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

罗岗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罗岗  

页数:

31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通过现代文学教育体制、文学史写作方式、文学出版制度、文学翻译等具体问题的剖析,运用知识社会学和方法、结合文学史、思想史与制度史,探讨了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回应危机的想像方式是如何在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历史共处知识的现代化进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对文学所在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有力拓展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和历史深度。

作者简介

罗岗,出生于1967年9月。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专著有:《生命风景线》(合著)、《记忆的声音》、《我史——康有为自述》(编著)、《九十年代思想文选》、《梅光迪文录》(编著)。

书籍目录

编辑人语导论 现代文学·教育体制·知识生产上编第一章 何种文学,怎样现代?第二章 “校园内外”与“课堂上下”第三章 “新传统”与“文学史”第四章 翻译的“主体”与思想的“主题”第五章 “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下编第六章 王国维“审现代性”的危中之机第七章 蔡元培:国家、社会与大学的辩证法第八章 胡适:再造“历史”的“神话”第九章 周作人:写史偏多言外意第十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分期的意识形态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现代(文学)在中国是如何确立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转化成了作为现代知识的(文学)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简化,相反,这样的讨论更可能把问题引向深入和复杂。即使认定现代意义的上“文学”更多的时候是以[知识]的形态现身,那么也需要挖掘“知识”背后隐含的复杂的社会历史特别是权力的“痕迹”,凸显“知识”最终可以落实储存和传授的制度性保护,寻绎[知识]在使用者和思想者的内心世界里的细微变化,并且指出“知识”在跨文化和跨语际传播中产生的误解、差异与创造性的挪用。很显然,作为“知识”的文学并非一定是凝固的和开而上学的,关键是如何发现制度中潜藏的个人经验以及这种经验揭示的制度与生活世界的辩证关系。 由罗岗编著的《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共分上下两篇,主要内容为何种文学,怎样现代?,“校园内外”与“课堂上下”,“新传统”与“文学史”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给我感觉罗先生所阅读的书的确是非常多,而且很是博学,然而除此之外,要我再说出点什么却勉为其难,到底罗先生有没有把他所读的知识与适当的史料相结合来阐释问题呢?我觉得远远没有他在后记里写得那么精彩,本来相当期许他能在现代文学阐释的维度上确立一些有意思的研究性方向,然而遗憾的是只能感觉到他对于西方理论的纯熟,对史料收集的缺乏,而对于史料与理论的整合更是力不从心。他的问题意识显然也是值得再思考的,为什么现代文学就一定要追问其合法性,现代文学难道已经存在着合法性的问题了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