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观世音密码

苗欣宇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苗欣宇  

页数:

2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佛教历史疑案,魏晋佛头真假难辨!一个神秘老人,却指使人故意把佛头拍卖给他,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身为文学院讲师的谢惠仁精通佛教知识,却在无意中,因一个家传的镂花银镯,遭人设计卷入一宗佛教谜案。在莎莉小姐的帮助下,谢惠仁发现破解密码的关键线索都隐藏在观世音的传说中。谜底即将解开,更大的谜团却随之而来,幕后主使之人紧急约见谢惠仁,一个惊天真相即将揭晓……  这是一本知识型县疑小说,与翻译过来的本文知识型县疑小说相比,它对我们每一个人具有吸引力。因为它的知识谱系是中国斩,直指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你在感受到阅读县疑小说乐趣的同时,突然发现身边竟然有那么多让你瞠目结舌的秘密!

作者简介

  苗欣宇,法名公却多吉、次成(藏语音译,其意分别为金刚心和戒力),1976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此后工作轨迹在传媒与出版之间摇摆,生活轨迹于长春和北京之间交替,唯一未曾改变的是所有工作都脱离不开“编辑”两个字。  近年有各类文体百余万字散见于各类报刊,并参与编著、编译图书多种。皈依后,主要撰写与佛教有关的历史、文化方面的文字。  2005年6月5日,作者在藏传佛教止贡噶举噶千仁波切的指引下,皈依佛教,并以噶千仁波切为尊贵怙主,学习佛教基本知识。  正是在佛教精神的感召与指引下,作者虽深知无缘在修证方面取得成就,但愿意在佛教的历史、文化知识领域,严肃、严谨地做些基础工作,并以文字的形式与读者分享学佛的心得。

书籍目录

楔子第一个密码 香港·佛头第二个密码 东京·银镯第三个密码 深圳·八思巴文第四个密码 韶关·血书第五个密码 普陀·菩萨第六个密码 广州·四大第七个密码 东京·宗室尾声后记 爱的阿赖耶识

章节摘录

  香港佳德艺术品拍卖公司。上午10时20分。  拍卖公司地下二层的一个秘密房间里,资深艺术品鉴定专家、公司总经理程弼不安地坐在椅子里。他已经完全不顾这间密室绝对禁烟的规定,将室内的烟雾传感器关闭,边吸着烟,边紧张地盯着对面墙上的大屏幕。  整整一面墙的电视屏幕被分隔成十一块大小不一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从公司三层那间最豪华的艺术品拍卖大厅里传来的信号。电视屏幕居中的部分最大,是从大厅正中间的角度拍摄的,可以看到拍卖会场的全貌,周围的十个小屏幕则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画面。  今天的拍卖进行得还算顺利,至少,到现在还算顺利。程弼这样安慰着自己,微微定了定神。不过,他也知道,事情很快就要发生了。  大屏幕中传来的画面告诉他,已经拍卖到今天倒数第二件艺术品了,那是件元代的瓷器。  东西倒是不错,不知道谁能把它拍到手。程弼边想着,边将手伸到面前的操作台,按了其中的一个按键,大屏幕的画面抖动了一下,镜头推进了一些,画面集中在台下的众多买家身上。  程弼迟疑了一下,又按下了一个按键,“哔”的一声响后,他吩咐,“2号监视器对准31号买家,3号对准17号,4号对准22号……启动所有摄像孔,定位每一个今天没有举牌的买家,三层通道的信号也传到我这里来。”  程弼又按了一下按键,“哔”的一声将音频传送设备关闭后,他又躺坐在椅子里。他很满意刚才说话时的镇静,语调和语气都是他平时给人的印象:坚定、自信、从容。程弼正值中年,为人和蔼,谈吐优雅,平时总是身着笔挺的西装,鞋子上从来不见灰尘。外表总会显示出一个男人的生活品位和气质,事实上,佳德公司的员工对他沉稳干练的工作作风和管理水平是刮目相看的,很多老员工都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艺术品鉴定师一路升职到公司的总经理,程弼是靠着自己卓越的管理才干和过人的商业头脑一步步走过来的,更让佳德员工自豪的是,在香港乃至东南亚的艺术品拍卖领域,虽然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程弼俨然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即使是竞争对手也对佳德抱有极大的尊重。  可是程弼今天的形象显然不是员工心目中那样,他的名牌西装外套已经脱了,衬衫也解开了几个扣子,袖口胡乱地卷着,西裤上全是褶皱。他的脸色灰暗,额头冒着汗。现在他重又恢复到刚才的紧张情绪中了,在他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拍卖会中,这一次是他心里最没有把握的。  他又想起了昨晚那个电话,不由得眉头紧皱,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那个声音显然是经过处理的,好像是一个外国人说着蹩脚的汉语根本不理令程弼的话,只是自顾自地说着,“听着,明天最后一件拍品,也就是那件南北朝的佛头,是个赝品,真品已经在我们的手里,你要保证把它拍给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明天10时25分我会再给你打电话的。”  程弼放下电话,心想,这简直是开玩笑!没有谁能从佳德拍卖公司地下密室中盗走任何一件物品,这里的安保设施甚至比银行金库还要齐备,况且,拍卖品放置在哪间密室完全是他安排的,即使是公司的高层雇员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又是一个恶作剧。不知道是哪个疯子打来的电话,说实话,随着这些年佳德公司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名声大震,这种不知是恶作剧还是陷阱的莫名电话他都不知道接了多少次了,如果轻信这些话,那么佳德公司的声誉早就毁掉了。  突然程弼的身体僵硬了,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右手,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手抓的电话听筒意味着什么!  不会的,程弼在心里喊着,不!他感觉自己如同一尊雕像,动弹不得,只有心脏在剧烈地跳动着。这是谁?他怎么能够打这部电话?要知道,这是秘密专线,只有公司董事会的人才知道这个号码!  程弼昨晚就是在这间密室中睡的。这里是佳德公司的核心,不仅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全公司每个角落的动静,也存放着公司的机密档案。当然,他也经常将贵重的艺术品存放在这里。这间密室,只有公司中资格最老的鉴定专家和总经理才可以进来,让程弼自豪的是,他是公司五十年的历史中,唯一一个身兼这两种身份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观世音密码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听说
  把“茉莉”错当成“莫离”
  那么即使是错也错得优美
  
  喜欢茉莉淡淡幽香
  现在开始更念那层莫离的惆怅


  虎头蛇尾是看完后最初的印象。在网上看了前面几页,兴趣被勾起来了,于是买了书,结果发现上当。
  
  如果这本书是模仿《达芬奇密码》,那应该说只粗浅地学习了如何吊起读者胃口的皮毛,虽然模仿的痕迹比较重。但是《达》将宗教文化融汇其中,并且能自圆其说地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观世音密码》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大了。基本上可以说,开了一个还行的头,铺陈太过,故事真正的核心却没有那么精彩。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刚刚开始讲,觉得有点意思,突然就结尾了。
  
  而且故事后半部分关于日本皇族血脉的内容,也存在诸多无法自圆其说和解释的细节问题。
  
  总的来说,像听了个冷笑话。


  之前看了一本《弗洛伊德禁地》,觉得“恶心”;再之前看那多的《百年诅咒》也有不适感。可巧这两部都是以弗洛伊德为题材,难道“科学”就真的这么没有人味吗?也许这就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宗教。这次这本的作者是个有信仰的人,果然中正平和,观感不错。他没有在书中宣传信仰,而是将信仰贯彻到了写作态度中去,把欺骗仇杀等与佛法相违却是惯常的噱头弃而不用。虽然毛病还是有,但终究瑕不掩瑜,一白遮百丑,观感一佳,取材和技法上的不足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来看一下我认为的那些缺点。
  作品先提出佛头悬念,后来引出佛藏,最后却归结到主人公身世。这种焦点替换令读者阅读预期落空,有种被忽悠的感觉,处理得不够好。
  死前啰里八嗦,重点没说出来却咽了气,这种俗套,以及“我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这样的情节的出现,也难免让人觉得有点“作”。
  另外,人物塑造不够鲜明,开头一段拍卖行经理的准主观视角叙述也感觉与整个作品体例不合。
  取材上,中心题材不够吸引人。如《达芬奇》的中心题材是耶稣血脉,无论是否基督教世界的人都能体会其重要性,何况用达芬奇为首的众多世界级文化名人为线索。相比之下,本书以佛教为主题最后归结到的只是日本王室密辛,很难引起大多数读者的关注与共鸣。如果中心题材是佛学界大公案会好得多。
  落实到日本贵族对侵华战争的忏悔,甚至让皇室血脉赎罪,这由一个中国作者笔下写出难免让人感觉只是阿Q式的YY,如同卫斯理《鬼子》末尾自嘲的那样——成了幻想小说。
  本书的书名也不够好,观世音和主旨关系不大。
  说了一堆缺点,但仍然推荐。就像本书最后一个字——“暖”。人性的高贵在于与神性的交通,而不是自降到禽兽甚至有机物、无机物的水平,后者产生不了温暖,只能令人齿冷。


同意,原本以为很精彩,结果像冬天突然喝了一口冷水,冻住了胃.......


佳作?开玩笑吧
本书和达芬奇密码岂止差了十万八千里
里面的那些所谓的悬念密码
生搬硬套的痕迹太重
另外同意有关日本人忏悔的情节,让本书蒙上了很重的YY影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