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

雷志雄 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作者:

雷志雄  

页数:

40  

内容概要

柳公权(778年一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元和初进士,以能书为穆宗所重,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官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太子宾客、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旧唐书》卷百六十五、《新唐书》卷百六十三有传。楷书与颜真卿齐名,以神气清健胜。宋朱长文《续书断》称曰:“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明项穆《书法雅言》称其“骨鲠气刚,耿介特立”。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崔铉撰文,柳公权书,唐会昌三年(843年)立。碑立于禁苑,传拓不便,石又久佚,仅以一孤拓本传。拓本原为剪条装二册,现存一册,为碑文前半部,计27开,每开高23厘米,宽35.6厘米,6行,行5字。论者断为唐末五代或北宋初拓本。曾为南宋权相贾似道藏,贾遭籍没后归内府。宋亡,归元翰林国史院。元亡,归明库,又入晋王府。明亡,归孙承泽。递经梁清标、安岐、张蓉舫、谭敬藏,后流入香港。1965年周恩来令以重金购归,藏北京图书馆。谭敬得藏时曾以珂罗版印行,又有.艺苑真赏社翻印本,1974年文物出版社以原拓本重印。
清孙承泽称此碑“书法端劲中带有温恭之致,乃其最得意之笔”(《庚子消夏记》)结法之“端”,笔法之“劲”,是《神策军碑》的基本特征,而“温恭”则是其风神气格所在。
细品此碑:几无一字不“端”,平稳严正如朝臣上殿,步步中规入矩,虽出于欧阳询,但不造险救拗,气宇堂堂而又豪壮警策;更无一笔不“劲”,遒勃修挺如高士论道,处处神和气清,似得于颜真卿,但不重行粗落,起止敏捷而又丰润峻拔。通而观之:“端”不拔敛张弩、显山露水,故得其“温”;“劲”不破规裂矩、造险出奇,故得其“恭”。
唐楷“尚法”,以颜、柳为甚。柳书又最为端正,论者多称其“便初学”,由此入手,不致误入旁门左道,故被历代奉为书法入门初阶。
临习此碑宜用短锋兼毫,锋长不便使转,毫弱不宜提按。初学者若能先通
其结构原则,以端正贯穿始终,辅之以用笔挺劲,不难得其形。由此再上溯唐代欧、虞、褚、颜诸家楷法,决无冲突。相互滋养,楷法即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 PDF格式下载



还没练习,书本纸张挺好,印刷也不错


还好吧,厚点就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