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通周易

阳明宇 安徽文艺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安徽文艺  

作者:

阳明宇  

页数:

301  

字数:

350000  

前言

承蒙阳明宇先生看重和信任,要我为他即将付梓的读典系列:《心通》、《心通》、《心通》作序。我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位老报人。我虽然有一定的民族文化根基,但毕竟缺乏系统研究。所以,要我作序,勉为其难。然而,读过丛书书稿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着实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得感谢阳明宇先生让我目睹了中华民族三极之道文化的代表作《周易》、《道德经》、《论语》之本色。在先睹为快的同时,序言的基调也酝酿成熟:我不谈别的,只谈作为一名黄炎子孙读到丛书的真情实感,只谈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对丛书的总体印象。阳明宇先生当过兵,打过工,恢复高考时考入江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他担任过江西省重点中学校长、中级法院研究室主任、基层法院院长,颇有建树。他是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通才、奇才、怪才。小学时,他即以所赋《童趣》诗中“横骑牛背吹牧笛,饥采野果渴饮泉”两句,被私塾先生惊为奇童。在研究室主任任上,他有数十篇法学论文在法学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法院系统研讨会上获奖。据说他担任省重点中学校长是竞聘上岗的,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口才、辩才。时至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乡梓仍然对他在竞聘答辩时,以出众的才思、机智与敏捷而赢得满堂彩赞赏有加。我与阳明宇先生素未谋面,但闻其大名,如雷贯耳,早知家乡彭泽有这么一位真才、辩才、奇才。2009年初,经老乡引荐,我们在北京相识。因同为文化人,共同语言就多一些,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我对他才情的真正领略,还是通过阅读丛书的书稿。

内容概要

本书用历史故事、现实事例阐发《周易》中的微言大义;以准确的图例,通过设卦现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让读者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面对人生,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启发智慧。

作者简介

阳明宇,1956年8月生于江西彭泽十甲阳村。恢复高考前,当过兵,务过衣,从事过水利测绘工作。大学毕业后,曾担任过省重点中学校长、中级法院研究室主任、基层法院院长。在法律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建树,有二十余篇法学论文在国家级法学期刊上发表。2005年初,患脑梗塞偏瘫后,开始潜心研究儒、道、佛文化,对《论语》、《道德经》、《周易》的感悟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心通》、《心通》、《心通》这套丛书的著述,对这些中华经典丈化做了独到解读。

书籍目录

卷首语人有“第四只眼”(总序)如何品味《周易》第一章 周易是什么? 一 周易就是道理 二 周易是中华民族的母文化 三 周易是解读宇宙、生命的大科学 四 周易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巅峰 五 周易是治国安邦的教科书 六 周易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型的思维定势 七 周易并非卜筮之书第二章 天书解读 一 河图、洛书是小衍之数 二 大衍之数的结构特征 三 洛书是象数结蚋式 四 河图、洛书、八卦、六爻与大衍之数(百数)之间的关系 五 河图、洛书是五行结构图 六 河图、洛书中蕴藏着一个百数宇宙第三章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一 从太极到八卦 二 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 三 八卦象数 四 干支象数第四章 六十四卦的生成 一 八卦成列、因而重之 二 六十四卦生成坐标系中所蕴藏的大理念 三 周易一分为四、合四为一的方法论第五章 六十四卦的结构及本质属性归类 一 六十四卦三种不同的对称关系 二 六十四卦基本之卦列及之卦坐标 三 六十四卦整体结构 四 六十四卦本质属性归类及对人类思维的启迪第六章 周易的上经与下经 一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索隐 二 周易上、下经新解读 三 六十四卦排序中的哲理第七章 六十四卦的象数与系辞 一 象数与系辞的联系及区别 二 认识六十四卦的象数 三 周易的卦名是实质性的系辞 四 造意与独立——卦辞与爻辞的特点 五 两种不同的玩辞第八章 周易的蓍占 一 周易蓍占的特点 二 起卦 三 断卦第九章 善易者不占附一:易简蓍占附二:孔门十翼

章节摘录

插图:但是海浪并非海水所生成的,而是因为海纳百川众多的水汇聚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虚与无的势,由这个势生成了海浪。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原初状态前是一个“实”,但实体的爆炸必须以虚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虚空就不可能发生实体的爆炸。即使是火山爆发,也得有一个喷发口,如果地球外没有虚空,就找不到这一喷发口。同时,宇宙各天体的分布与运动是井然有序的,就算是大爆炸,又是怎样的一种爆炸具有使天女撒花般的弹片能分门别类、实现井然有序的分布与运行?回答不上这两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宇宙大爆炸的假说就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周易百数宇宙观认为宇宙的生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虚而实、小而大、五行相生相克的演进过程,才形成了人类根本没有读懂的宇宙。对于宇宙问各天体新陈代谢的生命运动,周易象数认为:天体的这种新陈代谢生命运动,并不像动植物生命体那样死亡等于灭失,天体的死亡主要只是表现在天体五行属性的质变上。就像朝代更替,周取代商、商取代夏,江山依然在,只是姓名改。或者如砖窑里烧出了一窑砖,这窑砖的产生是以等量泥土的丧失为前提,丧失的泥土转化成了砖。再譬如地球,原初的地球有没有引力不得而知。当地球有了引力后,才有了生命,实现了质变。当人类以自己的瞎折腾最终导致地球引力丧失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也就不复存在,地球又会复归于没有引力的地球,又是一种质变。对“太极”、“两仪”的认识必须把握住以下一些要点:1.“太极”为负阴抱阳的“一”,是负阴抱阳的混沌之气,是感觉到的“有”,看不见的“有”。在不断“冲气以为和”的过程中,实现了性的类聚与显影,产生了“两仪”。“太极”唯一的使命就是完成“两仪”的始生。有了“两仪”就无“太极”,“太极”到哪里去了?转化成了“两仪”。作为太极的“一”与作为天数的“一”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太极的“一”,肩负的唯一使命就是生出有阴、阳之分,男、女之别的“参天两地”,即“两仪”。完成了特定的使命,这个物质世界就再没有“太极”的什么事,只能功成身退,让“一”于天。上帝用泥土捏出了人类的始祖,之后人类的生殖繁衍便与泥土无关。泥土仍为泥土,该属哪一类就属哪一类。先有鸡说的是人类社会任何一种有生命的飞、潜、动、植,都是在光化作用下赖水而生的微生物,经由几亿、十几亿、几十亿年的漫长进化过程,通过自身不断的遗传变异和宇宙沧海桑田的变迁,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之道支配下生成出来的。蛋孵鸡,鸡下蛋是有了鸡后,鸡这一生命体的生殖繁衍程序。而且这下蛋的功能、生殖繁衍的功能是鸡与生俱来的。


编辑推荐

《阳明宇读典系列:心通》:发掘中华元典智慧之根 圆满人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通周易 PDF格式下载



书的纸张印刷非常好


易是中国人必修课程,然今人愚昧,多不了解,悲乎。此书可一看,象数较全,较能入门


独特的思维,全新的研究视角,留下了真知灼见。


很好,这么好的书没人评论实在可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