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园林清议

陈从周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从周  

页数:

30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陈从周的名字早就蹦出了校园围墙,这个出生于杭州的园林学家,似乎一生都在与美拥抱。20世纪80年代前后,他的《说园》悄然出世,这是一本注定不会洛阳纸贵的书,但所到之处,足以振聋发聩,特别是那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风景管理者,被陈老来了一次又一次拨乱反正。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摆在手头的这本《园林清议》,是陈从周锦绣文章之精选。“造园如缀文,千变万化,不讲究全文气势,而仅务辞汇叠彻者,能有佳构乎”?对园林的修复,当“因循守旧”,“做旧如旧”。花上晾衣,是人人都明白的煞风景之事,但高亭广榭、奇峰怪廊之类的异军突起,和拆了围墙、动不动就开个漏窗之类的内衣外穿,都是新的防不胜防的大煞风景之举。  人定胜天,作为一种志气未尝不可,然而,你若是真的与天对着干,它也真的会给你好看。  从《园林清议》里,还可以看到,国画与昆曲,是陈从周生活中另外两个极其重要部分。陈老的国学功底极好,文字珠圆玉润,节奏感极强,若环珮之叮当。  通过《园林清议》,你看到的哪是一位园林学家,分明是一位有学识、有胆识的学者,说陈从周是散文大家,并不为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任何一位大师的成长,都是不偏食的结果。

书籍目录

辑一 园林清议 3 说园 11 续说园 18 说园(三) 26 说园(四) 33 说园(五) 38 说竹 40 说“影” 42 说“帘” 44 说兰 46 说“屏” 48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 53 园林清议 57 国日涉以成趣 60 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64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 76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80 园林与山水画 82 建筑中的“借景”问题辑二 名园拾趣 91 苏州网师园 94 苏州沧浪亭 96 留园小记 98 泰州乔园 102 常熟园林 106 上海的豫园与内园 109 同里退思园 111 潍坊十编园 113 颐和园 115 为园林取名 116 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 118 园林美与昆曲美 121 说景 123 谈谈色彩 125 样室谈美 128 谷音洞 130 以园解曲以曲悟园 132 柳迎春 134 蕉叶钟情辑三 湖山览景 139 岱岛秋痕 141 山阴水上 144 杭绍行脚 147 玉峰映翠水环城 149 桐江行 ……辑四 田园逸兴辑五 师友谈往辑六 约园浮梦

章节摘录

书摘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山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这当然也包括花卉在内。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美人,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竞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惟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人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留园)、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人尽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p3、4)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拥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人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园林清议 PDF格式下载



陈从周写得一手好散文。他一生爱园,构园,论园,救园,写下无数园林文章。《园林清议》一书,即是从这些篇章选辑而成。开篇的五篇“说园”,既是高度提炼后的园林理论精品,也是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的专著。一册在手,细细读来,足不出户也能神游林泉花木、池馆亭台,充分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景境的神韵,尽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浓郁香醇。陈从周一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言论:园林不外叠山理水,栽花移木,造亭借景,却有品园、游园、察园、构园的各种学问,其中有情趣,有意境,有学问,又关乎功夫,关乎科学,关乎修养。洋洋数万言,读下来就是一部中国园林美学。陈从周看园林,处处是诗情画意。他说竹,说帘,说影,说兰,说屏,又谈诗谈画。在他看来,中国园林中文学、戏曲、绘画、建筑、考古,无处不在,俯首皆拾,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智慧和审美情趣。陈从周的学识渊博。他原是学中文的,师从过国学大师夏承焘学诗词,对美术、文艺、哲学、历史、旅游……均有涉猎;又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工,年轻时就开过个人画展;同时他又与梅兰芳、俞振飞交游甚深,学过京剧和昆曲,一派杂家风范。从《园林清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陈从周的生平、交游、治学,因此,这本《园林清议》也可看作为陈从周的自传,他的精神风貌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静观与动观的辨证关系,值得阅读。


“造园如缀文,千变万化,不讲究全文气势,而仅务辞汇叠彻者,能有佳构乎”?大师关于造园、赏园、评园的散文,值得细读。


建筑的散文,园林的散文,真正的文人造园,值得慢慢品味


几年前曾经买过一本《梓翁说园》,那是一本写园林的书,很好看。后来知道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就是一直没找到。这本书收集的作者的文章比较全面,各种类型的文章都有,是一本很好的集子。


是从邓云乡先生的文章中知道了从周先生,后来买了《书带集》,看到这本《园林清议》立即下单照收。从周先生搞的是古建筑,但其文字功底深厚,像这样的大家现在是见不到了!


《园林清议》之所以高妙,功夫在园林之外。而建筑学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还稍稍有一点不同:他研究和设计的建筑关乎百姓安居的问题,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还要在屋内避凄风厉雨,在园中赏春花秋月。


陈从周大师的成就绝非仅限于古建筑和古典园林从事建筑工作的同志们看看他老的散文实在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原来建筑家的生活竟然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园林清议,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陈从周先生由文史出身,继而专攻建筑与园林,谦称自己为“杂家”。然而现世专家和砖家随处可见,博学的杂家其实才是难得的。在陈先生的那些“清丽有深味”(冯其庸评)的美文背后,真知灼见随处可见。


很喜欢散文,看过许多名家的散文,陈从周在文学界以前我还真的不知。不过因为到苏州游过,就想看看这方面的散文。没想到会写得这样好,比大家散文一点也不逊色,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兼具,喜欢.


很好的园林美文,儒雅、清俊、功力了得。


散文一类,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游览园林的思路和方法


既可以有文字上的享受,更得园林之美,也是艺术之美,丰富学识。。。好书。


虽然是散文集,但从文字中处处见园林的精致,建造者的诗意画境!


和另一本同样写园林的书一起买的,这本书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就园林论园林,还结合诗、书、画这些中国文化元素谈园林,文笔也相当优美,读后受益匪浅。推荐!


中国式园林,略带学术色彩,适合具有特别爱好的人,未必适合所有读者。


园林之美 文字之美 大家之美 不错哟


园林是国学思想审美的延伸。作者阐述的很精妙。


游不尽的园林情


一本文笔精炼的读物,适合希望了解园林知识园林文化的入门人士阅读~专业人员的话可以从轻松笔墨中了解很多背景故事~推荐


很不错的书,学习园林的可以看一下


值得一读的书,园林风情


挺好的书,园林专业的值得看看


很不错的一本关于园林的书,如果想对中国古典园林有所了解的话,这本书是不错的,深入浅出,文笔也不错,经济实惠


园林大家的书,很受益!


很好的园林书美文


园林专家大作,不错,看得很有启发。


培养园林兴趣


书送来的时候边角有点破了,但总的来说质量还是很好的。陈从周的文笔很好,适合空闲的时候慢慢看。


就冲着陈从周先生去的~~是我男神。。膜拜之


作者的文采和造诣实在太高了,请他的书像说精彩散文一样,过瘾!


去苏州前一定要看


真不错~~陈老先生太牛了


十分优美大气典雅专业。宜文,宜行!


不错的一本书,我从董桥的一篇文章知道的,买了看了,很好


书的内容非常耐看,行文如行云流水,文字简练。


陈先生研究古建筑,中文也很好,写的东西很漂亮,值得购买


书很好!太喜欢了!!!送货及时~~大爱当当~~么么哒


书好,快递稍微有点慢


大师的经典之作。江苏文艺这一套丛书都编得用心,包括女散文家的百合文丛都值得一读。用心了。


货美价廉!


还是不错的,文字有点白话文。


很好 内容经典


蛮好,蛮不错,封面还是满可以的


内容与质量均很好。值得收藏


非常满意。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都非常好,物超所值。


装帧好,印刷精美


第三次购买好东西好朋友共享赠朋友


很不错,值得一看,而且当当这次送书速度蛮快的,赞一个


妙人~妙文~~


很详细的介绍,很丰富的内容


有哲学思想在里面,值得一看。


一直都钟爱,终于买到手了。。。


很干净的一本好书,很喜欢


一直想要配齐这一套书。


奇人!读后收益匪浅!


当当总是可以找到我想要的


good·好书


内容精致印刷精美第二次购买赠朋友


陈从周写得一手好散文。他一生爱园,构园,论园,救园,写下无数园林文章。《园林清议》一书,即是从这些篇章选辑而成。开篇的五篇“说园”,既是高度提炼后的园林理论精品,也是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的专著。一册在手,细细读来,足不出户也能神游林泉花木、池馆亭台,充分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景境的神韵,尽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浓郁香醇。陈从周一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言论:园林不外叠山理水,栽花移木,造亭借景,却有品园、游园、察园、构园的各种学问,其中有情趣,有意境,有学问,又关乎功夫,关乎科学,关乎修养。洋洋数万言,读下来就是一部中国园林美学。 陈从周看园林,处处是诗情画意。他说竹,说帘,说影,说兰,说屏,又谈诗谈画。 在他看来,中国园林中文学、戏曲、绘画、建筑、考...


不知道编辑们干什么吃的……


好书,收了,期待已久。。


写的不错,喜欢这种清淡质朴的感觉。


看了之后觉得陈先生太文学性了,我是搞建筑的,跟他比是小小的,但是前面的说园不是一般人能看明白的,后面的纪实性文章还可以,至少知道了一些历史典故,同时也对陈先生的自学成才佩服,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前5篇说园,后面有些是个人杂记,有前面五篇文人说园的精华,值了


看了平添伤感,也许中国文人的儒雅、平和与淡泊,连同中国园林同样的特质,将来有一天只能在这样的文字里显现。


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园林知识,可惜有的篇幅太短,有插图就更好了


内容多是陈从周散文那本书中的,希望大家不要买重复了,很后悔买了两本,内容都一样,但质量还是很好的!!


江苏文艺的这套书很好!纸质内容价格都不错。还想买陈从周先生其他的散文,不懂有没有了。这套书每本都有书签,但是我这个没有,有些遗憾。


陈从周老师的文字很美,买了以后就很想去旅游了。
十二三块钱买的,很便宜,而且挺厚,物有所值,纸张也不错,略有些发黄。


欣赏了陈从周先生的文笔


先生的文辞是没的说,但有些旧知识分子的矫情成分.比如,说豫园九曲桥不美,是没有凌波之感。试想,如果将九曲桥建成两端是台阶,中间为“桥”。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那还不造成了雍堵与落水事件。不管怎么样的建筑,我觉得在讲求美观的时候,更应该讲求实用,不能本末倒置。


这是当当送货最快的一次,7月10日下午订书,13日上午即已送达。本想大肆赞扬一番,可打开包装一看,心又凉了半截,这本书是经历了怎样的摔打磨练才辗转到我手上的呀?遍体伤痕让人心痛!未及细读,只粗略翻过,发现书的内容与文字质量还是很好的,又配有书签一枚,中国传统文化的隐隐幽香自书页间飘出,怡情养心。唯愿当当今后能善待每一本书,这是对作者及读者最起码的尊重,也是树立品牌信誉的关键之所在。


以前的人对生活的讲究已经渐渐被我们遗忘,我是想拾回真正的生活。


如果说是散文,但是我觉得辞藻又过于华丽,不是很亲切朴实。不过如果睡觉前看一篇,又会觉得思绪会随着作者漫步于各个名胜景点,仿佛身临其境,会有一个好梦!


给爸爸买的,他说还不错


赞,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好文章


作者的文学艺术修养深厚。书中涉及内容广泛,见解独到,不随波逐流。可以推荐。


书不错,纸张挺好,打折买的,还比较划算,可以慢慢读一下


不错的书,没事时可以看看,忙的人就别看了。


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


得细细看


民国气质已无法复制


由于是用文言文写的,看起来有点费力


听说这本书不错,就买来看看吧,反正是自己专业的


印刷质量不行,完全像是盗版一样。


大概是库存不当?打算包个封皮。。。


虽然很久才收到,但是不错.好书!


编辑们下的功夫还不够啊,影响了大家作品的阅读效果


本来想买《说园》的,听说价值很高。我以为这本书也包括了《说园》的插图。可惜没有。古代建筑的书,一旦没有了插图,意义就不大了,毕竟我是以观赏研究古建筑的目的购买的。不过,这书的的文学价值不错,300页的字数,倒是不亏。作者倒是古建筑的大家,希望能看到他比较好的著述


研究园林的人可以看看 文学性可读性不太理想


书不错,买来准备送人的,快速太差了,二个星期才收到,书在箱子里已经被磨损了,和送快递的说了,他们说退货也不花钱,你先收了吧。懒得扎腾了。只好给差评了。


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内容一般。后悔买了。内容里没有我需要的。就是小文章的合集。但是书的质量还不错。


文章老了些,但慢慢看还行


抄冷饭的书,误买了


就是排版之类的比较普通一般,质量还不错


看了几篇差不多就等于看了所有。行文虽然不坏,但总觉言之无物,还是用抽象形容抽象,仍如曾经中国文化的特色,含蓄而写意。另外就是古体诗写得很不高明,却总喜欢展示出来,让读者一起受苦。


我是第一次网购因为在书店里买不到《学造园》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对与我的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很大,我当天订货第二天中午就收到了,不仅比书店便宜而且十成品相正版图书,收到书之后打消了低价没好货的顾忌,真的十分感谢贵公司的诚信,我以后网购东西讲会优先考虑贵公司,最后真心说一声谢谢,这本书对我的作用太大了。


装帧,印刷,纸张都很不错。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能获得很多专业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