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

高建为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高建为  

页数:

319  

前言

  自然主义,在左拉推动下诞生于法国,从1880年开始很快变成一场全欧的文学运动,然后在20世纪初,由于将其影响扩展到北美、南美和亚洲,成为世界性文学运动。  然而自然主义作为一场真正世界性文学运动的历史,直到最近这些年,遭遇到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自然主义”这个术语,被左拉于1865年左右选中使用,很快被以一种贬义的方式理解,如用来指称一种肮脏的文学,用来称呼以下流语言写作的令人厌恶的题材等等。充满矛盾意味的是,左拉第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小酒店》(1877)造成的结果是长时间将自然主义限制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内,与丑的题材领域相联系。  另一方面,在欧洲大多数国家,批评界使用着“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德语Realismus,英语:realism,意大利语realismo,等等),该词出现于19世纪期间。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称被批评界抨击的文学和艺术观念,然后用来代表一种被认为比自然主义更为节制的文艺方向。尤其是像人们所界定的那种自然主义,如我上面所说。批评界乐意将“健康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相对照,他们将自然主义描述为一种只是将现实主义最应受谴责的方面加以强化的类型。许多文学史家都遵循了这条路线,将自然主义描述成现实主义的赘生物,尤其是英国和意大利的文学史家甚至否认在他们的文学中存在自然主义运动,避免使用“自然主义”(naturalism或者natumlismo)一词。

内容概要

  《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以总体文学的视角梳理和阐释自然主义诗学的原则和范畴,分析自然主义文本的独特魅力,最后比较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和诗学的同异。《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材料翔实,观点新颖。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与工作时的参考书。自然主义于19世纪后期兴起于法国,尔后又传播和影响到欧美各国及其他许多国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学思潮。同时它也是一场文学运动,一种诗学实践。自然主义的诗学规范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颇具革命性,它的诗学实践通过其文本的读者反应证明是极其成功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然而,从前自然主义在中国遭到许多误解,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都不能成为研究对象。如今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主义,有了许多新的发现。

作者简介

  高建为,1952年生于四川成都,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欧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法国文学研究方面尤有独专。先后发表《论试自然主义小说与其读者的审美差距》,《偶然性 自由和责任 萨特文学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自然主义诗学与现代性》等学术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自然主义诗学与现代性》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编写《世界比较文学史》等多种教材,此外还有多种编著和译著。目前正在从事法国小说诗学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前言绪论第1章 前自然主义的审美期待视野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第二节 前自然主义时期科学主义的语境和左拉科学主义思想的形成第2章 左拉小说与其读者之间的审美差距及其弥合第一节 审美差距的显现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话语第3章 自然主义的原则和范畴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自然主义诗学的范畴第三节 认知与混成的诗学第4章 左拉的诗学实践与其自然主义理论的裂隙第一节 在真实与神话之间第二节 隐藏在客观性之下的意识形态第三节 科学与非科学第5章 法国的其他自然主义作家第一节 龚古尔兄弟第二节 莫泊桑第6章 自然主义在欧洲各国的传播和影响第一节 自然主义在德国的传播和影响第二节 自然主义在意大利的传播和影响第三节 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第7章 自然主义在欧洲以外国家的传播和影响第一节 自然主义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第二节 自然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第三节 自然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节 前自然主义时期科学主义的语境和左拉  科学主义思想的形成  自然主义思潮是19世纪后半期在法国占压倒优势的一个文学思潮,它的形成和壮大必然有其社会思想和文化的根源,甚至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法国著名文学史家、比左拉稍晚出生的朗松(1857-1934)在其卓具影响的《法国文学史》中有很为精辟的论述。朗松认为,用几句话可以概括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那就是:科学实证主义压倒了宗教热情,物质兴趣压倒了道德兴趣,政治问题压倒了社会问题。朗松拿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与1830年左右那一时期的相比较时说:“在1830年的那一代人中,许多人将基督教从天主教分离出来,人们看到福音主义的共和派、热衷于耶稣的社会主义者。那些不保留任何同宗教的关系的人就崇拜人类,或者陷于对工业进步的热爱,而这是一种使徒般的激情,是产生伤感同情和神秘陶醉的才能。那时的思想自然就在宗教的形式之下实现。学派首领是教士,学派就是一个教堂。到了1850年,人们的灵魂干枯了。新的一代相信科学,这是一些智力高超的人,向往成功,向往舒适——他们是多数。科学实证主义、享乐的怀疑主义、实际的物质主义,这些就是那一时代最常提供的具有很大价值差别的灵魂形式。”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