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源流史
2004-2
江西教育
何光岳
839
无
东胡是中国北方及东北的古老民族群体。他们活动于辽河、黑龙江和贝加尔湖水系等区域,过着以游牧与狩猎为主的迁移生活,后来有的发展为半农半牧半定居而渐趋于定居生活。他们的祖先皆源于华北炎黄各支系,如徒河则源于伯益,拓跋源于黄帝,宇文源于炎帝,段部源于周宣王,室韦源于祝融八姓之豕韦氏,契丹源于商契,奚人源于奚仲,蒙古源于有蒙氏,无一不是炎黄子孙。在不断迁徙中,他们又融合了东夷、北狄诸系而形成了庞大的东胡族系,并与华夏族建立密切关系。他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属炎黄子孙范畴,与汉族等兄弟民族均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共同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奚、室韦、蒙古的各支系中都有许多融入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者,也有汉族和女真、突厥、铁勒等民族融入东胡各支系者。
何光岳,1939年生,湖南岳阳人,小学毕业。1978年调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年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金牌奖。1986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伏羲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薯有《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已出版的有《炎黄源流史》、《夏源流史》、《商源流史》、《周源流史》、《汉源流史》、《秦赵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东夷源流史》、《楚源流史》、《氐羌源流史》、《北狄源流史>和《女真源流史》,以及《楚灭国考》、《陈姓》、《岳阳楼志》、《三湘掌故》和《舜裔溯源》、《中华姓氏源流史》等39部专著,发表论文400多篇,共计1986万字。主编《中国帝王大全》、《中华姓氏通书》、《中华姓氏史话》等。还著有《陈姓源流史》、《张姓源流史》、《钱姓源流史》、《对联妙话》、《洞庭湖变迁史》等6部专著,360万字,尚待出版。
序前言上编 东胡系第一章 东胡的来源和迁徙第一节 东胡的来源与北迁第二节 胡的名义第三节 东胡的衰亡及遗存第二章 徒河的来源和迁徙第一节 伯益、翳徒的来源第二节 徒河的北迁第三节 豆莫娄的北迁第四节 地豆于的北迁第三章 乌桓的来源和迁徙第一节 亘人的来源第二节 亘的名义第三节 汉代乌桓迁居乌桓山和赤山的事迹第四节 乌桓又返回南迁第五节 乌桓人的姓氏第六节 乌洛侯的北迁第四章 鲜卑族的来源和迁徙第一节 鲜卑族的名称与起源第二节 鲜卑族逐渐向东北的迁徙第三节 鲜卑族南下建国和融合于汉族以及西迁的经过第四节 汉魏时期之鲜卑第五节 锡伯族的迁徙和分布第六节 锡伯族姓氏第五章 拓跋部的兴亡第一节 拓跋部的起源第二节 拓跋部的南迁第三节 拓跋部的勃兴第四节 拓跋部的复兴及北魏之建立第五节 北魏统一北方第六节 文成、献文帝的安定第七节 孝文帝的南迁与推动汉化第八节 北魏的衰落第九节 北魏的消亡第十节 东魏、西魏傀儡政权的分立与灭亡第六章 秃发部的兴亡第一节 秃发部的兴起第二节 利鹿孤的发展第三节 秃发部的衰亡第四节 陇西鲜卑诸部第七章 慕容部的兴亡第一节 前燕的建立与灭亡第二节 后燕的兴亡第三节 西燕的兴亡第四节 南燕的兴亡……中编 契丹系下编 室韦系
东布里亚特人包括:霍林人:塔布努特人等部落。原属清朝臣民,17世纪末,被俄罗斯所侵占,公元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布里亚特自治州,次年改为自治共和国。至今人口约45万人,尚有部分人迁入蒙古国。 弘吉刺部,又作翁吉剌惕、乌古、乌古里、瓮吉里,游牧于克鲁伦河下游到额尔古纳河一带,西南与塔塔儿相接,东南靠金朝边堡,西邻蒙古乞颜部。《辽史·天祚纪》及《部族表》作王纪刺。《金史·章宗纪》及《完颜宗浩传》、《百官志》作广吉刺或光吉刺。《元史·后妃表》和《英宗纪》、《成宗纪》、《世祖纪》、《撒吉思传》、《仁宗纪》、《孛兰奚传》作弘吉列、弘吉烈、晃吉剌、弘吉列带、弘吉烈带、瓮吉刺、雍吉刺、雍吉烈、瓮吉里等。陶宗仪《辍耕录》作翁吉刺惕。弘吉剌部首领德薛禅之女孛儿帖嫁给成吉思汗为妻。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弘吉刺部与合答斤等五部在阿雷泉盟誓进攻成吉思汗和王罕,弘吉刺部长迭夷“遣人告变”,成吉思汗、王罕起兵败合答斤等部于盃亦列川。不久,成吉思汗大败塔塔儿诸部,弘吉刺部来附,为成吉思汗弟拙赤哈撒儿所掠,复投札木哈。次年,弘吉刺部首领迭儿格克额篾勒与合答斤、撒勒只兀惕等多部首领会于犍河,拥立札木合为汗,合兵攻成吉思汗和王罕,被他们败于海刺儿帖尼火罗罕之野,弘吉刺部降附了成吉思汗。金章宗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成吉思汗被王罕所败后顺合勒合河进军,遣使招降了在合勒合河流入捕鱼儿海子处的帖儿格阿篾勒率领的弘吉剌部。其后,成吉思汗又掳掠了弘吉刺部溺儿斤。从此,弘吉刺部归附了成吉思汗。为蒙古出征立下大功,所以,在公元1237年,蒙古窝阔台汗颁布圣旨:“弘吉刺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