干段落。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像我喜欢那些段落,如果有,请即刻和我联系才好啊。
  
  就算仅就思想价值而言,这个中篇也比张爱玲的长篇《半生缘》更有价值。
  
  
  迅翁是心中有真爱的。他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一段话,我以为可看作他的夫子自道: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
  
  鲁迅对嵇康认同很深的证据,这里不再征引。光读小说是不太容易清楚地认识一个真鲁迅的,因为小说毕竟隔了一层;多读读他的杂文,就能比较直接地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我在浮皮潦草地读了他的杂文后,摸到了他冷峻外表下的“软”,看到了他“迂夫子”的真面目(他逝世时,许广平就称他为“鲁迅夫子”):于人世用情太深,处处不愿迁就,事事都要求真。他反对一切卫道、做戏和假正经,没有一篇为文章的文章。
  
  在《〈绛洞花主〉小引》中,他又有如下文字:
  “……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
  
  一个敢于恨,善于恨的人(a good hater),必定也是一个伟大者。


  从很早 就开始喜欢鲁迅了 但说实话 他的杂文我却是理解不了 所以最爱的还是他的小说 这本书买来后前前后后翻看了三遍 但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如果联系时代背景再去仔细研读的话 我觉得十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字 而且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
  呐喊作为二十世纪最好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 无须赘述 但彷徨和故事新编里面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作品 有时候却比名篇更为值得咀嚼 这也是我喜欢鲁迅的原因之一 每一部作品都会让你思考让你深入思考 也许这样 鲁迅老先生的愿望就算是达到了


  这本早已泛黄的《鲁迅小说全集》被放在装书的箱子,上周回家找出来看的,模糊地记得高中的时候买的吧,在那位冷若冰霜、死气沉沉让人根本活泼起来的语文女老师的号令下买的,因为课本的教材喜欢引用《鲁迅小说全集》中的经典短篇小说,大概记得老师教过的有《孔乙己》《一件小事》、《药》、《故乡》(少年闰土)、《阿Q正传》的节选、《社戏》、《祝福》等等吧,学的过程,老师逐句逐段地念,遇到一些段落,便教我们分析此句子是比喻句或是比拟句或是拟人句,此处与前文又是前呼后应,动不动便抬出三座大山、民国的白色恐怖、麻木不仁的民众等来说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临到考试前,大家便背书中的所划的经典名言应付考试:“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一大堆。通过学习和考试,记住了名人名言,也记住了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华老栓、红眼睛阿义、闰土、阿Q、祥林嫂。这本书自从买过以来,好像也看过几次,但似乎从来没有从头到尾完整看一遍过,光《狂人日记》就让我看得一头雾水,失去继续往下看的耐心,挑着语文书出现过较熟识的小说来看,《故事新编》更是看得完全不解其意。
  自从前段时间看了电影《阿Q正传》后,便真的有了兴趣去看《鲁迅小说全集》,回家翻出这本书,抱着重新看,希望自己能看懂些,看了足有一个礼拜,在炎热的周末躲在家里,总算第一次将此书完整地看了一遍下来,缺乏对清末民初近现代历史正确清晰的了解,重重的历史浓雾总是使离我们最近的历史那么不真实可靠、那么模糊,缺失了历史背景,小说看起来自然要吃力、晦涩、难懂了。对于个人而言,语文课成绩从小到大都是拖累总成绩的,上学时的作文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雷锋日记”的盗版,本身阅读障碍确实不小,因此看此书成了类似马拉松运动,不断跟自己说,能坚持看完就好,完全不懂也没有关系,既然有兴趣一定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些好处的。阅读完,多多少少却从小说中了解了些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存状态、那个时代黑暗丑恶的现实社会、那个时代丑陋吃人的世俗礼教,那个时代的历史。
  如下记此时个人的印象或是此刻读后的感觉与疑问(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看后还是看不懂,缺乏历史背景,人吃人的社会,“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既然它是开篇,或许便是整个小说集《呐喊》的序。
  《孔乙己》镇里的咸亨酒店,唯一站着喝酒的长衫主顾无法进学的老文童孔乙己,虚伪封建腐儒的代言人。
  《药》革命烈士的血蘸的血馒头成了华老栓解救肺痨病儿子的灵丹妙药,告状得赏钱的夏三爷、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消息灵通的满脸横肉的康大叔。
  《明天》守寡“粗笨”的单四嫂子带生病的宝儿给昏庸欺世、故弄玄虚的中医何小仙看,吃了药呼吸由平稳变到没有。
  《一件小事》国家大事增长了坏脾气,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车夫的一件小事“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风波》撑船的七斤被城里的革命党割去了辫子,却又在咸亨酒店(消息灵通所在)听得皇帝又坐龙庭了,按赵七爷的说法,这次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最后虚惊一场。九斤老太口中不断说着的:“一代不如一代。”九斤、八一嫂、七斤、六斤就是伊的依据。
  《故乡》圆规式鲁镇名人“豆腐西施”,聪明充满灵气的胸前挂着银项圈的少年闰土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成为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对着昔日的玩伴言必先称“老爷”。
  《阿Q正传》阿Q的国民性,很Q很奴才,Q并非Cute的意思,个人胡乱猜测,Q——〉Qin——〉Chin(秦)——〉Chinese,Q真是活画出的清朝遗民,专制下的主子、权威与奴性,“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怒目而视主义,永远得意的阿Q: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祝福》迎接新年祝福的爆竹声却成了祥林嫂的挽钟,“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总是说“我真傻,真的”苦命的祥林嫂,她的命运从来没有属于过她自己,封建儒家的三纲五常,社会的世俗和周围的人活生生地“吃”了她。无论是她那精明的婆婆、“老监生”四叔一家、镇上的其他人都是“吃人”的人。
  《肥皂》“恶毒妇”的意思,对着乞丐孝女,两个光棍说的:“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学洋学的学程。
  《长明灯》看不懂,被合伙当作疯子关起来想吹灭长明灯的他。
  《示众》酷热的太阳,也没能抵挡拼命向前挤凑热闹围观的人们,一群丑陋的人们,以寻找他人的悲剧为乐趣的无耻的人。
  《高老夫子》给女学堂的女生上课后临阵逃脱的高老夫子。
  《孤独者》疾世愤俗的孤独者魏连殳(shu,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被认为异类的人,被现实逼到绝境的人。
  《伤逝》——涓生的手记,一对追求自由婚姻的青年,勇敢面对现实的子君,懦弱胆小逃避现实的涓生。
  《离婚》勇敢有主见不惧怕权威的女子爱姑,老实任人摆布的爱姑的父亲庄木三,和知县大老爷换过贴的权威人物七大人。
  《弟兄》一个真实的知识分子的写照,家庭的儒家道义和生活的艰难现实,矛盾重重,整个环境的虚伪。
  《故事新编》:
  《补天》、《奔月》看不懂。
  《理水》站着说话不腰疼并大发撅词的所谓学者,游山玩水的灾情考察专员,吃榆叶和海苔的老实的灾民们——“他们都是以善于吃苦,驰名世界的人们”
  《采薇》不食周栗的两个昏蛋伯夷与叔齐在山上采薇为生,被阿金姐奚落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两个傻瓜饿死了。
  《铸剑》优柔的眉间尺,神剑干将与莫邪,空前绝后的把戏,替眉间尺复仇的黑色人,鼎中三个人头的恶斗。
  
  2008年6月22日如此记下。
  


怎么和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一样


我感觉课本辅导资料有点诠释过度,而且没选进课本的很多篇目其实更有意思。


我也喜欢那些段落了,看得人想哭。


他是有大爱的人


是否 只有先与人们相疏离 才能最终和他们在一起


我前几天发现弟弟居然把这本鲁迅全集拿出来看了,当时是一种欣慰,这说明他不仅看柯南,火影,也知道了鲁迅对中国文坛的重要性。我翻起这本书,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想起鲁讯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他是中国文人的脊梁,努力为中国呐喊!


写的好,看了就知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