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废纸论

林逸鹏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林逸鹏  

页数:

1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数年前一篇四千多字的《废纸论》短文,引发了书画界的争论,其中褒贬、毁誉不一。在这个常常靠比嗓音大小、炒作而出名的年代,《废纸论》自然也无可避免的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披上了炒作的外衣。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中国书画的争论是一个百年老问题,早已不是新闻,也就没有什么新闻可以通过炒作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它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其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而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造成了对中国书画的百年之争。因此,即使没有我的《废纸论》问世,也会有其他人提出类似的问题。  现在,关于《废纸论》的争论虽已渐渐平患,但中国书画艺术在当今社会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诚然,艺术问题的背后是深刻的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一代代文化人以薪火相传的精神为之努力奋斗的。  在《内篇》中,我将自己多年来与《废纸论》相关的思考整理出来,既是求诸于方家,也是希望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诠释。笔者于2001年4月10日发表“收藏当代人传统型作品等于收藏废纸”的观点和2001年8月4日发表《废纸论》一文以后,引起了全国各类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报道、争论。为了尽可能反映这场争论原貌,笔者有意在《废纸论》外篇中,尽可能将已经收集到的各种与“废纸论”相关的内容纳入。这样既有利于关心此事的同仁了解全貌,也有利于本人深化艺术思想。

作者简介

  林逸鹏,江苏省张家港市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硕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获奖。《江苏画刊》、《国画家》、《书画艺术》、《美术报》、《大公报》刊登作品并有专文介绍。在大型画册《当代中国画掇英》、《当代中华墨翠》中刊登作品1 998-1 999年担任江苏省大型综艺节目《非常周末》的舞美设计、2002年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参加了“中国六人画展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苑》、《美术报》等国家核心杂志和专业报刊上发表了数篇影晌重大的论文。其中尤以《废纸论》一文在中国书画界、收藏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两次获“徐悲鸿奖学金出版有《林逸鹏画集》。

书籍目录

引论 内 篇第一章 传统中国画的构成机制第一节 以道、释为主,儒为辅的艺术思想第二节 审美标准--“中和之美”第三节 线、笔墨、技法、材料第二章 传统中国画面临的宓然困境第一节 被扭曲且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的艺术思想第二节 “似与不似”造型法则的局限性第三节 传统笔墨发展的周期性完结第三章 中国书面的现状及重大误区第一节 改革中国画的两大巨匠--徐悲鸿、林风眠第二节 历史的抉择及当代的盲从第三节 废纸泛滥的中国画画坛第四节 更为糟糕的书法界第四章 我们的态度与希望第一节 对传统应有的态度第二节 笔墨的希望第五章 不可缺少的争论第一节 关于中国舀第二节 关于书法第三节 关于教育第四节 关于收藏外篇第-部分 《纸论》原文第二部分 各类专业煤体的部分报道第三部分 各类大众媒体的部分报道后记

章节摘录

  如果我们将传统中国画比作一座有着东方情调的艺术宫殿,那笔墨则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它这种独特的地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第一,笔墨是一种含蓄又灵活的表现方式,它展现出的单纯中富于内涵的艺术效果很适宜表达中国画画家所追求的老庄思想的境界。第二,绘画是视觉艺术,中国画中的笔墨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视觉样式。第三,中国画程式化的造型是在发展中不断积累而丰富,它在艺术实践中显出相对稳定的特点,而笔墨则在发展中呈现出易变、活跃的状态。第四,笔墨表现本身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因极易抒写艺术家的个性而受到宠爱。正是具备了以上特点使笔墨历来成为人们学习中国画的难点,也是争论的焦点。但是笔墨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国画的历史共存,在这一历史中笔墨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魏、晋至两宋。这一时期可以称为中国画画史中的理性化时期。但这个理性并非达·芬奇去解剖尸体式的纯科学的理性,这个理性是中国画大师将自己的情感彻底融人自然之中,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与理解自然内在的生命与运动的规律,这一时期艺术家的情感是沉醉在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之中。这在郭熙《林泉高致》的篇首即开宗明义:“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恍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但画山水并非仅是简单地、被动地描写自然,而是艺术家在心灵深处面对天地山川钟灵毓秀,将心中既忠于自然法则又理想而完美的山川形态落于笔下。这种创造与集希腊理想之美于一身的维纳斯的诞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这一时期对大自然的深刻探索和积累,画家从对自然的认识到笔墨技法等方面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从世界艺术史看,这也是每一种有持久力的艺术所必须走过的道路,本质上就是以自然为师的道路中国画画家在这千年左右的岁月中,使在魏、晋时期还处于雏形的人物(人物画较山水画、花鸟画发达得早)、山水、花鸟画至两宋时已是硕果累累。从被谢安誉为“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到吴道子(人物画至唐代已成熟)的《送子天王图》及李公麟的《五马图》,从在《洛神赋图》中还只是作背景的山水画到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从在魏、晋时期墓室壁画中才能找到一两枝花朵的花鸟画到杨无咎的梅花,我们在这发生巨大变化的中国画中看到了笔墨的成长过程。这一时期的笔墨关键性的成就是完成了一个探索自然、表现自然的过程。在表达目的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不断追随自然、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最后能够宏观地、深刻地表现自然这一有机生命体的恢宏与无限。在表现技法上,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最后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境地。在表现风格上,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幼稚粗率逐步升华到丝丝紧扣、处处落实的过程,最后形成了笔墨谨严、法度健全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特点。


编辑推荐

  “《废纸论》是一份战地报告”  有了奴性,就美丑不分,是非不分!有了奴性,智商还不如四条腿的动物!  时代迫切需要现代中国画画家建造观代中国画的摩大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废纸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