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眷村

刘台平(台)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1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刘台平(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眷村,是1949年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的住宅区,是台湾特有的一种居住区域、生活形态与族群文化。林青霞、张艾嘉、龙应台、邓丽君、王伟忠……都是从眷村中走出的。很多成长自眷村的“外省第二代”日后成了台湾艺文界的大腕和传媒界的要角。

作者简介

刘台平,195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为台湾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现于台北创办传记工坊出版公司,并担任总监职务。著有《十字架上的校长》、《遥远的枪声》、《岛计划》、《王永庆的东方管理哲学》、《珍藏二十世纪台湾》、《成吉斯汗传》等作品。

书籍目录

序言:写在《眷村》前面的话 第一章:浅浅的海峡 第二章:我差点成了遗腹子 第三章:乡愁的滋味 第四章:南米北面一家亲 第五章:东洋西洋墙里墙外 第六章:天灾人祸向前行 第七章:太保与浪人 第八章:“匪谍”就在你身边 第九章:眷村里的热血青年 第十章:眷村人的十字路口 附录:晚归 后记:漂流岁月——台湾发生的那些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记得我弟弟服兵役时,有事不能抽签,母亲替我小弟抽签,当她看到抽的是金门,当场大哭,回家告诉小弟后直说对不起小弟,几天哭丧着脸,怎么也打不起劲,口中直说:“才三分之一的机会,怎么偏给我碰上了!”又唉声叹气,说前一天佛经没念够。 小弟劝她别放在心上,说: “两边早就不打仗了。”但是母亲始终不能原谅自己,甚至在一次聚会,她透露心中的一块疙瘩,说恨自己抽签时没主见: “原来拿在手上的不要换就好了!”这个阴霾直到小弟服完兵役返台后母亲才露了笑容。 由此可见金马两岛对台湾岛上的老百姓,简直就是闻之色变的鬼蜮。 话说回来,我听母亲说,在村子里都知道我朋友的父亲要去金门了,大家心情都很沉重,报纸上天天都报导解放军又向金门发射了几万发炮弹,母亲总是叹息说: “金门才多大呀!禁得起这样折腾吗?” 外面邻居太太串门子都拿金门炮战当话题,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闻,一下说隔壁眷村的张连长被打死了, “连尸首都找不着”。一下又听说,某眷村的某排长给打死了,尸首不能土葬,已火化等船运回台湾。 总之,据说当时眷村妈妈都整天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的男人到前线。只要村口公交车下来某家的男主人,就见那家女主人带着大小娃儿一拥而上,羡煞了其他的眷属。 “命运真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呀!”母亲回忆那段岁月,总是一再地叹气: “真难熬啊!男人都不在家,万一不回来了,那个日子怎么过哟!” 我的朋友很幸运,他的父亲平安地回来了,但是这里面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一直保密了几十年,只有老奶奶及他家知道,因为这里面发生了一件严重违反军纪的大案,如果上面知道了,可能有人人头落地,我朋友还真可能成为“遗腹子”。我朋友酒后吐真言,很早就告诉了我这个秘密,但老奶奶在逃难中早吓破了胆,这种攸关人命的事,她是绝对不会吐露半个字,一定带到棺材里,当天儿子发酒疯抖出这桩事,她还是吓得半死,要口中哆哆嗦嗉地直念“阿弥陀佛”,因为战争的阴影永远笼罩着她的心,哪怕“解严”二十年了,她依旧提起就怕,母亲也是一样,谈到过去战争岁月就叹息: “年头不好呀,老天不保佑了,罪过呀!罪过!” 朋友父亲调防金门,刚好村里一家男人是换防回台,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呀,但太太们都识大体,表面上都是嘘寒问暖、行礼如仪,但是晚上却从薄薄的竹篱笆那头传来欢笑声与幽幽的哭泣声,也夹杂着小孩的高叫声与被打骂声,明天去金门的这一家还有阳光?还有欢笑吗?谁也不敢说。 邻家军人一早就走很少人知道,早上上学上班一如往常,但母亲特别跟他太太套近乎,毕竟是老乡又是一条船来台湾的,举目无亲早就当成异姓姐妹了,但不管母亲怎么献殷勤她就是提不起劲来,只低着头赶做着一些吃的用的,给谁?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说破。 小孩子就管不了那么多,放学后不管是到河里抓鱼、游泳,还是偷鸡摸狗、摘水果、挖地瓜,都照千不误,只是谈起彼此的爸爸多伟大时,小孩子还是用尊敬的眼光看着爸爸去金门的小孩,平常送他爸爸的军车没见到影了,其他小兵及士官的大卡车倒是来得很勤,大家爬在车上,坐在驾驶台,真的过瘾极了,但都主动让去金门的坐驾驶座表示礼遇。据妈说:“当时就怕小吉普车来,走下两个陌生军宫,那准是出事啦!”


编辑推荐

《眷村》作者刘台平讲述了一段不为大陆人所知的眷村故事。眷村在台湾,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于国共内战失利的国民政府,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眷村 PDF格式下载



包装挺好,对台湾历史很感兴趣,不错的一本书。


描述了特殊时期与背景的一群中国军人和家属,离开大陆去了台湾,在美丽的宝岛生息繁衍,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得以保存下来,世代相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