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锴诗书画印

林锴 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作者:

林锴  

页数:

115  

内容概要

诗书画印统一于一个画现上,不仅是形式上的组合与表现,更重要的是把其内涵人机溶为一体。诗中要有画境,画中要有诗境。诗与画只是形式差别而已,意趣是一致的。书画同源,古象形文字既是书又是画。水墨文人画表现技法的成熟与书法艺术用笔用墨的渗入融合是分不开的,落笔要有筋有骨有力度,范劲、灵变、凝重……书画皆同。没有书法基础是画不出好画的。有了画的基础,对书法的章法分布及结构等形式美的追求会更上一层楼。“印”也是个诗文、书、画的综合体。凡书、画、印追求有书卷气,有了高层的诗文学养,书卷气会自然流露,甜俗气往往是由缺乏学养媚俗而成。印文及边款常刻诗文句,须要文养。运刀是金石学、书法学的综合体,小小一方石章,线的组合与布白完全与画同理。因之,凡文人画家,首先要有诗、书、画的综合修养,即使某项欠缺,也应懂得鉴赏。历来文人画家,往往以华生精力去锤炼、磨石、积累各方面修养,使作品不断加深文化含量,升华艺术品格,发展到高峰,成为一种华夏民族文化,耸立在世界艺术之林。 本画册收入林锴先生的国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诗词作品约120幅(件)。这些作品反映了林先生的画技、书艺和诗才,无愧为诗书画印的全才。

作者简介

林锴,福建福州人,1924年1月1日生。书画家、篆刻家、诗家。
  林锴幼年丧父,自幼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家中。童年时就酷爱美术。由临摹香烟片开始,继而临摹《芥子园画传》,有时到户外作水彩写生。那时代字画展览见不到,只好隔一两天就到附近裱褙店去看画。后来又购得《马骀自习画谱大全》一套,利用课馀和寒暑假时间着手临习,十分入迷。初中一年级暑假,开始向外祖父学作旧体诗,目的是要在自己画上自题诗,每天练习作一首山水绝句,配一小幅画,完成一百张册页。
  1946年考入福建省立师专艺术科,接受谢投八、林子白诸老师指导,学画才算步入正轨。他对中西画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很认真,又时常去拜访福州老画家陈子奋先生,陈老诗书画印全能,颇受其教益。读完师专一年,到杭州考入国立艺专国画系。受黄宾虹、郑午昌、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画家的当面指点,学业进步很快。?
  林锴主攻山水专业。开始临摹古法,以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为主攻方向,重在娴熟古人的笔墨变化;旁及四僧、八怪,旨在领会其奇情逸趣;也兼向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诸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感到传统方法太陈旧,要加以改进,就必须汲取其他画种的长处。因此课馀往往跟随西画教室的同学外出作西画写生。每周除专业技法外,还设有书法、篆刻、诗学、美术史及各门理论课。因自幼练过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等人的字帖,书法有点基础。开始迷恋过赵之谦,继而学习魏碑。魏碑中方笔一种从《张猛龙》进而爱好《嵩高灵庙》、大小爨;圆笔则喜《石门铭》、《瘗鹤铭》,取其拙朴古厚之神味。对篆刻的兴趣也始于此。曾把积攒下的一百多首旧体诗送请潘天寿先生批改,受到赞扬和鼓励。有一首七古,他认为最好,批道:“此诗通首灵活,一气呵成,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可喜、可喜!”?
  1950年艺专毕业,分配到当时的辽西省康平县当中学美术教师,一年后到北京进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以美术创作为主,也搞一部分编辑。先后工作达三十八年之久。创作了大量连环画、年画、插图、宣传画,重点是连环画。《济公巧断垂金扇》、《妇女主任》等被认为刻画人物性格比较成功的作品。《三岔口》则是以国画水墨来表现的连环画,博得好评。《甲午海战》于1963年获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二等奖。《牲口评价大会》,于1956年获北京市青年美展国画一等奖。1957年为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绘制抗日题材《鬼子的汽艇又来了》。1959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绘制大型历史画《捻军大败僧格林沁》。1963年为配合纪念曹雪芹诞生200周年,与刘旦宅、贺友直共同绘制大型水墨组画《曹雪芹传》12帧,参加展览。?
  “文化大革命”中,林锴遭受迫害,1970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2年返回原单位,任原职。1975年他对旧体诗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旧体诗完全可以反映新时代。于是曾经荒废了二十多年的旧体诗又重新捡起,继续写作。中断了好多年的篆刻也逐渐拾起来,经过集中几段时间的探讨,他深感金石篆刻的功效,关键处不在刀与石上,而在于书法的根底及艺术的素养。他对篆刻,偏爱沉雄苍劲一路,追求奔放而复整严,拙厚而不臃肿的风格。上窥秦汉,近取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诸家之长,并参考同时代流行之佳作,力求自出新意。
  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创作室,从此林锴以国画为专业。山水、人物、花鸟齐头并进。昔年着重传统的探讨,今日热心自我风格的创立。除了作画,也兼顾书法。以碑帖合参,遇圆则圆,遇方则方,行笔自如,保留魏碑的结构而参以明清书家黄道周、沈曾植用笔的使转方法,方劲中寓流走,拙朴中具秀逸。他体会到:诗书画印分之为四门,合之为一体,是互为影响互为补充的。诗有画意,画有诗情,画的布局影响印,印的金石趣味有助用笔,而书法又是印学的基础。四门要求兼工,又要有所侧重,继前辈文人画之长,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并予以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辈画人的职责。?
  林锴自1988年退休以来,身患痼疾,仍旧工作不辍。1994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是国家一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五十多年艺术实践过程中,其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出,发表在各报刊杂志上的诗书画印及文章不计其数,且多次获奖。单行本有1982年出版的《林锴画选》、1988年出版的《林锴书画》、1990年台湾出版的《林锴书画集》以及1988年出版的诗集《苔纹集》。旧体诗自1992至1995年连续四次获国家级诗词大奖赛大奖。

书籍目录

山村秋晚(二○○○)钓台(二○○○)曲径通幽(一九九九)雁宕小景(二○○二)悬瀑千山(一九九八)清音阁(一九九九)小溪深处(一九九九)夜读岩(二○○○)留云书屋(一九八○)天台峰(一九九六)危蹬通天(二○○一)泉声松韵(一九九八)九马画山(一九八二)普陀山渡口(一九七八)渔村(一九九○)海上夜戏(一九八八)雀墩(一九九五)山居图(一九八四)甘南集市(一九八三)岩壑幽居图(二○○○)独秀峰(一九九二)秋到紫荆关(一九九七)东湖揽胜(二○○○)清泉石上流(一九九八)樵径入云深(二○○一)细雨迷濛(一九九八)秋(一九九九)嘉陵江畔(一九八七)鸣泉图(一九九八)暮归(二○○二)流香涧(二○○○)泉从天上浇(一九九七)松壑烟岚(二○○○)流香涧回望九曲溪(二○○○)山村雪后(一九九九)四山云起(一九九八)塞雁横秋(二○○○)冀北高秋(二○○○)万壑酣笙钟(一九九九)老子出关(一九九四)铁拐李(一九八七)降龙罗汉(一九八八)长眉尊者(一九九○)月夜钟馗(一九九九)藏真习字(一九九九)三尊者(一九九八)补天(一九八二)镇宅图(一九八二)化土慈支(一九九九)……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林锴诗书画印》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林锴诗书画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