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学史讲义选编

浦江清 江苏文艺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江苏文艺  

作者:

浦江清  

页数:

405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浦江清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近30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期间受王国维、陈寅恪等的影响,致力于文史考证,主张在一般学者忽略之处深入钻研,发前人所未发。后受闻一多、朱自清的影响,主张精读原著,结合前人的成就,融会贯通。 《中国文学史讲义选编/北斗丛书》为浦江清教授的讲义选编,供相关读者阅读及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宋元话本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一)导论  一、已往对于小说研究的忽视  二、我们今天研究古典小说和小说史的意义  三、东方文学的光芒——中国古典小说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  四、中国小说史的分期。小说这一名词的意义和小说的种类  五、中国小说的特点  (二)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1000年)  一、战国到汉末(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200年)  二、魏晋南北朝(公元200年一600年)  三、隋唐五代(600年一100年) 第二节 说话与话本  一、什么是话本  二、汴京和临安的京瓦伎艺  三、说话人的家数  四、小说和讲史的区别  五、说话人的出身和思想  六、话本的取材和编制  七、口语的提炼  八、现存的宋元话本 第三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第四节 小说家的话本 第五节 讲史家的话本  一、《新编五代史平话》  二、全相平话五种  三、《宣和遗事》 第六节 宋元话本的成就第二章 章 回小说的成长 第一节 章 回小说的产生 第二节 《三国演义》  一、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性与人民性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性  四、曹操、关羽的典型性格 第三节 《水浒传》  一、北宋末年的腐朽政治和宋江故事的流传  二、《水浒传》的作者问题与繁简各本  三、《水浒传》是反映农民起义的小说  四、《水浒传》所描写的宋代社会  五、《水浒传》的典型性格描写和结构特点 附录:北大中文系学生课堂讨论小结——宋江入伙以前的思想发展过程  六、《水浒传》中招安思想的解释  七、向来对于《水浒传》的歪曲看法
  ……
第四章 元人杂剧的兴起第五章 从南戏到传奇第六章 传奇的全盛时期

章节摘录

版权页:《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分上中下三卷,十七章,缺首章与第八章之前半部分。日本高山寺旧藏,归三浦将军所有,是巾箱本。另本藏德富苏峰处,为大字本,较巾箱本所缺尤多。书末有“中瓦子张家印”字样,此为临安书肆,应为宋椠本。鲁迅先生认为或系元刊,因为此书铺至元代亦可能尚存在也。此说固可通,不论宋刊元刊,这个话本的时代应该是较早的,是宋人的话本。它的体制比较古:1.分章(即分节)标题称“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人大梵天王宫第三”等等,是佛经体例。2.文字简洁,散文部分是略带文言笔调的白话文。正如佛经体例,当时亦即为白话文,但非纯粹口语,文言也是通俗文言。3.称为“诗话”,因为中间夹有诗句之故。全书只夹七言诗句,不夹入词。甚至作为唐人俗讲话本看,亦无不可。此书性质介于说佛与小说之间。今宋人说佛门话本不传于世,此本或即说佛门之话本,较小说家所说为长,是一中篇小说。唐玄奘法师至印度求取佛经,回国后展开佛经翻译事业,此为中国佛教史乃至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他亲身经历西域、印度许多国家,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亚洲交通史、历史地理研究者的重要史料之一。他的一生史实有慧立、彦琮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叙甚详。至于佛教徒所装点附益的种种故事和民间传说最早就见于这本取经诗话。以后更变化成为《西游记》杂剧和《西游记》小说。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史讲义选编》:北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学史讲义选编 PDF格式下载



又是浦江请的作品,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