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主体弥散的空间

孙歌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孙歌  

页数:

40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当现实已经以复杂的方式实现了这种开放的时候,主体的自足性早就受到了挑战。应该说,在一系列社会实践当中,主体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弥散,但是意识的领域里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思想工具以勾勒这种状态。

作者简介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孙歌教授研究日本思想史中有关现代性问题,问题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思想在历史语境中的交错形态方面,在日本学界曾引起“孙歌热”,颇有影响力。

书籍目录

编辑人语序言:命名的困难第一编 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实话如何实说 中日传媒中的战争记忆 在理论思考与现实行动之间 直面相互缠绕的历史第二编 亚洲意味着什么? 《亚洲意味着什么》导言 亚洲论述与我们的两难之境 鲁迅脱掉的衣裳 理想家的黄昏第三编 日本汉学的临界点 翻译的政治 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 日本近现代文化思潮中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附录 沟口雄三/孙歌:关于“知识共同体” 孙歌/陈光兴:文化“间”实践的可能性


编辑推荐

本书为2007年8月第2次印刷。当现实已经以复杂的方式实现了这种开放的时候,主体的自足性早就受到了挑战。应该说,在一系列社会实践当中,主体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弥散,但是意识的领域里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思想工具以勾勒这种状态。『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主体弥散的空间 PDF格式下载



在老师的推荐下买的。。作者是文学出身,但是并没有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从文学转入思想史。。这也是后来学界较为盛行的做法同时,这也是一本关于中日关系的书文学、政治以及想了解中日关系的朋友都可以看看该书,绝对会收获不少最关键最吸引人的,还是作者做学问的方式方法,既有学术深度又切入当下现实


书质量很好.


安装起来不是很费力,取到货后一个中午就安装好了,格子很多,分类储物很方便,承重性能良好!


导师推荐,比较难理解。


孙歌,第一次看她的书,是她翻译的竹内好的东西。老实说,实在是有些晦涩。不过,这本书却非常浅显易懂。读完,这才真是做学问的人、或者说,会做学问的人写出来的书。书里面的内容完全是孙歌的一篇篇类似的短文吧,一篇文章讲一个问题,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很多时间的人来说,可以每天看一点,每天记一点笔记。我记得尤其是看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孙歌讲得特别好,对于南京大屠杀,其实重要的不是数字具体有多少,而是那个数字(30万?)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情感。换言之,不管这个数字的具体是多少,但是它所表达的中国人民的情感是真实的,这点,是日本那些右翼分子所不能否定、抹煞的。看孙歌的文字、文章,真的是角度很新颖,从另外一个学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却一点点也不晦涩。她讲的就是日常的大白话,或者说,就是“常识”——我们很多人很久都没有发现的事实。从浅到深,你会发现自己的眼光、视角都被书改变了。掩卷,这才是大学问家,如开水般淡泊简单的文字,讲的是大白话的道理,却丝丝入扣。不仅是最学问的人,普通人也可以读的好的学术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