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抗日战争的细节

魏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魏风华  

页数:

294  

字数:

28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部写国民政府指挥下的正面抗日战场的书。 先看一个细节:1937年12月13日凌晨,天还黑黑的,在南京城下,日军京都第16师团第20联队的中队长四方藤造,用白漆在中山门城门上写下这样的字:“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时十分大野部队占领”。日本人用4天时间攻占南京,但通往南京之路,他们走了400年。 可这不是最后的历史。 当那名疯狂兴奋的少尉手舞足蹈地从废墟上下来时,踩响了中国士兵埋的地雷。 南京陷落了,但中国没有屈服,而是迁都再战。这时候中国实际上已经赢得了战争。 但也有人说:如果不是美国和苏联后来参战,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法战胜日本。即使最后胜了,也是“惨胜”,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我想说另外一件事: 战争结束的1945年,在这年春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制订着进攻中国战时首都重庆的计划,中日正面战场最后一役湖南雪峰山之战实际上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而重庆的国民政府,做出再次迁都的预案:一旦战事不利,就把首都迁到西南边境上的西康省(今四川和西藏的一部分),在那里继续战斗。 西康省现在已经没有了,但省会的名字,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康定。好了,即使你五音不全,也一定会哼哼两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小城,在那个血战的年代,差点成为中国的首都。 这样一个中国,日本是打不败的。 在那个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停止了抵抗,但重庆和延安仍在战斗。至于“惨胜”的说法,只能令人苦笑:不“惨胜”,难道还能易如反掌地胜利么?如果当年中国具有顺顺当当地战胜日本的实力,日本它还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战争么? 不是那么回事儿。 回到我居住的地方:天津,一座北方沿海城市。在当年,侵入中国的日军师团,大多是在这座城市的大沽口登陆的。1937年7月30日天津陷落。前一天,北平失守。往前推三周零一天,1937年7月7日夜,引爆中日全面战争的导火索在北平旁的宛平城外被点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到1937年,已经6年了。如果从1928年日本关东军刺杀张作霖、谋取中国东北算起,则已整整9年! 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到1937年夏天,中国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那时候,在国际上,美英玩的是“孤立主义”和“绥靖主义”,只要自己的直接利益不受损,邪恶的就让它邪恶去吧。但赢弱的中国,在没有一个真正盟国的条件下,仍决心与日本一战。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顾问蒋百里写成《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结尾处,他这样说:“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在那山河激荡的8年里,在无限艰苦而又充满无限希望的岁月里,中共领导了敌后战场,国民政府指挥了正面战场,在上海,在南京,在南口,在忻口,在太原,在台儿庄,在徐州,在武汉,在枣阳,在宜昌,在长沙,在南昌,在昆仑关,在石牌,在上高,在常德,在衡阳,在桂林,在龙陵、在松山,在腾冲,在雪峰山…… 一寸洞山一寸血。 这确实是长期的战斗,而非一次慷慨的赴难。 我们所没经历的那个时代,决然是个伟大的时代。而且你会发现,那段历史离现在其实并不遥远。 关于正面战场,很多人都写过了。但因所涉及的是中日间的大会战,所以一些帷幄中和战场上决定烽烟走向的东西,或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或因不好捕捉而流失了。再经过岁月的风化,于是最后我们看到的,也就成了一份阵中简报。我知道这不是那场战争的全部所在。其实,历史和战争从来就没有枯燥过,它甚至比眼前的一切都更鲜活。而这种鲜活,不是来自于大树的主干,而是表现在细枝和末叶上。 只有细节,才是最生动的。 于是,我想到两个不太常见的成语:“雪泥鸿爪”和“吉光片羽”。雪泥鸿爪,指大雁在雪泥上踏过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痕迹。吉光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片羽则是一片毛,吉光片羽借指残存的珍贵之物。 所以,我想用微观的视角,扒开时光的树叶,去探究那个战场前前后后的细节,寻找遗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发现它的吉光片羽。同时,我也确信,必能挖出一条绵延的钢铁筋骨。这就是本书的使命所在。 最后,我想用战争爆发前一年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代表该校师生前往绥远①前线看望抗日将士时发表的《告绥远将士书》作为结束: 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民族的生存和荣誉,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和鲜血才可保持。这次我看见各位将士塞上的生活,已认识了我们民族复兴的奇葩,正孕育在枯草黄沙的堡垒中等候怒放。我深信各位不久更可以使世界认识我们中华男儿还是狮子,并非绵羊。我们全国同胞的热血,都愿意奔放到塞外的战壕里,助各位消灭寒威,激荡忠愤。我现在筹俸国币一千元,本欲供各位杀敌前一醉,但是想起这是长期斗争,并非一次的慷慨赴难,所以愿将这些小的款项,改为医药卫生设备之用,备各位壮士裹伤再战。现在整个民族的命运,抓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家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只有我们血染过的山河,更值得我们和后世讴歌和爱护…… 20l1年秋于天津

内容概要

  东京,靖国神社,密密麻麻的灵牌中,供奉着一个叫东宫铁男的关东军大佐;虽然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但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都专程给他献过花圈。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东北军大元帅张作霖的专列从北京行至皇姑屯路段,一声巨响,列车被炸上了天。
  200米开外按下起爆钮的那个日本兵,就是时任关东军沈阳守备队第四中队长的东宫铁男。他身边的神田泰之助,也在爆炸的瞬间按下了快门,因紧张而表情扭曲的东宫被历史定格。
  张作霖浑身鲜血地倒在铁路边,咽喉被撕开一个口子,被手忙脚乱地塞进了汽车。
  大元帅虽然身负重伤,但神志很清醒,问谁干的。
  部下回答:是日本人!
  张作霖只说了一个“打”字,就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这就是决定历史走向的皇姑屯事件,全过程只有几分钟。
  1937年11月14日晚9时许,入侵杭州湾的东宫铁男被陈安宝将军率领的国军79师击毙于浙江平湖长泖河,左胸中弹,当场毙命。
  50多年后,神田泰之助拍摄的相片被曝光,人们才看到列车腾飞在半空中的画面,前景是东宫铁男那张龇牙咧嘴的脸。得益于在东北的恶行,东宫铁男被日本人称为“满洲移民之父”。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翻开本书,查看细节,直抵真相。

作者简介

魏风华,历史作家,居天津,2008年开始历史写作,出版有《绝版魏晋》、《唐朝的黑夜》三部曲等历史畅销书。近年专攻中日战争史,从个人视角窥视民国正面抗日战场令人惊谲的激荡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日本人的满洲梦 (1926年12月~1936年12月)
第二章 烽火连三月 (1937年7月~10月)
第三章 沪上的秋天 (1937年8月~11月)
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第五章 南京梦魇 (1937年12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张作霖之死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也是日本帝国大正十五年。 这一年圣诞之夜冷得出奇,东京的一些酒吧里,时髦青年过着西洋人的节日,但更多的市民躲在家里,茶余饭后,谈论着他们关心的事儿,比如满洲问题。 感觉有点怪,但日本人觉得一点也不怪。 满洲是中国的东北,跟日本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有,而且关系大了。走在东京街头,你问一个小学生:知道满洲吗?他会告诉你:那是日本的生命线! 日本人的这种想法不是凭空吹来的。 1868年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获得了一个连自己也没想到的机会。有时候,国运如人运,充满偶然性,一步走错,想追上来,不那么容易;反过来,就会跟变形金刚一样,身子一晃悠,就起来了。那个年代的日本,像个传说中的暴发户,一下子就成了。 与此同时,大海对面,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却像接恋人雪片般的情书一样,被列强们的一个个不平等的单子包围着,每签下一个,身子就虚弱一次;又像落水的流浪汉,虽然拖了一根辫子,但不是救命的稻草!所以,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井上馨在谈到中国时,已经是这种腔调:中国不足惧,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啦! 井上馨的师父是明治维新的“老前辈”“忧国志士”,“愤青”吉田松阴,所谓“日本放眼西方第一人”。当年,美国人佩里准将带着六七条军舰敲开日本的大门后,送给日本人一些“玩具”,除了一个超级火车模型外,还有电报机、望远镜什么的。一下子就把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人给震了。他们抱着“玩具”,也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结果发现:只能送点优质大米给美国人。 那一代日本人,但凡有点脑子的,都受了刺激,所以后来开始嚷嚷“尊王攘夷”“富国强兵”,要向欧美看齐。吉田松阴昵,这哥们儿当时一度想偷渡到美国,想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但没跑成,只好在乡下非法办班——松下村塾,在那儿议论时政,并一度计划刺杀幕府高官,搞到最后被人打死,不到30岁。 吉田这小子虽然年轻,想法却非常强大。他特别焦虑日本的命运,在欧美的舰炮下,一不留神就得跟中国一样了。但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还不忘打别人的主意,盘算着怎么对外侵略。他认为:一旦日本国力充实了,就该向海对面的大陆“发展”,让朝鲜进贡,进取满洲,占领台湾,征服整个中国,以至兵临印度! 吉田一定觉得命运不济,要不然,明治维新成功后,自己肯定会混个首相当当。因为他死后没多久,他的几个高徒就联合一些人搞掉了闭关锁国的幕府,拥着明治天皇搞起了维新。这些高徒,除井上馨外,还有“明治维新第一人”木户孝允、倒幕运动的军事统帅高杉晋作、日清甲午战争时的首相伊藤博文、“日本现代陆军之父”山县有朋! 只说这个山县,出身“倒幕”两大藩之一的长州藩,他搞了个理论:除本土主权线外,日本还该有条利益线。利益线就是“跟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的地方”。他认为,对日本来说,满洲是利益线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生命线。作为一个岛国,他们没战略纵深,加上资源贫乏,经济依赖性强,一旦被卡了脖子,很快就上不来气儿了,所以得打对面大陆的主意。山县那一代军阀政客,差不多脑子里都有这么个想法。 这就是日本的“大陆政策”。 1937年初秋,京都第16师团的战船出现在天津大沽口海面,该师团第20联队士兵东史郎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昭和十二年九月十二日,船到达大沽海面……这下终于到达了中国。大陆!大陆!憧憬已久的大陆!……真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地啊!” 兴奋又贪婪的口气。 明治维新后,这个政策被推上政府轨道。明治诏书称其为“开万里波涛,布皇威于四方”。AI'1N怕一个疯子,也不担心一个按部就班的正常人,但日本人的扩张野心疯狂而严肃,这就很可怕了。 回到1926年的圣诞节。这天发生了件事儿:天皇死了。 在那个年代的日本,可以想象,这是个什么量级的新闻。 据说,日本的第一代统治者是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他在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从此天皇万世一系,未曾断过血脉。但仔细琢磨,也有疑问:这位神武不是传说中的人物嘛,是否真的存在是一个大问题。别管这些了,先说死的这位天皇吧,是明治和昭和之间的大正。 大正天皇叫嘉仁,日本天皇只有名,没姓儿。嘉仁是明治天皇睦仁唯一活下来的儿子。1912年,打败了中、俄而让日本坐上强国“过山车”的明治天皇死了,当时很多日本人都哭了,他们是真动感情了。有人没耧(16u)住,自杀殉葬了,就是那个日俄战争中的风云人物、把士兵当肉弹往俄国人的高地上送的乃木希典。等大伙平静下来后,发现已经是大正时代了。 说起来有点遗憾,这位天皇的精神状态很糟,确切地说,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病。最著名的事件是:在一次召开国会时,他把诏书卷成圆筒当望远镜,瞄向自己的大臣……这确实叫人很无语。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是活神,而这位活神如此古怪,以至每次在重要场合,尤其是接见外国使节时,大臣们都很担心,不知道自己的陛下会干些什么。所以,一着急,他们就拥戴大正之子裕仁出任“摄政”处理国家机要了,这是1921年。


编辑推荐

《抗日战争的细节》编辑推荐:历史一旦被总结,就会被扭曲;只有翻开历史的细节,才能看到真相!《抗日战争的细节》犹如历史侦探,为您一一还原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决定性细节,将历史的真相,交还给您。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翻开《抗日战争的细节》,查看细节,直抵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抗日战争的细节 PDF格式下载



东京,靖国神社,密密麻麻的灵牌中,供奉着一个叫东宫铁男的关东军大佐;虽然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但头号战犯东条英机、日本前首相岸信介都专程给他献过花圈。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东北军大元帅张作霖的专列从北京行至皇姑屯路段,一声巨响,列车被炸上了天。 200米开外按下起爆钮的那个日本兵,就是时任关东军沈阳守备队第四中队长的东宫铁男。他身边的神田泰之助,也在爆炸的瞬间按下了快门,因紧张而表情扭曲的东宫被历史定格。 张作霖浑身鲜血地倒在铁路边,咽喉被撕开一个口子,被手忙脚乱地塞进了汽车。 大元帅虽然身负重伤,但神志很清醒,问谁干的。 部下回答:是日本人! 张作霖只说了一个“打”字,就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这就是决定历史走向的皇姑屯事件,全过程只有几分钟。 1937年11月14日晚9时许,入侵杭州湾的东宫铁男被陈安宝将军率领的国军79师击毙于浙江平湖长泖河,左胸中弹,当场毙命。 50多年后,神田泰之助拍摄的相片被曝光,人们才看到列车腾飞在半空中的画面,前景是东宫铁男那张龇牙咧嘴的脸。得益于在东北的恶行,东宫铁男被日本人称为“满洲移民之父”。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通过战场上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向您讲述一场真实的抗日战争;翻开本书,查看细节,直抵真相。


历史一段被总结,就会被扭曲;只有翻开历史的细节,才能看到真相!这话说得多好哇!过去一讲到抗日战争,好像都是共产党一家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打日本的,历史书是这样写的,文学影视作品也是这样宣传的。不错,共产党一直是坚持主张抗日的,也一直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和敌后抗战,但国民党确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作战,尽管也对共产党进行“剿匪,”但一些重创日寇的大战,都是国民党军队,蒋介石虽坚持反共,但其部下中有不少的爱国将领还是坚持对日作战,迫使老蒋抗日。这几年开始出版了一些关于抗日正面战场的书和影视作品,使历史逐步回到了真实,我想,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应该改写,共产党人要有这个气概和胸怀面对这一历史现实,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想,本书作者就是这个本意,只不过他没有明说,或者他还没有勇气说出来吧!


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宏观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何必不从细节去探究奥秘呢 视角很独特,也许我们记住了太原淞沪会战等但历史往往被总结所扭曲,可能石原莞尔是一个典型的缩写,内容越品越有味道 期待第二部上市


书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艳,细致的地图,还有那柄凹凸有致的放大镜,真的让人有翻开书深深挖掘抗日战争的种种细节的冲动。很喜欢作者的文风,调侃得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可恨之人也有可笑之处。看到南京战那章,才真正见识到战争的残酷,中国人是做了多艰难的抉择,才从南京撤离,在更加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开始与日本人周旋。以空间换时间,最终战争日本!


翻开重重迷雾的历史,重新凝望抗日战争。多少历史被人忽视,多少历史被人遗忘?回顾那段历史,看到更多的真相!


确实写得非常好看,生动磅礴这词适合该书,国军确实有够悲怆。。。。觉得最大的特点是既有全景描写又有细节放大,结合得很好地说~~~有一种不同以往的同类书的娓娓道来的特色,感觉“度”掌握得很好,很少有历史热以来流行的“调侃”写法,但又不平面呆板,有作者自己的语言风格。看到书中罗家伦的一段话,流泪了。。。~还有南京保卫战时那位没有姓名的参谋的话也记忆深刻:“假如你幸而还活着,可不要忘记我,请把我战死的消息告诉我的家人和友人;反之我也会和你一样负起同样的责任。”我想,这才是历史温热的原因所在吧!淞沪大战写得非常生动,还有南京保卫战的残酷和撤退之夜的动人心魄,叫人把心提到嗓子眼。。。对攻占和屠杀南京军民的日军部队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方面作者写得太细了,以前只是认为是谷寿夫第6师团干的,原来没有那么简单。总之一气呵成地读了下来,期待第2部


历史的细节总是由小人物的各种登场来推动。面对南京的陷落,侵略者的屠杀,心生愤恨,历史总会记录下那一刻不论它如何掩盖真相。坚信民族的力量无分党派,日本的所作所为终会付出代价


我们学习的抗日战争历史,有多少真实的呢?本书还原了历史真相,语言口语化,读来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味。


这是一本从微观角度讲历史的书,大背景由细节展开,战争的描写从人物切入,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不是所有的历史书女性都看得下去,这本却很好看,感性细腻的文字间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人,我为得到这本好书开心不已,关于历史,我们有知道真实的权利!!感谢魏风华!


很好看的历史小说,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对抗日正面战场的分析很到位。对日本人的决策分析也很到位。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内容很详实。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很真实。让我一下就感觉到了穿越。看着同胞的惨死,我的心不断的被触动,甚至疯狂,恨不能将日本人食其肉,碎其骨。勿忘国耻,勿忘国难呀!


抗日战争的细节,历史可以很让人感动。


翻开历史的细节,讲述那些没历史埋没的人和事。很让人感动。


抗日战争的英雄们,不管怎么被扭曲,历史还是会记住他们的。


拿到书第一感觉就是精美,地图精细啊~一口气读下来,情绪波动太大了。原来那段历史,太多的细节都是我不知道的,战争年代,并不是一个人能决定战局走向的,往往是一个小兵,或者一个小排长,不经意间改变了历史。蝴蝶效应啊。


这些年来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描述逐渐多了起来,本书更是从细节方面描述了抗战初期的历史,只是只写到了南京保卫战,期待后面的续写。


历史往往有细节决定,掌握历史的真相,看透历史的本质


感觉和其他的抗日历史题材不一样,作者很客观的把中日双方里里外外都剥了个透。写日本内阁政变那段笑死个人了!!后面南京战的惨烈,也让我一直鼻子发酸眼眶发胀,说话声音都变掉了。。。


现在的抗日剧铺天盖地,看了不但没效果,还是反效果!这本书,收集了相当多的材料,来展现给大家那一段在大陆中被扭曲的历史:谁是抗日的脊梁!!!推荐阅读!


历史一旦被总结就会被扭曲,我要看真相~~~


了解抗日的细节,了解历史的真像。如果叙述能更凝练就好了。


本书是《细节之一》,看完才发现后面还有《细节之二》等册。比一般抗日题材书又挖掘下去一层,有具体事件的具体人名,和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身处其中的具体个人的所作所为。


正在看这本书。对于不爱读历史,对战争无感的人来说,这本书却能勾起我的阅读欲,魏风华一贯的细腻、娓娓道来式的叙事风格,更能增添画面感。自序中罗家伦校长的讲演令人一时热泪盈旷:“经我们血染的山河,一定永久为我们所有……”


历史本身就是鲜活的一个个生命和事件构成的,这场战争距离我们最近,并且一直影响着我们。铭记历史,愐怀先人。当记!是我看过的有关抗战书里面最深刻最看得进的一本。


那是一段被刻意扭曲的历史,真相需要我们去慢慢翻找


不为大众关注的细节,反应了真实的抗日战争


“历史一旦被总结,就会被扭曲”说的很好,写了一些抗战中的小人物,非常真实。描写非常吸引人,很精彩。


历史教科书中难以看到的细节。故事性很强


1937年8月13日午夜,正在扬州机场值班的空军人员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说一口宁波话,开始的时候,值班人员还没听清,最后才搞明白,打电话的人要他们立即出动飞机,带上炸弹,把正沿长江往上海逃的日本舰船全给炸了。值班人员最后问了一句:您是哪位啊?对方说:蒋中正!就这样,空军随后出动18架“霍克式”驱逐机,各带500磅炸弹一枚,飞越江阴要塞,沿江寻觅日本舰船,但还是晚了,最后只在吴淞口以东白龙港找到一艘日舰。这艘日舰也就倒了霉,18架飞机轮番轰炸,没几分钟将其炸沉。


细节决定成败。此书的细节恰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推荐此书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详细记录。作者写得很好,毫不枯燥。


了解到了抗日战争中很多不知道的真相,国人值得一读


坦率说,目前大部分的大陆人,对于抗日战争真的不是很了解.我们都是知道什么"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然后呢?抗日战争14年,难不成就是这点共产党组织的战役就把日本人打败了???真的是讲故事啊....有疑惑的人,真的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同时可以看的还有,也是非常好的


值得一看的抗日战争细节


了解抗日战争细节必看!


抗日战争的细节hao


内容让人震撼!对历史的许多细节不加任何政治色彩的还原!难得!


历史有很多偶然,细节决定成败。看完此书更加想穿越到民国时期解决掉所谓的“四少”,真是讨厌至极!


有点搞笑的文字描述,但却是真实的历史细节!


从细节处读真实的历史,期待2


看清细节才能看清历史,不去总结才能不被迷惑


算是补课了,但也不晚,历史的真相早晚会被公之于众。


讲述了正面抗日战场,很棒!


历史走向的改变往往缘于诸多的细节


了解历史的细节,掌握真正的历史。推荐大家都来看吧,这是一本好书。


这些细节都不是从小的历史教科书中提到,也不可能提到,但是很有看头。


有必要了解历史的真相。。研究中。。。。。。。


历史一旦被总结,就必然会扭曲。


很好的历史读物,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历史的细节!


了解到以前不知道的历史细节。


历史是细节组成的。


抗战的历史书籍很多很多,但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面却少有。


历史不等于事实,但事实可以用细节来堆砌。赞。


了解历史真相!


了解全面的历史片段,解读真相。


一本可以更加准确细致了解历史真相的好书,果然没有买错。


正面战场的再现,了解历史


日本人那边的分析也很详细,从内阁政变,暗杀,影响对华的决策,分析得很透彻,而且一点也不感觉在看历史,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但希望这种惨绝人寰的民族悲剧不要再发生了。真的很详细,眼泪都要下来了。


被扭曲的历史


甚至扯到了日俄战争让日本对华态度的转变,充分分析了满洲对日本的重要性。感觉小日本之所以全面侵华,也是误打误撞,先斩后奏的态度。高层从保守到放任,从放任到全面支持,作者都分析得很到位。


对抗日战争的细节描述很详细,值得一读。


看到2就很艰难,深感当时军民之不易,向抗战英灵致敬!也奉劝某些诋毁、胡编乱造所谓野史的砖家,七毛、八毛、公知之类的,尊重那段历史和经历那段历史的人们,留点口德哈!


真实的史料,不为人知的细节,细腻的刻画,很不错的书,还没有读完,但值得推荐。


好书!推荐!那个时代,以血肉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以时间换胜利。正面战场坚持住了,很多是没有经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的。


看到一些与以前历史学习不一样的内容,国民党军的抗战也渐渐得到承认了啊。


看得我十分愤怒!那些年日本人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的种种罪行,和我们的抗日英雄们的忘我牺牲,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哭了。


学一学历史,别以为GCD那么牛,抗战的大部队几乎都是国军。


这本书我很喜欢,书里看到了不少我不知道的历史


真正了解一下抗日战争,不带偏见的眼光,长见识了


反映的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正在看 每次看到这类的书 都有莫名的惆怅 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总是那么沉重 畅快的时候总是那么少


还没看,应该不错,包装很好,希望能看到真正的历史


告诉你不同于教科书的真实的抗日战争史


细节决定成败!国军还是很不容易滴!却是是日军救了共党啊!


很震撼,,了解了很多抗日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事


叙述了抗日战争的过程,真是本好书!!


虽然只是抗日战争的一段,却能够多角度的了解来龙去脉。


文爱细腻,对历史有兴趣的值得一读


历史永远都是真实的,只是沦为工具之后,便不知道真假了。很好,有这么一本书可以客观地记录历史。


作者的描述角度让人觉得阅读历史很有趣。很值得一读。


在现代快报上看到的这本书,看了几篇,感觉不错就买了。狗 日 的小日本!


在被国内历史书洗脑后,想看看这部书能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史实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上的放大镜居然是可以摸出纹路的!拿到手上我一惊,果然是细节决定一切。


这本书很不错,让我看到了很多没有见到的内容。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抗日战争的了解


觉得作者对细节描写的很好,让人了解了教科书外的不少东西


看看真实的历史


真正的历史是残酷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它真实的发生了


不知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历史


直面真实的历史~~~


连着看了2遍,很喜欢,现在写正面抗战的书越来越多了,终于对这样一段历史有了一些清晰的了解,只是中国的有关历史的书,怎么都不配地图呢,上学的时候历史书都配有地图册


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不错


1、当当很给力,东北三省大雪,快递依旧正常送达,很感动2、本书双十一买的半价很便宜3、印刷,质量都不错很好4、最重要的是,写的细节方面的东西很好,值得研究学习以史为鉴


我们需要严肃的论证过和考究过的近现代历史书籍。所谓的记史按实。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


还行,如果是那么回事,到时还原了历史


客观的描写了历史,对于喜欢历史的人来说不错


好好了解下历史,内容很好。。。


读完了,感觉还不错,了解了关于抗战的不少细节。看样子作者肯定要至少要写3本以上了,还不如一次出版全了,看着方便。


这正是历史步进的节奏,来了是必然的,很耐读的书。


作者很认真地对了历史资料做了功课,写的东西不仅具备阅读快感,也有史学价值。当今这种负责任的作者不多了。


挺好看的一本书 可以了解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 挺好


很喜欢这本书,值得了解一下历史


相关图书