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垮掉一代”及其他

文楚安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文楚安  

页数:

394  

Tag标签:

无  

前言

发生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垮掉”运动是在“二战”后冷战时期特定环境中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运动。它是美国的民主传统和麦卡锡主义、人性自由和清教主义、大众文学同学院派文学激烈冲突的产物。1955年金斯伯格的一声“嚎叫”冲破了当时美国主流文化的高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垮掉”运动同民权运动、反战运动以及其他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猛烈冲击着美国的现存秩序,使美国经历了自南北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垮掉”运动是这一变革的始作俑者和新精神的先驱。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些对美国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文化感到难以忍受的青年人,聚集在纽约,尝试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讨论哲学和宗教,从事文学创作。随后又陆续有一些人加入。他们中的核心人物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尼尔·卡萨迪、约翰·霍尔默斯、加里·史奈德、卢辛·卡尔等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青年,嬉普士(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的前身)的形象很快出现在城市、乡村,出现在酒吧、地铁和飞速行驶的汽车上,当然也常常出现在各地的监狱里。这些为传统价值观念所不容的离经叛道、桀骜不驯的边缘人物逐渐形成了一个向主流社会挑战的亚文化群。他们受到各种压制和打击,在监狱中进进出出,但依然我行我素,以其特有的方式挑战、冲击和解构着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内容概要

  “垮掉一代,,已经成为、并将持续成为当代青年的“生活教科书”  “垮掉一代”:20世纪最伟大的、最激动人心的文学流派  《“垮掉一代”及其他》:  迄今为至,国内最全面、最深入研究“垮掉一代”的著作  “垮掉一代”流派中,作者横空出世。作品惊世骇俗,代表作有:  《嚎叫》  《在路上》  《裸体午餐》  《达摩流浪者》

作者简介

文楚安(1941-2005),四川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毕业,教授、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对“垮掉一代”文学有很深的研究。1963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华西医科大学外语系副主任,教授。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英语系两年访问学者,赴加拿大、香港等地作访问学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四川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期担任英语本科学生英汉互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学翻译等课程.致力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及文化,尤其是美国“垮掉一代”研究及译介。曾到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香港大学研究访问。译著五百余万字,主要有:《荣格:人和神话》、《与狼共舞》、《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S》(约翰·厄普代克著)、《在路上》、《金斯伯格诗选》、《金斯伯格文选》、《后“垮掉一代”诗选》等。主编《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其《在路上》,《金斯伯格诗选》分别获第四届(1999)、第五届(2001)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奖。

书籍目录

序言上篇 依然故我的金斯伯格 艾伦·金斯伯格简论 金斯伯格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东西方之间——论金斯伯格的“中国组诗” 半个世纪的回声:“垮掉一代”和金斯伯格 “垮掉一代”传奇:凯鲁亚克和《在路上》 “垮掉运动仍在继续”——凯鲁亚克故乡纪行 凯鲁亚克遗产之争 城市之光书店与“垮掉一代” 在地下:“后垮掉一代”作家在美国——维隆·弗雷泽访谈录 感受金斯伯格 对the Beat Generation和金斯伯格的误读 并非一样的反叛者:“愤怒一代”与“垮掉一代” 凯鲁亚克((在路上》手稿:知向谁边? 凯鲁亚克《在路上》手稿拍卖落幕及其他 “BG之王”凯鲁亚克文档被出售 《在路上》在中国 “垮掉一代”:历史性和历时性 肯·克西:嬉皮士时代的见证人下篇 伊·庞德和索萝西·莎士比亚书信集 美国第一个桂冠诗人 沉思人类命运的美国桂冠诗人沃伦 对人件沉沦的有力鞭挞——从《第四次警报》试论契弗短篇小说的认识价值及艺术风格 外国作家谈当代美国小说 1987年:纪实性犯罪小说在美国的勃兴 荣格理论的渊源及影响 永不安息的灵魂——海明威和他的《伊甸园》 如此美国神话——评约翰·珀理《杰克·伦敦:美国的神话》 重新被认识的荣格——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耐人寻味的“独家新闻”:欧文-华莱士的《奇迹X美国金三角的投影——普佐和他的《弱肉强食》 马尔科姆·考利:美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记事人 一本奇特的回忆录 ——阿瑟·朗德基维斯特的《梦幻之旅》 《S.》: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新探索 纳博科夫的一只永恒的“蝴蝶”——《丽塔》出版备忘录 现代人的双重困惑:嫉妒与羡慕 美国性文化史的一次巡礼 “名不切题”的阅读效果——厄普代克的新奉献:《对福特执政时期的回忆》 儒勒·凡尔纳和他的《世界主宰者》 言之不尽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 一种翻译批评观:论文学作品的合格译者 文本·作者·读者 《第二十二条军规》起风波 诗人的追求 对美国的透视 ——艾伦·金斯伯格40年来的诗歌 艾伦·金斯伯格:“垮掉一代”遗产、联系及其他 艾伦·金斯伯格离开了行星 评《在路上》 这就是“垮掉一代” “后垮掉一代”诗选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依然故我的金斯伯格继《金斯伯格诗选(1947——1980)》以及《嚎叫》新注释本出版后,金斯伯格的又一诗集《白色的尸衣》(White Shroud)今年出版了。这三本诗集印刷精美、考究,使这位20世纪50年代已名噪一时的“垮掉一代”代表诗人的声名更加大振,这是颇耐人寻味的。1956年,他的第一本诗集《嚎叫》被多家出版社拒绝接受,最后只能由垮掉诗人费林格蒂(Ferlinghetti)在旧金山的毫无名气的“城市之光”书店出版。诗集的第一句就不同凡响:“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嚎叫》以惊世骇俗的反传统文化和社会准则的大胆内容,对压抑个性的一切形式进行无情嘲弄,赤裸裸地展示了美国生活的混乱,诸如吸毒、暴力、同性恋,很快便受到一些批评家的猛烈抨击,被旧金山法院指控为淫秽作品,这似乎是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英国被禁一案在美国的重演。不过,对《嚎叫》的指控反而使它成为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最畅销的诗集,金斯伯格的诗兴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诗句不拘形式,气势磅礴,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感伤、激愤;他那蓄长发的面容,时而温文尔雅,时而玩世不恭,略带沙哑低沉深厚的诗朗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成为主流文化所不屑一顾的活力和异端邪说的象征,也是一代反叛青年所崇拜的精神宗师。时隔三十余年,“垮掉运动”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诗歌潮流,虽说早已销声匿迹,但唯独金斯伯格格外活跃。有的批评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步入壮年的金斯伯格已由落魄不羁的嬉皮士上升到中产阶级的雅皮士之列。

后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的“垮掉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BG)是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史和社会史上的一个重要潮流,至今影响不衰。BG作家尤其是其三个代表人物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t Toughs)的作品早已从当日的“地下文学”融入主流,BG研究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已是文化、文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被列入20世纪世界英语最佳100部长篇小说,金斯伯格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对BG的误读从20世纪60年代初BG被译为“垮掉一代”就开始了,研究和译介都很不足,至今还没有一本有关BG的研究性专著。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开始关注BG,尤其是金斯伯格和凯鲁亚克的译介与研究:1997-1998在哈佛大学英语系访学也主要集中于BG课题。这本集子收入了我历年来有关BG的论文、文章以及其他关于英美文学、文化、文论、文学翻译理论的论文、文章,故冠名为《“垮掉一代”及其他》,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这些年来的学术研究走向。读者也许会注意到我的兴趣还算广泛,可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我的确有一种诚惶诚恐的内疚感,因为,即使就BG课题我的研究也还很不深入,我所做的不过是在进行一些我力所能及的梳理,或者说去澄清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罢了。比如我对BG的其他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巴勒斯、加里·斯奈德、柯索等人就还没能专门谈及,金斯伯格和凯鲁亚克也仍有众多问题值得探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垮掉一代”及其他 PDF格式下载



是研究跨派文学不可多得的著作


品相不错,内容有点艰涩。


太一般了,有点失望


RT


比较喜欢!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值得购买!


物流挺快的,书也蛮好的。一天就看完了,很过瘾!


内容非常丰富,可以看一看,只是扉页折了


是研究跨派文学不可多得的著作。买来当学年论文的参考。


垮掉的一代 分析很透彻 作者是个大学问家


这本书很是一般般,大家想买可以,谨慎切记


书保护的挺好的,内容也很不错。


刚开始是想买文楚安译的哪一版《在路上》的 结果鬼使神差就买了这一本 好吧 是送给同学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