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若飞

贾兴安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作者:

贾兴安  

页数:

126  

字数:

65000  

内容概要

“少年红色经典”丛书初版于二00四年,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的一项图书建设工程:
丛书初为二十册,分“文学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系列。主要收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最具影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相关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英雄,不管是艺术形象还是生活原型,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崇拜和追慕的偶像。

书籍目录

“若飞”的由来
热血青年
东渡日本
在法国勤工俭学
学生领袖
和周恩来在旅欧支部
二十九岁的省委书记
草原烽火
狱中智斗
把法庭当战场
监牢中的主心骨
致傅作义公开信
监狱怒吼歌
一尺白绸赠妻言
在太原监狱
领导绝食斗争
出狱
“我要回延安”
毛泽东夸他是理论家
重庆谈判
旧政协会议
校场口血案
黑茶山罹难

章节摘录

  东渡日本  “护法运动”失败后,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被反动当局看做眼中钉、肉中刺,四处通缉他。黄齐生痛苦而愤怒,对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深感渺茫和绝望。此时,王若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黄齐生见王若飞要走,经再三斟酌,决定与外甥同赴日本。于是,王若飞和黄齐生甥舅二人,怀着追寻治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于1918年年初,冒着凛冽的寒风,背着行囊,一起离开家乡贵阳漂洋东渡,来到日本东京.  在日本明治大学,王若飞是个思想非常活跃的热血青年。当时,十月革命的影响也已传入了日本,他如饥似渴地收集各种介绍社会主义的书刊,仔细阅读,刻苦钻研,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于社会主义革命.这期间,王若飞阅读了大量革命书刊,极其崇拜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对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庶民的胜利》,陈独秀的《吾人最后之觉悟》、《除三害》,鲁迅的《狂人日记》等领悟极深.他说:“这些书刊和文章.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思想之门,使我豁然开朗,从此开始追求一条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迫而获得解放的道路。”  一年之后,国内传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消息。  王若飞立即响应,在留学生组织的大小集会上发表爱国讲演,和留日的爱国学生一起在东京示威游行,愤怒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军阀的罪恶。  目睹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状况,面对国内如火如茶的爱国热潮,王若飞感到自己想在口本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已不可能实现。他毅然弃学回国。  归国后,王若飞立即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活动中。稍后,他又参加了黄齐生所领导的“贵州教育实业考察团”,奔赴江苏南通和山西等地进行考察,以指导学生爱国运动。  10月回到上海,正值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发起组织青年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运动,王若飞心之向往,抱着考察各国社会情况、寻求革命真理、增长斗争才干的目的,决定赴法国去勤工俭学。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王若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